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效率——基于TSC-DEA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鑫 李云静 郭凯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3,共8页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将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过程划分为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TSC-DEA模型对1998—2016年我国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两阶段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整体和区域测度,并计算出了两阶段创新效...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将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过程划分为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TSC-DEA模型对1998—2016年我国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两阶段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整体和区域测度,并计算出了两阶段创新效率的省级分布均值。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保持平稳,科技产出阶段整体效率高于经济产出阶段;科技产出阶段创新效率受地理区位和经济水平影响较大,经济产出阶段创新效率则没有明显区域差异;在科技产出阶段,东部地区双高型省份较多,能够形成区域创新集聚区;在经济产出阶段,各省份创新效率模式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技术创新 两阶段效率 科技产出 经济产出 TSC-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创新两阶段效率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福志 李刚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基于福建省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量化测度福建省的创新两阶段效率,同时考察和分析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创新两阶段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技术研发效率呈小幅度波动态势,成果转化效率呈总体上升态势... 基于福建省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量化测度福建省的创新两阶段效率,同时考察和分析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创新两阶段效率总体水平不高,技术研发效率呈小幅度波动态势,成果转化效率呈总体上升态势;福建省创新两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但这种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研发人员投入是影响创新两阶段产出的重要因素,研发资本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创新两阶段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能促进技术研发效率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而人力资本水平未能促进技术研发效率提升,但对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创新两阶段效率 影响因素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两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的创新型省份创新效率评价
3
作者 严圣艳 侯伶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30-236,共7页
采用两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10个主要创新型省份2015-2022年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借助Malmquist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省创新效率的动态趋势和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协调性。根据两阶段效率特征和分布特点,探讨各类省份的效率增长... 采用两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10个主要创新型省份2015-2022年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借助Malmquist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省创新效率的动态趋势和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协调性。根据两阶段效率特征和分布特点,探讨各类省份的效率增长路径。结果表明:广东省、江苏省和福建省的两阶段创新效率和整体创新效率均达到DEA有效;多数创新型省份的商业转化阶段创新效率高于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但各创新型省份商业转化阶段的TFP低于技术研发阶段的TFP;各创新型省份两阶段发展协调性总体较差,多数省份效率提升路径偏向于技术研发效率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省份 创新效率 阶段效率SBM-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利益相关者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盟 张春勤 王萌萌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7-942,共16页
为了获得高区分度、更准确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集结模型的组合评价方法。基于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得到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中的自评结果,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互评结果,利用Shanno... 为了获得高区分度、更准确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集结模型的组合评价方法。基于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得到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中的自评结果,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互评结果,利用Shannon熵集结模型将自评与互评结果集结得出最终交叉效率值。从公交企业、公众和政府三方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构建了公交服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16年间“长三角”地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公交企业的运营状况均不佳,但综合效益总体上在缓慢提升;服务过程评价结果显著优于生产过程评价结果;小型规模公交企业综合效益最高,其次是中型规模企业,而大型规模企业最低;政府大量的补贴和公交企业过量的资源投入会对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 Shannon熵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新两阶段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被引量:16
5
作者 许福志 徐蔼婷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9,共9页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运用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法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机制,借助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的创新两阶...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运用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法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机制,借助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的创新两阶段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2)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当社会资本跨越一定的门槛值时才能促进技术开发效率提升;鉴于尚未触及门槛值,目前社会资本对成果转化效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直接影响外,社会资本还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创新效率。(3)社会资本对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随着社会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技术开发效率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且正向效应不断增强,其对成果转化效率的负效应也将降为最小。(4)其他影响因素中,除对外开放能显著地促进创新效率提升之外,政府研发资助具有负向作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正向效应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创新两阶段效率 随机前沿法 U型关系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延霖 郭晓川 刘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0-69,共10页
基于新技术与新知识的高技术服务业跨界融合是传统企业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研发和商业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运用熵指数测度全国各省区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水平,并利用2014—2017年资源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两大产业... 基于新技术与新知识的高技术服务业跨界融合是传统企业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研发和商业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运用熵指数测度全国各省区高技术服务业与资源型产业融合水平,并利用2014—2017年资源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两大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服务业和资源型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但发展态势良好,处于从失调走向协调的转变期;产业融合对资源型企业创新研发效率短期无显著影响,长期存在抑制作用,资源型企业技术能力刚性导致对新技术的排斥,且较大的产业间认知差距削弱了产业间良性互动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产业融合对创新转化效率呈先抑制、后促进效应,就长期而言,产业融合具有良好的创新转化推动力;资源型企业吸收能力分别在产业融合与滞后一期创新研发效率及滞后三期创新转化效率的关系中起正向、负向调节作用,表明资源型企业吸收能力构建尚不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资源型企业 吸收能力 阶段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及多维度研究——基于效率分解两阶段DEA交叉效率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嘉琦 《物流科技》 2020年第3期29-33,共5页
从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两阶段视角,运用效率分解两阶段DEA交叉效率模型,对87家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所有权性质、不同所属地区、不同细分行业的上市企业效率差异。研究发现:市场化阶段效率较低导致上市物流企业整体效率不... 从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两阶段视角,运用效率分解两阶段DEA交叉效率模型,对87家上市物流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所有权性质、不同所属地区、不同细分行业的上市企业效率差异。研究发现:市场化阶段效率较低导致上市物流企业整体效率不高;国有物流企业的获利能力更强,民营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更强;企业所属区域方面,只有华中地区上市企业呈现“高盈利高市场”现象;细分行业方面,道路运输业企业绩效最高,铁路运输业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物流企业 阶段DEA交叉效率模型 盈利化效率 市场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网络DEA模型的高技术产业R&D活动阶段效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锋 王博 安庆贤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共6页
从高技术产业的两阶段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构建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改进了新型网络DEA模型,研究高技术产业中R&D活动在两阶段情况下的整体效率、两个阶段的效率和产业效率协调度,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建立"高技术引进经费+低技术... 从高技术产业的两阶段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构建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改进了新型网络DEA模型,研究高技术产业中R&D活动在两阶段情况下的整体效率、两个阶段的效率和产业效率协调度,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建立"高技术引进经费+低技术改造经费"投入模式等策略来提升高技术产业阶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DEA模型 两阶段效率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区域金融深化发展的“两阶段”战略及政策建议
9
作者 李洪慈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55,共8页
本文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现实价值取向和研究中国区域金融问题的需要,从金融规模总量和金融效率两个方面重新界定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及其深层次的原因。针对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 本文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现实价值取向和研究中国区域金融问题的需要,从金融规模总量和金融效率两个方面重新界定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及其深层次的原因。针对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低均衡”问题,提出了东北地区区域金融深化发展的“两阶段”战略及其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金融规模总量 金融效率阶段”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RF-Tobit的我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国华 韩晔 朱一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20年第1期119-132,共14页
文章旨在测度我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并探究不同主体、环境等因素对地区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为各地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比较各省市自治区... 文章旨在测度我国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并探究不同主体、环境等因素对地区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为各地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供参考。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比较各省市自治区2011—2018年技术转移相对效率,利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Tobit模型回归,探究影响技术转移效率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现代化程度、企业资金投入以及政府支持力度对效率影响显著,未来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政府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资金利用效率,完善技术市场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 综合效率 阶段DEA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典型城市创新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牛秀红 刘海滨 周佳宁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23,共13页
本文结合网络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构建的关联两阶段超效率DEA模型(TSS-DEA),对西部14个典型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和城市创新综合效率值。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构建偏... 本文结合网络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构建的关联两阶段超效率DEA模型(TSS-DEA),对西部14个典型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和城市创新综合效率值。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假设,并利用效率测算结果对影响因素和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创新环境、创新主体特征和创新交流因素发展不同是西部典型城市创新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提高城市创新效率可以从三个维度中包含的因素为导向制定政策和措施。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西部城市创新效率提升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典型城市 创新效率 关联阶段效率DEA 影响因素 PLS-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 被引量:35
12
作者 赵路 高红贵 肖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129,共5页
文章运用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DEA模型测算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分析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与自主参与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 文章运用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DEA模型测算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分析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与自主参与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为负;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和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具体到不同区域,东中部地区三种类型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与总体测度结果较为一致,而西部地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与总体测度结果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阶段效率网络SBM-DEA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超 宋晓华 孙亚男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50,共13页
科技创新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利用黄河流域城市数据,将非期望产出纳入超效率网络SBM-Malmquist模型,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系统评价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QAP方法对科技创新效率的... 科技创新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利用黄河流域城市数据,将非期望产出纳入超效率网络SBM-Malmquist模型,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系统评价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QAP方法对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地区内差异、地区内外的交互影响是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科技研发效率以及成果转化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过程中,缩小整体效率变化差异、整体技术进步差异以及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是实现科技创新效率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扩大研发阶段与转化阶段效率变化差异与技术进步差异有助于降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科技创新效率 阶段网络DEA超效率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环境规制、FDI与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被引量:48
14
作者 肖权 赵路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40,共12页
基于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DEA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5-2017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通过门槛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FDI以及两者交互项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FDI表现为... 基于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DEA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5-2017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通过门槛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FDI以及两者交互项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FDI表现为“U”形关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FDI则表现为倒“U”形关系,现阶段两种类型环境规制对FDI主要体现为抑制作用,自主型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不显著;三种类型环境规制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提升作用,对邻近地区的间接效应出现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容易导致地区间“逐底竞争”的恶性循环,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更容易促进地区之间“逐顶竞争”的竞优博弈;FDI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提升作用,但其间接效应显著为负,总体呈现“污染天堂”效应。合理使用环境规制政策组合工具、削弱区域自我保护机制及技术溢出壁垒是提升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有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效率网络SBM-DEA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环境规制 FDI 污染天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黑龙江省697个种粮大户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丽娟 张改清 张建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72,共7页
依据黑龙江省697个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了种粮大户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及其匹配度,并运用超效率DEA-Tobit两阶段模型,探讨了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黑龙江省种粮大户土地经营规模集中在100~300亩之间,但... 依据黑龙江省697个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了种粮大户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及其匹配度,并运用超效率DEA-Tobit两阶段模型,探讨了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黑龙江省种粮大户土地经营规模集中在100~300亩之间,但呈现出大规模化趋势;随着规模扩大,土地平整力度加大,但灌溉方式依然以传统灌溉为主,且有倒退迹象,水土资源利用方式严重不匹配。第二,种粮大户技术效率水平不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第三,土地经营规模与种粮大户技术效率之间存在U形曲线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结构、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和灌溉方式等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 技术效率 效率DEA-Tobit阶段模型 种粮大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交通运输业综合效率实证研究——基于“两阶段”效率评估框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振明 彭其渊 《求索》 CSSCI 2013年第3期5-8,214,共5页
以DEA模型为理论工具,构建基于交通运输业运行过程的"两阶段"效率评估框架,从生产过程的技术效率和适应过程的配置效率来考察全行业的综合效率。评估结果表明,1990年-2010年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综合效率有两轮明显的上升期,... 以DEA模型为理论工具,构建基于交通运输业运行过程的"两阶段"效率评估框架,从生产过程的技术效率和适应过程的配置效率来考察全行业的综合效率。评估结果表明,1990年-2010年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综合效率有两轮明显的上升期,目前正处于新一轮上升期;技术效率变化缓慢,配置效率处于持续上升之中,配置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进入发展战略转型期,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综合效率 阶段效率评估框架 DEA模型
原文传递
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创意产业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羽洁 赵红岩 +1 位作者 张建磊 徐奕红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81,共7页
基于2007~2018年中国28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并测度创意产业知识开发阶段与经济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意产业不同集聚模式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创意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值较低,且知识开发创新效率表现优于... 基于2007~2018年中国28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并测度创意产业知识开发阶段与经济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意产业不同集聚模式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创意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值较低,且知识开发创新效率表现优于经济转化创新效率;在集聚模式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知识开发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经济转化创新效率,其中多样化集聚效应强于专业化集聚效应;从区域角度来看,集聚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中、西部地区则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阶段创新效率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两阶段超效率SBM的电网应急能力动态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迪 房鑫炎 +3 位作者 陈晓国 宋永超 黎振宇 丁鹏堃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3-1341,共9页
首先,对电网应急能力进行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拆解,构建基本电网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到指标评价标准具有动态性的问题,采用三角模糊数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并建立可对多个模糊数集结的优化模型;然后,采用α-截集对三角... 首先,对电网应急能力进行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拆解,构建基本电网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到指标评价标准具有动态性的问题,采用三角模糊数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并建立可对多个模糊数集结的优化模型;然后,采用α-截集对三角模糊数进行处理并建立基于单一时间节点下的模糊-两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实现对电网应急能力的静态评价;最后,以时间维度拆解为基础,建立电网应急能力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应急能力的整体评价、排序,使评价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有效区分应急能力仍需作出改善的区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评价标准需要动态变化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拆解 指标体系 模糊数 阶段效率SBM 动态评价
原文传递
资源配置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评价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19
作者 蓝以信 黄宇焮 李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110-8125,共16页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探究该区域的生态福利绩效对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从资源配置视角和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出发,改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两阶段链式转化结构模型,并据此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中间产出弱...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探究该区域的生态福利绩效对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从资源配置视角和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出发,改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两阶段链式转化结构模型,并据此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中间产出弱可处置性的两阶段链式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长三角城市群2011—2021年的全局生态福利绩效及分阶段效率,并利用双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空间溢出效应,探究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全局生态福利绩效的平均水平维持在0.8左右,但有68.3%的城市处于非有效状态,且城市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2)分阶段来看,生态-经济效率为0.685,经济-福利效率为0.863,差异主要来自三省一市内部,组内贡献率分别为77.39%与77.14%,发展较不均衡。(3)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GDP、城市人均每年消费额、政府干预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提高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4)“低经济-高福利”、“低经济-低福利”和“高经济-高福利”这三类城市最多,且分布较为均匀,而属于“高经济-低福利”类的城市最少。从提升路径来看,单边突破式是绝大多数城市弥补自身低效率阶段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长三角城市群 阶段效率DEA 空间溢出效应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
20
作者 肖权 方时姣 赵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文章基于生态福利视角,运用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DEA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5—2021年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利用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文章基于生态福利视角,运用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DEA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5—2021年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利用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区域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低”的区域特征,第一阶段生态经济绩效水平的降低对全国整体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形成了阻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存在环境规制强度门槛,三种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弱化;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作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改变和技术创新变化是环境规制影响生态福利绩效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阶段效率网络SBM-DEA 生态福利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