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闭溶样两次金汞齐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中微量汞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新斌 洪业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1-43,共3页
建立了密闭溶样两次金汞齐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样中微量汞的方法,该法具有试剂空白低的特点,适合于测定煤样中的微量汞。研究表明,该法最低检出限为25×10-9,精密度为73%,回收率平均为9981%。
关键词 密闭溶样 两次金汞齐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气中的痕量气态总汞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伟 冯新斌 +1 位作者 朱泳煊 王少锋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建立了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测定大气中痕量气态总汞(TGM)的方法。研究表明:本方法的绝对检出限为2 pg;当以0.2~0.4 L·min-1 采样速度,采集12~48 h时,采样效率> 99%,精密度为9.63%;样品经2次循环加热分析,热解... 建立了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测定大气中痕量气态总汞(TGM)的方法。研究表明:本方法的绝对检出限为2 pg;当以0.2~0.4 L·min-1 采样速度,采集12~48 h时,采样效率> 99%,精密度为9.63%;样品经2次循环加热分析,热解吸效率> 99%。这种分析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其他环境样品痕量汞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气态总 -原子荧光光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进样-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汞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海涛 《化学工程师》 CAS 2020年第10期28-31,共4页
建立了固体进样-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汞的方法。于载气200mL·min^-1;干燥温度250℃,干燥时间30s;裂解温度650℃,裂解时间60s;催化温度600℃;释放温度800℃条件下,汞浓度范围在0.5~10ng以及10~200ng的相关系数... 建立了固体进样-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汞的方法。于载气200mL·min^-1;干燥温度250℃,干燥时间30s;裂解温度650℃,裂解时间60s;催化温度600℃;释放温度800℃条件下,汞浓度范围在0.5~10ng以及10~200ng的相关系数优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11g·kg^-1,相对标准偏差为1.8%~4.1%(n=7),加标回收率为94.4%~107.2%。该方法免化学消解、操作简便、稳定性良好、结果准确,适合土壤中总汞的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进样 富集 原子吸收光谱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总汞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微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891,共3页
采用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总汞,该方法在0.00~200 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 mg kg-(1样品以0.2 g计)。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0.995%~5.59%,加标回收率为88.8%~103%。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比,两种方... 采用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总汞,该方法在0.00~200 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 mg kg-(1样品以0.2 g计)。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0.995%~5.59%,加标回收率为88.8%~103%。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比,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土壤
原文传递
苏州河表层沉积物中总汞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微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82-84,共3页
采用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苏州河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汞。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0~200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mg/kg(样品以0.2g计)。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1.24%~4.36%,加标回收率为91.8%~101%。与原子荧光... 采用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苏州河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汞。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0~200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mg/kg(样品以0.2g计)。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1.24%~4.36%,加标回收率为91.8%~101%。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比,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