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不等式模型求最值忽视等号成立致错举例
1
作者 聂文喜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04年第9期11-13,共3页
最值问题往往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它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不等式中等号成立条件求最值是解决最值问题的主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对相关对象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或不等式之间进行传递、相加、相... 最值问题往往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它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不等式中等号成立条件求最值是解决最值问题的主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对相关对象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或不等式之间进行传递、相加、相乘等变形,在此过程中,学生常常因忽视不等式中等号成立条件而导致错误,而且错误不易察觉.本文针对学生常见错误举例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解题思路 学习辅导 数学 不等式模型 最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不等式模型的三步曲
2
作者 吕小保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0年第3期58-60,共3页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而,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对建立数学模型解答实际问题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而,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对建立数学模型解答实际问题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实际问题情境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建立不等式模型类应用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和难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三步曲 应用数学 思维方式 《标准》 现实社会 学科学习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是而非”的几个不等式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洪建松 虞关寿 《中学数学研究》 2016年第12期36-39,共4页
在近几年的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与各地市的模拟试题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在语言描述中极为相似,但意义又不近相同的不等式形式,如“…任意x1∈[a,b],任意x2∈[c,d],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似是而非 模拟试题 高考试题 语言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不等式模型求解的应用题探究
4
作者 方大鸣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03年第4期3-4,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数学 解法 构造法 不等式模型 应用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微专题”设计——以不等式模型x/(x+1)≤ln(x+1)≤x为例
5
作者 宗蕾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8年第9期7-9,共3页
相对于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大专题”教学而言,微专题教学具有“因微而准、因微而细、因微而深”的优势.微专题教学把知识难点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问题集,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集中火力突破难点、拓展思维,能起到“见微知著”.
关键词 专题教学 不等式模型 数学模型 设计 知识难点 集中火力 课堂教学 拓展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等式模型探究洗衣服的最佳方法
6
作者 张子栋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9期59-60,共2页
文章运用不等式模型,通过对不同用水方式下衣物残留污物量的比较,探究出在用水量一定的条件下,将清水多次平均分配使用会使衣物更洁净。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平均分配 衣物洁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二次曲线参数范围的不等式模型解法
7
作者 梁家芬 《中学理科(综合)》 2005年第7期22-23,共2页
在解析几何中,经常涉及到求有关参数的范围问题,这类问题是近年来各类考试的热点,这类问题解决的关键和难点是准确地建立相关参数的不等式,下面就此介绍几种建模途径,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参数范围 二次曲线 解法 解析几何 范围问题 问题解决 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不等式模型解析决策性问题
8
作者 魏玉东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04年第4期24-25,共2页
求不等式x≥a(或x>a)的最小整数解——“最小”模型,求不等式x≤a(或x<a)的最大整数解——“最大”模型,求不等式组a≤x≤b(或a≤x<b或a<x≤b或a<x<b)(其中a<b)的整数解——“中间”模型.这三类模型的题解决后。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决策性问题 中考 数学 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析不等式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9
作者 朱庆华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12年第7期76-76,共1页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南此可见,数学学科的丁具性.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发挥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高考试...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南此可见,数学学科的丁具性.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发挥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高考试题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几乎每年都有.特别是通过建立不等式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现象多为常见,笔者就例析几道试题,以便于提高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不等式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供同行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例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模型 应用 高考试题 现实世界 数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不等式模型 体会数学思想
10
作者 韦明霞 《初中生辅导》 2020年第14期34-43,共10页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事物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的模型,不等式刻画变化过程中同类量之间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事物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的模型,不等式刻画变化过程中同类量之间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一次不等式 初中数学 不等式模型 后续学习 不等关系 现实生活 客观事物
原文传递
立几应用题中的不等式模型
11
作者 赵春祥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00年第3期19-23,共5页
一九九七、一九九八两年全国高考应用问题,都是建立重要不等式模型的最值问题.为了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处理这类问题,笔者给同学们选解一组“重要不等式模型的立体几何应用题”,以扩大同学们的视野,开拓解题思路。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应用题 同学 立体几何 最值问题 应用问题 解题思路 扩大 中国 开拓
原文传递
一类应用题的不等式模型
12
作者 李梦虎 何泽涨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03年第08X期30-30,37,共2页
以下两例是近年的中考题、竞赛题.它们取材于实际生活的节水、个人所得税的问题,通过抽象建立恰当数学模型,再根据模型使问题获解,是考查建模能力的好题.遗憾的是一些参考书(包括中考的参考答案)的建模不够合理。
关键词 应用题 不等式模型 初中 数学 教学 解题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建立不等式模型解一类应用题
13
作者 李梦虎 何泽涨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应用题 参考解答 实际生活 考查 建模能力 合理
原文传递
用不等式模型解应用问题
14
作者 张水华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05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不等式 应用问题 整数解 实际问题 别称
原文传递
利用不等式模型解实际问题
15
作者 吴俊红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1年第9期14-16,共3页
利用不等式模型解题是指,当问题中含有不等量关系(即有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超过、至多、至少等词语)时,把所求问题用不等式(组)表示出来,然后解不等式(组)使问题获解.实际生活中,投资决策、最优化等问题常用到不等... 利用不等式模型解题是指,当问题中含有不等量关系(即有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超过、至多、至少等词语)时,把所求问题用不等式(组)表示出来,然后解不等式(组)使问题获解.实际生活中,投资决策、最优化等问题常用到不等式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利用 不等式(组) 等量关系 实际生活 投资决策 最优化
原文传递
也谈不等式的建模问题
16
作者 张波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第8期50-51,共2页
不等式的变形可谓千变万化,而且它们的证明也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但往往看似完全不同的一些不等式实际上就源自同一个不等式。本文从两个基本不等式模型入手,通过几个例子说明在不等式证明中研究和应用不等式模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不等式 不等式模型 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7
作者 张婧琼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09年第8期29-30,共2页
全国统编教材中安排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不等式,课程学习目标要求能够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建立不等式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重... 全国统编教材中安排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不等式,课程学习目标要求能够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建立不等式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思想,它的方法与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是要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式 不等式(组) 初中一年级学生 生活 不等关系 学习目标 不等式模型 统编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照堂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17期39-39,共1页
教学内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人教版七年级下).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领悟不等式中的化归思想.2.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立不等式模型的思想和方法,并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设计 不等式模型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化归思想 七年级 人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阶段《字母表示数与方程、不等式》的教与学探究
19
作者 禹敏 《新课程(教研版)》 2010年第7期25-26,共2页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不等式的基础。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不等式,使学生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方程与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方程的方法是解决函数、几何等有关问题的重要方...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不等式的基础。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不等式,使学生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方程与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方程的方法是解决函数、几何等有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利用方程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下面我就分别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式模型 字母表示数 方程模型 初中阶段 教与学 知识学习 初中数学 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不等式工具性视角下的隐性交汇问题
20
作者 瞿春波 《中学数学研究》 2012年第12期40-41,共2页
众所周知,当两数(或代数式)的和(或积或平方和或倒数和)为定值,就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模型(或其变形模型),求解最值问题.事实上,很多数学问题所呈现的背景知识并’非是基本不等式本身,但必然要依赖基本不等式知识解决,并且... 众所周知,当两数(或代数式)的和(或积或平方和或倒数和)为定值,就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模型(或其变形模型),求解最值问题.事实上,很多数学问题所呈现的背景知识并’非是基本不等式本身,但必然要依赖基本不等式知识解决,并且基本不等式知识在这种运用过程中是必须而且自然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基本不等式的工具性和交汇性.本文以近两年高考(模拟)题为例,阐述基本不等式工具性视角下的隐性交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不等式 工具性 交汇 不等式模型 背景知识 最值问题 数学问题 平方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