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颖 陈后金 +2 位作者 张宏科 张思东 刘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2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总体方案设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实践教学建设方案、教材建设方案、双语教学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教学组织管理建设方案7个方面进... 本文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总体方案设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实践教学建设方案、教材建设方案、双语教学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教学组织管理建设方案7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和研究,对建设方案预期结果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 通信工程 专业建设方案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建设方案设计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健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笔者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特征,针对职业院校和企业制订专业建设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专业建设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路,有利于提高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实施的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专业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方案的撰制——以文秘专业为例
3
作者 徐乐军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专业建设方案是专业建设依据的根本性文本,是进行项目申报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特别的价值和意义。方案的撰制是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在恰当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整体思考后形成的可执行性文本,应从背景、人才培养现状... 专业建设方案是专业建设依据的根本性文本,是进行项目申报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特别的价值和意义。方案的撰制是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在恰当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整体思考后形成的可执行性文本,应从背景、人才培养现状、可行性、理念和目标、投入与产出价值比等五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方案 撰制 建设理念 文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方案探究
4
作者 吴新淮 《就业与保障》 2020年第13期108-109,共2页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我国职业教育逐步完成了从量到质的转变,即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前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科技化生产手段逐步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让人们开始享受...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我国职业教育逐步完成了从量到质的转变,即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前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科技化生产手段逐步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让人们开始享受科技生活带来的乐趣。面对这一快速转变的社会发展态势,新工科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工作也成为教育部门以及社会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机器人专业相关技术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背景 工业机器人 专业建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融合、实境育人”的专业建设方案 被引量:5
5
作者 彭晓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第S2期170-171,共2页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2009年开办以来,围绕"精测量、会监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建设,创新"产学融合、实境育人"的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大能力"平台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建设理念,改革教学...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2009年开办以来,围绕"精测量、会监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建设,创新"产学融合、实境育人"的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大能力"平台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建设理念,改革教学模式,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方案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技能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的应用型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评估研究
6
作者 胡江霞 罗玉龙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8-32,共5页
首先根据应用型高校特色专业发展的特点,建立一套应用型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评估的指标体系。其次,在对灰色关联评估法介绍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评估方法,对8种应用型高校特色建设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8种特色专业... 首先根据应用型高校特色专业发展的特点,建立一套应用型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评估的指标体系。其次,在对灰色关联评估法介绍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评估方法,对8种应用型高校特色建设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8种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设计最优。这表明应用型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评估要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增强学生在专业竞赛中的获奖数量、增加特色专业教改项目立项数量、积极拓展特色专业教学资源数量、加大特色专业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评估 应用型高校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旅游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魏芳 陈姗姗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75-78,共4页
专业建设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明晰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体现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提出了"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明晰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体现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建设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工学结合 专业建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福荣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第23期93-95,共3页
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宗旨,借鉴地方产业资源,着力提升实训基地档次和师资水平,提出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践行"校中厂"和"厂中校"专业人才培养之路,培养"毕业则就业"、胜任企业技术岗位的数控技术专业人... 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宗旨,借鉴地方产业资源,着力提升实训基地档次和师资水平,提出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践行"校中厂"和"厂中校"专业人才培养之路,培养"毕业则就业"、胜任企业技术岗位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实现教学效果、社会效益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方案 校中厂 厂中校 专业建设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Architecture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被引量:6
9
作者 WANG Jiang WANG Tongyu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2期97-98,102,共3页
In current training of architectural talents,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separation of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rigid teaching mode and lack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ve ability, which ... In current training of architectural talents,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separation of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rigid teaching mode and lack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ve ability, which make it har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the idealized innovative talent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the confusion of architectur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 production-teachingresearch integrated iterative platform was built at the levels of teacher and student. In the platform, the 32 modules involving teaching, researching and producing can be linked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teaching needs, thus help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b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achievements. The teaching system under this kind of mutual assistance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archite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ion-teaching-research INNOVATION Training m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