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5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病预防控制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1
作者 胡宗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6期8-11,15,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黎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干预组,各43例。传统组实施常规健康管理,... 目的分析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黎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健康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干预组,各43例。传统组实施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不同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健康管理有效率为97.67%,高于传统组的81.40%(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33%,低于传统组的16.28%(P<0.05)。实施健康管理前,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健康管理后,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健康管理前,且干预组低于传统组(P<0.05)。实施健康管理前,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健康管理后,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低于健康管理前,且干预组低于传统组(P<0.05)。干预组健康管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高血压病前期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调节血脂水平,控制血压,对抑制高血压病形成进展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秀红 李琴娜 张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8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于漯河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高血压前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 探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于漯河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高血压前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干预6个月后头晕、头痛等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SBP、DBP水平,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TC、T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头痛发生率分别为22.92%、14.58%,低于对照组的43.75%、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88、4.631,均P<0.05)。结论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前期患者,有助于控制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健康管理模式 血压水平 血液流变学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背景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3
作者 杨茂华 温丽琼 李仕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9期195-198,共4页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治未病的思想实际切合了现代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前移的需求。但治未病工作需要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密切有序的合作,以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医学模式和健康选择由“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因此,新医改下,需要...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治未病的思想实际切合了现代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前移的需求。但治未病工作需要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密切有序的合作,以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医学模式和健康选择由“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因此,新医改下,需要深化中医药卫生制度改革,中医的“治未病”理念也符合新医改的政策思想,为此提出新医改背景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先对常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现代新医改背景,给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发展机遇与创先方式,结合上述内容详细阐述了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创新路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管理信息实现了互通互联,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服务效果得到提升,受惠人数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改 中医 健康管理模式 中医药卫生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谈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军 侯阿美 +1 位作者 邹国蓉 舒云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5期115-118,共4页
慢性病是目前严重危害社会发展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建立并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是当前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医“治未病”理念延续千年,涵义丰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该理念与现代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相融合,建立起中医特色慢... 慢性病是目前严重危害社会发展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建立并完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是当前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医“治未病”理念延续千年,涵义丰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该理念与现代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相融合,建立起中医特色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对于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亦为当前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慢性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杨轶 伍春玲 雷鹏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健康管理服务在我国已有多年发展,其预防保健的观念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对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的理论背景、融合实践,以及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在服务供给、服务内... 健康管理服务在我国已有多年发展,其预防保健的观念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对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的理论背景、融合实践,以及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在服务供给、服务内容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不少居民已接受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然而,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认知、中西医现代科学融合、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理念推广、建立中西医协同工作机制、完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的“治未病”人工智能健康管理模式浅析
6
作者 张雨涵 《张江科技评论》 2024年第1期96-98,共3页
“治未病”是中医学在养生和防病上的重要理论,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等内容,是我国卫生医疗界“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启蒙,对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是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评估和干预。近年来,... “治未病”是中医学在养生和防病上的重要理论,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等内容,是我国卫生医疗界“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启蒙,对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是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评估和干预。近年来,“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的结合是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为主 国民健康 医疗界 身体健康状况 先防 思想启蒙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的研究
7
作者 赵敏 张万方 +2 位作者 谭桂云 陈劲云 叶丹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广州市居民3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153例)和观察组(n=15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广州市居民3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153例)和观察组(n=15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采用成人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GQOLI-74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居民的GQOLI-74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居民的GQOLI-74得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闭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广州市居民,不仅可缓解居民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管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闭环管理模式 广州市居民 心理状态 管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与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研究探索 被引量:19
8
作者 倪红梅 程羽 +1 位作者 郭盈盈 何裕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现行的健康管理只限于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其理论体系缺乏从整体状态上调整干预的研究立足点。而中医学在人的健康或疾病本质状态的认识上,早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认识论和方法学。它是从整体的状态把握人的健康或疾病本质,并以状... 现行的健康管理只限于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其理论体系缺乏从整体状态上调整干预的研究立足点。而中医学在人的健康或疾病本质状态的认识上,早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认识论和方法学。它是从整体的状态把握人的健康或疾病本质,并以状态的调整为主要调理与治疗方法。这也正是预防医学、西医学研究和认识的空白区域。据此,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理念相结合,提出"多环节切入+状态调整+线性干预"的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模式 整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医健康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章林 王志汕 +1 位作者 冯紫珍 陈少芳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9期28-31,共4页
张仲景上承《内经》治未病思想,躬身实践,发皇古义,丰富“治未病”的学术内涵与方法,对现代中医健康管理产生重要启示。基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将仲景治未病思想归纳为养慎固元,避邪无犯;治之未乱,防之病变和瘥后防复,调和阴阳... 张仲景上承《内经》治未病思想,躬身实践,发皇古义,丰富“治未病”的学术内涵与方法,对现代中医健康管理产生重要启示。基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将仲景治未病思想归纳为养慎固元,避邪无犯;治之未乱,防之病变和瘥后防复,调和阴阳3个方面;围绕人体未病、欲病、已病以及病后4个生命状态,梳理总结出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与瘥后调摄,防病复发四项健康管理原则;并援举老年2型糖尿病为例,从中医“四态”探讨仲景治未病思想对于现代中医健康管理的启示与借鉴。这对构建中医健康管理新模式、提高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成效、助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早日实现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中医 四态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的群体性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濮欣 黄娜娜 +8 位作者 黄燕 江静华 李燕明 陈勇 张灵芝 张智敏 叶慕镕 吴楚燕 潘倩仪 《中医研究》 2012年第11期8-11,共4页
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技术,探讨群体性健康管理的实施模式。方法:以中山市大信新家园社区全体居民为项目实施人群,通过中医体质问卷调查,了解本社区的健康状况。并将体质偏颇、亚健康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随机分... 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技术,探讨群体性健康管理的实施模式。方法:以中山市大信新家园社区全体居民为项目实施人群,通过中医体质问卷调查,了解本社区的健康状况。并将体质偏颇、亚健康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对照组只参加"中医四季养生计划",研究组另加"中医辨体调养和传统养生技术干预计划",监测其变化,评介其效果。结果:通过1 a时间干预后,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危害知晓率,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知晓率,高脂血症人群对自身血脂水平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1)。两组居民体质疗效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居民生命质量sF-36评分对比,干预后研究组多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对社区群体进行健康管理,这种模式中医特色明显,可操作性强,群众乐于接受,为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健康管理的指导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健康管理 中医辩体调养 传统养生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中医治未病慢病管理模式在糖尿病的应用
11
作者 胡业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互联网+中医治未病”慢病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慢病管理模式干预,治疗组实施“互联网+中医治未病”慢病管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互联网+中医治未病”慢病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慢病管理模式干预,治疗组实施“互联网+中医治未病”慢病管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不良症状发生率方面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互联网+中医治未病”慢病管理模式,能有效防治糖尿病患者罹患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2型糖尿 互联网+ 中医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社区智慧健康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2
作者 丁洪琼 刘俊香 +1 位作者 张真容 王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构建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社区智慧健康管理平台,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搭建平台,并在社区中使用,通过平台使用数据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23年5—12月,利用平台共完成1187名社区居民体质调研,其中偏颇体... 目的探讨构建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社区智慧健康管理平台,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搭建平台,并在社区中使用,通过平台使用数据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23年5—12月,利用平台共完成1187名社区居民体质调研,其中偏颇体质81.2%,平和质18.8%;平和质男性占比高于女性,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及气郁质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356名居民健康管理需求调研,居民获得健康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为手机服务(73.0%),最有效预防疾病的方法为多运动(78.9%)及关注体质健康(61.2%)。结论平台运行良好,社区居民接受体质健康管理需求度高。居民偏颇体质比例高。平台可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辨识 智慧平台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理论联合分级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华 王平 姚慧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703-706,711,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联合分级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社区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 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联合分级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社区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未病理论联合分级模式干预。2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血压变化情况、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能力、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6.04±0.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3±0.75)%、餐后2 h血糖(7.13±0.51)mmol/L均低于对照组[(7.52±0.81)mmol/L、(7.72±0.81)%、(8.52±0.6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129.03±10.51)、(78.04±9.15)mm Hg]均低于对照组[(135.42±10.68)、(82.62±9.7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率[5.00%(2/40)、2.50%(1/40)]均低于对照组[20.00%(8/40)、22.50%(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联合分级模式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健康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合并高血压 中医理论 分级模式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高血压前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丹 肖丹 +3 位作者 张婷 张冀东 杨玉芳 孙贵香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3-5,共3页
高血压前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是介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一种灰色地带。从中医学角度来看,高血压前期对应"潜病欲病""欲病未病"等中医未病范畴。而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方法多样,其指导下的中医特色健康管理路径... 高血压前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是介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一种灰色地带。从中医学角度来看,高血压前期对应"潜病欲病""欲病未病"等中医未病范畴。而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方法多样,其指导下的中医特色健康管理路径规范,体系完整,能够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方法理论支持。本文通过探索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新模式,旨在形成一个"健康管理—定期检测—健康干预—回到理想血压"的良性循环,为高血压前期的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高血压前期 中医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伴超重患者干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晋 宋昌梅 +6 位作者 尹超群 刘小青 孙蓓 赵全利 任军华 刘月梅 孙其伟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民居体重、血压及体质等的干预效果及模式建立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6家治未病基地的高血压伴超重或肥胖患者,进行三个月“五位一体”综合干预,记录干预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体...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民居体重、血压及体质等的干预效果及模式建立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6家治未病基地的高血压伴超重或肥胖患者,进行三个月“五位一体”综合干预,记录干预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体质、心理测评、中医体质辨识等指标数值。结果干预后受试者在体重、BMI、心理状态、偏颇体质、反应适能等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心肺功能、体脂百分比、血压变化与其依从性相关,依从性高者心肺功能明显改善,体脂百分比下降,结果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血压较前稳定,依从性差者无明显变化。结论中医治未病“五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可明显降低患者体重、BMI,提高心肺耐力值,稳定血压及逆转高血压前期状态,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模式 高血压 肥胖 中医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和循证医学的“治未病”理念构建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实践研究
16
作者 汪琳 周海峡 邹宇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大数据和循证医学的“治未病”理念构建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泸州市中医医院接受体检并建档的健康管理人员200名,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究基于大数据和循证医学的“治未病”理念构建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泸州市中医医院接受体检并建档的健康管理人员200名,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大数据和循证医学的“治未病”理念构建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健康状态改善情况、健康管理满意度各项指标。结果:管理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的社会适应性亚健康型、心理亚健康型、躯体亚健康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的社会适应性亚健康型、心理亚健康型、躯体亚健康型占比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的社会适应性亚健康型、心理亚健康型、躯体亚健康型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大数据和循证医学的“治未病”理念构建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健康管理人群的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循证医学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高危人群“治未病”管理模式下的中医健康教育干预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蓉 马先军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治未病"管理模式下中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治未病"管理模式下中医健康教育干预。一年后对两...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治未病"管理模式下中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治未病"管理模式下中医健康教育干预。一年后对两组患者行健康管理显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管理显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未病"管理模式下中医健康教育干预能促进脑卒中高危人群增强健康管理意识,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危人群 中医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心身整合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建 鲁新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7期143-144,共2页
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1月,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提出:加快建立服务提供体系,加快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加快建设服务人才队伍,探索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探索完善工... 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1月,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提出:加快建立服务提供体系,加快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加快建设服务人才队伍,探索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探索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的实现形式,是今年工作的五项重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我院特色与国际标准的服务模式,从心身整合的角度,对治未病中心开展健康管理业务的必要性、理论渊源、人才需求及运作模式等方面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心身整合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对中医“治未病”视角下健康管理的认知情况
19
作者 程波敏 黄淑芬 +1 位作者 吴珊 侯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162-164,共3页
为探究中医“治未病”视角下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状况,该文对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健康管理概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具体应用情况,提出医护人员健康管理中推进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方法,以此为强化其健康管理工作质量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医护人员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探析
20
作者 蒋中原 雷龙鸣 +3 位作者 卢栋明 卢文生 刘园园 刘倩 《大众科技》 2020年第5期67-69,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治疗复杂和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构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入手,实施疾...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高、治疗复杂和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构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入手,实施疾病的健康管理,成效显著。文章主要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以期望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健康管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