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中位数监测和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蒋宇林 刘俊涛 +5 位作者 刘善英 郝娜 周京 戚庆炜 周希亚 边旭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采用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MoM)中位数(即mMoM)评价质控体系,对各指标mMoM进行监测和必要的修正,以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系统保持在良好的检出率和假阳性率水平。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产前筛查实验室2009年7月1日至2... 目的:采用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MoM)中位数(即mMoM)评价质控体系,对各指标mMoM进行监测和必要的修正,以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系统保持在良好的检出率和假阳性率水平。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产前筛查实验室2009年7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完成的所有符合入组要求的孕中期三联筛查数据共26415例,在预设监测及修正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亚基(F-β-HCG)和非结合雌三醇(uE3)的mMoM时间轴回顾性纵向分析。将上述指标在纵向监测的基础上根据预设条件进行了必要的中位数修正,重新计算分析所有病例的风险评估和筛查整体效率。结果:经过分析和调整,所有指标的mMoM都实现了O.95~1.05的长期稳定,唐氏综合征假阳性率下降1%(5.9%VS4.9%),唐氏综合征检出率(75%)虽然保持不变,但确诊阳性病例呈现整体风险值增高的趋势。结论:基于筛查指标mMoM值的评价质控体系可以灵敏地发现偶发的偏倚因素,并结合预设规则进行中位数的修正,较好地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持续作用。降低假阳性率、确保检出率水平的稳定,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工作一个有效的质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质量控制 中位数倍数值 唐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室内批间变异对中位数倍数值中位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龚智仁 黄平 刘在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2期241-24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唐氏筛查中位数倍数值中位数变化来判断中位值设置的正确性,以达到理想条件下准确计算风险度,改善产前筛查效率。方法回顾2017-2019年该院产前筛查数据37160例。分析血清学筛查指标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 目的通过研究唐氏筛查中位数倍数值中位数变化来判断中位值设置的正确性,以达到理想条件下准确计算风险度,改善产前筛查效率。方法回顾2017-2019年该院产前筛查数据37160例。分析血清学筛查指标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游离雌三醇(uE3)的中位数倍数值中位数(mMoM)随筛查月份变化情况,观察不同试剂批号mMoM值的分布。深入分析,寻找可能的原因及提出整改优化措施。重新计算中位数或调整体质量校正常数,近一步评价血清筛查指标中位数的选择正确性以及对筛查结果的影响。结果调整前后的21-三体综合征(T21)、18-三体综合征(T18)及神经管畸形(NTD)平均筛查阳性率(SPR)从2.90%、1.80%、0.50%变为2.20%、1.10%、0.50%,各月份SPR波动较为明显。37160例孕妇进行风险重新评估,T21筛查阳性率3.12%(1161/37160),T18筛查阳性率1.12%(418/37160),NTD筛查阳性率0.50%(189/37160)。其追踪结果,6例T21确诊,4例T21假阴性,2例T18,2例NTD。重新计算后减少1例假阴性,T21的检出率(DR)为70.00%(7/10),总检出率78.60%(11/14)。结论为了准确的计算风险,筛查指标的原始MoM与修正MoM应该调整在0.95~1.05之间。当筛查人群、检测试剂等发生改变时,使用本实验室的筛查数据更新中位值及体质量校正常数来纠正系统误差,降低筛查阳性率及提高检出率,但在更新应用前应评价中位数值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血清学筛查 质量管理 中位数倍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3
作者 何桂儿 曾小明 +1 位作者 李丽清 黄霜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19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MoM)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 053例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孕妇病例资料,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AFP)、非结合雌三醇(uE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建立... 目的 探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MoM)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 053例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孕妇病例资料,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AFP)、非结合雌三醇(uE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建立MoM监测系统,统计并分析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及各指标MoM中位数(mMoM)值变动对筛查效率的影响。结果 筛查的10 053例孕妇中,共检出10例染色体异常者,检出率为0.10%,其中唐氏综合征的阳性率为4.25%,18-三体综合征的阳性率为2.21%,先天性神经管缺陷的阳性率为1.22%。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F-β-HCG)、uE3各指标mMoM发生>10%的偏移会严重影响唐氏综合征筛查的质量。结论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指标的mMoM监测可提高检出水平,减少假阳性率,防止缺陷胚胎继续发育,保证优生优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中位数倍数值 实验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病例的产前筛查指标MOM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秋兰 刘春强 林斯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分析经产前血清筛查高风险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MOM)值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对孕中期孕妇进行血清学三联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自愿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的1956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 目的分析经产前血清筛查高风险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MOM)值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对孕中期孕妇进行血清学三联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自愿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的1956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产前诊断,对诊断结果为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筛查指标MOM值进行分析,并以同期进行中孕期产前筛查,后经产后随访确定为分娩健康新生儿的孕妇1956例为健康人群组。结果在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中,甲胎蛋白(AFP)的MOM值为0.90,低于健康人群组的1.00,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MOM值为3.68,高于健康人群组的1.02,游离雌三醇(uE3)的MOM值为0.65,低于健康人群组的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产前筛查指标出现AFP降低,游离β-HCG升高,uE3降低时应注意染色体异常风险;产前筛查高风险不仅可检出目标疾病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而且对其他染色体异常也有指示作用,尤其是对于特纳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染色体异常 中位数倍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标本来源对产前筛查结果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飞 容秀良 +6 位作者 蒋婷婷 谢意 林彩娟 徐钰琪 李威 黄小桃 罗静思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来源对孕中期各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MoM)中位数(mMoM)及筛查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遗传代谢中心实验室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1031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院内采...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来源对孕中期各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值(MoM)中位数(mMoM)及筛查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遗传代谢中心实验室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1031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院内采集样本6855例,合作单位送检样本3463例。按照不同来源及孕周计算方式,分为院内顶臀长(CRL)/末次月经(LMP)组(F1CRL/F1LMP组,4768例),院内末次月经组(F2LMP组,2087例),送检单位末次月经组(F3LMP组,3463例),通过F1CRL/F1LMP组建立本地标准化中位数方程,分别加入同期F2LMP组、F3LMP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采用折线图、累积和图对各筛查指标[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_(3))]mMoM值进行对比,并随访分析其筛查效率。结果:(1)F1CRL、F1LMP两方程各筛查指标mMoM值均介于0.9~1.1,折线图、累积和图变化趋势无明显变化,经随访妊娠结局确诊唐氏综合征0例,F1CRL的筛查阳性率高于F1LMP(2.33%vs 3.25%,P<0.05);(2)加入同期F2LMP组、F3LMP组的数据示:AFP mMoM值的影响均不明显,而F3LMP组中f-β-hCG mMoM值升高、uE_(3)mMoM值降低的趋势较为明显,F2LMP组变化趋势不明显,经随访妊娠结局F2LMP组、F3LMP组分别确诊21-三体2例、3例,两组数据的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7%vs 7.28%,P<0.05),且F2LMP组阳性预测值(1/56)略高于F3LMP组(1/84)。结论:CRL与LMP两种不同孕周计算方式对筛查指标mMoM值影响较小,但CRL计算孕周应用于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效率优于LMP;筛查指标f-β-hCG、uE_(3)mMoM值受标本来源的影响较明显,故混合型标本来源的数据不宜共用f-β-hCG及uE_(3)的中位数方程进行风险结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中位数倍数值 孕周 顶臀长 末次月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晨晨 陶峰 陈红波 《预防医学》 2019年第12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分析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指标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产前筛查并孕晚期住院分娩的孕妇临床资料,统计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 目的分析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指标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产前筛查并孕晚期住院分娩的孕妇临床资料,统计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的中位数倍数值(MoM),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异常MoM值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调查824名产妇,年龄中位数为28.0岁。AFP降低组妊娠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AFP升高组早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β-hCG升高组胎盘形态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uE3降低组早产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多项指标异常组小于孕龄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FP降低(OR=4.010,95%CI:1.577~10.201)是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uE3降低(OR=3.900,95%CI:1.576~9.653)和多项指标异常(OR=5.034,95%CI:1.912~13.250)是小于孕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孕中期血清AFP降低与妊娠高血压发生有关,uE3降低或AFP、β-hCG、uE3至少两项异常与小于孕龄儿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游离雌三醇 中位数倍数值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