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建构主义解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由可控的安全困境转化成为更加复杂的复合安全困境,包括地区均势安全困境、结构性安全困境和核安全困境。根据建构主义分析,东北亚地区相关国家的敌人角色身份和利益的长期互动造就了它们对敌人的共有观念,这种由...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由可控的安全困境转化成为更加复杂的复合安全困境,包括地区均势安全困境、结构性安全困境和核安全困境。根据建构主义分析,东北亚地区相关国家的敌人角色身份和利益的长期互动造就了它们对敌人的共有观念,这种由历史延续下来并被不断重构的霍布斯文化就是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安全困境 建构主义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建构的东北亚安全困境——基于对日本“综合海洋安全保障”政策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宋宁而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72-89,I0003,I0004,共20页
日本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提出的“综合海洋安全保障”理念,是对东北亚地区带有敌意的、片面追求一国安全的认知观。这一观念是冷战后日本当局基于对周边国家的戒备心态,通过国家身份建构发展形成的。国家身份定位之下,日本海洋政策... 日本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提出的“综合海洋安全保障”理念,是对东北亚地区带有敌意的、片面追求一国安全的认知观。这一观念是冷战后日本当局基于对周边国家的戒备心态,通过国家身份建构发展形成的。国家身份定位之下,日本海洋政策正在强化以警惕、敌视的态度对待周边国家才是安全利益所在的认知。这有可能导致日本当局因敌对观念的深植,与东北亚各国战略互信丧失加剧,强化日美同盟以对抗本地区安全合作,现有合作关系遭到破坏,东北亚地区陷入对抗的体系文化,建构起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背道而驰的东北亚安全困境。对国际关系中实践与观念的“结构二重性”认识,是解构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海洋安全保障 日本海洋政策 东北亚安全困境 海洋基本计划 建构主义 海洋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