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比较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蒋小红
王辉
郑亚东
唐海军
方旭
陆生林
-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
-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934-1938,共5页
-
基金
广西卫生和计划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项目(编号:Z2017028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8GXNSFBA281119)。
-
文摘
[目的]比较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开放性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4例采用MIS-TLIF,其余36例采用PL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MIS-TLIF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PLIF组(P<0.05),MIS-TLIF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PLIF组(P<0.05)。MIS-TLIF组下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PLIF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6个月,MIS-TLIF组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显著优于PLIF组(P<0.05),但两组间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末次随访时MIS-TLIF组椎管面积显著大于PLIF组(P<0.05)。[结论]MIS-TLIF治疗双节段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PLIF。
-
关键词
两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Quadran
通道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间融合术
-
Keywords
two-segment lumbar spinal stenosis
Quadrant channe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