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内生真菌多样性和抑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王思蕊 张曼莉 +5 位作者 孙云鹏 张宏燕 章玲 郁阳 刘劲松 王国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595-160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内生真菌组成差异性及其抑菌活性,为亳白芍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进...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内生真菌组成差异性及其抑菌活性,为亳白芍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亳白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抗真菌活性筛选。结果:共从亳白芍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242株,隶属35属51种。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和黑管菌属(Bjerkandera)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总分离菌数的25.61%和10.33%。在平板对峙实验中,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对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牡丹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oeosporium)、茄子绵疫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小麦纹枯菌(Rhizotonia cerealis)、烟草蛇眼菌(Cercospora nicotianae)、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玉米穗腐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率分别为77.13%、70.77%、75.30%、78.26%、81.07%和86.50%。在固体发酵抑制实验中,100 mg/mL次生代谢物浓度下,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对小麦纹枯菌的抑制率为64.98%。在液体发酵抑制试验中,100 mg/mL次生代谢物浓度下,芝麻链格孢(Alternaria sesame)对玉米穗腐菌的抑制率为63.29%。结论:亳白芍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丰富,不同生长年限植株内生真菌具有一定差异性。亳白芍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生态友好型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亳白芍 多样性 不同生长年限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唐古特大黄根转录组学分析及蒽醌类生物合成基因挖掘
2
作者 赵硕 王玲玲 +2 位作者 李嘉楠 陈晨 周国英 《中药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1-85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年限唐古特大黄根转录组变化情况,确定参与蒽醌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以便解析蒽醌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功能注释、同源性搜索和qRT-PCR验证,鉴定参与唐古特大黄蒽醌类化合物...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年限唐古特大黄根转录组变化情况,确定参与蒽醌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以便解析蒽醌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功能注释、同源性搜索和qRT-PCR验证,鉴定参与唐古特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结果:原始数据经组装得到97499个unigenes,N50为2371 bp,其中69.42%的基因被注释。不同年限样品中共筛选出7349个差异表达基因,5年生与8年生之间的差异基因数量更少。有251个unigenes参与蒽醌生物合成途径,其中25个至少在一个对照组间呈现差异表达。利用qRT-PCR验证部分基因表达变化情况同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筛选出8个PKSⅢ基因,其中4个为CHS-like基因,PKSⅢ6和PKSⅢ7在蒽醌积累高峰期显示高表达。结论:初步推测,基因PKSⅢ6和PKSⅢ7可能参与根中蒽醌的积累,该结果将有助于后续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合成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转录组 不同生长年限 蒽醌生物合成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下不同生长年限灵芝栽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
3
作者 梁晓君 周春柳 +5 位作者 韦仕岩 杨再锋 何建 吴圣进 祁亮亮 王晓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2-54,共13页
为研究不同生长年限灵芝对杉木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变化,并初步探索土壤因子与真菌、细菌群落的相关性,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杉木林下栽培1年(S1)、2年(S2)、3年(S3)、4年(S4)的灵芝栽培土壤进行了扩增子... 为研究不同生长年限灵芝对杉木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变化,并初步探索土壤因子与真菌、细菌群落的相关性,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杉木林下栽培1年(S1)、2年(S2)、3年(S3)、4年(S4)的灵芝栽培土壤进行了扩增子测序,分析了杉木林下不同生长年限灵芝栽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细菌主要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其中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优势表现较为显著;真菌优势菌群主要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门、罗兹菌门和一些未定种类,其中4组样品中子囊菌门占主导地位,相对丰度占比最高。在属水平上,细菌黄色杆菌属、norank_f__norank_o__Elsterales属相对丰度在4组样品中占比均较高,且4年相对丰度占比无显著差异;在真菌属水平上发现,每个年份的主要优势菌群均不同,S1组的主要优势菌群为木霉属,S2组的主要优势菌群为纹枯状革菌属,S3组的主要优势菌群为unclassified_k__Fungi属,S4组的主要优势菌群为unclassified_p_Basidiomycota属。土壤全碳、全磷、漆酶是影响杉木林下不同生长年限灵芝栽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年限灵芝 杉木林下灵芝栽培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九节茶不同部位中八种成分含量比较
4
作者 肖斌 黄英栋 姜丽君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九节茶不同部位中的8种成分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C18)(250 mm×4.6 mm,5μm),以0.2%磷酸(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2%~11%B;12~25 min,11%~18%B;25~40 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九节茶不同部位中的8种成分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C18)(250 mm×4.6 mm,5μm),以0.2%磷酸(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2%~11%B;12~25 min,11%~18%B;25~40 min,18%~40%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和325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富马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嗪皮啶、落新妇苷、迷迭香酸8种成分分别在7.61~304.40μg/ml(R^(2)=0.9997)、3.52~140.60μg/ml(R^(2)=1.0000)、4.99~199.60μg/ml(R^(2)=1.0000)、3.89~155.40μg/ml(R^(2)=1.0000)、0.56~22.06μg/ml(R^(2)=0.9999)、0.57~22.62μg/ml(R^(2)=1.0000)、26.75~1070.00μg/ml(R^(2)=1.0000)、12.49~499.40μg/ml(R^(2)=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添加水平加标回收率为95.05%~99.26%,其相对标准偏差在1.15%~1.93%之间。结论九节茶在茎中富马酸、绿原酸、咖啡酸、落新妇苷、迷迭香酸的含量1年生>2年生>3年生;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含量1年生<2年生<3年生;异嗪皮啶的含量1年生>3年生>2年生。在叶中富马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嗪皮啶、落新妇苷、迷迭香酸的含量1年生>2年生>3年生;绿原酸的含量1年生>3年生>2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节茶 不同采收部位 不同生长年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山西党参的RP-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秀文 赵慧辉 +3 位作者 刘养清 刘晓芳 程若敏 刘小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山西党参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党参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GraceSmart RP18(250mm×4.6mm,5μm),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流量0.6mL/min,检测波长为268nm,柱温30℃。结果党参样品H...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山西党参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党参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GraceSmart RP18(250mm×4.6mm,5μm),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流量0.6mL/min,检测波长为268nm,柱温30℃。结果党参样品HPLC指纹图谱可明显显示不同年限党参样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3%,用党参炔苷作为参照物可确认党参样品中的活性成分。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且利用指纹图谱的整体性,可以对山西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不同生长年限 党参炔苷 指纹图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烨 赵倩 +4 位作者 高科江 邬思文 马云霞 赵杰 吕霜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80-3281,3285,共3页
[目的]探讨滇重楼(RHIZOMA POLYGONATI)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为确定其最佳采收年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150.0mm,5μm)... [目的]探讨滇重楼(RHIZOMA POLYGONATI)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为确定其最佳采收年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15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不同。其中,3、4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较低;5、6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升高,但6年生的含量略低于5年生;7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骤升,且升幅最大。[结论]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不同,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不同需要适时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薯蓣皂苷元 含量比较 不同生长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栽植黄芪中黄芪多糖的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对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善玉 康东周 朴惠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4-1146,共3页
关键词 不同生长年限 相对分子质量 黄芪多糖 T细胞增殖 人外周血 栽植 增强免疫功能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常用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徐长卿药材产量与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清 李萍 王建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367-1369,共3页
关键词 不同生长年限 质量差异 徐长卿 药材 产量 多年生草本植物 栽培技术 种植面积 人工种植 供不应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黄连不同部位中酚酸类成分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丹 钟国跃 +2 位作者 瞿显友 曹纬国 廖光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5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建立黄连不同部位中酚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生长年限黄连不同部位中酚酸类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Fe Cl3-K3[Fe(CN)6]比色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黄连不同部位中总酚酸、绿原酸与阿魏酸的含量。结果:测得黄连不... 目的:建立黄连不同部位中酚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生长年限黄连不同部位中酚酸类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Fe Cl3-K3[Fe(CN)6]比色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黄连不同部位中总酚酸、绿原酸与阿魏酸的含量。结果:测得黄连不同部位总酚酸含量约98.435-184.456 mg·g-1在范围内,绿原酸与阿魏酸含量分别在0.176-2.227 mg·g-1与0.039-0.512 mg·g-1范围内。结论:黄连不同部位酚酸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各部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均表现为移栽2年后最高,进而随生长年限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不同生长年限 不同部位 总酚酸 绿原酸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闫晋晋 姚妙 +2 位作者 杨薪正 王信隆 廖国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28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蒙古黄芪(Astragalus Radix)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为确定其最佳采收年限、保证药材质量控制、种质资源的评价及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功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的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有效... 目的:探讨蒙古黄芪(Astragalus Radix)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为确定其最佳采收年限、保证药材质量控制、种质资源的评价及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功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的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有效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经过预实验确定为乙腈-水(35:65),最佳流速为1.0ml/min,最佳柱温为30℃。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该成分在1、2年生蒙古黄芪中含量较低,且2年生含量略微高于1年生的含量;3、4年生蒙古黄芪中含量出现明显升高的趋势,尤其是4年生含量急剧上升,幅度最大。5、6年生药材中其含量变化不大,且有微弱的下降趋势。结论:不同的生长年限蒙古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差异较大,应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芪甲苷 含量比较 不同生长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熙英 金海强 贾斌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际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其中6年生人参地人参根际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数量最多,人参生长4~8年的人参地微生物(含拮抗微生...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际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其中6年生人参地人参根际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数量最多,人参生长4~8年的人参地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基本趋向稳定;而人参收获后撂荒5年的人参地中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地 不同生长年限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钩吻茎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河山 谌赛男 +2 位作者 许文 王英豪 吴水生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钩吻茎中6种生物碱(钩吻碱甲、胡蔓藤碱丙、钩吻素子、钩吻素己、钩吻绿碱、胡蔓藤碱乙)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MS/MS法,通过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钩吻茎中6种生物碱(钩吻碱甲、胡蔓藤碱丙、钩吻素子、钩吻素己、钩吻绿碱、胡蔓藤碱乙)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MS/MS法,通过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45℃,进样量2μL。结果在上述的色谱条件下,6种生物碱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考察的RSD均<5%,符合分析要求;平均回收率98.66%~104.69%,RSD<6%。1~4年生钩吻茎中除胡蔓藤碱丙外,钩吻碱甲、钩吻素子、钩吻素己、钩吻绿碱、胡蔓藤碱乙等含量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6种生物碱总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结论本研究建立了UPLC-MS/MS法同时测定钩吻茎中6种生物碱含量,方法简易、准确、高效,为钩吻综合质量评价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钩吻茎 不同生长年限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叶主要功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文文 沈易华 《江西化工》 2021年第4期60-62,共3页
铁皮石斛是一种以茎入药的药食两用中药,为了开发铁皮石斛叶资源,以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叶为试验材料,分析其主要功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年限的铁皮石斛叶中均含有较丰富多糖、总黄酮和总酚类以及生物碱类,其中三年生铁... 铁皮石斛是一种以茎入药的药食两用中药,为了开发铁皮石斛叶资源,以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叶为试验材料,分析其主要功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年限的铁皮石斛叶中均含有较丰富多糖、总黄酮和总酚类以及生物碱类,其中三年生铁皮石斛叶中多糖的含量最高,为146.6 mg/g;一年生铁皮石斛叶中含量最少,仅为119.7mg/g;两年生叶中黄酮含量最高,为14.75 mg/g,总多酚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均以三年生铁皮石斛叶中含量最高,分别达127.1 mg/g和0.123 mg/g;不同生长年限的铁皮石斛叶都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特别是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效果较好。因此铁皮石斛叶具有开发成健康食品和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是一种经济前景广阔的植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叶 不同生长年限 活性成分 DPPH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川明参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安辉 张兴国 +1 位作者 李坤伦 李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65-2667,共3页
目的对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川明参Chuanmingshen violaceum Sheh et Shan进行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谱研究。方法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不同生长年限川明参及川明参根茎和茎叶进行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谱进行研究... 目的对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川明参Chuanmingshen violaceum Sheh et Shan进行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谱研究。方法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不同生长年限川明参及川明参根茎和茎叶进行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谱进行研究。结果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川明参次生代谢所累积的物质逐渐增多,在3366cm^(-1)、2927cm^(-1)、1634cm^(-1)、1416cm^(-1)、1516cm^(-1)、1080cm^(-1)、1020cm^(-1)和928cm^(-1)等位置出现特征吸收峰,主要化学成为多糖、香豆素、皂苷和甾体等。根茎和茎叶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结论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部位川明参进行研究,图谱特征明显,方法简便,适合川明参的鉴别与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明参 不同生长年限 根茎 茎叶 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不同生长年限和同一年度不同月份胆木化学成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钰昕 周明艳 +5 位作者 谢振蕊 李丽 李湘怡 刘爱霞 张俊清 李晓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936-942,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同一年度不同月份的胆木药材进行质量分析,根据药材药用部位茎干的活性成分评价并确定最适合的采收年限和在同一年份的具体采收月份。方法:采集不同生长年限、同一年份不同月份的胆木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同一年度不同月份的胆木药材进行质量分析,根据药材药用部位茎干的活性成分评价并确定最适合的采收年限和在同一年份的具体采收月份。方法:采集不同生长年限、同一年份不同月份的胆木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考察,主要包括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随着生长年限延长,胆木茎干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不断增加,达到一定年限后,其活性成分含量提升较小;在同年中,10月中旬至次年的6月中旬,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比较高,尤其是3月底到5月底之间,含量高且稳定,含量最高点为5月份采集的茎干样品。结论:生长年限在5年以上的胆木,其茎中各成分含量达到了一个较高且稳定的水平,应采集5年生以上的胆木作为药材原料;以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高而稳定的月份即每年的5月作为胆木1年内最佳采收时间,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10月中旬至次年的6月中旬,或者每年的3~5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 不同生长年限 不同月份 活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被引量:13
16
作者 马玲 王坤 +2 位作者 张芦燕 丁万隆 王英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69-1870,共2页
目的:测定宁夏红寺堡不同生长年限栽培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 目的:测定宁夏红寺堡不同生长年限栽培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1),ELSD 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0℃,载气流速为2.65L·min^(-1)。结果:不同生长年限栽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0.040%。结论:宁夏1~4年生栽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甲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不同生长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杜仲中5种苯丙素类成分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子东 付冬梅 +2 位作者 张威鹏 张琳 祖元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6-191,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杜仲中的5种苯丙素类成分含量。方法:采用Hi Q 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4%~12%B;12~35 min,12%~14%B,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杜仲中的5种苯丙素类成分含量。方法:采用Hi Q 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4%~12%B;12~35 min,12%~14%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5种成分分别在0.04~1 mg/m L(R^2=0.999 7)、0.001 6~0.029 mg/m L(R2=0.9940)、0.001 6~0.04 mg/mL(R2=0.998 9)、0.008~0.04 mg/mL(R2=0.998 7)、0.013~0.029 mg/mL(R2=0.998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添加水平加标回收率为94.05%~107.02%,其相对标准偏差在0.95%~4.11%之间。结论:建立方法适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来对杜仲叶、杜仲干皮中5种苯丙素类成分(绿原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进行含量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杜仲叶中的5种苯丙素类活性成分总量高于杜仲干皮。因此,在制备含杜仲保健食品时,可考虑应用杜仲叶作为杜仲干皮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苯丙素类 高效液相色谱 不同生长年限 不同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级代谢产物探究不同生长年限地骨皮的质量差异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新蕊 吴萌 +3 位作者 贾毓欣 司明东 郑玉光 马东来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01-1905,共5页
目的:利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地骨皮初级代谢产物的差异,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探讨初级代谢产物的差异代谢机制。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GC-MS法测定样品,并结合聚类热图、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对不同生长年限地... 目的:利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地骨皮初级代谢产物的差异,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探讨初级代谢产物的差异代谢机制。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GC-MS法测定样品,并结合聚类热图、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对不同生长年限地骨皮的初级代谢产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根据VIP>1.0,P<0.05的原则,筛选得到3个高度相关的差异标志物,分别为天冬酰胺、柠檬酸和L-脯氨酸;通过MetaboAnalyst、KEGG等工具及代谢数据库进行代谢路径分析显示,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是不同生长年限地骨皮的主要差异代谢通路。结论:该研究探讨了不同生长年限地骨皮的初级代谢产物,为确定地骨皮最佳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GC-MS 初级代谢产物 不同生长年限 L-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的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赟 武波晓 +4 位作者 鲁斌 苏为耿 胡祥 阚欢 刘云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5-267,共13页
为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滇黄精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构建香气雷达图,比较其挥发性香气物... 为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滇黄精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构建香气雷达图,比较其挥发性香气物质差异,并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筛选出标志差异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从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样品中共鉴定挥发性成分67种,主要包括酯类(18.39%~63.98%)16种、烷烃类(2.22%~20.85%)15种、醛类(18.31%~35.45%)9种、烯烃类(0.46%~2.33%)8种、醇类(2.50%~6.21%)5种和酮类(0.39%~1.31%)4种。ROAV和香气雷达图表明(E,E)-2,4-壬二烯醛、庚酸乙酯、正己醛对滇黄精香气贡献较大,2年生青草香较突出,3、4、5年生脂肪味较突出,而6年生果香和花香更强烈。OPLS-DA和RF结果表明2-丁基-2-辛烯醛、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庚酸乙酯、正己醛和(E,E)-2,4-壬二烯醛为标志性风味物质。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的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差异,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年限 滇黄精 挥发性成分 香气特征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安徽地产重楼中重楼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陈 《北方药学》 2017年第9期2-3,169,共3页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安徽地产重楼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1.0mL·min^(-1),柱...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安徽地产重楼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安徽地产重楼中含有重楼皂苷Ⅰ、Ⅱ、Ⅵ、Ⅶ,但其含量低于药典标准规定,而且不同生长年限中重楼皂苷的含量差异较明显,5年生药材含量最高。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重楼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确保临床用药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不同生长年限 安徽地产重楼 皂苷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