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研制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凤斌 郎建英 +3 位作者 赵利 方积乾 梁国辉 林丽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推动国内量表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内涵。【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生存质量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健... 【目的】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推动国内量表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内涵。【方法】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生存质量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理论模型、建立条目池、编制包括40个条目的初选量表。通过对60人(健康人30名、患者30名)进行初选量表的文化适应研究,再次修改并形成了包括35个条目的终选调查表,用其对300例样本(包括100名健康人、100名门诊患者和100名住院患者)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通过专家重要性评分和对回收有效的273例临床调查资料的离散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系数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筛选条目,根据不同分析结果选中的条目综合考虑,形成了由8个方面、30个条目组成的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初步考核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CFI=0.919);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小便、睡眠、情绪、体质8个方面的克朗巴赫信度系数分别为0.8102、0.8298、0.7885、0.6331、0.5253、0.8161、0.8701、0.5638;健康人与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三组8个方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1。【结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研制而成的,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 研制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对不同病种的反应度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曾碧珊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23期39-41,共3页
目的:通过扩大病种类型及增加病例数,对中医健康状况量表进行不同病种的反应度考核。方法:应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和SF-36量表对4个疾病亚组(冠心病30例、类风湿关节炎4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1例)共131例患者和50例... 目的:通过扩大病种类型及增加病例数,对中医健康状况量表进行不同病种的反应度考核。方法:应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和SF-36量表对4个疾病亚组(冠心病30例、类风湿关节炎4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1例)共131例患者和50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结果:(1)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健康人与患病人群生存质量的能力(P<0.05),健康人组的生存质量优于慢性疾病患者;(2)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与总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反应度系数为ES=0.11~0.48,SRM=0.25~0.83,CR=10%~47%,其中以精力、大便方面反应度系数最高,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能力;(3)与SF-36对比,在情感职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度系数ES=0.06~0.3,SRM=0.2~0.7,CR=3.7%~13.4%,SF-36中精力领域反应度指标最高,结果与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一致,提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与SF-36均有良好反应度,中医健康状况量表较SF-36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结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与SF-36均属于普适性量表,但比SF-36具有更高的反应度,提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更适合中国疾病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 冠心病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反应度
原文传递
高校大学生的中医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京萍 林雪芳 +1 位作者 吴成林 陈新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8-61,共4页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的大学生,调查了解大学生中医健康状况量表(TCM-HSS)得分、人口学和行为特征,用多重线性回归探索影响因素。结...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的大学生,调查了解大学生中医健康状况量表(TCM-HSS)得分、人口学和行为特征,用多重线性回归探索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801名学生,多因素结果发现TCM-HSS总分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运动、吸烟、饮水量和社团参与。结论: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健康管理时,应加强对女生,高年级学生,缺乏运动、吸烟、饮水量和社团参与较少学生的健康干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 生存质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薇 柯金菊 +1 位作者 蔡浩斌 虢周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559-2565,共7页
【目的】观察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失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62例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组给... 【目的】观察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失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62例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组给予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健康状况量表(TCM-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1例,最终每组各30例完成试验。(2)PSQI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PSQI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失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障碍等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对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SAS和SDS评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较治疗前略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对SAS和SDS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TCM-HSS评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患者TCM-HSS的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小便、睡眠、情绪和健康自我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仅大便、小便、睡眠和健康自我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对TCM-HSS的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和情绪评分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障碍均有明显效果,但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在改善患者失眠状态、焦虑抑郁状态、中医状态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状态医学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失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指数(PSQI) 抑郁自评(SDS) 焦虑自评(SAS)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TCM-H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