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电话随访对下肢动脉成形术后出院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肖秋香 欧阳英 +3 位作者 林转娣 黄丽眉 赖燕华 胡伟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7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进行有效电话随访对下肢动脉成形术后出院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下肢动脉成形术且出院后继续服用华法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7 d的定时间点电话随访,... 目的:观察进行有效电话随访对下肢动脉成形术后出院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下肢动脉成形术且出院后继续服用华法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7 d的定时间点电话随访,对照组出院1周内随机打1次电话随访,电话随访内容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电话随访方法能提高下肢动脉成形术出院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随访 下肢动脉成形术 华法林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下肢动脉成形术后迷走神经反射反复发作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焕萍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75-76,共2页
对1例下肢动脉狭窄的高龄患者行下肢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迷走神经反射,分别于拔除动脉鞘管后20min、1h、术后8h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术前饮食护理、开放静脉通路、精神支持和术后病情观察、拔管配合、... 对1例下肢动脉狭窄的高龄患者行下肢动脉成形术,患者术后反复发作迷走神经反射,分别于拔除动脉鞘管后20min、1h、术后8h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给予术前饮食护理、开放静脉通路、精神支持和术后病情观察、拔管配合、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成形术 高龄患者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飞 宋庆宏 +3 位作者 魏成志 吴楠 崔洪雨 刘汉冲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PTA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PTA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法,即局部清创、清洁换药;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应用局部注射胰岛素及胰岛素溶液湿敷。对比两组的踝肱指数(ABI)、创面愈合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足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Wanger分级、Fontaine分期、Rutherford分级、疼痛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术前及术后ABI指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第4周,观察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术后4周ABI指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创面面积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PTA手术联合创面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同时下肢PTA手术可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下肢血供,对创面愈合起到促进作用,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糖尿病足溃疡 胰岛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4
作者 齐亚男 凌端强 +1 位作者 王颖超 刘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分析高危糖尿病足治疗过程中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应用效果与并发症产生状况。方法 本文筛选研究对象时,结合研究内容与研究要求,将时间筛选范围界定于2021年5月-2023年5月,将疾病筛选目标锁定于高危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划分研究对象... 分析高危糖尿病足治疗过程中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应用效果与并发症产生状况。方法 本文筛选研究对象时,结合研究内容与研究要求,将时间筛选范围界定于2021年5月-2023年5月,将疾病筛选目标锁定于高危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划分研究对象,形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疗法;观察组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指标水平相对较高,如踝肱指数等,P<0.05;同时,观察组血管再通率较高,溃疡有效愈合水平较高,皮肤温度等相对优异,P<0.05。结论 高危糖尿病足患者治疗过程中,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提升血管再通水平,加速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高危糖尿病足 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90岁及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阳 刘端 +5 位作者 王飞 张帆 李杨 郭建明 郭连瑞 谷涌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经皮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例,均采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16例患者... 目的探讨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经皮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例,均采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16例患者手术前间歇性跛行距离为(125.56±119.77)m,手术后为(338.89±259.84)m(t=5.09,P<0.05);手术前踝肱指数为0.31±0.20,出院时踝肱指数为0.71±0.16(t=-11.52,P<0.05)。其中15例术后3个月Rutherford分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血管治疗长度[(250.45±213.50)mm]与Rutherford分级提升无相关性(P=0.703),而术后血管恢复比值(0.82±0.17)与Rutherford分级提升存在相关性(P=0.022)。结论介入治疗90岁及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保留患者部分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成形术 下肢动脉闭塞症 90岁及以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倪海真 吕和平 +1 位作者 潘乐门 虞冠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记录患者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记录动脉再闭塞、再狭窄及不良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肢体缺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主干闭塞率、治疗长度及植入支架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1月、3月、6月和12月再闭塞率和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累计再狭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实验组在皮温、踝/肱指数、疼痛指数和溃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月,实验组在踝/肱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可有效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软坚饮 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 预防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彦辉 刘宝顺 +3 位作者 张嘉熙 刘晶 赵佩亮 杨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7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高危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贝前列腺素钠、西洛他唑、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甲钴胺、川芎嗪保守治疗12周。观察组采用球囊扩张...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高危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贝前列腺素钠、西洛他唑、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甲钴胺、川芎嗪保守治疗12周。观察组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使用多普勒诊断系统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踝肱指数(ABI)、搏动指数(PI),测定下肢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最大无痛行走距离;治疗2周,用CT血管造影检查评价血管再通情况,记录截肢率、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时间;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BI、PI、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无痛最大行走距离均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截肢率、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尿常规均未见异常。结论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可改善高危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恢复下肢动脉血供,促进溃疡愈合,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高危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石建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2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高危糖尿病足患者90例,均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高危糖尿病足患者90例,均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和溃疡愈合率均比常规组高,研究组患者溃疡愈合平均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且踝肱指数、搏动指数以及足背动脉血流指数均优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采取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对高危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糖尿病足 血管 溃疡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9
作者 王福生 胡安琦 陈江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3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危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危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溃疡愈合率、皮肤温度、TcPO2指数、各项疗效指标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与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肤温度与TcPO2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疗效指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可以有效提升血管再通率、溃疡愈合率以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介入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樊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探究与分析介入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自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患者60例分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药... 探究与分析介入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自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患者60例分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药物、足部溃疡清创等治疗,在其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己酮可可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肱指数以及动脉狭窄率、髂动脉以及股前动脉,同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踝肱指数较高、动脉狭窄率较低、髂动脉直径较大、股前动脉直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可获得突出的临床疗效,有效促进改善了患者的下肢动脉血液供应,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预后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足坏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下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晓亮 金志宏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89-490,494,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病人在介入下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本院(2014-11~2017-11)收治高危糖尿病足病人。对照组103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95例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将两组静息...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病人在介入下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本院(2014-11~2017-11)收治高危糖尿病足病人。对照组103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95例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将两组静息疼痛缓解、坏死截肢率、溃疡愈合率、病人踝肱指数(ABI),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变化对照。结果:治疗后实验组ABI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截肢率1.05%,溃疡愈合率66.32%,静息疼痛缓解率81.05%,对照组截肢率8.74%,溃疡愈合率35.92%,疼痛缓解率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病人而言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可有效提高病人下肢血流动力,降低静息疼痛与截肢率,促进溃疡愈合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介入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与透视引导下膝下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双向成形术中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欢 牛鹿原 +3 位作者 罗小云 张昌明 冯亚平 张福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膝与透视引导下穿刺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双向成形术中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因下肢动脉闭塞行双向开通术的67例病人资料,根据逆穿引导方法...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膝与透视引导下穿刺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双向成形术中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因下肢动脉闭塞行双向开通术的67例病人资料,根据逆穿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超声组和透视组,其中超声组32例,透视组35例,分析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通畅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67例病人逆行穿刺均获得成功,超声组在平均穿刺时间及穿刺次数上均明显少于透视组(P<0.05);两组术后Rutherford分级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同时,ABI值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超声组与透视组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0%和76.5%,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71.4%和73.3%,两组间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并发症为穿刺点出血、血肿及穿刺血管痉挛,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较透视引导下穿刺可以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及减少穿刺次数,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双向成形术 超声引导 透视引导 膝下动脉 逆行穿刺 下肢动脉 双向开通
原文传递
1例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13
作者 高佩蓓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31期3830-3832,共3页
患者女,74岁,因“双下肢冷痛间跛一年余,伴右足溃疡半年”于2012年4月17日入院,患者双小腿以下皮温降低,尤以右足为甚,双侧股动脉搏动可扪及,右侧稍弱,双下肢胭动脉以下搏动难以扪及,右足外侧可及一直径约0.5cm溃疡,少量渗... 患者女,74岁,因“双下肢冷痛间跛一年余,伴右足溃疡半年”于2012年4月17日入院,患者双小腿以下皮温降低,尤以右足为甚,双侧股动脉搏动可扪及,右侧稍弱,双下肢胭动脉以下搏动难以扪及,右足外侧可及一直径约0.5cm溃疡,少量渗血,肉芽不新鲜,无异味,双下肢Buerger征阳性,Nerhof征阴性,Homans征阴性。下肢CT示:部分腹主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护理 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 腹膜后血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