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形条件下机载LiDAR点云自动滤波成效分析
1
作者 李文强 《经纬天地》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机载激光雷达在获取不同地形激光点云数据时,受其地表特征、地物差异等地形条件的制约,使得采集到的点云数据不尽相同。基于不同地形条件下,运用2种点云处理软件,就其自动化滤波(去噪)的有效性及其滤波后地形完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机载激光雷达在获取不同地形激光点云数据时,受其地表特征、地物差异等地形条件的制约,使得采集到的点云数据不尽相同。基于不同地形条件下,运用2种点云处理软件,就其自动化滤波(去噪)的有效性及其滤波后地形完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地形条件,其自动滤波方法的有效性和适配性不同,在实际作业时技术人员应根据不同地形迅速匹配高效的自动点云滤波方法,减少人工手动编辑的作业量,从而提高点云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噪声点 滤波(去噪) 不同地形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公路交安护栏的设置策略
2
作者 郑书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089-092,共4页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安护栏在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地形条件下,护栏的设置策略应根据路况和环境的变化进行针对性设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平原、山地、丘陵和河谷等不同地形条件下公...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安护栏在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地形条件下,护栏的设置策略应根据路况和环境的变化进行针对性设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平原、山地、丘陵和河谷等不同地形条件下公路交安护栏的选择与布设策略,结合隧道出入口、陡坡急转弯路段及高填方路段等特殊地形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与维护要点,旨在为交通安全设施的优化与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形条件 公路交安护栏 设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区秸秆和粪尿的养分结构差异及替减化肥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磊 夏小林 +2 位作者 张靖雨 汪邦稳 龙昶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6-1016,共11页
在可持续发展共识前提下,提高作物秸秆和人-畜-禽粪尿的使用效率已成为客观要求。地形条件限制了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不同地形区域间秸秆和粪尿的组成、分布和环境效益存在显著差异,亟需开展针对性的分析,为制定有机废物可持续利用和... 在可持续发展共识前提下,提高作物秸秆和人-畜-禽粪尿的使用效率已成为客观要求。地形条件限制了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不同地形区域间秸秆和粪尿的组成、分布和环境效益存在显著差异,亟需开展针对性的分析,为制定有机废物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战略奠定基础。以安徽省为典型研究案例,基于结构差异指数等方法评估了安徽省平原、丘陵和山区3类地形区秸秆和粪尿在生产规模和结构组成上的差异,然后通过对比养分供求关系分析了其对化肥替减的潜在贡献。结果表明,从区域间养分结构差异指数来看,平原区-山区对比组的N、P_(2)O_(5)、K_(2)O养分结构差异指数最高,分别为0.86、0.84、1.13,丘陵区-山区对比组最低,分别为0.26、0.25、0.25。从区域看,仅有丘陵区可以通过回用秸秆和粪尿完全取代化肥,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平原区回用秸秆和粪尿不能提供足量的N和P_(2)O_(5),山区回用秸秆和粪尿不能提供足量的P_(2)O_(5)。从养分种类看,尽管作物生长对K_(2)O的需求量远大于N和P_(2)O_(5),但K_(2)O也是仅有的可以通过回用秸秆和粪尿完全满足所有地形区养分需求的养分种类。丘陵区和山区的养分结构组成相对接近,且与平原区差别明显,不同地形区养分K_(2)O的来源组成差异最大。总体而言,秸秆和粪尿的回用可以补充农田养分,但除丘陵区外,其余地区不能完全取代化肥的使用,丘陵区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可为未来各区域的产业调整提供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差异 利用潜力 作物秸秆 人畜禽粪 结构差异指数 不同地形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适用于不同地形的GPS高程拟合模型 被引量:25
4
作者 田晓 郑洪艳 +1 位作者 许明元 张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8,64,共5页
根据GPS高程拟合中不同拟合模型的特点,利用多面函数较好的整体拟合性和移动法灵活的局部拟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的综合模型。3种不同地形的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综合模型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较其他两种综合模型拟合效果更好... 根据GPS高程拟合中不同拟合模型的特点,利用多面函数较好的整体拟合性和移动法灵活的局部拟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的综合模型。3种不同地形的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综合模型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较其他两种综合模型拟合效果更好,即拟合精度更高,残差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高程拟合 不同地形 多面函数 移动法 综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破草皮对不同地形高寒草甸草原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小龙 曹文侠 +4 位作者 徐长林 李文 刘浩栋 张晓燕 师尚礼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9-316,共8页
在青藏高原东缘东祁连山高寒草甸草原开展平地和坡地划破草皮试验,研究了划破草皮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划破处理对平地土壤含水量的改良效果显著优于坡地。划破处理增加了平地禾本科优势度而降低了坡地莎草科优... 在青藏高原东缘东祁连山高寒草甸草原开展平地和坡地划破草皮试验,研究了划破草皮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划破处理对平地土壤含水量的改良效果显著优于坡地。划破处理增加了平地禾本科优势度而降低了坡地莎草科优势度。增加了平地禾本科高度,降低了坡地莎草科高度。平地和坡地划破区杂类草密度显著低于对照区,平地禾本科密度显著增加。与对照区相比,两种地形划破草皮都能减少杂类草生物量,平地划破区禾本科生物量显著增加,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对照区。说明划破草皮在平地是一种有效的改良措施,而在坡地改良效果不显著,建议在使用划破草皮技术改良高寒草甸草原时,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制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草原 划破草皮 不同地形 植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岩质边坡的场地效应初步确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永强 程永锋 +3 位作者 朱照清 卢智成 朱泽奇 盛谦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61,共11页
为有效减轻变电站等输电设施震害,保障输电工程的安全,选定了具有代表性的4个岩质边坡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岩性、地形、地质的地震动传播特性研究,初步确定了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边坡放大系数,并与《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QB 5... 为有效减轻变电站等输电设施震害,保障输电工程的安全,选定了具有代表性的4个岩质边坡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岩性、地形、地质的地震动传播特性研究,初步确定了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边坡放大系数,并与《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QB 50011—2010)(以下简称规范)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对均质和非均质成层类型边坡,其放大系数大小基本排序为:上软岩下硬岩>软岩>中硬岩>上中硬岩下硬岩>硬岩;对于覆盖土层岩质边坡,不同厚度的土层对放大系数影响很大,与均质边坡完全不同;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放大系数与均质岩质边坡基本一致,只是前者大于后者,差值都在0.1之内,说明当软弱夹层的厚度比较小时,软弱夹层对放大系数的影响与坡高、坡度、岩性无关;不同的夹层厚度对边坡的放大系数影响基本上呈半正弦形式;通过分析傅里叶谱,发现高边坡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而低边坡却不明显;软岩的傅里叶幅值明显大于中硬岩和硬岩,而硬岩和中硬岩则基本相同,因此从频谱特性上也可以说明岩性不同,场地效应也不同,且坡高越大,这种区别就更加明显;在中低高度(80 m以下),傅里叶幅值几乎随坡度保持不变,且在此高度范围缓倾边坡的最大幅值基本相同,而对于高边坡,则会有所不同,坡度越陡,幅值越大,基本成线性增大趋势;对于非均质成层的边坡,坡高不同,傅里叶谱不相同,主频段也不相同;软弱夹层岩质边坡的傅里叶谱基本与相对应的均质边坡的傅里叶谱相同,无关坡高的影响,不同夹层厚度的傅里叶谱基本一致,说明夹层厚度对傅里叶谱的影响不大。与规范的放大系数相比,软岩类型均质边坡放大系数计算值基本与其相同,而对于中硬岩、硬岩和上中硬岩下硬岩等类型边坡放大系数计算值则都小于规范值,随着坡高及坡度的增加,计算值与规范值的差距则在逐渐增加,表明所参考的规范对坡高和坡度的规定限制得比较小,应扩大对坡高、坡度的规定。该研究可以为变电站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形地质 场地效应 频谱特性 抗震设计规范 岩质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破草皮对不同地形高寒草甸草原土壤特征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小龙 曹文侠 +4 位作者 李文 张晓燕 徐长林 韦应莉 师尚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3,共8页
在青藏高原东缘东祁连山高寒草甸草原开展平地划破草皮和缓坡地划破草皮试验,研究了划破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划破干扰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紧实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7-8月,在此期间划破干扰对平地的改良效果均... 在青藏高原东缘东祁连山高寒草甸草原开展平地划破草皮和缓坡地划破草皮试验,研究了划破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划破干扰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紧实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7-8月,在此期间划破干扰对平地的改良效果均显著优于缓坡地;划破初期,划破干扰减小了平地与缓坡地划破沟内表层地下生物量,但经过4个月的生长季,划破改良显著增加了平地表层土壤地下生物量,而缓坡地表层土壤地下生物量反而较其对照区有所减小;划破处理可以有效增加平地各个土层有机碳含量,而对于缓坡地,反而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研究证实,平地划破草皮措施有利于生产力较低的高寒草甸草原禾草-嵩草草甸的综合改良,但划破草皮措施对以嵩草为优势种的缓坡地草甸草原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草原 划破草皮 不同地形 土壤特征 地下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破草皮对祁连山不同地形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小龙 曹文侠 +3 位作者 张晓燕 李文 徐长林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0-38,共9页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高寒矮嵩草草甸为对象,用土壤呼吸测量仪分别进行了平地和缓坡地两种地形草甸经划破改良后的土壤呼吸排放速率测定。结果表明:经划破处理的高寒草甸土壤呼吸排放速率呈明显的季节动态,最大值出现在7月。土壤呼吸...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高寒矮嵩草草甸为对象,用土壤呼吸测量仪分别进行了平地和缓坡地两种地形草甸经划破改良后的土壤呼吸排放速率测定。结果表明:经划破处理的高寒草甸土壤呼吸排放速率呈明显的季节动态,最大值出现在7月。土壤呼吸排放速率与地表温度、5 cm处土壤温度均呈指数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具有拟合度较高的二次多项式相关性,与地上、地下生物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Q10显示,划破干扰均增加了两种地形地表温度的Q10值,而5 cm土壤温度仅增加了缓坡地的Q10值。通过随机森林变量重要性评估可知,影响该区域平地土壤呼吸的主导因素为土壤含水量,影响缓坡地土壤呼吸的主导因素为5 cm处土壤温度。因此,在应用划破草皮改良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制约条件,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达到改良草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划破草皮 不同地形 土壤呼吸 随机森林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冻雏形土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湿度及其与主要植被类型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英年 沈振西 周华坤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20-225,共6页
寒冻雏形土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湿度均有较高的水平 ,0cm~ 6 0cm整层土壤湿度北坡 >滩地 >南坡。土壤湿度在年内可分为春季水分消耗期、雨季初水分补给期、水分波动消耗期和冬季冻结水分稳定聚集期。在垂直方向随深度加深湿度逐渐降... 寒冻雏形土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湿度均有较高的水平 ,0cm~ 6 0cm整层土壤湿度北坡 >滩地 >南坡。土壤湿度在年内可分为春季水分消耗期、雨季初水分补给期、水分波动消耗期和冬季冻结水分稳定聚集期。在垂直方向随深度加深湿度逐渐降低 ,北坡极为明显 ,南坡及滩地降低幅度均匀。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分解为周期性变化项、随机性分量项及趋势项。同时表明 ,在土壤湿度较低的南坡 ,以小嵩草等为主的草原化草甸植被类型 ;土壤湿度适中的滩地 ,多以矮嵩草为主的高寒嵩草草甸植被类型 ;湿度较高的北坡 ,多以金露梅为主的灌丛草甸植被类型 ;而在土壤湿度很高、地表长久积水的河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冻雏形土 不同地形部位 土壤湿度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地形封育草地的土壤呼吸日动态与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志刚 侯扶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9,共8页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 分析法(IRGA)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地形的封育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地下生物量和地形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草地的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单...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 分析法(IRGA)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地形的封育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地下生物量和地形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草地的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单峰曲线,最小值为0.393~1.103μmol/(m2·s),出现在凌晨;最大值为1.034~1.405μmol/(m2·s),出现在14时左右,可以用正弦曲线拟合;而且不同样地间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间的关系均可用指数函数描述。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在不同地形的草地间存在差异,平坦草地为1.229μmol/(m2·s),东北坡15°,30°和45°草地分别为1.138,1.033 和0.890μmol/(m2·s);西南坡15°,30° 和45° 草地分别为1.036,0.859 和0.379μmol/(m2·s);土壤呼吸速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东北坡土壤呼吸速率小于西南坡,与不同样地间土壤水分和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的这种差异主要是受地形影响的土壤水分和地下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性决定的,而不同样地间土壤平均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形 封育草地 土壤呼吸 影响因子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形植物群落的物种α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建梅 刘金福 郑世群 《武夷科学》 2013年第1期49-55,共7页
分别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物种群落α。结果表明:(1)α多样性在600-700 m海拔段最高,在1 600-1 700 m海拔段最低;(2)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各指数值在群落不同层次的... 分别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物种群落α。结果表明:(1)α多样性在600-700 m海拔段最高,在1 600-1 700 m海拔段最低;(2)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各指数值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3)在不同坡向中,物种多样性在西南坡的各指数值最大,而在南坡的各指数最小;(4)不同坡度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值存在较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植物群落 多样性 不同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流向法地形湿度指数尺度效应的不同地形区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海力 韩光中 谢贤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9,F0003,共8页
利用DEM提取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TWI),以满足既定地理模型构建,需考虑不同地形区TWI提取的尺度效应。该文根据实际应用中的DEM分辨率尺度,生成1m、2.5m、5m、10m、20m、30m分辨率尺度的6景DEM;利用单流向算法提取... 利用DEM提取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TWI),以满足既定地理模型构建,需考虑不同地形区TWI提取的尺度效应。该文根据实际应用中的DEM分辨率尺度,生成1m、2.5m、5m、10m、20m、30m分辨率尺度的6景DEM;利用单流向算法提取研究区TWI;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在不同DEM分辨率尺度中,居民地、梯田、湖泊和自然地形区4种地形区域中TWI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形区TWI的尺度效应差异较大;随着DEM尺度增大,TWI值域逐渐缩小,变异程度逐渐增强,反映地表形态变化的能力逐渐减小;当DEM尺度大于5m时,TWI基本不能反映人工地形区域;自然地形区的TWI变化规律与研究区整体TWI变化规律相当,居民地与梯田的TWI变化规律大致相同,湖泊区域的TWI变化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湿度指数 DEM 不同地形 尺度效应 单流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越野滑雪自由滑行技术的运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栾海燕 《冰雪运动》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越野滑雪运动员根据滑雪场地不同地形的需要,熟练运用最合理的滑行技术可以减小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达到以最小的体能代价获得最佳运动速度的目的。分析越野滑雪运动员在不同滑道地形自由滑行技术的特点,探讨运动员在各... 越野滑雪运动员根据滑雪场地不同地形的需要,熟练运用最合理的滑行技术可以减小雪板与雪地之间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达到以最小的体能代价获得最佳运动速度的目的。分析越野滑雪运动员在不同滑道地形自由滑行技术的特点,探讨运动员在各种地形中使用自由滑行技术的合理性,并在训练中针对平原——缓上坡——缓下坡——陡上坡等地势变化的具体情况,培养运动员合理运用自由滑行技术,使越野滑雪运动员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滑雪 不同地形 自由滑行技术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农村空心化程度微尺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庆香 吴天 +2 位作者 李卫国 张强 李卓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6-666,共11页
通过GIS、遥感、面访式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法,以不同地形条件下三个典型村庄为例,分析平原、丘陵和山地典型农村空心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空心村差异化整治提供借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县山... 通过GIS、遥感、面访式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法,以不同地形条件下三个典型村庄为例,分析平原、丘陵和山地典型农村空心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空心村差异化整治提供借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县山地区农村空心化率最高,丘陵次之,平原最低,分别为49.33%、31.23%、21.99%;影响农村空心化程度因素的作用力关系是:经济因素>土地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建议在空心村整治过程中,山地区迁村并点,恢复自然生态为主;丘陵区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居民点集聚发展为主;平原区加强村内合理规划布局,着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影响因素 不同地形 微尺度 差异化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棕红壤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及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状况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学玉 龙成凤 +2 位作者 赵书军 杨利 姚其华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08-212,共5页
对湖北棕红壤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及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冲垅部的水耕土壤,其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高于位于丘陵中、上部的旱耕土壤,但速效磷、钾养分却明显偏低;果(茶)园地、重施有机肥的旱地以及水旱轮... 对湖北棕红壤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及利用方式的土壤养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冲垅部的水耕土壤,其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高于位于丘陵中、上部的旱耕土壤,但速效磷、钾养分却明显偏低;果(茶)园地、重施有机肥的旱地以及水旱轮作田有较高的土壤熟化度;同处于丘陵上部的林地较之荒地各项肥力指标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红壤 丘陵区 不同地形部位 土壤养分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和土壤类型下精河县耕层土壤盐分特征分析
16
作者 王雪梅 刘瑞文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56-58,共3页
通过调查精河县不同地形和土壤类型下的耕层土壤,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盐分特征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冲、洪积扇平原上,从扇顶到扇缘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在逐渐增加;在不同土壤类型中,草甸土的盐分含量最大;其次是经过人们长期灌耕熟化... 通过调查精河县不同地形和土壤类型下的耕层土壤,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盐分特征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冲、洪积扇平原上,从扇顶到扇缘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在逐渐增加;在不同土壤类型中,草甸土的盐分含量最大;其次是经过人们长期灌耕熟化发育成的灌耕土和潮土;然后是沼泽土和风沙土;最后是灰漠土、灰棕漠土、棕钙土和石质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然因素对精河县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具有重要影响,而人为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形 土壤类型 耕层土壤 盐分特征 精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棕紫色土不同地形部位的土壤质量分析——以川中丘陵区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春 邓良基 +1 位作者 张世熔 凌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64,共4页
针对四川盆地中皇陵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等现象相当严重的问题,对川中丘陵区红棕紫色土不同地形部位的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冲沟里水稻土的土壤养分的含量大于丘体上的含量。在丘体上,随着地形位置的升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针对四川盆地中皇陵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等现象相当严重的问题,对川中丘陵区红棕紫色土不同地形部位的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冲沟里水稻土的土壤养分的含量大于丘体上的含量。在丘体上,随着地形位置的升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逐渐降低;在冲沟里,冲沟交汇处的水稻土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全磷大于其它部位的水稻土,但是全钾和速效磷是所有水稻土中最小的;丘体顶部土壤的质量指数最小。此研究为该区域土壤的合理利用和培肥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红棕紫色土 理论研究 不同地形部位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形环境下无人机航线规划及三维建模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毕瑞 甘淑 +2 位作者 袁希平 李绕波 高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9,129,共8页
针对不同地形环境下存在的飞行安全性低、数据冗余、构建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差等问题,本文以单镜头四旋翼小型无人机为试验设备,对平坦地形环境下的复杂单体建筑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和环视航线;对复杂山地地形环境下的泥石流沟谷使用水... 针对不同地形环境下存在的飞行安全性低、数据冗余、构建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差等问题,本文以单镜头四旋翼小型无人机为试验设备,对平坦地形环境下的复杂单体建筑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和环视航线;对复杂山地地形环境下的泥石流沟谷使用水平航线、井字形交叉航线及视频航线构建三维模型,并结合航线参数、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探讨了不同地形环境下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案对三维模型构建的影响。经评价分析可知:①使用环视航线能安全、快速地获取平坦地形下的复杂单体建筑影像,构建完整、质量好、精度高的三维模型;②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能构建山地地形下泥石流沟谷的完整、质量好、精度高的三维模型,但飞行安全性、时效性较低;③使用视频航线,影像重叠度高,能构建完整、质量好的三维模型,模型精度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不同地形 航线规划 环视航线 视频航线 三维模型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地形部位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随涛 龙翠玲 吴邦利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1-689,共9页
为了解茂兰喀斯特森林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该研究对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三种地形(坡地、槽谷、漏斗)进行了群落调查,并计算三种地形部位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形部位的优势乔... 为了解茂兰喀斯特森林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该研究对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三种地形(坡地、槽谷、漏斗)进行了群落调查,并计算三种地形部位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形部位的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Bi和Ba值的排列顺序虽稍有差异,但总体上是一致的。轮叶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在坡地、槽谷地形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Bi/Ba分别为0.782 4/0.415 7、0.891 3/0.703 0;齿叶黄皮(Clausena dunniana)在坡地、漏斗地形中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i/Ba分别为0.788 0/0. 518 3、0. 962 7/0. 826 0。生态位重叠值(Lhi)最大的是漏斗中的朴树(Celtis sinensis)和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0.138 2),最小的是坡地中的圆叶乌桕(Triadica rotundifolia)和巴东荚蒾(Viburnum henryi)(0.001 5)、槽谷中的轮叶木姜子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0.001 5)。生态学特性和对生境需求相似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值通常较大,反之则小;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则其生态位重叠值亦较大,反之则小。这说明三种地形中群落优势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小,茂兰喀斯特森林处于稳定的顶极群落阶段,但群落内种群因环境资源有限而产生的竞争较为激烈,在不同地形生境中的竞争激烈程度表现为漏斗>槽谷>坡地,光照的差异是影响各地形部位优势乔木种群天然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不同地形 优势种群 生态位 茂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不同地形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蓓 崔步礼 +3 位作者 姜宝福 李东昇 王莹 赵涛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267-280,共14页
掌握降水及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对于揭示区域气候变化规律,有效预防和科学评估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4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降水日值数据,采用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Kriging... 掌握降水及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对于揭示区域气候变化规律,有效预防和科学评估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4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降水日值数据,采用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Kriging空间插值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山东省内山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区的降水和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55年间,全省及各地形区的降水量和降雨侵蚀力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分配均集中在夏季,降雨侵蚀力在时间尺度上存在25年左右的变化周期。空间上,降水和降雨侵蚀力均呈现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丘陵区>鲁西北平原区;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沿福山莱阳淄博定陶等站呈“S”型贯穿山东省,界线东南侧降雨侵蚀力高,西北侧降雨侵蚀力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受海拔和地形的影响,东南季风携带湿润气流受胶东半岛丘陵及鲁中南山地的阻挡抬升,致使“S”型分界线东南侧迎风面降水及降雨强度相对较高;西北侧背风面形成焚风效应,降水及降雨侵蚀强度较低。该结果可为山东省水土流失空间特征分析奠定数据基础,同时为区域水土资源利用与调控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变化 不同地形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