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聚乙二醇/甲醇为二元致孔剂的新型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整体柱的合成与色谱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况媛媛 王彦 +2 位作者 谷雪 李静 阎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8-394,共7页
使用新型二元致孔剂聚乙二醇(PEG)/甲醇,以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N,N-二甲基-N-丙烷磺酸内盐(SPP)为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 使用新型二元致孔剂聚乙二醇(PEG)/甲醇,以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N,N-二甲基-N-丙烷磺酸内盐(SPP)为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整体柱。对各反应物的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单体与致孔剂的质量比为1∶2.5,并且致孔剂中PEG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2,单体内部SPP与PETA的质量比为1∶1,AIBN为总质量的0.1%时为最优配比;PEG/甲醇二元致孔剂的加入实现了对整体柱内部孔径大小的调节,得到了结构更为均一,渗透性、机械稳定性良好的毛细管整体柱,并且理论塔板数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有显著提高,在毛细管液相色谱模式下最高可达2.4×105塔板/m。将制备的整体柱应用于毛细管液相色谱和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酚类、核苷类等极性小分子混合物,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致孔剂 磺酸甜菜碱 两性离子亲水整体柱 毛细管液相色谱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整体柱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慧 谭小青 +3 位作者 郭丹 张月芬 李泳宁 叶桦珍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45-1450,共6页
以3-[N,N-二甲基-[2-(2-甲基丙-2-烯酰氧基)乙基]铵]丙烷-1-磺酸内盐(SPE)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交联剂,环己醇和乙二醇(EG)为致孔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整体柱。优化单体、交... 以3-[N,N-二甲基-[2-(2-甲基丙-2-烯酰氧基)乙基]铵]丙烷-1-磺酸内盐(SPE)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交联剂,环己醇和乙二醇(EG)为致孔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磺酸甜菜碱型两性离子亲水毛细管整体柱。优化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的比例等因素,考察了不同SPE含量对整体柱性能和选择性的影响。在最优制备条件下,以苯酚类化合物、烷基苯类化合物和苯甲酸类化合物为分离对象,评价该整体柱的色谱性能以及分离机理。在不同的色谱条件下,该整体柱具有亲水、疏水以及离子交换作用。此整体柱在0.05 m L/min的流速下(线速度为0.265 mm/s)分离烷基苯类化合物时,柱效高达41000-56000 plates/m,该整体柱重现性良好,连续运行的重现性(RSD)低于1.2%。在亲水/离子交换色谱模式下,该整体柱可应用于核苷和碱基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甜菜碱 两性离子亲水整体柱 制备 毛细管液相色谱(cL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