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中体西用”到“民族复兴”:近代桂南军事将领宅第的本土演进研究 |
韦昌蓉
玉潘亮
|
《华中建筑》
|
2025 |
0 |
|
2
|
中西医汇通及其中体西用论的失误 |
弓箭
肖锋刚
常存库
|
《中医药学报》
CAS
|
2013 |
2
|
|
3
|
重建“中体西用”中国体系学术研究范式——从木斋的古诗研究和我的叙事文化学研究说起 |
宁稼雨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4
|
中体西用文化模式之反思 |
马克锋
|
《中州学刊》
|
1987 |
1
|
|
5
|
论“体”“用”概念在中国近代的“错位”──“中体西用”观的一种解析 |
路新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6
|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比较申论 |
李翔海
刘岳兵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7 |
2
|
|
7
|
如何实践“中体西用”:张之洞与清末新刑律的修订 |
李欣荣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8
|
“中体西用”与晚清意识形态 |
郝晏荣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8 |
9
|
|
9
|
《劝学篇》、“丁未上谕”与“中体西用” |
张国平
吴佩林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2
|
|
10
|
戊戌维新时期“中体西用”论的分流 |
杨锦銮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6
|
|
11
|
全面评价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 |
戚其章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2
|
中体西用:近代中国文教理念的建构模式——张之洞《劝学篇》研读 |
严加红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3
|
“中体西用”之外的“参酌中用”:张之洞办学实务的前后沿承与嬗替 |
郭书愚
王亚飞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4
|
中体西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 |
郝晏荣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9 |
5
|
|
15
|
《劝学篇》与“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 |
秦进才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6
|
再论“中体西用” |
杨锦銮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5
|
|
17
|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比较 |
苏中立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4
|
|
18
|
中体西用:关于中国神话文学移位研究的思考 |
宁稼雨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9
|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再审视 |
吴永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9 |
6
|
|
20
|
“中体西用”:何以纠结,何以沉重?——明治日本与晚清中国现代化道路不同选择的审思 |
余治平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