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3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上皮-间充质转化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贾瑞 李袁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6期606-609,共4页
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死亡原因,虽然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取得显著效果,但对绝大部分患者疗效仍有限。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与肿瘤转移以及免疫耐药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TIME中的各种细胞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激活信号通路... 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死亡原因,虽然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取得显著效果,但对绝大部分患者疗效仍有限。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与肿瘤转移以及免疫耐药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TIME中的各种细胞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激活信号通路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而EMT也会促使TIME发生改变,两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诱导免疫治疗耐药的发生。EMT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靶向EMT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深入阐明EMT与TIME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肿瘤转移和免疫治疗耐药。本文对结直肠癌中EMT与TIME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上皮-充质转化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B7调控Wnt通路对骨肉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迁移的影响
2
作者 丁木亮 王俊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B7(homeobox gene B7,HOXB7)调控Wnt通路对骨肉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143B、SaoS2及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B7(homeobox gene B7,HOXB7)调控Wnt通路对骨肉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143B、SaoS2及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HOXB7 mRNA和蛋白表达;将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si-NC组、si-HOXB7组、si-HOXB7+SKL2001组及si-HOXB7+XAV939组,采用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2、MMP-9、Wnt、波形蛋白(Viment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结果骨肉瘤细胞系MG63、143B、SaoS2中HOXB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P<0.05),且HOXB7 mRNA和蛋白水平在MG63细胞中最高,故选择MG63细胞进行后续功能验证实验;沉默HOXB7表达后,HOXB7表达、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划痕愈合率及MMP-2、MMP-9、CyclinD1、Vimentin、N-cadherin、Wnt、核β-catenin及c-myc蛋白表达下降(P<0.05),E-cadherin、质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P<0.05);SKL2001可逆转上述指标变化,而XAV939能促进这种变化(P<0.05)。结论沉默HOXB7可抑制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和EMT,这与抑制Wn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盒基因B7 WNT通路 骨肉瘤 侵袭 迁移 上皮-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在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沁馨 王达利 +2 位作者 徐广超 邓呈亮 魏在荣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5-410,共6页
创面愈合是多种类型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是参与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主要细胞。相关学者分别对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过程中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Fb)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上... 创面愈合是多种类型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是参与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主要细胞。相关学者分别对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过程中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Fb)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在创面复杂的微环境刺激下会失去其上皮特征并获得间充质细胞典型特征及迁移能力,同时伴随细胞结构和细胞行为等的复杂改变,进而通过细胞迁移覆盖创面,参与组织创伤修复过程,包括正常或纤维化修复。而Fb是创面纤维化修复的关键细胞,在创面愈合包括创面过度愈合和延迟愈合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者们认识到上皮细胞与Fb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即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明显影响着这2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决定着真皮重塑和创面再上皮化的质量。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在胚胎发育期皮肤的形态发生和维持成人皮肤的结构完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创面愈合再上皮化过程中,Fb能够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和迁移,同时KC接受来自Fb的信号以重建功能性的上皮,相关研究已成为目前创面愈合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在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供相关学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上皮细胞 质干细胞 细胞因子类 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Klotho靶向钙库操纵性钙内流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治疗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禹杉 杨树森 +2 位作者 张仪霖 李京涛 闫曙光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慢性炎症、损伤和修复的反复恶性循环引起纤维化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组织损伤能够通过激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方式促进纤维化进展,包括活化成纤维细胞、促进细胞迁移、侵袭以及... 慢性炎症、损伤和修复的反复恶性循环引起纤维化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组织损伤能够通过激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方式促进纤维化进展,包括活化成纤维细胞、促进细胞迁移、侵袭以及加速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累积等。近来的研究发现钙库操纵性钙内流(store-operated calcium entry,SOCE)可促进EMT加剧纤维化疾病,通过抑制其信号转导具有防治纤维化的作用,其中,抗衰老蛋白Klotho可能存在调控SOCE进而防治纤维化疾病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近年来关于SOCE在纤维化疾病中对EMT的控制作用以及Klotho可能存在的调控作用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纤维化 钙库操纵性钙内流 上皮-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骨轴”探讨肠上皮细胞外泌体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铁死亡的机制
5
作者 牛明月 董万涛 +4 位作者 李昕昕 巩彦龙 黄九妹 杨攀 李书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5,共7页
“肠-骨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综述聚焦于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肠-骨轴”中的潜在调节功能。铁死亡是一种与铁依赖性和脂质氧化相关的细胞... “肠-骨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综述聚焦于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肠-骨轴”中的潜在调节功能。铁死亡是一种与铁依赖性和脂质氧化相关的细胞死亡形式,对BMSCs的成骨分化和骨代谢过程至关重要。肠上皮细胞外泌体通过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和RNA分子,影响BMSCs的铁死亡过程,进而参与骨组织的重塑和稳态维持。此外,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可能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Nrf2和NF-κB,来抑制铁死亡和调节骨代谢。本综述强调了维护肠道健康在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轴 上皮细胞 外泌体 骨髓充质干细胞 铁死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盘卷肌球蛋白样Bcl-2-相互作用蛋白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吴莉莉 林景涛 +3 位作者 张远成 钟佩敏 唐劲松 王海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1-57,共7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Vs)通过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1)/盘卷肌球蛋白样Bcl-2-相互作用蛋白(Beclin 1)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链脲佐菌素(STZ...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Vs)通过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1)/盘卷肌球蛋白样Bcl-2-相互作用蛋白(Beclin 1)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腹腔链脲佐菌素(STZ)注射的方法建立SD大鼠DN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SC-EVs组、MSC-EVs+MHY1485(mTOR激活剂)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以正常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同等剂量柠檬酸钠溶液作为对照。以MSC-EVs和MHY1485分组处理后,检测大鼠血糖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mTOR/S6K1/Beclin 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mTOR/S6K1/Beclin 1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发生损伤,血糖、BUN、Scr、UmALB、p-mTOR及p-S6K1相对阳性表达、p-mTOR/mTOR、p-S6K1/S6K1显著升高(P<0.05),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 1蛋白表达、Beclin 1相对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MSC-EVs组大鼠肾组织形态损伤减轻,血糖、BUN、Scr、UmALB、p-mTOR及p-S6K1相对阳性表达、p-mTOR/mTOR、p-S6K1/S6K1显著降低(P<0.05),LC3Ⅱ/LC3Ⅰ、Beclin 1蛋白表达、Beclin 1相对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SC-EVs组相比,MSC-EVs+MHY1485组大鼠肾组织形态损伤加重,血糖、BUN、Scr、UmALB、p-mTOR及p-S6K1相对阳性表达、p-mTOR/mTOR、p-S6K1/S6K1显著升高(P<0.05),LC3Ⅱ/LC3Ⅰ、Beclin 1蛋白表达、Beclin 1相对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MSC-EVs可增强自噬,降低DN大鼠血糖、SCr、BUN和尿蛋白水平,减轻肾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S6K1/Beclin 1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 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 盘卷肌球蛋白样Bcl-2-相互作用蛋白 糖尿病肾病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泓 柳国斌 黄仁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0-176,共7页
创面愈合是维持皮肤完整性的关键生理过程,对屏障功能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仍存在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包括急性创面,还有涉及与疾病相关的慢性难愈合创面,如糖尿病、压力性溃疡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皮肤损害或修复障碍[1]。
关键词 创面愈合 上皮-充质转化 转录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高氧诱导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林雅婷 颜崇兵 +2 位作者 洪文超 蔡成 龚小慧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5-773,共9页
目的探讨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1)将48只早产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和高氧组,每组24只。高氧组暴露... 目的探讨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1)将48只早产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和高氧组,每组24只。高氧组暴露于85%氧气中建立早产大鼠BPD模型,常氧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于实验第1、4、7、14天收集早产大鼠肺组织标本。(2)将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系(RLE-6TN)随机分为常氧组(常规空气中培养)和高氧组(在95%氧气中培养),分别于高氧暴露后12 h、24 h、48 h收集细胞标本进行检测。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早产大鼠肺泡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早产大鼠肺组织和RLE-6TN细胞肺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共定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早产大鼠肺组织和RLE-6TN细胞EMT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常氧组相比,高氧暴露7 d开始高氧组早产鼠可见肺泡化阻滞和肺泡结构简单化改变;肺组织中SPC和α-SMA存在明显共定位现象,高氧暴露7 d、14 d时,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SPC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高氧暴露7 d、14 d时,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TGF-β1、α-SMA、N-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PC、E-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2)高氧暴露24 h、48 h时,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SPC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高氧暴露48 h时,与常氧组比较,高氧组SPC、E-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TGF-β1、α-SMA、N-钙黏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EMT破坏了BPD早产大鼠肺泡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造成肺泡结构简单化和发育异常,参与了BP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上皮-充质转化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紧密连接 早产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炜捷 朱戎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94-1296,F0003,共4页
足细胞作为肾脏高能量需求的高度特化上皮细胞,对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上皮-间质转分化作为足细胞损伤的重要形式,易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影响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因此未来针对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是治... 足细胞作为肾脏高能量需求的高度特化上皮细胞,对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上皮-间质转分化作为足细胞损伤的重要形式,易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影响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因此未来针对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研究方向。黄芪、雷公藤、三七、蝉花等中药可通过作用TGF-β1/Smad、Wnt/β-catenin、Notch等信号通路抑制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拟从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角度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上皮-充质转化 信号通路 慢性肾脏疾病 中医药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介导M2巨噬细胞在口腔黏膜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相关作用机制
10
作者 吴丹 刘寻 +2 位作者 谢塞飞 朱可可 谭劲 《西部医学》 2024年第6期826-831,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介导M2巨噬细胞在口腔黏膜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口腔黏膜成纤维化(OSF)组(20只)和对照组(5只)。OSF组通过槟榔碱刺激建立OSF小鼠模型,对照组使用PBS注射液...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介导M2巨噬细胞在口腔黏膜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口腔黏膜成纤维化(OSF)组(20只)和对照组(5只)。OSF组通过槟榔碱刺激建立OSF小鼠模型,对照组使用PBS注射液在相同部位给药。观察口腔黏膜组织巨噬细胞表型、IL-33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表达水平;培养人口腔黏膜细胞并与M2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体外模型,使用IL-33添加剂和TGF-β受体抑制剂,观察EMT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证实了口腔黏膜纤维化模型建立成功,与对照组比较,OSF组口腔黏膜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此外,观察到IL-33和TGF-β水平升高以及TGF-β1/Smad通路激活,巨噬细胞在口腔黏膜组织中聚集且表型为M2巨噬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L-33组E-cadherin水平降低,Vimentin的表达增高(均P<0.05);LY-2109761+IL-33组与IL-33组相比,E-cadherin的表达增高,Vimentin的水平降低(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TGF-β、p-Smad2和Smad2的表达水平提示,与IL-33组相比,LY2109761+IL-33组IL-33对TGF-β有促进作用(P<0.05);IL-33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Smad2水平显著提高(P<0.05);LY-2109761+IL-33组与IL-33组相比,p-Smad2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IL-33通过介导M2巨噬细胞调控TGF-β1/Smad通路促进口腔黏膜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转化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 M2巨噬细胞 上皮-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预处理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1
作者 韩淼 隋海娟 庞东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筛选刺激ARPE-19细胞增殖的合适的葡萄糖浓度,确定为50 mmol·L^(-1)。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5 mmol·L^(-1)的D...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筛选刺激ARPE-19细胞增殖的合适的葡萄糖浓度,确定为50 mmol·L^(-1)。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5 mmol·L^(-1)的D-葡萄糖和45 mmol·L^(-1)甘露醇培养)、高糖组(HG组)(50 mmol·L^(-1)葡萄糖培养)、HG+低SAL组、HG+中SAL组、HG+高SAL组,低、中、高SAL浓度分别为20μmol·L^(-1)、80μmol·L^(-1)、320μmol·L^(-1),SAL预处理4 h后,加50 mmol·L^(-1)葡萄糖,作用48 h。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活性;免疫荧光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α-SMA、Vimentin、纤维粘连素(FN)、Ⅰ型胶原蛋白(Col I)、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G组ARPE-19细胞增殖率与伤口愈合百分比均增加,细胞内a-SMA、Vimentin、FN、Col I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内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HG组相比,HG+低SAL组、HG+中SAL组及HG+高SAL组ARPE-19细胞增殖率与伤口愈合百分比均降低,细胞内a-SMA、Vimentin、FN、Col I、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SAL能够降低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干预其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这可能与SAL抑制了ARPE-19细胞的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高糖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充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cogene:乳腺内皮细胞与纤连蛋白相互作用能促进其上皮-间充质转变
12
作者 李馨 《中国药理通讯》 2013年第2期5-5,共1页
在乳腺发育及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胞外基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而在乳腺癌组织中却高度表达,并与乳腺癌的恶性度和患者存活率有密切关系。上皮_间充质化(Epith... 在乳腺发育及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胞外基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而在乳腺癌组织中却高度表达,并与乳腺癌的恶性度和患者存活率有密切关系。上皮_间充质化(Epithelial—mesenehymaltransition,EMT)是肿瘤转移中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组织 上皮-充质 蛋白相互作用 内皮细胞 正常乳腺组织 乳腺发育 胞外基质 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分裂周期蛋白80复合体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
13
作者 陈文艳 廖秀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核分裂周期80(NDC80)复合体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方法集取100例乳腺癌的癌旁组织及癌组织,分析癌组织组及癌旁组织组的NDC80、E-cadherin表达,且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并转染分别为si-NC... 目的探究核分裂周期80(NDC80)复合体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方法集取100例乳腺癌的癌旁组织及癌组织,分析癌组织组及癌旁组织组的NDC80、E-cadherin表达,且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并转染分别为si-NC、si-NDC80、si-E-cadherin;通过RT-PCR法检测mRNA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法对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划痕实验、Transwell试验对细胞的凋亡、增殖、侵袭及转移予以测定。结果癌组织组的NDC80、E-cadherin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DC80组的NDC80及24、48、72 h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数低于si-NC组,凋亡率高于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E-cadherin组的凋亡率高于si-NC组,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E-cadherin表达及24、48、72 h细胞增殖率低于si-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C80复合体通过调控EMT表达,可有效改善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增殖、转移及凋亡,以减缓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核分裂周期80复合体 上皮-充质转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搜风愈喘方调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艳丽 张宇婧 闫永彬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目的探讨搜风愈喘方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搜风愈喘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卵清白蛋白(OVA... 目的探讨搜风愈喘方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搜风愈喘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卵清白蛋白(OVA)注射和雾化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1 d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中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GF-β1、α-SMA、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GF-β1、IL-17含量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中TGF-β1、α-SMA和N-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HE染色显示气道壁及肺泡壁增厚,视野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评分明显升高(P<0.01);透射电镜显示肺组织中上皮细胞水肿程度严重,胞内基质局部溶解、变淡,细胞器肿胀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搜风愈喘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GF-β1、IL-17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TGF-β1、α-SMA和N-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支气管壁及肺泡壁增厚程度减轻,地塞米松组和搜风愈喘方高剂量组炎症评分降低(P<0.05);超微结构显示上皮细胞水肿程度明显减轻,细胞膜完整,胞内基质均匀,细胞器大多轻微肿胀。结论搜风愈喘方可降低TGF-β1水平,从而改善肺组织EMT,达到防治哮喘气道重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风愈喘方 哮喘 气道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充质转化 气道重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术后腹腔粘连TGF-β1/Smad3通路和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敏麟 范文江 +1 位作者 王亚楠 詹倩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7,I0007-I0013,共15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术后腹腔粘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Smad3通路和腹膜间皮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术后腹腔粘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Smad3通路和腹膜间皮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进行术后腹腔粘连模型造模,透明质酸钠为阳性对照组,在手术造模后,一次性腹腔喷洒1%的透明质酸钠凝胶,0.5mL/kg。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术后第2天开始灌胃,灌胃剂量为19.5g/(kg·d)。分别于术后7、14、28d分批将动物处死,每次每组处死9只大鼠。在损伤部位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粘连部位的纤维化通路相关蛋白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下游胶原沉积相关蛋白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Col-Ⅲ)的表达情况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相关的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不同组别间,术后7、14、28d3个时间节点,TGF-β1/Smad3纤维化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蛋白表达增多(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TGF-β1蛋白表达减少(均为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mad3蛋白表达增多(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Smad3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mad7蛋白表达减少(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Smad7蛋白表达增多(均为P<0.05)。②胶原沉积情况:术后7、14、28d3个时间节点,Col-Ⅰ蛋白表达存在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Ⅰ蛋白表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Col-Ⅰ蛋白表达减少(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Ⅲ蛋白表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Col-Ⅲ蛋白表达减少(均P<0.01)。③EMT相关指标表达情况:不同组别间,术后7、14、28d3个时间节点,E-Cadheri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α-SMA蛋白表达增多(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和加味补阳还五汤组α-SMA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术后腹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3通路相关蛋白TGF-β1、Smad3蛋白、促进Smad7蛋白的表达抑制纤维化;促进E-Cadherin蛋白、减少α-SMA蛋白表达,减轻腹膜间皮细胞的EMT,抑制Col-Ⅰ、Col-Ⅲ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轻腹膜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腔粘连 加味补阳还五汤 纤维化 上皮-充质转化 TGF-β1/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对胆囊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16
作者 李鹏 邹仁超 +3 位作者 代龙翱 傅嵩洲 魏东 唐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HIF-1α对胆囊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方法构建GBC-SD细胞,使用慢病毒转染,分别得到实验组(HIF-1αshRNA)、阴性对照组(空载慢病毒转染)和空白对照组(未处理)。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 目的探讨HIF-1α对胆囊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方法构建GBC-SD细胞,使用慢病毒转染,分别得到实验组(HIF-1αshRNA)、阴性对照组(空载慢病毒转染)和空白对照组(未处理)。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GBC-SD细胞的迁移能力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GBC-SD细胞的侵袭能力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之间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度较对照组低(P<0.001)、穿模个数较对照组少(P<0.001),而对照组之间细胞划痕愈合度、穿模个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靶向敲低HIF-1α可以降低GBC-SD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 肿瘤迁移 肿瘤侵袭 上皮-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AGLR促卵巢癌细胞生长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俊 王晓黎 +1 位作者 俞岩 周俏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91-496,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AGLR)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卵巢正常细胞IOS...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AGLR)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卵巢正常细胞IOSE-80(IOSE-80组)以及卵巢癌细胞A2780(A2780组)。然后将A2780随机分为lncRNA HAGLR沉默组(siHAGLR组)、沉默阴性对照组(siNC组)、siHAGLR联合NLRP3抑制剂MCC950处理组(siHAGLR+MCC950组)。qRT-PCR法检测lncRNA HAGL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ASC和EMT相关蛋白Vimentin、Snail1、α-SMA、Twist1的表达。CCK-8法检测A2780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A27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2780细胞的生长能力。TUNEL染色检测A2780细胞的凋亡。结果与IOSE-80组相比,A2780组lncRNA HAGLR、Vimentin、Snail1、α-SMA、Twist1表达均上调(P<0.05),但NLRP3、caspase-1、ASC的表达均下调(P<0.05)。与siNC组相比,siHAGLR组的lncRNA HAGLR、Vimentin、Snail1、α-SMA、Twist1表达均下调(P<0.05),但NLRP3、caspase-1、ASC的表达均上调(P<0.05),细胞增殖率、细胞克隆数以及迁移和侵袭数均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数则增加(P<0.05)。与siHAGLR组相比,siHAGLR+MCC950组的lncRNA HAGLR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Vimentin、Snail1、α-SMA、Twist1表达均上调(P<0.05),但NLRP3、caspase-1、ASC的表达均下调(P<0.05),细胞增殖率、细胞克隆数以及迁移和侵袭数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数则减少(P<0.05)。结论lncRNA HAGLR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 炎症小体 卵巢癌细胞 上皮-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b-3p靶向CMTM6对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18
作者 郭晶 王迪 董石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02-309,共8页
目的探讨miR-15b-3p靶向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MTM6)对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MKN-1及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15b-3p和CMTM6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 目的探讨miR-15b-3p靶向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CMTM6)对胃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MKN-1及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15b-3p和CMTM6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5b-3p和CMTM6的靶向关系。将BGC-82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处理)、miR-15b-3p抑制剂组(转染miR-15b-3p抑制剂)、miR-15b-3p抑制剂+shRNA-CMTM6组(转染miR-15b-3p抑制剂和shRNA-CMTM6)。分别采用MTT实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GES-1细胞相比,SGC-7901、BGC-823和MKN-1细胞中miR-15b-3p和CMTM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C+CMTM6-WT组相比,miR-15b-3p抑制剂+CMTM6-WT组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5b-3p抑制剂组细胞中miR-15b-3p和CMTM6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miR-15b-3p抑制剂组相比,miR-15b-3p抑制剂+shRNA-CMTM6组细胞中miR-15b-3p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CMTM6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5b-3p抑制剂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细胞侵袭数目减少,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miR-15b-3p抑制剂组相比,miR-15b-3p抑制剂+shRNA-CMTM6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细胞侵袭数目减少,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iR-15b-3p表达下调可通过靶向CMTM6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15b-3p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 上皮-充质转化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参与胶质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新玲 常月立 张玉妥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4期1509-1514,共6页
胶质瘤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后易复发且患者中位生存期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胶质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胶质瘤细胞的EMT过程,EMT可增强肿瘤细胞的... 胶质瘤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后易复发且患者中位生存期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胶质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胶质瘤细胞的EMT过程,EMT可增强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能力,促进肿瘤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进而发生转移。EMT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多种生长因子、激酶、转录因子、非编码RNA等参与其中。本文对lncRNA通过调控EMT参与胶质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上皮-充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抑制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防治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郑敏麟 范文江 +1 位作者 王亚楠 詹倩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8-1470,共13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术后腹腔粘连(Postoperative abdominal adhesions,PAA)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进行PAA模...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术后腹腔粘连(Postoperative abdominal adhesions,PAA)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进行PAA模型造模,透明质酸钠阳性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28天分批处死,在损伤部位进行目视评分,取材并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马松染色并进行粘连评级,扫描电镜观察腹膜间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粘连部位的上皮-间充质转换(EMT)相关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及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PAA的疗效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组Diamod目视粘连积分降低(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粘连等级降低(P<0.05)。②腹膜间皮细胞损伤修复情况:扫描电镜显示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视野内能见到铺路状腹膜间皮细胞,表明加味补阳还五汤组能改善PAA盲肠浆膜侧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③腹膜间皮细胞EMT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加味补阳还五汤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P<0.05),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及透明质酸钠均能有效防治PAA,其疗效可能是通过减轻腹膜间皮细胞EMT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腔粘连 加味补阳还五汤 上皮充质转换 E-钙黏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