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是反比关系——就2010、2011年高考价值量计算题的答案与命题者商榷 |
孙恒振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谈谈个别劳动时间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与盈亏的关系 |
邓明荣
|
《当代财经》
|
1981 |
0 |
|
3
|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邵汉瑾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1986 |
0 |
|
4
|
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减少外贸出口亏损 |
梅太聪
曹承孝
潘齐鸣
|
《西南金融》
|
1991 |
0 |
|
5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新议 |
郑怡然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6
|
再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郑怡然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7
|
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关系 |
郑克中
|
《学习与探索》
|
1984 |
0 |
|
8
|
科研成果的价值量由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李江帆同志商榷 |
刘鲸
|
《岳阳大学学报》
CAS
|
1992 |
0 |
|
9
|
对政治经济学中劳动时间的新看法 |
郑怡然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
1996 |
4
|
|
10
|
价值理论的一个误区——论部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
王伟
黄英
|
《行政与法》
|
1998 |
0 |
|
11
|
科技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 |
郑雨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2
|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参与价值决定——兼与谷书堂、杨玉川同志商榷 |
王积舒
|
《经济科学》
|
1983 |
0 |
|
13
|
试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会计的关系 |
费周林
|
《当代财经》
|
1983 |
0 |
|
14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加权平均数 |
张鸿钧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5
|
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第一层次的价值决定 |
胡逢吉
|
《财经理论与实践》
|
1984 |
0 |
|
16
|
对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决定的质疑和思考 |
江松先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7
|
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生产的经济效果的探讨 |
田同生
王五兰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8
|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问题 |
吴海峰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9
|
完整地领会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论述 |
王志强
李炳炎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20
|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作用 |
史忠良
|
《江西社会科学》
|
198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