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医特色技术干预寒湿痹阻证坐骨神经痛的效果
1
作者 赵飘 龚俭霞 刘晓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4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究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医特色技术干预寒湿痹阻证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82例寒湿痹阻证坐骨神经痛患者开展试验,按照电脑编号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B组及A组,各41例。B组予以常规干预,A组于... 目的探究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医特色技术干预寒湿痹阻证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82例寒湿痹阻证坐骨神经痛患者开展试验,按照电脑编号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B组及A组,各41例。B组予以常规干预,A组于B组基础上增用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医特色技术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28 d后,A组的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各方面评分均高于B组(P<0.05)。干预28 d后,A组的简易McGill疼痛问卷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B组(P<0.05)。干预28 d后,A组的状态焦虑量表(S-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B组(P<0.05)。干预28 d后,A组的生活质量问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穴位贴敷中医特色技术干预寒湿痹阻证坐骨神经痛的效果较佳,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寒湿痹阻证 平衡火罐 穴位贴敷 中医特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技术防治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恰怡 宁思思 +5 位作者 史嘉炜 赵玉红 张晓梅 许姜敏 潘嫣红 庄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0期61-63,共3页
近年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全身疼痛及轻度呼吸道症状等.虽然现代医学在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面对着一些挑战,如病毒变异、抗药性等问题.中医特色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近年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全身疼痛及轻度呼吸道症状等.虽然现代医学在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面对着一些挑战,如病毒变异、抗药性等问题.中医特色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收费低廉的特点在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方面展现出优势.本文对中医特色技术防治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流行性感冒防治提供更多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技术 流行性感冒 防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技术对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余海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41-244,共4页
观察常规护理与中医特色技术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卧床患者中对便秘的预防价值。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起)至2024年4月(止);患者:脑卒中卧床患者;样本数:80例;来源:脑病科;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组名: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中... 观察常规护理与中医特色技术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卧床患者中对便秘的预防价值。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起)至2024年4月(止);患者:脑卒中卧床患者;样本数:80例;来源:脑病科;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组名: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中医特色技术)。干预后,对2组便秘发生情况予以观察,并记录排便情况、便秘症状,调查生活质量。结果 便秘发生率以干预组更低;排便指标2组对照以干预组更优;便秘症状积分(CCS)评分更低的为干预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显示,干预组更高(P均<0.05)。结论 常规护理用于脑卒中卧床患者后,加用中医特色技术效果突出,可控制便秘的发生,改善排便情况,减轻排便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推荐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卧床 常规护理 便秘 中医特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说--加快推进中医特色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符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M0003-M0003,共1页
中医特色技术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功法等,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易于推广等特点,在防病治病、减轻医疗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 中医特色技术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功法等,具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易于推广等特点,在防病治病、减轻医疗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缺乏客观、有效、真实的循证证据是中医特色技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特色技术的传承、创新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配置 医疗负担 中医特色技术 中医药防治 功法 拔罐 推拿 刮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疾病的中医特色技术诊疗运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范良 卢保强 +3 位作者 陈荣 张美萃 潘小丹 周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5期3983-3986,3990,共5页
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污染、雾霾、生理性老化严重等原因,肺部疾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均呈进一步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并发症多,尤其是运动耐量的降低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人类病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给... 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污染、雾霾、生理性老化严重等原因,肺部疾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均呈进一步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并发症多,尤其是运动耐量的降低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人类病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氧疗、茶碱类、化痰止咳等,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及相关的各类问题也引起大家的重视,如细菌耐药、严重过敏、骨质疏松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临床优势,其“简、便、效、廉”,效果好、安全性高、多靶点等优点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欢迎,尤其是导引、中药沐足、穴位贴敷等,无需实验室检查和昂贵的医疗设备,消除了一些硬件设施的制约,方便患者,能及时有效地解除病痛。因此,如何利用中医的独特技术来指导和推进肺系疾病的诊疗成为焦点问题。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技术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从而延缓并阻止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兹将近年来肺部疾病的中医特色技术诊疗运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中医特色技术 运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技术在子痫前期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邓艳浓 陈春玲 +2 位作者 徐智慧 冯晓云 邱惠明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76-176,179,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技术在子痫前期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中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自愿接受研究的子痫前期产妇42例,产后采用中医特色技术包括穴位按摩、耳穴压豆、中药泡脚等进行护理,同时选...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技术在子痫前期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中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自愿接受研究的子痫前期产妇42例,产后采用中医特色技术包括穴位按摩、耳穴压豆、中药泡脚等进行护理,同时选择同期基线资料相同的40例子痫前期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即时(1~3 d)、产后1个月、3个月高血压、服用降压药及尿蛋白异常发生数。结果研究组产后1个月服用降压药人数为13例,占30.95%,高血压及尿蛋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5.24%、26.19%;产后3个月高血压及尿蛋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29%、9.52%,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耳穴压豆、中药泡脚等中医特色技术可调理脏腑气血,使子痫前期产妇产后机体尽快恢复新的平衡,对降低产后代谢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康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技术 子痫前期产妇 产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支持下中医特色技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珍 彭洁 李燕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微信支持下中医特色技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持续性AR术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微信支持下中医特色技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持续性AR术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微信支持下中医特色技术。比较2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评分(GQOL-74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GSES评分)、知识掌握度、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知识掌握度及GQOL-74、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鼻部症状、活动限制、睡眠障碍评分等康复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支持下中医特色技术可促进AR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提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其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支持下中医特色技术 变应性鼻炎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技术在腰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许花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141-144,共4页
中医特色技术在腰椎病患者中的效果。中医学中,腰椎病属痹症范畴,因外邪侵入所造成。方法 选50例腰椎病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特色技术。对比腰椎功能、中医症状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腰椎功能、生活质量等均优(P<... 中医特色技术在腰椎病患者中的效果。中医学中,腰椎病属痹症范畴,因外邪侵入所造成。方法 选50例腰椎病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特色技术。对比腰椎功能、中医症状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腰椎功能、生活质量等均优(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技术干预,效果理想,能缓解疼痛、症状,恢复腰椎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病 中医特色技术 腰椎功能 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中医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技术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厚晓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7期115-116,共2页
分析中医特色技术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出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常规护理的63例作为对照组,另外实施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的6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5... 分析中医特色技术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出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常规护理的63例作为对照组,另外实施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的6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55例,康复效果达到有效层次产妇8例,产后康复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产后康复达到显效层次产妇53例,康复效果达到有效层次产妇5例,产后康复不理想产妇为5例,产后康复总有效率为80%,两组之间产后康复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多存在着一定的焦虑抑郁情况,但组间对比并无明显差异,而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到45.16±2.35分与45.16±2.28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5.06±2.01分与55.26±2.04分。观察组25例产妇中,仅有1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25例产妇中,有6例产妇对护理效果表示不满意,干预满意度为7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产后护理在现代产科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次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技术,更有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技术 产后康复护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技术配合多途径专项骨科管理的优势总结
10
作者 黄铄铄 陈玲玲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5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技术在多途径专项骨科管理中的优势,通过比较接受西医学治疗与西医学治疗+中医特色技术的患者,在下肢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骨折管理方案。方法:选择在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技术在多途径专项骨科管理中的优势,通过比较接受西医学治疗与西医学治疗+中医特色技术的患者,在下肢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骨折管理方案。方法:选择在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对照组60例患者仅接受西医学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西医学治疗+中医特色技术。分别于两种管理方案干预前、干预后(干预1个月)进行下肢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的评价。结果:在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下肢运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的下肢运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总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技术在多途径专项骨折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与仅接受西医学治疗相比,西医学治疗+中医特色技术的综合干预方案更为有效,为骨折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管理 中医特色技术 下肢运动能力 生存质量 综合干预
原文传递
多维度中医特色技术对绝经后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11
作者 陈伟 陈芙蓉 +2 位作者 凌艳 汪佩佩 赵元琛 《中国妇幼保健》 2025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中医特色技术对绝经后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7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绝经后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共情护理,研... 目的探讨多维度中医特色技术对绝经后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7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绝经后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共情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多维度中医特色技术,均干预4周。分别在干预前后,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NS)、健康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分别评价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分别为(35.62±7.21)分、(34.19±6.18)分,低于对照组的(40.06±4.93)分、(38.64±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分别为(1.01±0.34)分、(1.17±0.31)分、(0.91±0.24)分、(1.11±0.44)分、(0.98±0.22)分、(0.99±0.21)分、(1.04±0.33)分,低于对照组的(1.38±0.46)分、(1.43±0.40)分、(1.02±0.17)分、(1.50±0.27)分、(1.05±0.14)分、(1.26±0.45)分、(1.23±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CNS评分为(22.05±4.33)分,与对照组的(22.98±4.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83.25±4.61)分、(79.32±3.65)分、(80.41±6.71)分、(78.64±3.90)分、(83.07±4.82)分、(81.45±4.10)分、(78.31±4.82)分、(80.78±6.81)分,高于对照组的(77.91±6.07)分、(75.10±5.03)分、(76.40±4.37)分、(74.16±5.57)分、(79.46±6.71)分、(76.30±6.74)分、(72.03±6.66)分、(76.90±4.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维度中医特色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绝经后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抑郁与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脑梗死 多维度中医特色技术 睡眠质量 情绪状态
原文传递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穴位贴敷治疗在胸痹心痛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李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9-182,共4页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穴位贴敷治疗在胸痹心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开始于2022年12月,结束于2023年12月,共76例胸痹心痛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进行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穴位贴敷治疗在胸痹心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开始于2022年12月,结束于2023年12月,共76例胸痹心痛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进行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的缓解程度更好,疼痛改善更优,心功能改善效果更好,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对照组发生率23.68%。结果比较P<0.05。结论 在胸痹心痛的治疗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疼痛,还能够改善心功能,为患者带来更加全面和持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穴位贴敷 胸痹心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疗效及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
13
作者 施娜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95-198,共4页
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施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并分析该方式对提升患儿疗效以及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计入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以就诊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的患儿为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均分... 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施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并分析该方式对提升患儿疗效以及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计入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以就诊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的患儿为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在疾病时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疾病治疗时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就此分析两组所获效果。结果 护理后疗效信息展示观察组患儿疗效水平更高(P<0.05);不同组别患儿护理后治疗时配合依从性整体更高者为观察组(P<0.05);肺通气涉及指标护理后所处状态更为优越的组别为观察组(P<0.05);护理前后日间与夜间咳嗽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的组别为观察组(P<0.05)。 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时予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有利于疗效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优化咳嗽症状,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改善,协助患儿获取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治疗依从性 肺通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科患者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周敏 林吉 +1 位作者 蔡礼松 滕莹颖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2期36-38,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康复科患者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医院康复科的1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的因素。... 目的:调查医院康复科患者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医院康复科的1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的因素。结果:164份有效问卷中,中医特色技术得分为(77.42±6.53)分,知信行水平较低。其中中医特色技术的知识、信念、行为的得分分别为(30.88±4.74)分、(25.14±2.23)分和(21.40±3.67)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影响患者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得分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有无保险、合并慢性病、亲属从事中医相关职业(P<0.0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有无医保是影响患者中医药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医院康复科患者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水平整体较低,其中对中医特色技术的信念度较高,中医特色技术的行动实践和知识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有无保险是影响患者中医药知信行水平的主要因素。医院康复科应针对影响因素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改善患者的中医特色技术知信行水平,促进中医特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科 中医特色技术 知信行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管理思路的应用
15
作者 宋玉仙 武金凤 +1 位作者 杨锦 付羚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4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管理思路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98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西医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接受中医特色技术干预进行管理。...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管理思路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98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西医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接受中医特色技术干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及中医特色技术接受度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等方面评分及各中医特色技术接受度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等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中医特色技术接受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技术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技术 干预 思路
原文传递
中医专科医院构建骨科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管理团队的价值
16
作者 胡燕敏 邵亮 罗水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专科医院构建骨科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管理团队的价值,以优化中医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择某中医专科医院2022年7—12月172例骨科患者列入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另选择该中医专科医院2023年1—6月172例骨科... 目的:探讨中医专科医院构建骨科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管理团队的价值,以优化中医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择某中医专科医院2022年7—12月172例骨科患者列入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另选择该中医专科医院2023年1—6月172例骨科患者列为实施后,采用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管理团队进行管理。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骨科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情况、骨科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管理质量及骨科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管理满意情况。结果:实施后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刮痧、冷疗、超透药物治疗等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就诊环境、中医综合素养、中医资源等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认知等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骨科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管理团队,不但能提升中医特色技术服务质量,强化人力资源,还能提高中医专科医院公众影响力,建议后续工作中进一步优化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专科医院 骨科 中医特色技术 管理团队
原文传递
医养结合背景下老年科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需求调查
17
作者 江慧玲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3期38-40,共3页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背景下老年科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需求。方法:选取2023年4—10月在医院老年科接受治疗的3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需求。结果:老年科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治疗需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医推拿...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背景下老年科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需求。方法:选取2023年4—10月在医院老年科接受治疗的3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需求。结果:老年科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治疗需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医推拿、中药敷贴、耳穴埋豆、中医针灸、中药热罨包、中药浴足、拔罐、中药熏蒸,需求度分别为89.27%、85.59%、81.36%、75.43%、65.82%、56.78%、55.37%和50.85%;治疗改善需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疾病管理、机体功能恢复、疼痛缓解、睡眠质量改善、免疫力提高,需求度分别为87.85%、85.03%、78.81%、65.82%和43.79%;健康保健知识需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保健知识、日常生活调理、疾病预防知识、具体治疗方法、中医理论知识,需求度分别为92.94%、89.55%、86.16%、58.47%、31.36%;宣教形式需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现场讲座、图文宣传册、视频教材、在线咨询,需求度分别为85.31%、72.60%、61.86%、34.75%;老年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需求评分为(66.65±4.02)分,需求程度较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中医特色技术需求评分的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收入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显示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有医疗保险的患者的中医特色技术需求评分较高(P<0.05)。结论:老年科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需求程度较高,表现在治疗需求、改善预期需求、健康保健知识需求以及宣教形式需求等方面的需求度存在一定偏好性。不同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收入水平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医院老年科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需求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中医特色服务,满足老年患者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推动中医特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老年科 中医特色技术 需求调查
原文传递
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医特色技术应用现状
18
作者 董佳梦 董静 张龑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7期25-2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医特色技术应用现状。方法:选择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241例患儿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患儿的中医特色技术需求及应用情况。基于Andersen模型和Logistic逐步分析法,了解影响重症医学科中医特...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医特色技术应用现状。方法:选择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241例患儿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患儿的中医特色技术需求及应用情况。基于Andersen模型和Logistic逐步分析法,了解影响重症医学科中医特色技术应用的因素。结果:重症医学科患儿及家属对中医特色技术的需求为87.14%,中医特色技术应用率为82.99%,分别为中药涂搽(99.17%)、穴位贴敷(82.99%)、耳穴压豆(0.83%)。患儿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评价总分为(29.91±3.89)分。近14 d医疗支出<2 000元、家庭月收入>10 000元、有中医特色技术应用需求是重症医学科中医特色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该院重症医学科患儿中医特色技术供需基本匹配,患儿应用效果评价水平较高。但开展的中医特色技术项目有限,未来应从规范中医特色技术服务费用、加强中医特色技术质量推广和质量管理等多个角度进行改革,促进中医特色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中医特色技术 应用现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
19
作者 朱雪婷 程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9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现况与推广策略。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三甲中医院妇产科的80例应用中医特色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自拟问卷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现况及患者对中医特色技...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现况与推广策略。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三甲中医院妇产科的80例应用中医特色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自拟问卷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现况及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评价。结果: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的主要症状有宫缩疼痛、腹胀、腹痛、阴道出血、产后调理等。患者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频率主要为1~4次/月,占87.50%。其中应用频率为1次/月的患者占28.75%,2次/月的患者占25.00%,3次/月的患者占18.75%。中医特色技术应用各环节实际执行率在62.50%~82.50%之间。应用率排在前5位的中医特色技术有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贴敷、中药热罨包、中药离子导入。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应用评价整体较好,其中评分排在前3位的指标为方便程度、等候时间、技术力量。结论: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种类多样,应用率较高,应用频率适中,干预症状紧贴妇产科优势症状,患者评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中医 妇产科 中医特色技术 应用
原文传递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杨丽丽 刘贵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5-0048,共4页
在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管理过程中,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数为64例,随机分组,分别实行常规基础护理、常规基础护理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效果进行观察... 在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管理过程中,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数为64例,随机分组,分别实行常规基础护理、常规基础护理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变化情况更加明显(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管理中,利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干预方式,主要作用就是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率,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