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元素在艺术院校专业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晶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49-51,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如何充分挖掘艺术院校专业设计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如何充分挖掘艺术院校专业设计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就显得极为迫切。因此,应将价值观、工匠精神、职业素养、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自然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使学生秉承至善至美、精益求精、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基于此,深入探讨分析艺术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更有建设性的对策,对于提升艺术类院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元素 艺术院校 专业设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逻辑基础 被引量:4
2
作者 高伟 公寒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本文从城乡规划专业的逻辑基础出发,对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理念、方法等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并研究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改进与转型等相关问题.作者结合近年来相关教学环节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城乡... 本文从城乡规划专业的逻辑基础出发,对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理念、方法等进行梳理分析,探讨并研究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改进与转型等相关问题.作者结合近年来相关教学环节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城乡规划专业设计基于多元社会的多样性、社会及经济公平的逻辑基础,教学环节的核心在于确立基于社会公共道德的人格培养和基于空间公平的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并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专业设计课程 专业教学基础核心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育比较——以中外两所大学的住宅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肖丽娜 李子萍 贾如 《华中建筑》 2011年第6期185-188,共4页
文章以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教育为背景,以住宅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将西安交通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两校的住宅设计课程设置及两个作业进行多层次的深入比较研究,试图找出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差异与共通点,为我校的建筑学发展提出操作性强的... 文章以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的教育为背景,以住宅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将西安交通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两校的住宅设计课程设置及两个作业进行多层次的深入比较研究,试图找出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差异与共通点,为我校的建筑学发展提出操作性强的借鉴性建议,从而促进我校建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 专业设计课程 住宅设计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婷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37-140,共4页
建筑室内专业设计课程设置存在专业课程体系连接度不够、技能应用性课程过少、课程设置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企业在课程体系中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引入OBE理念,从内外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五个方面构建... 建筑室内专业设计课程设置存在专业课程体系连接度不够、技能应用性课程过少、课程设置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企业在课程体系中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引入OBE理念,从内外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五个方面构建课程,并从两个大阶段目标、三个小阶段目标进行顶峰成果反向设计,以四维度三阶段进行考核评价,以期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OBE理念 建筑室内专业设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专业设计课程体系与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结合的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倪晨 姜美 李哲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期193-193,共1页
专业设计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承载着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实际设计活动相结合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具备与双创工作结合的许多必要条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模式多样化原则、教学内容全面性... 专业设计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承载着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实际设计活动相结合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具备与双创工作结合的许多必要条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模式多样化原则、教学内容全面性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考核结果导向性原则等四个原则的基础上,教学团队从教学模式、评价过程、转化机制三个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一次综合改革。在改革的实践中,团队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与社会中相应专业领域进行对接,促成直接就业或自主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设计课程 高校创新创业工作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扬 刘平 王丹丹 《安徽建筑》 201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才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规划教育的侧重点往往在空间思维训练上,这使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长期忽视。从当前形势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由满足国内的... "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才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规划教育的侧重点往往在空间思维训练上,这使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被长期忽视。从当前形势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由满足国内的供给提升到了与世界工程标准接轨,而人才教育方向上存在的缺陷,将直接导致人才需求与供给难以平衡。为了改善这一不良现象,就需要借鉴较为成功的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从"新工科"理念入手,对教学结构及模式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促使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融入“SPOC+翻转课堂”模式必要性的研究
7
作者 张克敏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在应用型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合理应用“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收获较多益处。文章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应用现状、积极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这几个角度展开相关的探讨研究,验证在应用型高校的建筑学... 在应用型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合理应用“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收获较多益处。文章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应用现状、积极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这几个角度展开相关的探讨研究,验证在应用型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应用“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翻转课堂 应用型高校 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有效供给研究--以《字体设计》课程为例
8
作者 关荣 王亮 何艳婷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新文科背景下,当今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备受争议的焦点在于其能否为时代所需的设计人才提供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设计教育因此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课程教学在教育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字体设计》课程为例,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 新文科背景下,当今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备受争议的焦点在于其能否为时代所需的设计人才提供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设计教育因此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课程教学在教育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字体设计》课程为例,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索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供给路径,为课程教学及学科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 字体设计 有效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宁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169-171,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采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实现深层次、专业化的学习。通过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采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实现深层次、专业化的学习。通过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SPOC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理念的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构成设计》为例
10
作者 马乐 崔威海 《河北画报》 202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CDIO理念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当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基础课《构成设计》为对象,深入探讨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改革。研究中,依据CDIO理念重新构建课程目标、调整...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CDIO理念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当前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基础课《构成设计》为对象,深入探讨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改革。研究中,依据CDIO理念重新构建课程目标、调整授课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培养学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能力,并围绕项目成果、团队表现、个人能力提升等进行多维度的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改革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教育理念 设计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构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思政价值意蕴探究
11
作者 张献萍 余璐 白宪臣 《女报》 2024年第11期0157-0159,共3页
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本文根据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特点,从人才培育价值观塑造和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剖析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明确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在潜移默... 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本文根据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特点,从人才培育价值观塑造和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剖析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明确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进而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专业设计类课程改革的探索
12
作者 刘静 张胜利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5期0025-0029,共5页
专业设计类的实践课程能促进学生对基础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素养,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本文基于普通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模式现状,提出较早学期开设设计类课程的培养调整方向,通过分析和教... 专业设计类的实践课程能促进学生对基础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素养,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本文基于普通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模式现状,提出较早学期开设设计类课程的培养调整方向,通过分析和教学实践总结出此类课程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要点,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并进行思政融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设计课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 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结构的整合重构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惠 田宝华 张文佳 《纺织报告》 2024年第6期121-123,共3页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秉持“新文科”“大艺术”“大设计”“大基础”的教学理念,重视设计本身的特点,重点放在制定集多种专业能力于一体的设计基础能力的培养目标、细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化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评价标...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秉持“新文科”“大艺术”“大设计”“大基础”的教学理念,重视设计本身的特点,重点放在制定集多种专业能力于一体的设计基础能力的培养目标、细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化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递进、交叉和融合的关系,而不是孤立、隔绝的状态。文章强调以跨学科意识构建整体格局,将全学科教学资源优化整合,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打破专业的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结构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与工程认证双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4
作者 王宁 沙明红 +1 位作者 李娜 李胜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2期081-084,共4页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辽宁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强化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实践类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梳理教学现状、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优化...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辽宁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强化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实践类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梳理教学现状、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设计、拓展实践能力、强化教学管理和形成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专业认同度,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设计 理论设计 虚拟仿真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技术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红霞 《上海包装》 2024年第9期223-225,共3页
探索AI技术在本科层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优化课程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意与设计思维能力,增强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能力。聚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现状,介绍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 探索AI技术在本科层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优化课程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意与设计思维能力,增强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能力。聚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现状,介绍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分析了当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I技术在设计基础课程、创意与设计思维培养、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3个重要环节的具体应用,旨在培养适应未来设计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技术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课程建设
16
作者 刘子龙 《科技风》 2024年第28期10-12,共3页
根据自动化专业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积极推进专业建设要求。本文根据本校当前“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现实情况,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其建设的总体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叙述了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根据自动化专业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积极推进专业建设要求。本文根据本校当前“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的现实情况,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其建设的总体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叙述了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的课程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工程认证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范式研究――以“橱窗设计”课程为例
17
作者 胡海鸥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3-96,101,共5页
通过对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现状的分析,发现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类专业课程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将德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进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点线结合,渐次升华”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并以《橱窗... 通过对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现状的分析,发现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类专业课程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将德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进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点线结合,渐次升华”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并以《橱窗设计》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重构与思政元素提炼、教学实施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索了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点线结合 渐次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电子线路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探索——以无人集群应急通信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18
作者 高巨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4期215-219,共5页
将工科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是各高等院校培养单位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为高年级本科生设置了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中,设计了无人集群应急通信虚拟仿真实... 将工科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是各高等院校培养单位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为高年级本科生设置了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中,设计了无人集群应急通信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科学设定实验目标、实验器材与参数、具体实验实施过程,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虚拟实验教学过程中,遵循“虚实结合、开放共享、能实不虚”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更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工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设计 虚拟仿真 无人集群通信 电磁场与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19
作者 龙朝辉 陈旭 +2 位作者 贺双 吴堂清 李发国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设置、课程思政、课程组织形式,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应用创新型人才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俊霞 《包装世界》 2008年第3期69-72,76,共5页
本课题结合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具体现状,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链接关系以及教学创新模式进行探索,进一步阐述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目标是使专业基础课程能更好地为专业设计课程服... 本课题结合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具体现状,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链接关系以及教学创新模式进行探索,进一步阐述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目标是使专业基础课程能更好地为专业设计课程服务,更好体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基础课程 专业设计课程 创新模式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