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ashCC-Q学习的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晓华 李振龙 +1 位作者 于泉 李云驰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660-4663,共4页
提出一种NashCC-Q学习算法用于解决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问题。根据博弈论概念,相邻两交叉口之间的协调控制问题属于二人非零和合作博弈类型。在Nash-Q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将Q值函数的更新建立在Nash合作博弈中提出的Nash"公理方法... 提出一种NashCC-Q学习算法用于解决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问题。根据博弈论概念,相邻两交叉口之间的协调控制问题属于二人非零和合作博弈类型。在Nash-Q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将Q值函数的更新建立在Nash合作博弈中提出的Nash"公理方法"求博弈谈判解的基础上,进而解决合作博弈的问题,实现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采用Paramic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学习算法 博弈论 Nash公理谈判解 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学习算法的两交叉口信号灯博弈协调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晓华 李振龙 +1 位作者 于泉 荣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4253-4256,共4页
Q学习和博弈论相结合解决相邻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问题。在基本Q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以Q值作为赢得函数建立赢得矩阵。相邻两交叉口之间的协调关系属于二人非零和合作博弈,采用Nash公理方法求得其谈判解,并以此作为Q学习策... Q学习和博弈论相结合解决相邻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问题。在基本Q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以Q值作为赢得函数建立赢得矩阵。相邻两交叉口之间的协调关系属于二人非零和合作博弈,采用Nash公理方法求得其谈判解,并以此作为Q学习策略选择的依据实现两交叉口协调控制。应用Paramics交通仿真软件进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Q学习算法 Nash公理方法 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换模型的两交叉口信号灯Q学习协调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晓华 李振龙 +1 位作者 于泉 张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48-1152,1157,共6页
为了解决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在建立两交叉口切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相位的概念,将两交叉口形式上转换为单交叉口的形式,采用解决单个智能体和环境交互的Q学习算法实现了两交叉口之间的协调控制。应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 为了解决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在建立两交叉口切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相位的概念,将两交叉口形式上转换为单交叉口的形式,采用解决单个智能体和环境交互的Q学习算法实现了两交叉口之间的协调控制。应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了算法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学习算法 交叉口切换模型 组合相位 交叉口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灯交叉口车队散布模型与信号灯协调控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灿齐 杨佩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636-641,共6页
在假定速度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从交通流密度的角度定量地描述了信号灯交叉口处车队散布规律,得出了散布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在相邻交叉口处信号灯协调控制上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信号灯 交叉口 车队散布模型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交叉口交通信号灯的实时自适应控制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袁丽丽 孙红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年第34期194-196,共3页
针对两相单交叉路口信号灯的放行时间等控制规律,以及交叉路口的现有硬件设施等条件,一种新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方法被提出。通过视频图像实时获取交叉路口的交通流等信息,提取南北方向与东西风向车辆排队长度,进而确定南北方向与东西方... 针对两相单交叉路口信号灯的放行时间等控制规律,以及交叉路口的现有硬件设施等条件,一种新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方法被提出。通过视频图像实时获取交叉路口的交通流等信息,提取南北方向与东西风向车辆排队长度,进而确定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的红灯与绿灯的时间关系,实现信号灯的自适应实时控制。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应用方便可靠,可实时根据车流量信息自适应改变信号灯的时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信号灯自动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灯 排队长度 交叉口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需求下干线交叉口的自适应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佼 韦钰 +1 位作者 王品乘 邵楚薇 《物流科技》 2020年第6期76-80,共5页
干线交叉口到达的交通需求具有一定的随机不确定性,其扰动常会影响干线协同控制的效果。研究在考虑路段流量和干线交叉口绿灯时间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以干线总出行期望时间最短为目标,提出了基于两阶段随机规划的干线协调控制模型,其中... 干线交叉口到达的交通需求具有一定的随机不确定性,其扰动常会影响干线协同控制的效果。研究在考虑路段流量和干线交叉口绿灯时间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以干线总出行期望时间最短为目标,提出了基于两阶段随机规划的干线协调控制模型,其中第一阶段考虑到干线流量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从路段均衡分析的角度,对出行的流量进行了优化,进而基于现状控制方案求解出行期望时间;第二阶段则考虑路段相邻交叉口间车辆汇入的随机需求,建立相关的出行期望时间函数,通过清空时间调整绿灯偏移量,实现对干线交叉口的自适应协调控制。最后,以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淮海中路-寿宁路段)两个相邻干线交叉口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相关的仿真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对干线路段流量进行优化后,路段车均出行时间减少0.56%,总的出行期望时间减少1.60%;第二阶段本研究提出的自适应协调控制模型在随机需求波动增加4.77%的情况下,路段车均出行时间减少6.78%,总出行期望时间减少2.33%。由此可以认为,在随机需求波动导致路段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适应协调控制的调节,路段车均出行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可以有效提高干线通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自适应协调控制 阶段随机规划 干线交叉口 随机需求 出行期望时间 车均出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车队密度散布模型的更正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灿齐 杨晓光 《公路交通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4,共3页
首先剖析Grace的交叉口车队密度散布模型 ,发现其错误所在。进而研究车队散布中的密度变化规律 ,提出正确的密度散布模型。并且将该模型用来推导下游信号灯交叉口的绿灯开始被截的车辆数的数学表达式 ,这个结果可用于相邻交叉口信号灯... 首先剖析Grace的交叉口车队密度散布模型 ,发现其错误所在。进而研究车队散布中的密度变化规律 ,提出正确的密度散布模型。并且将该模型用来推导下游信号灯交叉口的绿灯开始被截的车辆数的数学表达式 ,这个结果可用于相邻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灯交叉口 车队 密度散布模型 信号灯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队密度散布模型及在车队截尾问题上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灿齐 杨佩昆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91,共3页
首先运用流体动力学模拟理论微观地分析了车队在信号灯交叉口的排队队长的变化特性 ;以此为基础 ,研究车队散布中的密度变化规律 ,提出密度散布模型 ,并且将该模型用来推导散布车队尾部在下游信号灯被截车辆数的数学表达式 ,这可用于交... 首先运用流体动力学模拟理论微观地分析了车队在信号灯交叉口的排队队长的变化特性 ;以此为基础 ,研究车队散布中的密度变化规律 ,提出密度散布模型 ,并且将该模型用来推导散布车队尾部在下游信号灯被截车辆数的数学表达式 ,这可用于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灯交叉口 车队密度散布模型 信号协调控制 车队截尾 被截车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