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
作者 王娜 尚伟 +2 位作者 林凤梅 王小庆 胡秀萍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构建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58例高龄慢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存在PIM,分为... 目的构建高龄慢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58例高龄慢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存在PIM,分为PIM组和非PIM组。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高龄慢病患者PIM的风险因素,利用AIC准则决定最优Nomogram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训练集、验证集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AUC分别为0.786、0.768;训练集、验证集校准图显示,Brier得分分别为0.164、0.16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别为χ^(2)=4.405(P=0.883)、χ^(2)=6.645(P=0.674),说明两组的实际曲线和理想曲线重合度较好;训练集、验证集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高龄慢病患者PIM发生的阈值概率处于20%~94%、30%~94%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可有效、便捷地预测高龄慢病PIM患者,为临床早期识别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潜在不适当用药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相关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李伯妍 王盛书 +12 位作者 杨姗姗 刘少华 李雪航 陈仕敏 李皓炜 王建华 李蓉蓉 杨钧涵 李怀昊 鲍颖慧 石岳庭 刘淼 何耀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相关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风险因素及其对死亡的影响,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9月至20110年6月,依据Beers标准(2019版)对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5岁老年人PIM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数据经EpiData平行...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相关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风险因素及其对死亡的影响,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9月至20110年6月,依据Beers标准(2019版)对北京市万寿路地区≥65岁老年人PIM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数据经EpiData平行双录入。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IM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IM对死亡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730名社区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0~7种,常规用药0~11种。多种心血管病共存者占50.4%(872/1730),多重用药者占8.0%(139/1730),PIM的发生率为18.6%(321/1730)。多种心血管病共存(OR=2.610,95%CI 1.974~3.451)、心血管系统多重用药(OR=1.805,95%CI 1.215~2.681)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0 ml/min(OR=2.446,95%CI 0.991~6.035)是社区老年人群发生PIM的风险因素;大专及以上学历(OR=0.474,95%CI 0.351~0.640)和已婚(OR=0.681,95%CI 0.502~0.924)是PIM的保护因素。PIM的发生在总人群中增加了78.3%(HR=1.783,95%CI 1.155~2.752)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在男性人群中增加了114.8%(HR=2.148,95%CI 1.154~3.996)的心血管死亡风险。结论PIM在社区老人中普遍发生,可作为死亡风险预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潜在不适当用药 全因死亡 心血管死亡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药学干预以及效果评价
3
作者 王梦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75-078,共4页
明了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潜在的不适当用药现象,同时也对药学干预的效能进行考察。方法 对346个受急性脑卒中困扰,住院的老年人的信息收录,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元素,如性别、年龄、药物种类、住院的日数以及疾病的种类。借... 明了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潜在的不适当用药现象,同时也对药学干预的效能进行考察。方法 对346个受急性脑卒中困扰,住院的老年人的信息收录,进一步分析影响其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元素,如性别、年龄、药物种类、住院的日数以及疾病的种类。借由χ2试验和回归分析了解各要素的影响力度,运用Bakrum's标准对潜在不适当用药的类型进行归类,藉着药学干预措施来评估其成效。结果 在受急性脑卒中困扰的老年人中,年纪、药物种类和住院的天数是潜在不适当用药的主要影响力元素。此外,多种常用药物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胃肠道药物的使用具有较高的不适当用药风险。药学干预后,潜在不适当用药率明显降低。结论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显著的潜在不适当用药风险。年龄、用药种类以及住院时间是关键影响因素,药学干预可有效降低不适当用药的发生。因此,在管理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用药时,加强药学干预和药物监测是必要的,这有助于优化治疗过程,提高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 潜在不适当用药 药学干预 影响因素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潜在不适当用药研究
4
作者 王研 田薇薇 +1 位作者 朱海斌 余自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 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在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23版Beers标准,结合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南,制订NOACs在NVAF患者中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评价标准,分析2023年1—1... 目的 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在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23版Beers标准,结合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南,制订NOACs在NVAF患者中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评价标准,分析2023年1—12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且年龄≥80岁的患者使用NOACs时的PIM情况。结果共纳入病例78例,共发生NOACs相关的PIM 47例次,其中肾功能相关PIM 1例次,药物相互作用相关PIM 46例次。72例患者不符合2023版Beers标准评价原则。结论 更新后的Beers标准尚未在临床中普及。高龄NVAF患者使用NOACs发生较多的PIM是药物相互作用。应加强对高龄NVAF患者的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高龄患者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潜在不适当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区干休所高龄老年潜在不适当用药评价及分析
5
作者 柳韶真 王莹莹 +7 位作者 赵媛媛 陈娟 吕洋 常芳芳 都艳玲 朱彦伟 蒿蕊 胡振波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评价某地区干休所高龄老年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调查随访某地区干休所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116例高龄老年的基本情况及长期用药情况,基于不适当用药评估标准,以老年人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老年人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O... 评价某地区干休所高龄老年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调查随访某地区干休所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116例高龄老年的基本情况及长期用药情况,基于不适当用药评估标准,以老年人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老年人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OPP/START)标准(第3版)对入组老人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对相关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共纳入116人,男女比例为8:1.2;平均年龄92.35±5.32岁;平均疾病数10.26±4.56种;长期用药平均12.5±5.22种。PIM共109例次,其中药物适应症15例次、心血管系统36例次、抗凝药物2例次、中枢神经系统32例次;潜在用药遗漏共159例次。年龄及用药数与PIM发生相关性更大,除此之外,高龄的认知障碍也影响PIM的发生,基层医疗服务及家庭应重视高龄认知障碍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老年人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老年人处方遗漏筛查工具标准 潜在不适当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ers标准的某院高血压并脑梗死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宦娣 叶根深 +1 位作者 李佳会 刘忠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128-128,I0001-I0004,共5页
目的保障高血压并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使用医院信息系统提取医院2020年高血压并脑梗死老年(≥65岁)患者的用药医嘱,采用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Beers标准(2019版)分析患者PIM发生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 目的保障高血压并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使用医院信息系统提取医院2020年高血压并脑梗死老年(≥65岁)患者的用药医嘱,采用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Beers标准(2019版)分析患者PIM发生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PI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患者115例,发生PIM 109例(94.78%)、334例次。PIM分类以使用老年患者应慎用药物的发生例次最高(180例次,53.89%),其次为与药物相关(121例次,36.23%);发生PIM频次较高的药品主要有阿司匹林肠溶片(78例,23.35%)、呋塞米(31例,9.28%)、螺内酯片(29例,8.68%)等;21例次PIM与疾病或症状有关,其中95.23%有肾功能不全病史;12例次PIM涉及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与皮质类固醇联用,2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联用,以及1种RAS抑制剂与保钾利尿剂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用药种类>9种是患者PI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56,95%CI(3.053,33.117),P<0.001]。结论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PIM较多,建议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时,将Beers标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以判断用药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ers标准 高血压 脑梗死 老年患者 潜在不适当用药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心内科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哲 李杰 施恒远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6期135-140,共6页
目的评价医院心内科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21年4月至12月医院心内科老年出院患者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用药、相关检验数据及不良反应发生等... 目的评价医院心内科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21年4月至12月医院心内科老年出院患者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用药、相关检验数据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依据《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判断与药物相关及与疾病状态相关PIM的发生情况,归纳其特点,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I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22例,其中男103例,女119例;年龄60~96岁,平均75(68,81)岁;住院天数3~22 d,平均9(7,11)d;诊断1667条,平均7(6,9)条;用药5~29种,平均14(11,18)种。共出现PIM 215例,213例(489例次)与药物相关,其中A级、B级警示药物分别发生185例、102例(两者兼有74例),涉及药物21类;发生与疾病状态相关的PIM 65例,85例次,涉及疾病状态9类,其中A级、B级警示疾病分别有8类、1类。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与药物相关PIM的影响因素仅用药种数;与疾病状态相关PIM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用药种数、诊断数(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用药种数[OR=1.304,95%CI(1.073,1.585),P=0.008]是与药物相关PIM的影响因素;年龄[OR=0.951,95%CI(0.915,0.989),P=0.012],诊断数[OR=1.134,95%CI(1.004,1.281),P=0.043],用药种数[OR=1.078,95%CI(1.013,1.147),P=0.018]是与疾病状态相关PIM的影响因素。结论该院心内科老年患者PIM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用药种数、诊断数均与PIM的发生相关,临床医师和药师均需加强风险意识,提高患者用药合理性,减少PIM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不适当用药 心内科 老年患者 合理用药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唐倩 赵洋 +1 位作者 黄丽丽 杨雪琴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6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资料,采用2023年版美国老年医学会的Beers标准对患者的PIM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M...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6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资料,采用2023年版美国老年医学会的Beers标准对患者的PIM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M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27例患者,449例(占71.61%)存在PIM,其中367例(占58.53%)与药物相关,143例(占22.81%)与疾病或症状相关,211例(占33.65%)与应谨慎使用药物相关,33例(占5.26%)与应避免的药物相互作用相关,29例(占4.63%)与肾功能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住院时间<10 d、临床疾病诊断≤7种、使用药物品种数≤15种、非手术、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比较,住院时间≥15 d、临床疾病诊断≥14种、使用药物品种数≥31种、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发生PIM的风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多种疾病,PIM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15 d、临床疾病诊断数≥14种、用药品种数≥31种、住院期间手术和使用抗菌药物是其发生PIM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 潜在不适当用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不适当用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婉莹 周湘明 +4 位作者 缪园园 赵云慧 王麓 柯亭羽 班立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肾脏不适当用药(RIM)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影响。方法收集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1-12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分别采用2019年版Beers标准和汉化版衰弱指数量表(FRAIL量表)对患者的RIM和衰弱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是... 目的探讨肾脏不适当用药(RIM)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影响。方法收集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1-12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分别采用2019年版Beers标准和汉化版衰弱指数量表(FRAIL量表)对患者的RIM和衰弱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是否存在RIM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存在RIM)和对照组(不存在RIM),并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IM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67例患者,其中80例患者(21.80%)存在RIM,RIM涉及的药物分别是螺内酯(82.56%)、利伐沙班(13.95%)和加巴喷丁(3.49%)。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使两组达到组间均衡后,试验组患者的衰弱发生率为77.94%,对照组为27.94%(P<0.001),而两组间其余混杂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是对照组的3.118倍(比值比为3.118,95%置信区间为1.758~5.530,P<0.001)。结论RIM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可考虑将其增补为早期识别和筛查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不适当用药 衰弱 老年 糖尿病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标准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晅 孙钰 +3 位作者 高扬 江依柔 朱华 宫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发生情况,并对3种标准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到2023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分别采用《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发生情况,并对3种标准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到2023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分别采用《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中国标准”)、《美国老年医学会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Beers标准2023版》(以下简称“2023年Beers标准”)和第3版老年人潜在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以下简称“第3版STOPP标准”)对患者入院时的PIM进行评估,采用Kappa检验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246例患者。参照中国标准,共有49例(19.92%)存在PIM,共计77例次;参照2023版Beers标准,共有64例(26.02%)存在PIM,共计118例次;参照第3版STOPP标准,共有41例(16.67%)存在PIM,共计67例次;有22例患者同时符合3种标准。3种标准评估结果两两比较的Kappa值为0.417~0.486,一致性一般。结论3种标准评估的PIM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发生率均在30%以下;苯二氮类药物、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增加患者再次跌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不适当用药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用药安全 评估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ers标准(2019)评估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樊萍萍 陆蕾 刘小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Beers标准(2019)对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4月-2023年4月南京市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312例老年多重用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eers标准(2019)的评价结果,并将患者分为PIM暴露组和非PIM... 目的 探讨Beers标准(2019)对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4月-2023年4月南京市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312例老年多重用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eers标准(2019)的评价结果,并将患者分为PIM暴露组和非PIM暴露组;Kappa法分析Beers标准(2019)与中国PIM标准识别PIM的一致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PIM的风险因素。结果 312例老年多重用药患者发生1~5种PIM的概率为32.37%(101/312),累计发生PIM共165例次;2种标准识别PIM的一致性系数为0.3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用药种类多、临床疾病诊断数多是患者发生PIM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Beers标准(2019)评估老年多重用药患者PIM具有重要意义,可与中国PIM标准联合应用,以促进老年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用药 潜在不适当用药 Beers标准(2019)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潜在不适当用药筛查标准联合自拟中药判断标准评估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奕榕 孙冰婷 顿文亮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 探讨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0—12月116例老年住院患者病历,分别依照Beers标准(2019年版)、《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 目的 探讨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0—12月116例老年住院患者病历,分别依照Beers标准(2019年版)、《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和自拟中药PIM标准进行评价,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依据Beers标准共筛查14例次PIM,主要为苯二氮芯卓类药物;依据2017年版中国PIM标准共筛查49例次PIM,主要为氯吡格雷和神经系统药物;依据自拟中药PIM标准共筛查PIM 42例次,其中毒性中药、含毒性中药制剂相关PIM占40.5%。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科室和用药数量与PIM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高,且老年患者广泛使用中药、中成药,探索性构建中药PIM标准并对老年住院患者医嘱进行PIM筛查,是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不适当用药 多重用药 中药 老年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ers标准(2019版)评价河北省多种慢性病共存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潜在不适当用药
13
作者 周晓辉 蔡玥 +7 位作者 赵锦 郭珊珊 姚东桂 赵静 吴清华 王娜 张博 王淑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079-1086,共8页
目的基于Beers标准(2019版)对河北地区多种慢性病共存老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住院患者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进行调查,并结合各疾病专科诊疗指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促进多种慢性病共存老年人群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 目的基于Beers标准(2019版)对河北地区多种慢性病共存老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住院患者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进行调查,并结合各疾病专科诊疗指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促进多种慢性病共存老年人群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月随机从河北省4家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中各抽取50例老年心衰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基于Beers标准(2019版)对老年心衰住院患者的PIM情况进行评估,结合疾病诊疗指南深入用药分析评价,给出用药建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心衰住院患者发生PIM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罹患疾病种类的老年心衰住院患者PIM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用药种类、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老年心衰住院患者PIM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PIM发生频率高低排序前3位依次为利尿剂、螺内酯、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物。38例患者存在53例次PIM,排名前3的药物分别为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地高辛和抗精神病药物。24例患者存在26例次PIM,其中慢性肾脏病4期或以上阶段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心衰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晕厥患者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情况较多。86例患者存在117例次高风险用药,其中老年住院患者使用利尿剂情况最多;其次为≥75岁的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及达比加群。21例患者存在22例次药物相互作用,其中老年住院患者联合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保钾利尿剂情况最多,共出现12例次。2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25例次PIM情况,其中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老年住院患者使用螺内酯的情况最多,共出现14例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的拟合度为83.2%,其中女性、用药种类≥20种、GFR<45 mL/(min·1.73 m^(2))是发生PIM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河北地区多种慢性病共存老年心衰住院患者的PIM发生率较高,女性、用药种类≥20种、GFR<45 mL/(min·1.73 m^(2))是发生PIM的危险因素,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慢性病共存 心力衰竭 不合理用药 老年 潜在不适当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蕾 牟彤 +3 位作者 弭玮 张旭升 沈承武 卢翠翠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目的为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老年(年龄≥65岁)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采用美国老年医学会(AGS)Beers标准(2019版,简称Beers标准)和中国... 目的为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老年(年龄≥65岁)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采用美国老年医学会(AGS)Beers标准(2019版,简称Beers标准)和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简称中国标准)分别评价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I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563例,其中男260例、女303例,平均年龄(71.66±5.99)岁,平均住院天数(9.18±3.20)d,平均患病(7.82±2.73)种。Beers标准和中国标准检测到的PIM患者分别为254例(45.12%,462例次)和229例(40.67%,359例次),2种标准对于PIM发生的判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61)。阿普唑仑、胰岛素(滑动剂量)、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多沙唑嗪、吲哚美辛为2种标准判断出的共有PIM,其中阿普唑仑在2种标准评价结果中的占比均排前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数量、住院天数在2种标准评价结果中均与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PIM显著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PIM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结合2种标准进行判断,以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住院患者 潜在不适当用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文 张蓉 +3 位作者 姜丽丽 邵明莉 王静 李小东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内分泌科出院的老年T2DM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出院带药医嘱,依据《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简称中国标准... 目的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内分泌科出院的老年T2DM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出院带药医嘱,依据《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简称中国标准)和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Beers标准(2019更新版,简称Beers标准)分别评价出院带药医嘱中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并追踪评价可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结果共纳入患者204例,其中男97例,女107例;平均年龄(73.59±6.23)岁,平均出院带药品种数(7.06±2.69)种。中国标准下共31份病历(15.20%)发生37例次PIM,Beers标准下共62份病历(30.39%)发生77例次PIM。2种标准评价结果均显示,出院带药数≥8种是老年T2DM患者发生PIM的危险因素(P<0.05)。2种标准评价结果合并去重后,共发生PIM 76例,其中4例出现ADR(5.26%),涉及用药分别为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华法林+阿司匹林、呋塞米+螺内酯。结论老年T2DM患者出院带药品种可能较多,易发生PIM,且其院外ADR监测易被忽视。可将中国标准和Beers标准结合用于老年T2DM患者出院带药的PIM评价,以降低PIM及ADR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潜在不适当用药 老年患者 出院带药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患者门诊潜在不适当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16
作者 杨子江 康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54-60,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老年患者门诊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患者门诊用药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搭配的方式检索PubMed、Webof Science、Cochran...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老年患者门诊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患者门诊用药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计算机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搭配的方式检索PubMed、Web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与中国老年患者门诊PIM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有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3年8月,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由2~3人完成,使用Stata16.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7篇相关文献,总处方量为1 153 750张,PIM总发生219 538张,文献质量评分最高9分,最低5分,无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患者门诊PIM总发生率为23.2%。年龄(OR=1.21,95%CI:1.16~1.27)、失眠(OR=3.47,95%CI:1.43~8.41)、合并冠心病(OR=1.86,95%CI:1.43~2.35)、合并疾病数量(OR=1.37,95%CI:1.24~1.52)、用药数量(OR=1.95,95%CI:1.59~2.38)、医生职称(OR=1.29,95%CI:1.23~1.36)均是中国老年患者门诊PIM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国老年患者门诊PIM发生率差异较大,年龄、合并冠心病、合并疾病数量、用药数量和医生职称均是PIM发生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潜在不适当用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与内在能力下降的相关性
17
作者 张艺婷 王菁菁 +3 位作者 申红梅 杨雨婷 任淋 王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与内在能力(IC)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住院的21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老年人PIM目录确定PIM,将患者分为PIM组(125例)和非PIM组(90例),记录...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与内在能力(IC)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住院的21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老年人PIM目录确定PIM,将患者分为PIM组(125例)和非PIM组(90例),记录患者共病情况、口服药种类,评估IC等指标。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IM与IC下降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60~109(84.0±7.0)岁,男性134例(62.3%),IC评分2.0(1.0,3.0)分,93.0%(200/215)患者存在IC下降,其中运动能力下降者占75.8%(163/215),IC下降≥3分者占40.0%(86/215)。口服药种类0~17种/人,人均6.0(3.0,8.0)种,服用≥5种口服药者占63.3%(136/215),PIM使用率为58.1%(125/215)。查尔森共病指数(CCI)为7.0(6.0,9.0)分。与非PIM组比较,PIM组患者年龄、CCI、失眠、便秘、呛咳、多重用药、口服药种类及IC评分明显增加,IC 5项评分标准中运动能力下降最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M与年龄、IC评分、多重用药及CCI呈显著正相关(r=0.167,0.205,0.468,0.21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及多重用药因素后,IC评分下降是PIM的危险因素(OR=1.567,95%CI 1.102~2.228;P<0.05)。结论IC下降是老年住院患者PIM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IC下降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PIM筛查,减少PIM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潜在不适当用药 内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科医师对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认知情况和影响因素调查
18
作者 田艳 丁林 李琳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 研究社区全科医师对老年人不适当用药的认知和用药指导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为促进全科医师指导老年人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向北京市东城区的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163名全科医师发放调查问卷,选取问卷有效的填写... 目的 研究社区全科医师对老年人不适当用药的认知和用药指导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为促进全科医师指导老年人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向北京市东城区的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163名全科医师发放调查问卷,选取问卷有效的填写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全科医师对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认知、指导情况,判断不适当用药老年人的依据,指导其用药的影响因素和降低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的措施等。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3.3%。96.1%(146/152)的调查对象认为了解老年人的潜在不适当用药非常必要,但60.5%(92/152)的调查对象对评估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的标准尚不了解;92.8%(141/152)的全科医师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药品说明书”,判断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患者不能提供完整的疾病史和用药史”是影响调查对象指导潜在不适当用药老年人最主要的因素;“加强医生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对患者进行潜在不适当用药宣教”是调查对象认为改善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最有效的措施。结论 社区全科医师在指导老年人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全科医师的用药培训并发放相关资料等,降低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全科医师 老年人 潜在不适当用药 Beers标准 慢性病 认知 影响因素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ers Criteria 2023 评估我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现状
19
作者 陈遥 蒋军 《海峡药学》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评估我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如何促进老年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5月~2023年7月,年龄65~99岁门诊患者处方,按照Beers Criteria 2023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 目的评估我院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如何促进老年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5月~2023年7月,年龄65~99岁门诊患者处方,按照Beers Criteria 2023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PIM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筛选出24217例患者,男11823例,占比48.8%,女12394例,占比51.2%。疾病数量、用药种类、年龄为PIM发生的危险因素,就诊科室数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Beers Criteria 2023检出PIM率为20.37%,临床药师应结合临床,减少用药种类以减少老年患者PIM的发生率,对必需使用导致PIM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并个体化用药,保证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合理用药 潜在不适当用药 老年人 Beers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药学干预及效果评价
20
作者 温洋 吴彦岭 白东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16-0119,共4页
针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不恰当用药一事的药学对策以及其成效如何。方法 挑选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综合内科和重症医学科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老人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标本。回顾搜集他们的基本信息并且监控所用药... 针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不恰当用药一事的药学对策以及其成效如何。方法 挑选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综合内科和重症医学科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老人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标本。回顾搜集他们的基本信息并且监控所用药物的数据,对所有关键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评估主要药物的潜在用药不当问题。对这些可能出现的药物使用不当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专门针对有问题药物的特殊用药评价标准,并据此进行药物干预。结果 对这110例接受药物干预的老年脑卒中病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他们的状态进行长期观察。在分析不合理用药比例时,发现观察组的数字为8.18%,这明显低于对照组19.09%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关键的统计数值为5.558,P值为0.018)。在研究临床用药符合程度时,观察组的平均成绩是5.23±0.38分,对比起对照组的7.85±0.11分则显得偏低,这个分数的差距在统计学上具备了显著性(参考的统计数值t=69.461,P值明显<0.05)。在效果总的比较上,对照组有效率为86.36%,但观察组的数字为95.45%,也就是说效果上,观察组要比对照组优秀,而这个优秀是显著的(这点的统计支持数据为2.072,P值为0.038)。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12.73%,检验证实组间差异显著,(=4.666,P=0.031)。结论 药学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减少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老年患者 潜在不适当用药 药学干预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