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gFUS无创治疗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生育观察初探
1
作者 顾坚骏 唐纳 +7 位作者 徐元涛 闵之谦 李想 虞容江 唐怡萍 尹肖睿 张佳胤 王悍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索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手术(MRgFUS)治疗后对生育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自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在我院接受MRgFUS治疗的20例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统计... 目的:探索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手术(MRgFUS)治疗后对生育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自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在我院接受MRgFUS治疗的20例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灶影像学特征、消融非灌注体积比率、术后妊娠情况等,探讨MRgFUS术后对生育情况的影响。结果:20例行MRgFUS治疗的子宫肌腺病患者,年龄28~47岁,平均(35.1±5.7)岁,其中治疗前不孕症9例,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6例,辅助生殖失败5例。治疗后2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共妊娠11次,3例为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妊娠,8例为自然妊娠,总妊娠率为55%,活产率为45%(9/20)。结论:对于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MRgFUS治疗后对生育妊娠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子宫肌腺病 不孕症 不良孕产史 辅助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孕期心理管理对伴异常情绪的不良孕产史孕妇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625-3628,共4页
目的分析全孕期心理管理对伴异常情绪的不良孕产史孕妇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不良孕产史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参照组基... 目的分析全孕期心理管理对伴异常情绪的不良孕产史孕妇心理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不良孕产史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全孕期心理管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分、胎儿不良结局、孕妇不良结局。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参照组低,GSES、QLI评分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胎儿、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对异常情绪的不良孕产史孕妇实施全孕期心理管理可减轻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减少不良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异常情绪 全孕期心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贡地区4059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3
作者 曾余 周子靖 +2 位作者 陈月华 韦懿 胡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34-38,44,共6页
目的 分析自贡地区不良孕产史及不孕不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探讨其分布特点,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遗传生殖医学中心进行遗传咨询的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史患者4 059例作为研究对象,制备外周... 目的 分析自贡地区不良孕产史及不孕不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探讨其分布特点,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遗传生殖医学中心进行遗传咨询的不孕不育及不良孕产史患者4 059例作为研究对象,制备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后应用G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 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为14.54%(590/4 059);异常染色体核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44例(7.46%),染色体结构异常546例(92.54%,包含多态性),其中非罗氏平衡易位32例(5.42%)、罗氏易位18例(3.05%)、倒位56例(9.49%)、缺失/重复3例(0.51%)、社会性别不符3例(0.51%)、多态性432例(73.22%)。自贡地区2021年以前遗传咨询患者人数比较均衡,2022年咨询人数陡增,染色体异常检出例数与前期比较增加不明显,染色体多态性检出数与染色体总异常数走势一致,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近几年检出数较均衡。结论 自贡地区不良孕产史及不孕不育患者异常染色体核型检出率高于其他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查明病因,指导生育,提高人口质量,为该地区遗传咨询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多态性 自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孕产史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薛丹丹 张俊绘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分析不良孕产史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不良孕产史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穿刺的孕妇209例,观察不良孕产史合并夫妻染色体异常以及高龄时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频率、... 目的分析不良孕产史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不良孕产史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穿刺的孕妇209例,观察不良孕产史合并夫妻染色体异常以及高龄时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频率、分布和统计特征。结果仅以不良孕产史为指征的孕妇中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检出率为0.96%,检出结果均为染色体结构异常;多项指征的异常核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项指征,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孕产史合并夫妻染色体异常的染色体核型结果异常检出率为3.83%(8/209),占总染色体核型异常的26.67%(8/30),检出染色体核型均为结构异常,当不良孕产史合并夫妻一方染色体异常时可存活的子代染色体1/2的概率会与其父或其母异常的染色体核型相同;不良孕产合并高龄的染色体核型结果异常检出率为5.74%(12/209),占总染色体核型异常的40.00%(12/30),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以数目异常为主(8/12),其中又以21-三体占比最高(5/8)。说明不良孕产史合并高龄的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主要类型依旧是21-三体综合征。结论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在产前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有效预防缺陷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丽洁 袁晓华 +3 位作者 赵园 王九菊 赵乔佳杰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7-69,108,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采集其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80例健康婚检夫妇为对照组。结果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发生染色体畸变者14例,检出率3.0%,其中结构异...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采集其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80例健康婚检夫妇为对照组。结果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发生染色体畸变者14例,检出率3.0%,其中结构异常10例,数目异常4例,染色体多态性携带者的检出率13.52%(63/466)。健康婚检夫妇的畸变染色体检出率为1.25%(1/80),比不良孕产夫妇的畸变染色体检出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4,P>0.05)。染色体多态性携带者检出率为5%(4/80),显著低于不良孕产史夫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5)。结论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多态性是不良孕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孕产史和自发性流产夫妇Dp^+、Gp^+染色体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符生苗 肖翰 +5 位作者 符惠群 宋星宇 陈家骐 程在玉 高春生 刘妙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2-23,共2页
应用细胞遗传学的方法对15例不良孕产史及自发性流产患者Dp^+、Gp^+染色体,和10例年龄相近的正常成年人染色体进行了研究,两组间随体联合(SAS),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及银染随体联合(Ag-AA)的结果表明,各组间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自发性流产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慧 王辉林 +3 位作者 李瑾 沈楷 李晓红 陈湘梅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对724例不良孕产史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制片及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724例不良孕产史患者染色体异常者10例,检出率1.38%。男性391例,染色体异常者5例,检出率1.28%;女... 目的探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对724例不良孕产史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制片及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724例不良孕产史患者染色体异常者10例,检出率1.38%。男性391例,染色体异常者5例,检出率1.28%;女性333例,染色体异常者5例,检出率1.50%。异常染色体有染色体易位8例(1.10%),表现为复发性流产,男性少弱精症;倒位1例(0.14%),意义不明的变异46XX,10q11.1+,1例(0.14%)均表现为复发性流产。染色体多态性改变91例(12.57%),女性中染色体多态性占5.71%,男性中染色体多态性占18.41%,表现为育畸形儿、葡萄胎、复发性流产及男性少弱精症。结论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畸变有关,染色体多态性在不良孕产史患者有一定的检出率,其与生殖的关系需更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孕产史孕妇羊水产前诊断分析及心理护理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玉 王晓彩 +2 位作者 冯小静 刘春艳 庞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孕妇产前诊断异常核型发生的比率、类型,评估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及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9例行B超引导下的羊膜腔穿刺的不良孕产史孕妇的临床资料,对羊水细胞染色体产前诊断结果、流产率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孕妇产前诊断异常核型发生的比率、类型,评估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及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9例行B超引导下的羊膜腔穿刺的不良孕产史孕妇的临床资料,对羊水细胞染色体产前诊断结果、流产率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509例孕妇全部穿刺成功,其中一次穿刺成功501例,一次穿刺成功率98.43%;一次培养成功507例,失败2例,1个月后重新穿刺培养成功,一次培养成功率99.61%。染色体核型报告异常34例,占6.68%,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5例,结构异常16例,嵌合3例。染色体多态性32例,占6.29%,1例合并多发畸形引产,其余产后随访,新生儿表形正常。染色体核型报告正常443例,其中4例在后期的产检中超声发现异常引产终止妊娠,1例因个人原因引产,1例流产,2例因母体疾病终止妊娠,其余产后随访新生儿表形正常。孕妇对护理满意度为97.64%。结论在B超引导下,对不良孕产史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行羊水产前诊断,可以及时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再结合超声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的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术中加强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孕妇的紧张情绪,减轻手术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羊膜腔穿刺 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孕产史与MTHFR基因677和1298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菁菁 季修庆 +1 位作者 林颖 许争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和A1 298C的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3例曾有不良孕产史的女性和57例正常对照,应用DNA测序的方法检测MTHFR基因677位点和1 ...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和A1 298C的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3例曾有不良孕产史的女性和57例正常对照,应用DNA测序的方法检测MTHFR基因677位点和1 298位点的多态性,并对其多态性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分析MTHFR基因与不良孕产史的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对照组中MTHFR基因677位点突变基因型T/T有3例(占5.3%),677位点基因型C/T同时存在1 298位点基因型A/C有9例(占15.8%);在病例组中MTHFR基因677位点突变基因型T/T有9例(占17%),677位点基因型C/T同时存在1 298位点基因型A/C有18例(占34%);经统计学分析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以上两种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O.O5)。结论:MTHFR基因677位点基因型T/T(即677TT)以及677位点基因型C/T同时存在1 298位点基因型为A/C(即677CT+1298AC)增加了不良孕产史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不良孕产史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孕产史妇女的孕前与孕期保健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兵 熊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5,共5页
很多妇女有过不良的孕产史,最为常见的包括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及死胎。本文将针对这3种情况的孕前与孕期保健的重点进行讨论,对不同的原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的经验,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孕期保健 孕前 妇女 循证医学证据 异位妊娠 自然流产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杰 陈亮 +3 位作者 潘虹 马京梅 于丽 杨慧霞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羊水穿刺的两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多态性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孕妇曾有自然流产、胎停育、胎儿畸形史共836例(A组);已分娩正常活婴、...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羊水穿刺的两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多态性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孕妇曾有自然流产、胎停育、胎儿畸形史共836例(A组);已分娩正常活婴、生育年龄大于35岁并且B超未发现胎儿异常2899例(B组)。结果:A组检出30例胎儿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为3.59%,明显高于B组胎儿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2.03%(P<0.01)。A组检出的染色体多态性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最多,检出率为1.67%,与B组0.8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含Y染色体胎儿432例,4例Yqh-,检出率为0.93%,B组检出含Y染色体胎儿1471例,3例Yqh-,检出率为0.20%,Yq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G组染色体随体区变异、1qh+、9qh+、16qh+及Yqh+等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两组胎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多态性中inv(9)、Yqh-与不良孕产史可能存在相关性,需进一步大样本资料加以证实。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多态性 不良孕产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9例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穆灵敏 孙斐 +2 位作者 孙璐 郭伟云 丰慧根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59例不良孕产史夫妇常规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359例中染色体异常35例(9.7%),其中习惯性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3%,生育异常夫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2.2%,原发性不孕夫妇染色体异常...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59例不良孕产史夫妇常规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359例中染色体异常35例(9.7%),其中习惯性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3%,生育异常夫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2.2%,原发性不孕夫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2.2%。结论染色体结构异常为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6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文建庆 刘红 +2 位作者 叶虹 裴莉 黄国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
本文对 716对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查 ,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 74例 ,异常率为 5 .17%。其中平衡易位 5 5例 ,嵌合体 4例 ,其它染色体异常 15例。异常核型中男性 2 6例 ,女性 48例。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孕产史与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静 王志宏 +3 位作者 曲东辉 刘桂琴 史立民 李淑芬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468-473,共6页
目的:分析不良孕产史与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疾病的关系,为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40~60岁患有高血压疾病女性患者256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40~60岁无高... 目的:分析不良孕产史与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疾病的关系,为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40~60岁患有高血压疾病女性患者256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的40~60岁无高血压疾病女性3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体重指数(OR=1.946,95%CI:1.072~3.534)、妊娠期高血压(OR=3.649,95%CI:1.064~12.510)、早产(OR=2.693,95%CI:1.179~6.152)、首次分娩年龄(OR=0.492,95%CI:0.248~0.976)。结论:调整混杂因素后,体重指数≥28kg/m2、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人群均为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分娩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女性,为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因此加强对围绝经期高血压人群危险因素的管理,提高高血压保护因素的认识,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围绝经期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5例不良孕产史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卫红 司宝敏 +1 位作者 王亚平 叶峻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1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方法对545例有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或生育畸形儿史的患者通过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545例患者中有染色体核型异常29例,异常率5.3%,其中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的患...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方法对545例有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或生育畸形儿史的患者通过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545例患者中有染色体核型异常29例,异常率5.3%,其中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的患者核型异常26例,占异常总数的89.7%,有生育畸形儿史的患者核型异常3例,占异常总数的10.3%。染色体变异共20例,占3.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对有不良孕史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十分必要,有助于我们进行优生优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咨询 不良孕产史 异常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宫内感染与不良孕产史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艳秋 余世瑢 +2 位作者 罗文 栾树清 李宇中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年第4期63-63,78,共2页
本研究为探讨不良孕产史与胎儿宫内弓形虫感染的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对孕中期羊水标本进行弓形虫检测。结果 :实验组 2 5 9例 ,检出阳性 5 2例 ,阳性率为 2 0 .0 8% (5 2 /2 5 9) ;对照组 2 90例 ,检出阳性 9例 ,阳性率... 本研究为探讨不良孕产史与胎儿宫内弓形虫感染的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对孕中期羊水标本进行弓形虫检测。结果 :实验组 2 5 9例 ,检出阳性 5 2例 ,阳性率为 2 0 .0 8% (5 2 /2 5 9) ;对照组 2 90例 ,检出阳性 9例 ,阳性率为 3.10 % (9/2 90 ) ;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不良孕产史孕妇弓形虫感染率比非异常妊娠史者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关系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弓形虫 宫内感染 不良孕产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5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岳丽玲 于海涛 郑立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对 185对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发现 2 2例异常核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3例 ,异常检出率为 5 .9%。结论 说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 目的 为了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对 185对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发现 2 2例异常核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3例 ,异常检出率为 5 .9%。结论 说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 ,对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分析 ,可为临床病因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异常 不良孕产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孕期心理管理对出现异常情绪的不良孕产史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玮 王宁宁 孙曼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8期16-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全孕期心理管理对孕期出现异常情绪且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方法改善异常情绪,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全孕期在我院定期产检、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按照抑郁自评量表(Sel... 目的探讨全孕期心理管理对孕期出现异常情绪且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方法改善异常情绪,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全孕期在我院定期产检、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按照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筛查,将有轻、中度抑郁和(或)焦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常规产检的基础之上,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心理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比较两组剖宫产率、产后2 h阴道出血量、早产率及孕早期、孕晚期抑郁、焦虑评分。结果试验组孕早期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全孕期心理管理后,试验组孕晚期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其孕早期评分(P<0.05);对照组孕妇孕晚期SAS、SDS评分与其孕早期评分比较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30.00%)低于对照组(60.00%)(χ^(2)=9.090,P<0.05);试验组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05);试验组产后2 h出血量(166.70±52.50)mL明显低于对照组(262.80±82.7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孕期心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具有异常情绪的不良孕产史孕妇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孕妇 异常情绪 全孕期心理管理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43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丹尼 黄莉 吕福通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623-624,共2页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990年8月~2003年12月到本中心进行遗传咨询和检查的43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外周血染色体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夫妇 细胞遗传学分析 结果报告 遗传咨询 染色体异常 外周血 广西地区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82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琪瑶 孙伟 +1 位作者 管群 于庆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年第3期38-39,共2页
本文对 82对自然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病史的夫妇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分析 ,检出异常核型包括多态性共 18例 ,异常检出率 2 1.95 %。其中常染色体异常 5例 (6 .10 % ) ,性染色体异常 13例 (15 .85 % )。性染色体异常中只有 1例数目异常 ... 本文对 82对自然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病史的夫妇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分析 ,检出异常核型包括多态性共 18例 ,异常检出率 2 1.95 %。其中常染色体异常 5例 (6 .10 % ) ,性染色体异常 13例 (15 .85 % )。性染色体异常中只有 1例数目异常 ,其余 12例 (14 .6 3% )均为大Y。结果表明 ,不良孕产史夫妇中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显示出对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的必要性 ,同时 ,大Y的高检出率也证明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密切相关 ,其遗传效应及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异常核型 不良孕产史 大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