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式井组总体防碰与钻井顺序优化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晓艳 施亚楠 李培丽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2,16,共5页
针对丛式井组井间距小、钻井数量多、井间防碰钻井顺序优化难度大的技术特点,利用观察法结合系统科学方法,对平台与钻机整拖方向、目标点与井口位置、各目标井方位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老168丛式井组为例,借助于Paradigm软件计算辅... 针对丛式井组井间距小、钻井数量多、井间防碰钻井顺序优化难度大的技术特点,利用观察法结合系统科学方法,对平台与钻机整拖方向、目标点与井口位置、各目标井方位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老168丛式井组为例,借助于Paradigm软件计算辅助手段,提出了一套钻井顺序整体优化思路与方法,并分析了钻井顺序排列规律。研究表明,对于密集型丛式井组钻井顺序优化,在分析防碰控制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油藏特点与布井规律分析钻井顺序优化原则,结合平台自身特点确定钻井顺序优化的方案,借助计算软件进行钻井顺序实施前的不断优化与实施过程中的持续优化。最终得到既满足油藏要求、又满足钻探目的的最优化钻井顺序,为国内海油陆采大型丛式井组钻井方案总体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型丛式井组 防碰 排列规律 钻井顺序 老168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分析的密集丛式井组造斜窗口确定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胡中志 徐小峰 +3 位作者 侯怡 李然 沈园园 潘俊英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造斜点深度分配是决定密集丛式井组整体防碰设计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造斜点深度选择范围即造斜窗口是合理分配造斜点的前提。为此,从概率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南堡油田152口上直段较长井(900 m以内设计为直井段)的实钻井眼轨迹数据,得出... 造斜点深度分配是决定密集丛式井组整体防碰设计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造斜点深度选择范围即造斜窗口是合理分配造斜点的前提。为此,从概率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南堡油田152口上直段较长井(900 m以内设计为直井段)的实钻井眼轨迹数据,得出了上直段水平位移偏差随井深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上直段水平位移偏差概率分析模型,形成了一种可以确定密集丛式井组造斜窗口的方法。通过在南堡1-3人工岛密集丛式井组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证明该方法可以为南堡油田密集丛式井组轨道设计提供相对合理的造斜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丛式井组 造斜窗口 防碰 概率分析 水平位移偏差 南堡1-3人工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168丛式井组优快钻井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乐启 郭鹏 姚良秀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82-85,共4页
胜利油田滩海地域的新生界第三系的馆陶组、东营组均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填海建造的人工岛利用大型密集式丛式井进行开发,旨在用海油陆采方式开发,减少建设投资,降低开发成本的试验新尝试。老168大型海油陆采丛式井组的施工,积累了丛... 胜利油田滩海地域的新生界第三系的馆陶组、东营组均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填海建造的人工岛利用大型密集式丛式井进行开发,旨在用海油陆采方式开发,减少建设投资,降低开发成本的试验新尝试。老168大型海油陆采丛式井组的施工,积累了丛式井组防碰、浅层大井眼定向、高造斜率、浅层长裸眼井壁稳定、摩阻扭矩、井身轨迹控制、环保要求等丰富的经验,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与研究。对丛式井组预防钻井事故与复杂,确保海油陆采丛式井的施工安全,提高了海油陆采丛式井的钻井质量与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168 丛式井组 一趟钻 海水钻井液 循环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密集丛式井组再加密调整井网钻井技术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4
4
作者 姜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2,114-115,共4页
总结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中有关海上油气田整体调整加密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效。该成果获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突破性进展:①首次在海上油气田实施整体调整和加密井网的开发技术方案和实践,为海上油... 总结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工程中有关海上油气田整体调整加密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效。该成果获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突破性进展:①首次在海上油气田实施整体调整和加密井网的开发技术方案和实践,为海上油气田今后有效提高采收率和开发效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②首次在海上密集的丛式井网中,再钻调整加密的第二套加密井网,在钻井技术上取得成功和突破,特别是在定向井井眼轨迹和防碰绕障等方面技术水平大大提高;③首次在高孔高渗低压的疏松砂岩油气藏中成功采用了一整套储层保护技术,并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同时将该成果应用于海上油气田开采中后期提高采收率领域,大大提升了定向井技术的管理水平和钻井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全部达到和超过了原单井的产量。上述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极大推动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能力建设,提升了我国海上丛式井、定向井钻井技术水平,是为今后海上油气田提高开发速度和钻完井技术水平进行的一次成功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开发 丛式井组 再加密 调整井网 井眼轨迹 防碰绕障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式井组套管阴极保护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永刚 王宝明 +3 位作者 杨孝刚 姚金柱 李香琳 李志坪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3期70-72,共3页
采用丛式井组套管阴极保护工艺技术对套管钢质进行保护,延缓套管外腐蚀速度,延长了油水井套管使用寿命。针对目前丛式井组套管阴极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阳极井故障后维护难度大、不能更换辅助阳极、设备运行不能实时监控等,采油三厂进... 采用丛式井组套管阴极保护工艺技术对套管钢质进行保护,延缓套管外腐蚀速度,延长了油水井套管使用寿命。针对目前丛式井组套管阴极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阳极井故障后维护难度大、不能更换辅助阳极、设备运行不能实时监控等,采油三厂进行了可抽芯阳极井技术和阴极保护系统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与试验,降低了重建阳极井的成本、实现在线监控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丛式井组 阳极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139平台丛式井组钻井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魏文忠 薄和秋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10期65-66,共2页
桩 13 9平台丛式井组 ,共布大位移井 2 1口 ,施工中 ,针对井位密集、防碰绕障、造斜困难、位移大、施工标准高等情况 ,广泛开展技术攻关 ,在防碰绕障。
关键词 钻井技术 丛式井组 胜利油田 定向井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东12平台丛式井组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宝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3,共3页
垦东12平台丛式井组布有28口井,相邻井间距仅为3.5m,其中7口井水平位移超过1 000m,6口井造斜点井深不大于200m。所施工井属于浅层油藏,砂层胶结性差,极其疏松,易导致井径扩大;泥岩中蒙脱石含量高,造浆能力强,易导致缩径及钻井液污染。... 垦东12平台丛式井组布有28口井,相邻井间距仅为3.5m,其中7口井水平位移超过1 000m,6口井造斜点井深不大于200m。所施工井属于浅层油藏,砂层胶结性差,极其疏松,易导致井径扩大;泥岩中蒙脱石含量高,造浆能力强,易导致缩径及钻井液污染。针对人工岛上布井稠密、井间距小、水平位移大、造斜层软、海水钻井液体系造浆难度大、大井眼浅地层中定向及井身轨迹控制难等特点,采用大井眼浅地层定向、井身轨迹控制、控制井径扩大率及优化海水钻井液等关键性技术,使28口井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为今后人工岛丛式井组的钻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井组 海水钻井液钻井 大井眼定向 井身轨迹控制技术 垦东12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河50丛式井组调整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天科 闫振来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2期47-51,共5页
河50断块丛式井组为全国最大的陆基平台井组,1989年投入开发,共有油水井45口,其中斜井43口,最大井斜角在19°~63°之间,现已进入高含水期,产能建设亟需进行调整开发。该断块探明含油面积2.6km2,地质储量1052×104t,可采储... 河50断块丛式井组为全国最大的陆基平台井组,1989年投入开发,共有油水井45口,其中斜井43口,最大井斜角在19°~63°之间,现已进入高含水期,产能建设亟需进行调整开发。该断块探明含油面积2.6km2,地质储量1052×104t,可采储量242×104t,呈扇状分布,属稀油低渗、低饱和高压岩性构造油藏,具有天然能量充足、产量递减快的特点。由于老区采油地层压力亏空,调整井钻井过程中易出现井漏、井涌、坍塌等复杂情况,加之老区井网密集、斜井众多,井身轨迹控制困难,防碰难度大,对钻井技术、油气层保护和固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制定了井身轨迹控制与防碰技术措施;优选了适宜不同地层的钻井液体系;形成了井壁稳定与承压堵漏技术、固井技术和油气层保护技术。实钻效果表明:河50丛式井组调整井钻井技术有效解决了该区块井漏、井塌、缩径及固井时水泥浆漏失等井下复杂情况,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合格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50断块 丛式井组 调整井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式井组抽油机智能调参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一山 曾亚勤 王林平 《石油石化节能》 2012年第11期1-3,共3页
以油井生产参数为基础,以影响机采井系统效率主要因素为依据,依托油田数字化平台集成应用了抽油机集中控制节能技术、基于泵功图诊断的自学习智能调参技术、基于动液面在线监测的智能调参技术以及抽油机自动调平衡技术四项节能技术,研... 以油井生产参数为基础,以影响机采井系统效率主要因素为依据,依托油田数字化平台集成应用了抽油机集中控制节能技术、基于泵功图诊断的自学习智能调参技术、基于动液面在线监测的智能调参技术以及抽油机自动调平衡技术四项节能技术,研制出丛式井组抽油机智能调参节能装置,实现了在役抽油机的数字化升级改造,达到了提高效率、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该装置可降低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延长"三抽"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井组 共直流母线 泵功图诊断 智能调平衡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引流技术在丛式井组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均志 田喜军 +2 位作者 徐勇 刘鹏 李耀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3期37-38,59,共3页
子洲-米脂气田有三组丛式井组,由于井组中各气井压力、产量、储层物性的差异,为避免气井生产中造成的井间干扰,目前井组的生产方式为:间歇、轮换制度,严重制约了井组气井产能发挥。随着气田的不断开发,井组将逐渐增多,本文首次提出在丛... 子洲-米脂气田有三组丛式井组,由于井组中各气井压力、产量、储层物性的差异,为避免气井生产中造成的井间干扰,目前井组的生产方式为:间歇、轮换制度,严重制约了井组气井产能发挥。随着气田的不断开发,井组将逐渐增多,本文首次提出在丛式井组井口应用喷射引流技术,使井组中多口气井能够同时、连续生产,以达到提高井组开发效率的目的,为气田丛式井组提供新的、有效的开采工艺,服务气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洲-米脂气田 丛式井组 喷射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168平台海油陆采丛式井组关键钻井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强 杨华 王庆峰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2期86-90,共5页
老168平台丛式井组是2009年中石化及胜利油田的重点产能建设项目之一,平台上共部署58口海油陆采定向井。该丛式井组的施工主要有以下难点:井网密集,防碰工作量大;造斜点浅、井斜大、造斜困难;位移大、裸眼稳斜段长,稳斜难度大;钻井液技... 老168平台丛式井组是2009年中石化及胜利油田的重点产能建设项目之一,平台上共部署58口海油陆采定向井。该丛式井组的施工主要有以下难点:井网密集,防碰工作量大;造斜点浅、井斜大、造斜困难;位移大、裸眼稳斜段长,稳斜难度大;钻井液技术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可借鉴经验非常少。因此钻井施工难度极大,通过实施优化井场布局及井眼轨道技术、大井眼松软浅地层定向技术、高精度轨迹控制技术、大位移井安全钻进技术,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技术,最终实现了老168钻完井一体化作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今后胜利油田丛式井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168平台 海油陆采 大位移井 钻井液 丛式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胜气田J30-4-2丛式井组产出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悦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10期45-47,189,共4页
东胜气田近年来上产步伐不断加快,为了满足油藏整体开发的部署要求,减小投资成本,节约搬迁时间,加快气井投产贡献,多以丛式井组的方式部署井位,同井场多口井相继钻井、射孔、压裂、试气、投产,但部分丛式井组内,即使单井投产层位、物性... 东胜气田近年来上产步伐不断加快,为了满足油藏整体开发的部署要求,减小投资成本,节约搬迁时间,加快气井投产贡献,多以丛式井组的方式部署井位,同井场多口井相继钻井、射孔、压裂、试气、投产,但部分丛式井组内,即使单井投产层位、物性、储层改造规模一致,但生产情况仍会存在较大差异。东胜气田锦30井区的J30-4-2丛式井组即存在该问题,通过对压裂、试气、生产资料的系统综合分析对比,结合压恢测试资料,得出结论是J30-4-2井生产低效原因是近井地带受到污染,渗流通道不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气田 丛式井组 影响因素 储层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丛式井组优快钻井技术在盐227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明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胜利油田盐227区块为低孔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油藏,前期采用常规直井压裂开发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动用储量,改用集中钻井、集中压裂、集中投产的水平丛式井组方式开发,但井组第1口井-盐227——1HF井存在大井眼定向钻时慢、水平段... 胜利油田盐227区块为低孔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油藏,前期采用常规直井压裂开发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动用储量,改用集中钻井、集中压裂、集中投产的水平丛式井组方式开发,但井组第1口井-盐227——1HF井存在大井眼定向钻时慢、水平段重复划眼等问题,致使该井施工周期较长、钻井时效差、单井投资大。为此,在后续施工中,对井眼轨道、井身结构、钻头选型、钻井液等技术进行了优化,8口井平均单井钻井周期79.7 d,较盐227-1HF井缩短53.9 d,投产后日产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227区块 丛式井组 井身结构 轨迹控制 钻井液技术 致密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增压技术在气田丛式井组的应用试验
14
作者 汪雄雄 张军 +1 位作者 李丽 刘双全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0,5,共4页
随着长庆气田开发方式的转变,丛式井数逐年增加。丛式井组采用多井单管串接集输工艺,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同一井场气井产能和压力差异大,高压气井干扰低压气井生产。针对丛式井场低压气井产能发挥问题,开展了天然气喷射增压技术研究... 随着长庆气田开发方式的转变,丛式井数逐年增加。丛式井组采用多井单管串接集输工艺,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同一井场气井产能和压力差异大,高压气井干扰低压气井生产。针对丛式井场低压气井产能发挥问题,开展了天然气喷射增压技术研究,利用同一井场高压气井的能量引射低压气井增压生产。基于流体在超音速状态下的流体混合能量传递原理,采用数值仿真模拟方法,设计了天然气喷射增压装置。通过开展丛式井组喷射增压生产试验,验证了丛式井场喷射增压工艺的可行性及配套流程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射增压技术可以实现丛式井场低压气井的增压稳定生产。与传统压缩机增压开采相比,喷射增压技术在节能和生产维护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增压 混合腔 系统压力 能量转化 能量传递 丛式井组 高压气井 低压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丛式井组表层固井改进措施的设想
15
作者 姜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固井 海上钻井 丛式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式井组抽油机公共直流母线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一山 曾亚勤 +2 位作者 王林平 魏立军 黄娟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5X期310-312,共3页
针对抽油机倒发电造成电能损失并会对电网造成一定扰动的情况,提出将公共直流母线技术应用于油田丛式井组中,以实现多台抽油机倒发电能的互馈共享和循环利用,在节能的同时提高电机运行效率。
关键词 丛式井组 公共直流母线 节能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浅丛式井组施工的几点认识
17
作者 江朝天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3期78-81,共4页
本文分析了川西浅丛式井组施工的特殊性。主要从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如表层套管下入深度、各井段施工、测斜仪的使用、定向钻具的使用、卡钻及预防、油层套管固井等方面指出了其特点,通过施工总结出应采取的措施,得出了对这种浅... 本文分析了川西浅丛式井组施工的特殊性。主要从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如表层套管下入深度、各井段施工、测斜仪的使用、定向钻具的使用、卡钻及预防、油层套管固井等方面指出了其特点,通过施工总结出应采取的措施,得出了对这种浅丛式井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井组 表层套管下深 单点测斜仪 定向钻具 卡钻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致密气田丛式井组连续油管一体化压裂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燕明 问晓勇 +3 位作者 杨海楠 毕曼 周长静 郝瑞芬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41,共6页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大井组多井型的丛式井组机械分层压裂工艺不能满足多层、高排量压裂技术发展需求。为此,根据体积压裂理论进行了致密气田高排量混合水压裂工艺设计,采用滑溜水+基液+交联液的注入模式,低黏液占比40%~75%,排量6~8m^3/m... 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大井组多井型的丛式井组机械分层压裂工艺不能满足多层、高排量压裂技术发展需求。为此,根据体积压裂理论进行了致密气田高排量混合水压裂工艺设计,采用滑溜水+基液+交联液的注入模式,低黏液占比40%~75%,排量6~8m^3/min;研发了连续油管底封分层压裂工具串:导向扶正器+机械式接箍定位器+机械锚定器+Y211封隔器+平衡阀+喷射器+机械式安全丢手接头+连续油管外卡瓦式连接头+连续油管,满足了连续解封和坐封的需求;为确保安全施工,研发了连续油管井口保护器,结合全过程防砂工艺制定了标准地面作业流程,形成了安全作业配套技术,并研发了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实现了压裂返排液再利用,最终形成苏里格致密气田丛式井组连续油管一体化压裂技术。截至2018年12月底现场试验32个井组201口井,压后单井产量较对比井提高15%,平均单井压裂作业周期由常规模式的19.5d缩短至11.0d,提产提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致密气田 多层系开发 丛式井组 压裂 连续油管 一体化带压作业 压裂液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50丛式井组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王莉萍 《石油知识》 2010年第2期14-14,共1页
河50断块区于1972年投入开发,经过50多年的高效开发已全面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综合含水率96.2%,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5.9%,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8.56%。本断块纵向含油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储量规模大,是老油田开发的典型区块... 河50断块区于1972年投入开发,经过50多年的高效开发已全面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综合含水率96.2%,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5.9%,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8.56%。本断块纵向含油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储量规模大,是老油田开发的典型区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技术 保护储层 丛式井组 高含水开发期 剩余可采储量 应用 高效开发 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油陆采丛式井组优快钻井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凤清 李琳涛 +1 位作者 赵洪山 彭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7,157-158,共3页
垦东12平台是中国石化及胜利油田的重点产能建设项目,共计部署114口海油陆采井,主要采用大位移井、丛式井组技术进行开发,存在着表层定向易产生磁干扰、浅层大尺寸井眼定向困难、井网密集防碰绕障难度大等钻井难点。通过钻井平台位置优... 垦东12平台是中国石化及胜利油田的重点产能建设项目,共计部署114口海油陆采井,主要采用大位移井、丛式井组技术进行开发,存在着表层定向易产生磁干扰、浅层大尺寸井眼定向困难、井网密集防碰绕障难度大等钻井难点。通过钻井平台位置优化设计、一开表层直井段防斜打直、浅层大尺寸井眼定向技术、大斜度长裸眼井段稳斜技术以及丛式井三维防碰绕障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保证了垦东12平台丛式井组的顺利实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海油陆采大型丛式井组钻井技术,为今后滩浅海油区的经济高效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井组 垦东12平台 三维防碰绕障 大井眼定向钻井 井眼轨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