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域研究中国侨领与东南亚华人社会》出版
1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37-37,共1页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贤强所著的《跨域研究中国侨领与东南亚华人社会》一书于2023年8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历任中国驻马来亚槟城领事的跨地域活动的研究。内容包括从首任领事张弼士到续任...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贤强所著的《跨域研究中国侨领与东南亚华人社会》一书于2023年8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历任中国驻马来亚槟城领事的跨地域活动的研究。内容包括从首任领事张弼士到续任领事张煜南、谢春生、梁碧如、戴欣然和戴淑原等对当地华人社会的贡献,以及他们对新马华人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其中也涉及他们对促进中国和新马交流的关键角色和历史意义。该书共十八章,分为三大部分:一、族群、历史、田野:一个东南亚客家集团的跨域研究;二、近代中国的客家侨领;三、东南亚华人社会。该书兼顾新马和中国史料的应用,注重新马和中国史观和视角的平衡,具有文献和田野考察并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 十八章 马来亚 张弼士 当地华人 跨地域 田野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宗祠的价值传承与空间布局关系研究——以马来西亚槟城龙山堂邱公司为例
2
作者 张锋 王健 《湖南包装》 2024年第5期13-18,56,共7页
以马来西亚槟城龙山堂邱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分析法和空间句法的系统理论,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和运用空间句法构建关系图解和句法模型,探究东南亚华人宗祠的价值传承与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龙山堂邱公司建筑群呈现出以... 以马来西亚槟城龙山堂邱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分析法和空间句法的系统理论,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和运用空间句法构建关系图解和句法模型,探究东南亚华人宗祠的价值传承与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龙山堂邱公司建筑群呈现出以主入口——主通道——戏台——中央广场——龙山堂为中轴线的南北两侧对称的空间布局形式;龙山堂邱公司建筑群受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儒家礼制影响较深;整体空间布局借鉴了原乡地福建地区的传统村落宗祠和庙宇的布局形式。该研究表明东南亚华人宗祠空间组织规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传承,为今后类似建筑的设计规划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宗祠 龙山堂邱公司 空间句法 价值传承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地域认同的历史和未来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聿峨 余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40,共5页
东南亚华人的地域认同,是华人研究的课题之一。按照其历史形态的演化过程,可以从心理地理空间认同、政治地理空间认同和跨国社会地理空间认同这个三重性维度进行考察。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 地域认同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家族主义对东南亚华人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艳云 刘林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6-92,共7页
家族主义是一套以家庭(家族)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文化精神仍然具有强大、持久的力量。本文力图从东南亚华人的价值观念内涵、组织结构原则、伦理道德思想... 家族主义是一套以家庭(家族)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文化精神仍然具有强大、持久的力量。本文力图从东南亚华人的价值观念内涵、组织结构原则、伦理道德思想、个人行为准则、社会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来探讨其家族主义文化精神。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家族主义对东南亚华人有何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主义 东南亚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粤闽客方言歌谣在东南亚华人社区的流变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晓锦 高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5-123,共9页
东南亚的华人社区有大量祖籍地为广东粤、客、闽方言区的华人,华人在把粤、客、闽方言带到海外的同时,也把在广东本土广为流行的歌谣文化带到了海外,从而使得粤、客、闽方言歌谣文化风靡海内外。华人发扬光大了古老的歌谣文化,除了传唱... 东南亚的华人社区有大量祖籍地为广东粤、客、闽方言区的华人,华人在把粤、客、闽方言带到海外的同时,也把在广东本土广为流行的歌谣文化带到了海外,从而使得粤、客、闽方言歌谣文化风靡海内外。华人发扬光大了古老的歌谣文化,除了传唱带自祖籍地的歌谣,还在现居地创作了反映现环境、现生活和心态的新歌谣,新歌谣既传承了本土歌谣的特点,亦有海外的新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方言 方言歌谣 东南亚华人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结构视角看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以马来西亚华人宗教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高伟浓 汪鲸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74-78,共5页
华人宗教是东南亚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受到自身特性与研究范式的深刻影响。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视角考察马来西亚华人宗教,分析了宗教与移民网络的关系、宗教作为文化内核在华人族群整合中的功能以及华人同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
关键词 结构 宗教 东南亚华人 马来西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的内涵和特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晶盈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4,80,共11页
华侨文化和华人文化是东南亚中华移民文化的两种不同形态,是“落叶归根”侨居心态和“落地生根”定居心态的文化表现;华人文化认同是作为主体的华人对华人族群共同文化的认可、肯定与接受;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是由个体、社群和族群等主... 华侨文化和华人文化是东南亚中华移民文化的两种不同形态,是“落叶归根”侨居心态和“落地生根”定居心态的文化表现;华人文化认同是作为主体的华人对华人族群共同文化的认可、肯定与接受;东南亚华人文化认同是由个体、社群和族群等主体文化认同构成的多层系统,具有多重多样的认同结构,是传承性和变异性相统一的动态过程,也是差异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文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 文化认同 华侨文化 华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云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68-74,共7页
在一些东南亚国家,排华就像一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作一次的疟疾,总是得不到根治。而在另一些国家,华人则与当地民族建立了十分融洽的关系,长期相安无事。这是为什么?笔者试图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以就教于专家学... 在一些东南亚国家,排华就像一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作一次的疟疾,总是得不到根治。而在另一些国家,华人则与当地民族建立了十分融洽的关系,长期相安无事。这是为什么?笔者试图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什么是文化适应?它是指不同的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菲律宾华人 东南亚华人 印尼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 泰国华人 主流社会 中华文化 东道国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再中国化”到“再华化”--百年间东南亚华人的身份重构及其对华文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晓明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133-151,157,共20页
东南亚华人社会从"再中国化"到"再华化"历经百年,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包含着"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浓缩了东南亚华人百年来身份重构的复杂历程,与华文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东南亚华... 东南亚华人社会从"再中国化"到"再华化"历经百年,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包含着"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浓缩了东南亚华人百年来身份重构的复杂历程,与华文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东南亚华人与中国之间关系的变化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主线,中国相关政策对这一关系的走向起着主导作用。目前"再华化"尚处于初期,其核心是文化认同的复兴,且与"本土化"共同发生发展,形成了中国、华人、华人住在国三方互动的新型关系格局,有利于支撑华文教育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中国化 再华化 身份重构 华文教育 东南亚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前景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梁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7年第4期2-16,共15页
试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前景郭梁近年来,随着东亚、东南亚经济的迅速增长,东南亚当地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和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其中,华人(华裔)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经营活动尤其引人注目,甚至“令全世界的产业界‘... 试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前景郭梁近年来,随着东亚、东南亚经济的迅速增长,东南亚当地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和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其中,华人(华裔)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经营活动尤其引人注目,甚至“令全世界的产业界‘惊叹’”①。在这种背景下,9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 华人经济 东南亚五国 多元化经营 菲律宾 新加坡 华人资本 印度尼西亚 东南亚国家 原住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推动作用与制约因素 被引量:18
11
作者 许梅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58-65,共8页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有日渐增强之势。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他们不仅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经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无形中也推动...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有日渐增强之势。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他们不仅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经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无形中也推动了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中国发展模式和先进经验的介绍和引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中国外交政策与外交行为的支持与解释等方式,在促进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未来如何更有效地借用这一资源,减少并消除相关制约因素,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赢,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 中国软实力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曹云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22-29,共8页
宗教信仰是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又对文化适应的其他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研究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 ,不能不研究他们的宗教信仰。本文分析三种类型的宗教信仰者的文化适应情况 ,他们分别是 :华人穆斯林、华人基督徒、华... 宗教信仰是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又对文化适应的其他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研究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 ,不能不研究他们的宗教信仰。本文分析三种类型的宗教信仰者的文化适应情况 ,他们分别是 :华人穆斯林、华人基督徒、华人传统宗教信仰者。笔者发现 ,三种类型的宗教信仰者 ,其文化适应的方向是大相径庭的 :华人穆斯林文化适应的方向是本土化 ,华人基督徒文化适应的方向是西方化 ,华人传统宗教信仰者文化适应的方向是中华化。东南亚华人如果要保持中华文化 ,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认同 ,提倡信仰华人传统宗教 ,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文化适应 东南亚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的东南亚华人穆斯林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大珂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7年第1期31-36,共6页
早期的东南亚华人穆斯林廖大珂今天的东南亚,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华人崇尚儒家文化,两者似乎是泾渭分明。然而在伊斯兰教传播的初期,情况并非如此。当年华人中穆斯林不在少数,他们对东南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伊斯兰教的传播都曾... 早期的东南亚华人穆斯林廖大珂今天的东南亚,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华人崇尚儒家文化,两者似乎是泾渭分明。然而在伊斯兰教传播的初期,情况并非如此。当年华人中穆斯林不在少数,他们对东南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伊斯兰教的传播都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伊斯兰教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华人穆斯林 东南亚华人 海上贸易 清真寺 爪哇 马六甲 满剌加国 港务长 《利玛窦中国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亦园教授与东南亚华人研究: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曾玲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4年第1期60-68,共9页
李亦园教授是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 ,李教授以其多重学术视野和学术贡献以及博大的人文关怀 ,推动台湾的许多人文学科的创建和发展 ,对中国文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本文阐述李亦园教授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训练及其学术贡献 ,... 李亦园教授是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 ,李教授以其多重学术视野和学术贡献以及博大的人文关怀 ,推动台湾的许多人文学科的创建和发展 ,对中国文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本文阐述李亦园教授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训练及其学术贡献 ,重点阐述李亦园教授从人类学的视野对东南亚华人研究的重要成就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亦园 东南亚华人研究 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秉持与融合:东南亚华人“华人性”的嬗变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秋梅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0年第9期56-60,共5页
东南亚是全球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东南亚华人"华人性"逐步调节、适应、然后进一步演化,形成了与本源"华人性"相异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华语使用"、"传统习俗继承"、"华文教育"以及&q... 东南亚是全球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东南亚华人"华人性"逐步调节、适应、然后进一步演化,形成了与本源"华人性"相异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华语使用"、"传统习俗继承"、"华文教育"以及"与祖籍国关系"这四个维度。而这一嬗变的过程直接反映了东南亚华人因应国际局势外生变量的变化与居住国同化政策、多元文化政策的外在结构性环境变化而发生演变的事实,反映了东南亚华人既秉持一些"中国元素"又融入"移居国元素"的历史进程。事实上,东南亚华人"华人性"的嬗变是华人社会本土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 华人 华人社会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东南亚华人看文化交流与融合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英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以中国在东南亚的移民及其后裔的文化认同变化为例,说明在多民族社会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逐渐融合。不论华人祖籍国政府或华人居住国政府采取何种政策,都无法阻断这一交流... 本文以中国在东南亚的移民及其后裔的文化认同变化为例,说明在多民族社会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逐渐融合。不论华人祖籍国政府或华人居住国政府采取何种政策,都无法阻断这一交流和融合的趋势。因此,企图强制消灭华人的文化传统或要求海外华人永远保持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单一性或纯粹性,都是不现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人 文化交流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东南亚华人文化与当地主流文化的双向互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衍德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1年第4期4-8,12,共6页
东南亚华人因深远的中华文化背景而长期保留其民族特征 ,但因与当地居民杂居混血 ,以及当地文化的巨大冲击 ,其文化正日益接纳当地成份 ,从而形成传统性与当地化交融并存的局面。另一方面 ,以融汇外来文化著称的东南亚文化 ,也正经历着... 东南亚华人因深远的中华文化背景而长期保留其民族特征 ,但因与当地居民杂居混血 ,以及当地文化的巨大冲击 ,其文化正日益接纳当地成份 ,从而形成传统性与当地化交融并存的局面。另一方面 ,以融汇外来文化著称的东南亚文化 ,也正经历着适应与涵化华人文化的过程。华人文化与东南亚当地文化的双向互动由此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地 当代 亚当 主流文化 融汇 交融 华人文化 混血 东南亚华人 并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望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11-18,共8页
东南亚华人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王望波近年来,东南亚的华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华人企业集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它们的宣传报道不绝于耳。而与华人大企业集团相比,作为华人经济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受关注的程度则要... 东南亚华人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王望波近年来,东南亚的华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华人企业集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它们的宣传报道不绝于耳。而与华人大企业集团相比,作为华人经济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受关注的程度则要低得多。本文试图分析华人中小企业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中小企业 东南亚华人 东南亚国家 华人经济 家族式经营 华人企业集团 海外华人 经营管理 自动化 新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企业战略联盟与竟争优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华佳 刘桂恒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79,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东南亚华人企业所处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分析,提出了东南亚华人企业战略联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这种跨国战略联盟的竞争优势所在。
关键词 中国企业 东南亚华人企业 战略联盟 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华人的身份、地位和权利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自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4,共6页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东南亚华人基本完成了从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转变的过程,绝大多数都加入了当地国籍成为各国的公民。东南亚华人身份的转变过程由于受到冷战时期的一些时局因素的制约变得复杂而曲折,转变过程的完成意味着长期以来使用的...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东南亚华人基本完成了从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转变的过程,绝大多数都加入了当地国籍成为各国的公民。东南亚华人身份的转变过程由于受到冷战时期的一些时局因素的制约变得复杂而曲折,转变过程的完成意味着长期以来使用的"华侨"称呼已经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也应该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华人成为东南亚国家的公民之后,在有些国家可以享有充分的社会政治权利,而在有些国家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处于一种二等公民的地位。华人的政治社会地位如何往往并非掌握在华人自身手中,因为除新加坡之外,在各国华人都是少数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东南亚华人 治权 权利 冷战时期 华人社会 东南亚国家 地位 转变过程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