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的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娟 陈红 张晓燕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5期155-156,共2页
目的研究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该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康复护理,试验组实施多模式镇痛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该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康复护理,试验组实施多模式镇痛康复护理,比较术后各时点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更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其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 多模式镇痛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自制开窗式有机玻璃夹板治疗开放性尺桡骨骨折并伤口感染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成江 宋世江 +1 位作者 刘德强 张继芝 《中医正骨》 2003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开窗式有机玻璃夹板 治疗 开放性桡骨骨折 伤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60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斌 刘其斌 杨顺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4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前臂桡骨开放性骨折 治疗 创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桡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治疗1例
4
作者 邓冰 马泽辉 权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F0003-F0004,共2页
关键词 桡骨开放性骨折感染性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观察
5
作者 雷明全 陈永龙 +2 位作者 雷蕾 殷作明 刘艳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8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共治疗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20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用单臂多功能支架外固定3例,其余骨折分别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进行内固定。对有并发症者在手术的同时给予修复重建...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共治疗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20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用单臂多功能支架外固定3例,其余骨折分别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进行内固定。对有并发症者在手术的同时给予修复重建。结果 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伤口一期愈合18例,表浅感染2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优12例,良6例,尚可2例。结论 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慢,伤口感染发生率低,早期只要清创彻底,伤口都能一期愈合,同时进行一期内固定术也是可行的。手术后选择有效药物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前臂桡骨开放性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内固定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尺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
6
作者 亓连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12期992-993,共2页
关键词 开放性 桡骨骨折 清创 骨折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一期治疗尺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27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海昌 程启华 +3 位作者 黄少春 方霄龙 孙西北 陈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5期131-132,共2页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尺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骨折,结合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污染较重者给予持续灌洗治疗的27例尺桡骨远端开放骨折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并定期随访,指导...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尺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固定骨折,结合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污染较重者给予持续灌洗治疗的27例尺桡骨远端开放骨折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并定期随访,指导功能康复训练,随访末期行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1例术后继发感染,1例皮肤小面积坏死并缺损,其余创口一期愈合;随访6~14个表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4.5个月,平均2.6个月。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系统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优2例,良18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74.0%(20/27)。结论: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一期治疗尺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器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内固定治疗Gustilo Ⅱ、ⅢA开放性尺桡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京玉 贾代良 +3 位作者 王海滨 李笑颜 吴彬 姜振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25-429,共5页
目的对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GustiloⅡ、ⅢA开放性尺桡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就诊我院经过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GustiloⅡ、ⅢA开放性尺桡骨骨折患者42例,回访观察术后是否存在... 目的对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GustiloⅡ、ⅢA开放性尺桡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就诊我院经过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GustiloⅡ、ⅢA开放性尺桡骨骨折患者42例,回访观察术后是否存在浅表感染、深部感染,骨折愈合情况和前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获得随访3~13个月,平均4.3个月。共3例Ⅰ期未缝合创面出现浅表感染,经过多次清创感染控制,最终创面愈合,未出现深部感染。骨折均可见骨痂生长,对位、对线满意、无成角畸形。骨折愈合全部良好。骨折愈合后前臂功能评价优33例,满意7例,不满意2例。结论GustiloⅡ、ⅢA开放性尺桡骨骨折术前仔细评估开放骨折特点,术中经过彻底清创,使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其确切的固定效果有助于伤口愈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是开放性尺桡骨骨折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开放性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粉碎型尺桡骨折8例分析
9
作者 刘双德 任明亮 姜洁琪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56-257,共2页
关键词 开放性粉碎型桡骨 骨折固定术 单侧外固定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尺桡骨开放性骨折伴严重高渗性脱水一例
10
作者 刘宝清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6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桡骨开放性骨折 高渗性脱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福顺 马富明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6-12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创伤骨科收集60例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病人,其中压砸伤15例,交通伤25例,机...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2~2016-12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创伤骨科收集60例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病人,其中压砸伤15例,交通伤25例,机器绞伤20例。创面大小为5.0cm×6.0cm^20.0cm×30.0cm,骨外露范围1 cm×3 cm^5 cm×10 c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组(30例)VSD技术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换药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在术后创面细菌检出率、换药次数、植皮时间、住院天数及恢复情况,应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予以分析比较。结果:首先对比两组在清创术前做细菌培养结果均检出阳性率>清创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52,P=0.000<0.01);治疗组分别在术后第3 d与第7 d天细菌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是112.730和156.596,P=0.000<0.01);治疗组在换药次数1.560±0.505次,植皮时间8.653±0.396d,和住院时间25.400±2.849d,对照组依次分别是10.607±0.273次、13.714±2.800d和35.357±1.906d,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t'分别是-59.337、-6.608、和-7.671,均P=0.000<0.01)。结论:在VSD技术联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在术后管理及恢复情况优于用传统清创换药治疗该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tiloⅢ型桡骨开放性骨折 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外固定架 皮肤软组织缺损 常规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边外固定器与皮瓣修复治疗尺桡骨Ⅲ度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长友 周异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尺桡骨Ⅲ度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皮瓣修复与外固定器应用效果。方法1998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尺桡骨Ⅲ度开放性骨折17例,其中尺桡骨干骨折12例,尺桡骨下段骨折5例,合并桡动脉与正中神经损伤3例、腕关节脱位1例,合并软组织缺... 目的探讨尺桡骨Ⅲ度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皮瓣修复与外固定器应用效果。方法1998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尺桡骨Ⅲ度开放性骨折17例,其中尺桡骨干骨折12例,尺桡骨下段骨折5例,合并桡动脉与正中神经损伤3例、腕关节脱位1例,合并软组织缺损16例。11例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固定,6例行切开复位、外固定器固定。3例行邻近带蒂皮瓣修复,另13例行髂腹股沟轴型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及肩胛旁皮瓣修复,其中延迟一期皮瓣修复5例。桡动脉吻合、正中神经探查修复3例,腕关节开放复位1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4周。术后皮瓣均存活,正中神经功能基本恢复。肘关节功能正常,腕关节功能正常15例,2例轻度受限为骨折累及关节者。5例有针眼感染经换药、清创及口服抗生素后愈合。结论单边外固定器固定并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在尺桡骨Ⅲ度开放性骨折治疗中有独特的价值和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Ⅲ度 修复治疗 髂腹股沟轴型皮瓣 单边外固定器固定 2004年2月 软组织缺损 有限内固定 桡骨骨折 桡骨下段骨折 正中神经损伤 切开复位 带蒂皮瓣修复 股前外侧皮瓣 一期皮瓣修复 骨折愈合时间 功能正常 199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尺桡骨骨折17例治疗体会
13
作者 冯业进 皮玉蓉 孙德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23期3164-3165,共2页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 清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尺桡骨骨折158例治疗体会
14
作者 邓光殷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964-965,共2页
通过对1994 年7 月~1998 年7 月间收住院的开放性尺桡骨骨折158 例,采用清创,钢板或钢针内固定,Ⅰ期闭合伤口的外科治疗,结果除1 例术后感染并伤肢坏死行截肢术及4 例畸形愈合外,余均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愈合... 通过对1994 年7 月~1998 年7 月间收住院的开放性尺桡骨骨折158 例,采用清创,钢板或钢针内固定,Ⅰ期闭合伤口的外科治疗,结果除1 例术后感染并伤肢坏死行截肢术及4 例畸形愈合外,余均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愈合。由此认为,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彻底清创,合理使用内固定,争取Ⅰ期闭合伤口使其顺利愈合并使骨折愈合不受影响,是处理开放性尺桡骨骨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开放性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联合密闭负压引流治疗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15
作者 张福云 刘清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256-256,共1页
目的:外固定支架联合密闭负压引流治疗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17例尺桡骨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后骨折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或创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7~10d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术... 目的:外固定支架联合密闭负压引流治疗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17例尺桡骨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后骨折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或创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吸引,7~10d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后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创面均愈合,骨折一期临床愈合14例(82.4%),延迟愈合3例(17.6%),平均愈合时间为(6.5±2.8)个月,无l例针道感染,未发生深部感染及骨髓炎、钉孔感染、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密切的创面护理观察,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护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桡骨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5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行康复训练护理。比...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行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4);护理后,观察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护理可有效促进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护理 桡骨骨折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牵引装置结合无痛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家邦 黄万新 +3 位作者 许少刚 刘照富 高继红 贾丽莹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牵引装置结合无痛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4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应用上肢牵引装置结合无痛整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Mayo腕关节评分,复位前、复位后即刻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变... 目的探讨上肢牵引装置结合无痛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4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应用上肢牵引装置结合无痛整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Mayo腕关节评分,复位前、复位后即刻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患者均达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优20例(46.5%),良19例(44.2%),中4例(9.3%),总体优良率为90.70%。复位后即刻尺偏角与掌倾角均大于复位前(P<0.01);43例患者中出现张力性水泡2例(4.65%),未见腕管综合征、畸形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发生。结论上肢牵引装置结合无痛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尺偏角与掌倾角,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上肢牵引装置 无痛整复 掌倾角 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治疗复杂开放性骨折的应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文 李红芹 李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探讨半环式外固定架在治疗复杂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设计理念和装置技术。[方法]选取胫腓骨、肱骨、尺桡骨等骨折共156例,损伤程度按Gustilo分类均为2~3度开放性骨折,手术采用小切口、内外联合固定技术,术后分别随访6~18个月... [目的]探讨半环式外固定架在治疗复杂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设计理念和装置技术。[方法]选取胫腓骨、肱骨、尺桡骨等骨折共156例,损伤程度按Gustilo分类均为2~3度开放性骨折,手术采用小切口、内外联合固定技术,术后分别随访6~18个月。[结果]术后4~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率达97.07%,骨延迟愈合3例,骨折未愈2例。[结论]外固定架在治疗复杂开放性骨折方面有其特殊优势,只要技术应用合理,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架治疗 技术探讨 复杂 骨延迟愈合 设计理念 临床应用 损伤程度 固定技术 效果满意 半环式 胫腓骨 桡骨 小切口 愈合率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钢板及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鲍一峰 庄伟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10期11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及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桡骨远端应用背侧切口,予T形微型钢板固定;尺骨应用闭合复位或尺背侧切口,予弹性髓内钉髓...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及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桡骨远端应用背侧切口,予T形微型钢板固定;尺骨应用闭合复位或尺背侧切口,予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4周。结果本组均顺利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23例骨折均愈合,术后无骨折再移位发生。术后6个月行Daruwal功能分级功能评估,优1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型钢板及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手术入路安全,固定可靠,对骨骺无影响,对周围软组织干扰少,对前臂及腕部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前臂背侧S型切口入路治疗GustiloⅠ,Ⅱ型尺桡骨干骨折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文 于情 +3 位作者 刘宇 张鸣 姜文娟 顾彬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22期2-4,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前臂单一背侧S切口入路治疗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收入院的22例GustiloⅠ,Ⅱ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2例患者行S切口入路治疗,10例行双切口入路治疗... 目的:探讨急诊经前臂单一背侧S切口入路治疗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收入院的22例GustiloⅠ,Ⅱ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2例患者行S切口入路治疗,10例行双切口入路治疗.根据手术时间、失血总量、伤口大小,术后第3天长海痛尺评分等比较2组手术创伤情况,根据Grace-Eversmann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随访时间15-18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S切口组手术时间、失血总量、伤口大小、术后第3天长海痛尺评分均低于双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S切口组17%,双切口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年Grace-Eversmann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经前臂单一背侧S切口入路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患者术后痛苦相对较少,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急诊手术 桡骨骨折 切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