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咽肌及上食管括约肌运动协调性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卫小梅 戴萌 +4 位作者 安德连 王杰 杨诚 韩晓晓 窦祖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咽肌及上食管括约肌运动协调性紊乱的特点,为制定咽期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的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高分辨率咽腔测压检查结果,纳入脑干病变后...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咽肌及上食管括约肌运动协调性紊乱的特点,为制定咽期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的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高分辨率咽腔测压检查结果,纳入脑干病变后确诊为吞咽障碍的患者117例,包括脑干卒中、脑干或四脑室肿瘤术后但未经放疗者、视神经脊髓炎、脑干脑炎患者。按照病程分为3组,其中A组病程3个月以内(50.4±12.3d),共44例;B组病程3—8个月(170.3±34.5d),共41例;C组病程8个月以上(281.6±23.4d),共32例。分析各压力峰值参数:腭咽、下咽的收缩压力峰值、上食道括约肌(UES)静息压和UES残余压;以及时间学参数:腭咽收缩与UES松弛的时间间隔和腭咽与下咽部的时间间隔,并分析咽部收缩曲线的斜率,以明确咽部收缩与UES的协调性以及咽部收缩运动的时序性变化。结果: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的UES静息压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残余压升高(P<0.05),组间比较发现B组患者UES残余压增高最明显(82.5±60.3mmHg),3组患者出现UES残余压过高的比例分别为22.7%、58.5%、21.9%;3组患者腭咽收缩峰与UES松弛的时间差较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延长的比例分别为:25%、9.7%、15.6%;3组患者的腭咽和下咽收缩压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而B组患者腭咽收缩压峰值较A和C组高(P<0.05),上下咽部收缩压力峰值的时间差缩小的比例分别为43.2%、36.6%、40.6%,组间比较提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咽部收缩压力峰值的曲线的斜率比较也表明,3组患者的斜率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3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UES残余压明显升高主要出现在发病3—8个月以后的脑干病变患者中,而UES延迟松弛的比例在发病3个月以内较高。脑干病变患者常见上下咽部收缩时序的不协调,可能与脑干及小脑病变导致的运动计划受损有关,与病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病变 吞咽障碍 咽肌 上食管括约肌 咽腔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食管括约肌异常与食管动力障碍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欣 彭丽华 +2 位作者 王潇潇 艾洁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究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异常与食管动力障碍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消化动力中心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M)的患者资料,共447例... 目的探究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异常与食管动力障碍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消化动力中心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M)的患者资料,共447例连续入组。所有患者被分为UES静息压(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sting pressure,UESP)正常组(349例)和UESP异常组,其中异常组包括UESP高压组29例、UESP低压69例;又分为UES松弛残余压(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 pressure,UESRP)正常组(355例)和UESRP异常(即松弛障碍)组(92例),对不同分组间临床资料和HRM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UESP低压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大于UES正常者[(55.62±11.71)岁vs(45.79±13.66)岁,P<0.000 1],而UESP高压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UES正常者[(40.62±9.72)岁vs(45.79±13.66)岁,P=0.012]。20例(69.0%)UESP高压患者以及65例(70.7%)UES松弛障碍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显著高于UES正常组(P<0.001)。UES松弛障碍患者发生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的比例显著小于UESRP正常组(P=0.001,P=0.026)。UESP高压患者和UES松弛障碍患者患有Ⅱ型贲门失弛缓症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70例(76.1%)UES松弛障碍患者同时并发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异常。结论 UESP与年龄呈负相关;UES异常与吞咽困难的发生相关;在贲门失弛缓症Ⅱ型患者中UES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其他食管动力障碍疾病;UES松弛障碍与LES松弛障碍常同时出现。UES异常在食管动力障碍患者中十分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食管括约肌 食管动力障碍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癔球症上食管括约肌运动功能及应激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树荣 王敏 +1 位作者 刘悦新 田学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 探讨上食管括约肌 (UES)运动功能及其对应激的反应与癔球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PolygrafHRTM食管测压系统对 2 2例癔球症患者进行UES运动功能测定 ,并进行冷加压试验 ,将 2 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癔球症组UES长度、静息... 目的 探讨上食管括约肌 (UES)运动功能及其对应激的反应与癔球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PolygrafHRTM食管测压系统对 2 2例癔球症患者进行UES运动功能测定 ,并进行冷加压试验 ,将 2 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癔球症组UES长度、静息压、松弛压及松弛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咽与UES的协调性均较好。应激引起的UES压力增高癔球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不同 (P >0 .0 5 )。结论 癔球症患者的UES运动功能及其对应激的反应是正常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球症 上食管括约肌 测压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食管括约肌和上食管括约肌在咽喉反流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颖 张天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前认为,咽喉反流和胃食管反流是两种疾病,但是两者在发病机制上有一定的相似处,本文就下食管括约肌和上食管括约肌在咽喉反流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上食管括约肌 食管括约肌 咽喉反流 食管反流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12例诊断治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汉宣 陈荫椿 +1 位作者 严煜 王永保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488-488,465,共2页
报告上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 12例临床分析。患者发病急骤 ,均有咽下困难和 (或 )呛咳 ;X线检查可见钡剂潴留梨状窝内 ,食管测压 7.7~ 10 .9k Pa,行环咽肌切开术 8例均治愈 ,随访 5例均未复发 ;非手术治疗 4例 ,均因衰竭而死亡。分析认... 报告上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 12例临床分析。患者发病急骤 ,均有咽下困难和 (或 )呛咳 ;X线检查可见钡剂潴留梨状窝内 ,食管测压 7.7~ 10 .9k Pa,行环咽肌切开术 8例均治愈 ,随访 5例均未复发 ;非手术治疗 4例 ,均因衰竭而死亡。分析认为 ,该病临床少见 ,误诊误治可致严重后果 ;食管测压 >8.0 k Pa有助于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食管括约肌 功能失调 环咽肌切开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食管括约肌研究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剑华 马欣 莫剑忠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0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上食管括约肌(UES)是由环咽肌(CP)、下咽缩肌(IPC)和食管上瑞环状纤维所共同组成的括约肌群。其主要功能是维持静止状态下的食管上瑞关闭,以防止食物-支气管返流和吸气时气体咽入。UES功能异常与某些疾病有关。本文讨论了UES的组织解剖... 上食管括约肌(UES)是由环咽肌(CP)、下咽缩肌(IPC)和食管上瑞环状纤维所共同组成的括约肌群。其主要功能是维持静止状态下的食管上瑞关闭,以防止食物-支气管返流和吸气时气体咽入。UES功能异常与某些疾病有关。本文讨论了UES的组织解剖和生理、病理,着重介绍了UES的神经支配调节和各种生理、病理因素对其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括约肌 上食管括约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癔球症咽及上食管括约肌功能研究
7
作者 许斌 孙菁 +3 位作者 孙星梅 吴达民 陈克敏 袁耀宗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癔球症 上食管括约肌 功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后上食管括约肌张力测定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叶章文 余学英 +2 位作者 张科 齐磊 俞雅铭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619-620,共2页
目的探讨麻醉后上食管括约肌张力即上食管屏障压变化。方法选择19例择期行腹腔镜下气腹手术患者,没有食管反流疾病病史。连续测定全麻气管插管后至清醒气管拔管后上食管括约肌张力,记录气管插管后1min、气腹开始、气腹后5min、清醒期呛... 目的探讨麻醉后上食管括约肌张力即上食管屏障压变化。方法选择19例择期行腹腔镜下气腹手术患者,没有食管反流疾病病史。连续测定全麻气管插管后至清醒气管拔管后上食管括约肌张力,记录气管插管后1min、气腹开始、气腹后5min、清醒期呛咳时、清醒气管拔管前后安静时的上食管括约肌张力。结果记录结果依次为:(20.85±3.06)、(21.22±2.47)、(22.05±2.45)、(132.78±15.51)、(40.33±5.09)、(29.46±3.90)cmH2O。所有张力资料均与全麻气管插管后1min做前后对比,结果显示麻醉中(包括气腹前后)上食管括约肌张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呛咳及拔气管导管前后上食管括约肌张力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腹前后比较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差值太小无临床意义。结论全麻肌肉松弛时上食管括约肌张力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气腹对上食管括约肌张力有明显影响。呛咳会明显增加上食管括约肌张力。麻醉诱导时面罩加压峰压是否应控制在15cmH2O还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张力 上食管括约肌 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中不同时段不同体位上食管括约肌压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奕秉 金捷 +2 位作者 朱丽明 陈玲淑 黄志养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过程中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和不同体位残余压的变化。方法 2017年1月至201 8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胃食管反流患者60例,记录仰卧位时上食管括约肌的静息压,分别比较湿咽开始前、湿咽中和湿咽结束后...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过程中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和不同体位残余压的变化。方法 2017年1月至201 8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胃食管反流患者60例,记录仰卧位时上食管括约肌的静息压,分别比较湿咽开始前、湿咽中和湿咽结束后,以及仰卧位和坐位的上食管括约肌残余压平均值。结果湿咽开始前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平均63.5mm Hg,湿咽中平均58.6mm Hg,湿咽结束后平均53.5mm Hg;且仰卧位上食管括约肌残余压高于坐位。结论体位可影响上食管括约肌残余压,湿咽结束后获得的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数值受干扰因素影响少,可能更具有临床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食管反流 上食管括约肌 静息压 残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癔球症患者上食管括约肌运动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树荣 张彦 +2 位作者 王敏 刘悦新 田学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上食管括约肌(UES)运动功能与癔球症的关系。方法:采用Polygraf HR^(TM)食管测压系统对22例癔球症患者进行UES运动功能测定,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癔球症组UES长度、静息压、松弛压及松弛率[(3.6±0.6)cm、(43.4... 目的:探讨上食管括约肌(UES)运动功能与癔球症的关系。方法:采用Polygraf HR^(TM)食管测压系统对22例癔球症患者进行UES运动功能测定,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癔球症组UES长度、静息压、松弛压及松弛率[(3.6±0.6)cm、(43.4±8.0)mm Hg(1mm Hg=0.133 kPa)、(0.3±0.8)mm Hg,100%]与对照组[(3.5±0.7)cm、(41.8±8.5)mm Hg、(0.45±0.9)mm Hg、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与UES的协调性均较好。结论:癔球症患者的UES运动功能是正常的,UES功能状况可能与癔球症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球症 上食管括约肌 运动功能 UES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对咽异感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功能测定分析
11
作者 张鹏丽 蒲肖琳 +3 位作者 宗德珊 安瑛 李岩 唐晓丹 《云南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HRM)探讨咽异感症患者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的功能特征。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62例咽异感症患者,明确排除口腔、鼻腔、咽喉、颈部及食管器...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HRM)探讨咽异感症患者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的功能特征。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62例咽异感症患者,明确排除口腔、鼻腔、咽喉、颈部及食管器质性疾病。48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经鼻腔导入HRM测压导管,观察静息及吞咽时食管压力变化,主要观察指标UES静息压平均值、UES残余压平均值、UES松弛率。结果 62例咽异感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ES静息压、UES残余压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UES松弛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观察组较对照组UES静息压、UES残余压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咽异感发病可能与食管上括约肌压力降低有关,表明咽异感症可能与胃食管反流有关。对不明原因咽异感患者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异感症 食管运动障碍 上食管括约肌 高分辨率压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兵 王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9期96-100,共5页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resolution manometry, HRM)系统是由Clouse RE和 Staiano A以传统食管测压为基础,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测压技术[1]。自首例食管测压应用至今,HRM在消化道动力学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其原理是...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resolution manometry, HRM)系统是由Clouse RE和 Staiano A以传统食管测压为基础,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测压技术[1]。自首例食管测压应用至今,HRM在消化道动力学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其原理是利用包含更加密集的压力感受器的测压导管,采集患者吞咽后的波形,得到从咽喉部到胃部的连续高保真的数据,不但能准确显示传统食管测压得出的信息(包括上食管括约肌、食管体部及下食管括约肌),同时还能准确地描述上述解剖结构及胃食管连接处的动态运动过程,此外还可区分食管横纹肌及平滑肌的功能部位、显示胃内压力及判断食管蠕动及传导功能等,再应用计算机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三维空间图像;并结合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进一步得出是否存在动力学改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测压 临床应用 高分辨率 动力学改变 上食管括约肌 食管括约肌 食管连接处 压力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上食管粘膜CCK_A受体表达观察分析
13
作者 蒲肖琳 张鹏丽 +3 位作者 宗德珊 安瑛 李岩 唐晓丹 《云南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了解大鼠CCK_A受体在上食管的分布情况,为探索食管动力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I、II组,15只/组,I组为正常对照组,II组将制作为焦虑模型作为观察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两组检测有无CCK_A受体的表... 目的了解大鼠CCK_A受体在上食管的分布情况,为探索食管动力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I、II组,15只/组,I组为正常对照组,II组将制作为焦虑模型作为观察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两组检测有无CCK_A受体的表达及行定量分析。结果 CCK_A受体在对照组及观察组上食管括约肌的表达分别为15.267±0.190和14.968±0.379,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2.720,P=0.011)。结论观察组CCK_A的受体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所减少,具有明显差异,表明CCK_A受体可能与上食管括约肌收缩功能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食管括约肌 CCKA受体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部异感症患者食管高分辨率测压的特点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利萍 张昱 +2 位作者 彭丽清 李欢 李岩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12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咽部异感症患者的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的结果特点,比较分析其上食管括约肌(UES)、下食管括约肌(LES)及食管体部运动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咽部异感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20年5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 目的探讨咽部异感症患者的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的结果特点,比较分析其上食管括约肌(UES)、下食管括约肌(LES)及食管体部运动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咽部异感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20年5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均进行了HRM的109例咽部异物感患者纳入观察组,纳入78名健康志愿者行HRM检查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UES平均静息压(UESP)及残余压(UESR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食管下括约肌残余压(IRP)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LES静息压(LESP)、远端收缩积分(DCI)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咽异感症患者具有明显的UES高压、IRP低压的特点,环咽肌的痉挛及LES过度松弛导致的胃食管反流可能是咽部异感症的发生机制,而与食管体部的运动障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 咽部异感症 上食管括约肌 食管括约肌 食管动力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疾病
1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2期39-40,共2页
0204373 食管失弛缓症病人检测食管下部括约肌不完全松弛的新方法/FunchJensen P∥Scand J Gastroenterol.-2000,35(4).-349~352 医科图0204374 在健康、弛缓不能和硬皮病时胃食管连接处的机械性性质/Mearin F∥Scand J Gastroenterol.... 0204373 食管失弛缓症病人检测食管下部括约肌不完全松弛的新方法/FunchJensen P∥Scand J Gastroenterol.-2000,35(4).-349~352 医科图0204374 在健康、弛缓不能和硬皮病时胃食管连接处的机械性性质/Mearin F∥Scand J Gastroenterol.-2000,35(7).-705~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失弛缓症 食管连接处 医科 硬皮病 食管 食管疾病 新方法 上食管括约肌 机械性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上部梗噎是何因?
16
作者 陶文洲 《解放军健康》 1997年第6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食管内异物 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征 吞咽神经 帕金森病 食管型颈椎病 上食管括约肌 食管 食管憩室 食管异物 梗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上部梗噎缘何因
17
作者 陶文洲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9年第10期24-24,共1页
食管上部梗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不少人怀疑自己患了食管癌。其实,除食管癌外,能引起食管梗噎的原因还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咽食管憩室症 该症是由于咽食管壁层局部向外膨出而形成的圆形或囊状突出。早期憩室较小时,仅有咽... 食管上部梗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不少人怀疑自己患了食管癌。其实,除食管癌外,能引起食管梗噎的原因还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咽食管憩室症 该症是由于咽食管壁层局部向外膨出而形成的圆形或囊状突出。早期憩室较小时,仅有咽部异物感;憩室增大后,进食时可有咽部受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征 食管 食管憩室 食管内异物 吞咽神经 帕金森病 咽部异物感 食管型颈椎病 上食管括约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球囊联合肌电引导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1例报告 被引量:9
18
作者 温红梅 万桂芳 +6 位作者 唐志明 曾佩珊 史静 戴萌 李超 安德连 窦祖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8-1091,共4页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7%-78%[1],其中由环咽肌失弛缓引起吞咽障碍所占比例是5.7%[2-3]。环咽肌是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ter, UES)的主要组成部分,UES 由环咽肌、下咽缩肌及颈段食管近端组成。正常情况下,环咽肌在...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7%-78%[1],其中由环咽肌失弛缓引起吞咽障碍所占比例是5.7%[2-3]。环咽肌是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ter, UES)的主要组成部分,UES 由环咽肌、下咽缩肌及颈段食管近端组成。正常情况下,环咽肌在呼吸时处于收缩状态,阻止气体进入食管,而在吞咽过程中松弛从而令食团通过。环咽肌失弛缓既可表现为松弛幅度减少或无松弛,也可表现为松弛持续时间缩短,导致通过食管的食物减少或不能通过,增大了渗漏及误吸的风险[4-5]。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的常用方法有环咽肌扩张术和环咽肌切开术。近年来,国外肉毒毒素注射应用于多种疾病所致的环咽肌失弛缓取得了一定效果[2,6-12],国内鲜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咽肌切开术 肉毒毒素注射 脑卒中后 肌电引导 治疗 上食管括约肌 超声 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运动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19
作者 柯美云 《国外医学情报》 1991年第13期17-18,共2页
在第九届世界胃肠大会上报告的胃肠运动性疾病防治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进展。一、口咽性吞咽困难 X线录相观察吞咽动作成为重要的诊断手段。口咽-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压力测定可帮助区分不同病理基础的口咽性吞... 在第九届世界胃肠大会上报告的胃肠运动性疾病防治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进展。一、口咽性吞咽困难 X线录相观察吞咽动作成为重要的诊断手段。口咽-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压力测定可帮助区分不同病理基础的口咽性吞咽困难,对估计预后、指导治疗有实际意义。用保守治疗虽然不一定能改变吞咽的病理生理,但可缓减症状。其方法包括进餐时改变头部或躯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上食管括约肌 胃肠道 压力测定 食管返流病 疾病防治 保守治疗 病理基础 病理生理 口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科学、咽疾病
2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2期175-176,共2页
0207174 老年人咽上食管括约肌收缩反射的衰退/Ren J//Laryngoscope.-2000,110(9).-1563~1666 医科图0207175 鼻咽部的迷芽瘤/Downs B W//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0,123(4).-523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术 上食管括约肌 医科 老年人 收缩反射 咽疾病 迷芽瘤 鼻咽部 咽科学 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