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慢病管理模式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前庭康复治疗研究
1
作者 鄢波 孙黄涛 +2 位作者 蓝欣 彭清华 罗红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62-065,共4页
观察中医慢病管理模式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前庭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60例,均于临床确诊,且在开展复位治疗后存在残余头晕的症状,分配入慢病管理组、对照组中,各30例。对照组口服... 观察中医慢病管理模式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前庭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60例,均于临床确诊,且在开展复位治疗后存在残余头晕的症状,分配入慢病管理组、对照组中,各30例。对照组口服敏使朗片、Brandt-Daroff习服训练。慢病管理组依托我科慢病管理平台,个性化的前庭康复结合耳穴压豆疗法、中医学的情志相胜特色疗法治疗,借助微信平台定期给患者推送BPPV相关的眩晕、康复科普及视频,前庭康复疗程,两组同为14天。结果 结束治疗时,两组眩晕相关评测各项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2周后随访,两组眩晕相关评测各项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医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患者,残余头晕持续时间、眩晕和生存质量的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更好,可以明显改善BPPV复位后的残余头晕症状,证明了该治疗模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康复 残余头晕 中医慢病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益肾颗粒联合中医慢病管理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洪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01-005,共5页
分析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时,联合应用中医慢病管理和芪黄益肾颗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研究对象为10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将其按照用药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接受... 分析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时,联合应用中医慢病管理和芪黄益肾颗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研究对象为10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将其按照用药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接受西医治疗、中医慢病管理和芪黄益肾颗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研究组eGFR水平增幅以及Scr、Umalb、ACR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最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中医慢病管理和芪黄益肾颗为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水平,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肾脏疾 气阴两虚型 芪黄益肾颗粒 中医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疾病认知调查及中医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杨新春 孙伟伟 +6 位作者 刘永 鲍美如 熊婷 刘哲 杨艳环 余燚薇 赵瑞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57-163,共7页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意愿,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EMs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区级医院的1895例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意愿,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EMs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区级医院的1895例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意愿进行分析;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评价中医慢病管理对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801例EMs患者认知效果。结果EMs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整体上随学历的增加而提高。患者普遍认为EMs属于慢性疾病,需要定期复查、长期管理。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知晓EMs有恶变可能的比例较少,分别为32.3%、41.6%和47.7%。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对于EMs保守手术治疗后可能复发的知晓率为46.9%,低于专科(66.8%)和本科及以上学历(72.7%)患者。在饮食禁忌中,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知晓忌食雪蛤油的比例较少,分别为20.7%、30.3%和32.9%。在生活调摄方面,患者认知度普遍较高。EMs患者主要通过与妇科医生的面对面交流认知疾病。高中及以下学历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了解EMs的比例为34.4%,低于专科(48.6%)和本科及以上学历(55.4%)患者。EMs患者普遍倾向于在综合性大医院治疗,中医药治疗接受度高,以中药汤剂为主,中医适宜技术接受度偏低。经中医慢病管理1年后,EMs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整体上较管理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教育背景的EMs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一致,各有侧重,应针对其知识盲点进行宣教、科普。中医慢病管理可提高EMs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认知 横断面研究 中医慢病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卓婧 李娟 张芬红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9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中医组50例,... 目的探讨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西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9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中医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慢病管理,中医组患者在常规慢病管理基础上,基于“整体观”给予患者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干预,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氨基末端脑肽钠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每搏输出量(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LHFQ)评分。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SV、LVESD、LVEDD、LVEF、NT-proBNP水平、6MWD、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心脏功能指标、NT-proBNP水平、6MWD、MLHFQ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干预后,中医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SV、LVESD、LVEDD、LVEF、NT-proBNP水平、6MWD、MLHFQ评分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采取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治疗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心力衰竭 中医慢病管理模式 整体观 疗效 心脏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十四节气理论的高血压病中医慢病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雷书浚 郭旭 +2 位作者 马聪园 傅琳然 李彩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高血压病是我国高发慢性疾病之一,长期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损害,对国民的健康威胁日益严重,需要进行长期、连续的自主疾病管理。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缓解息息相关。在... 高血压病是我国高发慢性疾病之一,长期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损害,对国民的健康威胁日益严重,需要进行长期、连续的自主疾病管理。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缓解息息相关。在二十四节气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结合医药与日常生活起居调养形成的中医慢病管理方式,有助于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从而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二十四节气 中医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围绝经期妇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罗佩瑜 张广清 翁瑜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方医院中医科门诊治疗的92例围绝经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门诊随访指... 目的观察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南方医院中医科门诊治疗的92例围绝经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门诊随访指导,就诊后2周电话回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微信为指导媒体开展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的改良Kupperman绝经综合征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及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1个月、6个月,干预组患者的改良Kupperman绝经综合征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及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慢病管理模式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慢病管理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曦 吴一帆 +3 位作者 刘惠 傅立哲 刘旭生 罗露露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6期328-33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117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本院既往随访模式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慢病管...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117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本院既往随访模式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给予管理,在中医慢病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中心采用了5A干预法[具体内容是评估(Assess)、建议(Advise)、知情同意(Agree)、帮助(Assist)、安排(Arrange)],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情况、发生原因、C-反应蛋白水平和营养状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一年的治疗中共发生14例次感染,腹膜炎发生率为0.24次/患者年,观察组患者共发生5例次感染,腹膜炎发生率为0.09次/患者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2组腹膜类发生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可以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慢病管理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进华 周钦云 +1 位作者 王丹 张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整体观"的2型糖尿病(T2DM)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应用效果,为未来T2DM中医管理方案拟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单盲法分为A组... 目的:探讨基于"整体观"的2型糖尿病(T2DM)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应用效果,为未来T2DM中医管理方案拟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单盲法分为A组(60例,行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干预)、B组(60例,行常规慢病管理干预),最终随访获得113例完整资料,7例失访(A组失访3例,B组失访4例),总失访率为5.8%。于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尿微量蛋白/肌酐(ACR)],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中医症候积分,记录两组干预12个月内T2DM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A组FBG、2 h PG、HbA1c、TG、ACR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高于B组,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中医症候量化积分低于B组(P<0.05);干预12个月内,A组T2DM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高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T2DM患者采用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干预更利于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及主要症状,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及T2DM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基于“整体观”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 生化指标 自我管理行为 生存质量 中医症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志娟 范英 +3 位作者 丁美祝 黄楚君 李园 胡佩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9期154-157,共4页
目的基于“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观察穴位贴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两组均纳入“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 目的基于“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观察穴位贴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两组均纳入“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包括档案建立、中西医健康宣教、定期随访等。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化瘀通痹穴位贴中医特色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空腹血糖、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并于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2、4周后中医症状评分、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61%)高于对照组(4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观察,穴位贴敷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慢病管理 穴位贴敷 糖尿 周围神经 化瘀通痹穴位贴 发泡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失眠症的中医慢病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诗雨 吴文忠 +4 位作者 刘成勇 秦珊 王晓秋 胡权 徐秀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33-3337,共5页
目的构建融合中医特色的失眠慢病管理平台,为医护人员临床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提供便利,提高失眠患者诊疗效果及依从性。方法笔者团队设计中医慢病管理平台,建立失眠患者的电子病历档案,以实时获取睡眠日记、量表评估、治疗记录等临床数据... 目的构建融合中医特色的失眠慢病管理平台,为医护人员临床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提供便利,提高失眠患者诊疗效果及依从性。方法笔者团队设计中医慢病管理平台,建立失眠患者的电子病历档案,以实时获取睡眠日记、量表评估、治疗记录等临床数据。结果通过平台对接失眠患者进行在线管理,简化患者病历采集、病情评估过程及记录治疗方案,满足患者治疗及医护人员工作需求。结论中医慢病管理平台对慢性失眠症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是中医现代化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一次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失眠症 中医慢病管理 认知行为疗法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痛风患者血尿酸达标率及炎症因子IL-18、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游敏玲 孙晓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索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痛风患者血尿酸达标率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尿酸药物治疗,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索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痛风患者血尿酸达标率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尿酸药物治疗,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疗程为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和血清IL-18、IL-1β水平以及血尿酸达标率的变化情况,以评价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管理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8、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管理组的血清IL-18、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管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尿酸达标率分别为58.00%(29/50)、64.00%(29/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管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尿酸达标率分别为88.00%(44/50)、72.00%(36/50),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管理组的血尿酸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达标率,降低血清IL-18、IL-1β表达水平,减少痛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中医慢病管理 达标率 血尿酸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观”的2型糖尿病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钦云 王丹 +1 位作者 张凰 徐进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4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整体观”的2型糖尿病(T2DM)中医慢病管理(CDM)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CDM方案;观察组接受基于“整体观”的中医CDM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基于“整体观”的2型糖尿病(T2DM)中医慢病管理(CDM)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CDM方案;观察组接受基于“整体观”的中医CDM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DM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SQL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增加,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整体观”的中医CDM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T2DM综合控制目标达标率及患者生存质量,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中医慢病管理 整体观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慢病管理探讨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陈 于思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4-6,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日益加剧,对我国医疗卫生系统造成极大负担。中医慢病管理是将传统慢病管理模式与中医“治未病”、“整体观念”理论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慢性肾脏病治疗模式。应用中医慢病管理治疗慢...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日益加剧,对我国医疗卫生系统造成极大负担。中医慢病管理是将传统慢病管理模式与中医“治未病”、“整体观念”理论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慢性肾脏病治疗模式。应用中医慢病管理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疗法、中医膳食疗法、中医运动疗法、穴位贴敷疗法、中医情志疗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肾脏 中医慢病管理 治未 整体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阳性人群的体质特点及益气固表膏联合中医慢病管理方案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晓玲 陈文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931-1934,共4页
【目的】观察无癌变的EB病毒(EBV)阳性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益气固表膏联合中医慢病管理方案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无癌变的EBV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系统的中医慢病管理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无癌变的EB病毒(EBV)阳性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益气固表膏联合中医慢病管理方案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无癌变的EBV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系统的中医慢病管理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固表膏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分析2组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EBV抗体水平变化及转阴情况。【结果】(1)单一体质和兼夹体质情况:63例患者中,单一体质22例,其中试验组13例,对照组9例;兼夹体质41例,其中试验组为20例,对照组为21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主要体质类型情况:2组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均以气虚质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疗效比较:试验组EBV抗体下降率为21.2%,上升率为12.1%,转阴率为15.2%;对照组EBV抗体下降率为10.0%,上升率为13.3%,转阴率为10.0%;试验组的EBV抗体水平改善疗效和转阴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BV阳性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表现为以兼夹体质为主,且其主要体质类型以气虚质为主;益气固表膏联合中医慢病管理方案对无癌变的EBV阳性患者有一定的干预作用,能有效降低EBV抗体水平,提高抗体转阴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 中医体质 中医慢病管理方案 益气固表膏 治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名医池晓玲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慢病管理思想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朝臻 林姗姗 +4 位作者 萧焕明 施梅姐 谢玉宝 林明 池晓玲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49-751,共3页
池晓玲教授为岭南名医,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及教学工作近40年,首创并推广实施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病,体系中的慢病管理系列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疗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 池晓玲教授为岭南名医,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及教学工作近40年,首创并推广实施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病,体系中的慢病管理系列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疗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体会深刻,故将其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慢病管理思想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乙型肝炎 中医慢病管理 池晓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慢病管理对CKD 3~4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彩凤 吴社泉 +1 位作者 王晓华 张晓娟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管理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4例CK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基础病、纠正内环境紊...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管理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4例CK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基础病、纠正内环境紊乱,纠正贫血,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祛除引起肾衰竭的急性加重因素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慢病管理。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各维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对CKD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慢病管理 性肾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方案的经济效益研究
17
作者 黄淑芸 张玮 +2 位作者 傅戎铮 潘健英 武振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7期60-63,73,共5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在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方案干预下的疗效及其对医疗经济成本的控制。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皆采用肝硬化的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居家干预...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在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方案干预下的疗效及其对医疗经济成本的控制。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皆采用肝硬化的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居家干预方案及延续性跟踪随访管理,干预周期均为3年。记录干预期间医疗费用及门诊、住院次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医疗经济成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经济成本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门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慢病管理干预肝硬化患者,可以在保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医疗经济成本,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减轻其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胁痛 鼓胀 中医特色管理 经济成本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慢病管理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疾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韦尼 范鸿儒 +2 位作者 丁明辉 李苏茜 朱跃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管理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疾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建立中医慢病管理档案、随访管理、健康教育、个体化措施等...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管理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疾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建立中医慢病管理档案、随访管理、健康教育、个体化措施等干预方法,周期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口干、眼干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碎时间测定(But)以及静态唾液流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等指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10%,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且在降低口干、眼干VAS评分,改善SIt、But以及静态唾液流率,降低CRP水平,提高SF-36量表总体健康自评、日常精神活动功能、社会活动功能、活力、心理健康等维度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可有效控制干燥综合征病情发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中医慢病管理 控制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构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乳腺癌全方位及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模式 被引量:26
19
作者 郭莉 刘丹 +3 位作者 曾伟杰 钟少文 司徒红林 林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017-1024,共8页
探讨乳腺癌全方位及全生命周期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认为乳腺癌全方位及全生命周期的中医慢病管理应包含中医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观等理论精髓,可采用中医情志疏导、... 探讨乳腺癌全方位及全生命周期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认为乳腺癌全方位及全生命周期的中医慢病管理应包含中医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观等理论精髓,可采用中医情志疏导、中医养生科普、中医药膳食疗、运动疗法、中医音乐疗法等防治措施,从围手术期、围化疗围靶向治疗期、围放疗期、巩固期4期探讨乳腺癌的中医全方位管理,各期可采用中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重视精神情志的康复。同时,可利用“互联网+”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乳腺癌慢病管理系统,以期使乳腺癌患者得到最佳的全程管理和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并最终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疗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全方位管理 全生命周期 中医慢病管理模式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组织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杨玲玲 杜文耀 +1 位作者 赵乐 王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15-0118,共4页
分析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组织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1年10月9日至2022年10月9日期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各100人的传统组与新式组。传统组采用... 分析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组织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1年10月9日至2022年10月9日期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各100人的传统组与新式组。传统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照护模式。新式组则在常规治疗与照护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特色的慢性病管理组织模式干预。分析结果。结果 干预后,新式组SBP以及DBP值低于传统组,P<0.05;干预后,新式组生活量表中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得分高于传统组,P<0.05;干预后,新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来讲,为其开展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组织模式能取得满意成效。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管理组织模式 社区高血压 治疗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