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效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郭连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99-20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成效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择取8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之上加入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利用焦虑自评量... 本研究旨在探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成效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择取8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之上加入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患者心理状况,并借助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36)评估其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频率。结果 观察组在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上均展现出了优于对照组的表现(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亦较低(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成效显著,能有效优化患者心理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李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98-101,共4页
对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模式在乙肝病患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23年3月到2024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80名乙肝病患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建立先后顺序行组别划分,每组9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 对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模式在乙肝病患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23年3月到2024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80名乙肝病患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建立先后顺序行组别划分,每组9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比较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乙肝患者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 乙型肝炎 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的应用
3
作者 李彩妙 何健华 +3 位作者 莫务琼 廖美艳 邹文毕 邓卫武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的160例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的160例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足月分娩率、产后出血、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评分更低(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和足月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先兆早产孕妇保胎期间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孕妇负面情绪,改善分娩结局,提升足月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早产 个性化心理护理 分娩结局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及对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有5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有5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两组ESCA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两组PSQI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个性化心理护理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与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个性化心理护理 老年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家属赋权干预对学龄期毛细支气管炎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患儿医疗恐惧及配合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敏 李亚静 +1 位作者 樊静 张国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家属赋权干预在学龄期毛细支气管炎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学龄期毛细支气管炎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家属赋权干预在学龄期毛细支气管炎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学龄期毛细支气管炎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家属赋权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医疗恐惧调查量表(CM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配合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RR)、功能残气量(FRC)低于对照组,潮气量(T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家属赋权干预可减轻学龄期毛细支气管炎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医疗恐惧感,提高其配合度,也能促进患儿肺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诱导法 个性化心理护理 家属赋权干预 毛细支气管炎 门诊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晓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疼痛护理,观察组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持续观...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疼痛护理,观察组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持续观察至术后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肛门功能、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并发症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程度、肛门功能、心理状态、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1.44±0.32)分、Wexner评分(2.78±0.66)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94±5.2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1.27±5.54)分,低于对照组的(2.01±0.48)分、(3.69±0.79)分、(47.42±4.80)分、(52.58±6.16)分;Herth希望量表(HHI)中的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评分(12.32±0.54)分、采取积极行动评分(13.06±0.56)分、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13.12±0.58)分,随访1个月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的心理评分(80.14±5.78)分、精神评分(15.04±0.35)分、环境评分(146.30±7.46)分、生理评分(47.28±3.53)分、社会关系评分(46.43±3.85)分、独立性评分(65.23±3.56)分、一般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18.12±0.65)分,高于对照组的(11.11±1.28)分、(11.85±1.24)分、(12.23±0.63)分、(73.53±6.01)分、(16.28±1.08)分、(136.74±8.97)分、(42.36±4.84)分、(41.18±3.57)分、(60.32±4.27)分、(17.23±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能减轻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不良情绪,提高希望水平与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肛门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个性化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赵琳琳 梁燕薇 +1 位作者 邝燕冰 詹凯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4281-428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治疗的儿童108例,每组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基于行为诱...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儿童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治疗的儿童108例,每组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儿童依从性、儿童畏惧情况、家长满意度、儿童脉搏及血压变化。结果:研究组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F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T_(1))、结束治疗时(T_(2))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接受口腔治疗的过程当中,联合应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提升依从性,降低畏惧感,提升家长满意度,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升高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诱导法 个性化心理护理 儿童 口腔治疗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
8
作者 程宇 徐嘉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3年5月共收治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总结围手术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特点,并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护理的... 目的探讨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3年5月共收治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总结围手术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特点,并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结果65例患者的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利于消除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股骨颈骨折 心理应激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鲁丽丽 晋运玲 +1 位作者 程翠平 马丽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诊疗的150例老年CH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诊疗的150例老年CH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疾病认知、情绪管控、行为管理方面疾病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健康状态、精神、精力、社会功能、情感、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老年CHD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老年 冠心病 疾病知识掌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护理中的应用研析
10
作者 甘海洁 包春艳 +1 位作者 林结清 古雪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98-0101,共4页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我科晚期肺癌的患者300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后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我科晚期肺癌的患者300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后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晚期肺癌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饮食护理 睡眠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张雅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分析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间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心理护理),各40例,比较效果。结果 ... 分析对脑梗塞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间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心理护理),各40例,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一方面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取得配合,另一方面可改善睡眠、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脑梗塞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张瑶 张聪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23-0126,共4页
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科收治的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最开始的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心理护理,对... 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我科收治的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最开始的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BI、FMA评分显著升高,而与对照组对比中,观察组的BI、FMA评分升高显著(P<0.05),差异显著。结论 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个性化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圣英 何小芹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在老年脑梗死(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68例老年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CI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运动训...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在老年脑梗死(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68例老年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CI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运动训练,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障碍评估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CI患者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效果显著,能够增强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改善,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老年 早期康复运动训练 个性化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消极心理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晓玲 马志杰 +3 位作者 徐龙 余晓帆 徐辉 代彦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27-633,共7页
目的 探讨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消极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3-03—2023-09于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 探讨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消极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3-03—2023-09于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不确定感(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应激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检查不适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检查配合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15.97±2.15比19.58±1.98)、HAMD评分(15.68±3.05比18.63±3.1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UIS量表复杂性(12.68±2.05比17.85±2.68)、不明确性(25.14±3.46比32.05±3.52)、信息缺乏性(10.25±2.51比14.68±2.49)、不可预测性评分(11.65±1.64比13.09±1.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30 min,观察组心率(94.26±2.48比106.47±3.76)、舒张压(85.74±3.64比98.38±3.72)、收缩压(116.95±3.54比132.66±3.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镜时(2.85±0.52比3.38±0.54)及检查过程中(2.62±0.55比3.17±0.60)的不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41%比87.30%,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46%比46.03%,P<0.05)。结论 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超声内镜检查患者的消极心理,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检查配合度和舒适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检查 思维导图 个性化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学龄前儿童口腔治疗恐惧情况的影响
15
作者 徐海燕 缪进燕 +1 位作者 汪小红 杨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8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接受口腔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实施以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22年5~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口腔治疗的200例学龄前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 目的 探讨对接受口腔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实施以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22年5~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口腔治疗的200例学龄前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100例患儿加用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恐惧率低于对照组,总配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后,2组的面部表情疼痛评分表(Wong-Baker)评分均明显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Wong-Bak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口腔治疗的患儿实施基于行为诱导法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儿的恐惧情绪,提高其配合度,且减轻其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口腔治疗 行为诱导法 个性化心理护理 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改善性干预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良性骨肿瘤患者睡眠质量与疼痛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乐 王念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分析疼痛改善性干预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良性骨肿瘤患者睡眠质量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疼痛改善性干预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良性骨肿瘤患者睡眠质量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组另加用疼痛改善性干预,对比分析2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V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6.053,P<0.001;t=10.091,P<0.001)。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587,P<0.001;t=6.140,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493,P=0.034)。结论良性骨肿瘤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并加用疼痛改善性干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改善性干预 个性化心理护理 良性骨肿瘤 睡眠质量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诱导护理在学龄前儿童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鞠炜媛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诱导护理在学龄前儿童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40例学龄前四肢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参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诱导护理在学龄前儿童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40例学龄前四肢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诱导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细节、护理环节、护理态度、护患沟通、病区护理及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四肢骨折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诱导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诱导护理 学龄前儿童 四肢骨折 家属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路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连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5期95-97,101,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路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路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及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梗死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路径能有效减轻其消极情绪,改善其神经功能,调节睡眠,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老年人 个性化心理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观察
19
作者 曾萍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5期2355-2356,2359,共3页
目的分析予以剖宫产产妇个性化心理护理+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音乐放松想象训练;比较两... 目的分析予以剖宫产产妇个性化心理护理+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音乐放松想象训练;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并发症、产后72 h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SAS、SDS)、疼痛程度(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产后72 h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予以剖宫产产妇个性化心理护理+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干预可减轻产妇负性情绪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母乳喂养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音乐放松想象训练 剖宫产 负性情绪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提高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小燕 郭文玲 曾红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6期163-165,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提高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于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岗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 目的研究和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提高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于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岗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30例),双数分到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心理应激指标(SAS、SDS)水平、生理应激指标(DBP、AD、SPB、HR)水平、疼痛(VAS)评分变化。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比对照组更低(P<0.05)。经过护理,观察组DBP、SPB、HR水平比护理前降低,且比对照组更低;AD水平高于护理前,且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缓解身心应激反应,降低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清创缝合术 个性化心理护理 应激反应 疼痛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