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陈燕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探讨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色球方式将2022年9月—2023年9月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进行分组,对照组(为47例抽到红色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传统康复... 探讨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色球方式将2022年9月—2023年9月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进行分组,对照组(为47例抽到红色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传统康复疗,观察组(为49例抽到蓝色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采取个体化作业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以及上肢动作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个体化作业疗法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增强康复效果,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个体化作业疗法 肢体功能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F拉伸训练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黄任 安娜 卢苏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拉伸训练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在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拉伸训练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在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疗法干预,观察组患者行PNF拉伸训练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Barthel指数(BI)、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PNF拉伸训练与个体化作业疗法相结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干预,不仅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上肢运动能力,改善其手部功能,还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拉伸训练 个体化作业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障碍及认知功能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郑志达 刘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0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障碍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障碍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个体化作业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评分(UEFT)]、生活质量[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UEFT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UEFT评分、BI评分、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障碍、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还可提高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个体化作业疗法 脑卒中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效果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有福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0期163-163,共1页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患者,共计100例,依据不同的发病时间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行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探究组间患者的FAM、MMSE、MBI评分.结果研...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患者,共计100例,依据不同的发病时间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行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探究组间患者的FAM、MMSE、MB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AM、MMSE、MBI评分均比对照组数据指标更高,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使用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个体化作业疗法 脑卒中 单侧忽略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单侧忽略康复效果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谷永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3期197-197,共1页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单侧忽略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照组实施个体化作业疗法。观察两组患者FMA评分、MMSE评分、MBI评分。结果实施后实验组FMA...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单侧忽略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照组实施个体化作业疗法。观察两组患者FMA评分、MMSE评分、MBI评分。结果实施后实验组FMA评分、MMSE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一采用个体化作业疗法相比,辅以针刺治疗更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个体化作业疗法 脑卒中
原文传递
个体化作业疗法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手精细动作的影响
6
作者 陈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2期181-183,198,共4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作业疗法联合镜像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泰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研究个体化作业疗法联合镜像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泰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40)采用镜像疗法干预,观察组(n=40)采用个体化作业疗法联合镜像疗法干预,均持续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手精细动作、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分别为(29.36±12.77)分、(4.92±1.46)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62.01±6.94)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调查简表中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8.95±5.21)分、(65.95±6.31)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个体化作业疗法与镜像疗法干预,可有效改善上肢功能及手精细动作,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个体化作业疗法 镜像疗法 上肢功能 手精细动作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上下肢运动及认知障碍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40
7
作者 欧阳胜璋 解斌 +2 位作者 王丛笑 张晓颖 郄淑燕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运动疗法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下肢运动及认知障碍的康复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康复医院诊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康... 目的探讨强化运动疗法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下肢运动及认知障碍的康复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康复医院诊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锻炼基础上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作业疗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运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及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运动FMA评分、Barthel指数、MoCA评分、生活质量指标(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1);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运动FMA评分、Barthel指数、MoCA评分、生活质量指标(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前进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个体化作业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认知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个体化作业疗法 上下肢运动功能 认知障碍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现云 秦芳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ET)联合个体化作业疗法(IOT)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CET组和IOT组,每组60例。IOT组采... 目的分析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ET)联合个体化作业疗法(IOT)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CET组和IOT组,每组60例。IOT组采用IOT治疗,MCET组在IOT组基础上采用MCET治疗,比较两组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和认知功能(Mo CA)评分。结果治疗后与IOT组比较,MCET组FMA、Mo CA、BI指数高,NIHS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ET联合IOT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各功能水平,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促进其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个体化作业疗法
原文传递
全天姿势管理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倩 韩文婷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7期3188-3191,共4页
目的探讨全天姿势管理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姿势管理组和个体化作业组各49例,姿势管理组患者实施全天姿势... 目的探讨全天姿势管理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姿势管理组和个体化作业组各49例,姿势管理组患者实施全天姿势管理干预,个体化作业组患者在姿势管理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法(FMA)〕、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压疮风险〔Braden压疮预测量表〕、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MA、MoCA、BI、Braden、SS-QO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个体化作业组显著高于姿势管理组(P<0.05)。结论全天姿势管理结合个体化作业疗法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姿势管理 个体化作业疗法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