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免疫性不孕110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振 许子春 吴炳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4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周期疗法 免疫性不孕 治疗观 女性不孕症 免疫性抗体 免疫因素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 被引量:1
2
作者 苗福珍 张艳玲 《工企医刊》 2009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周期疗法 中医药治疗 不孕症 现代医学 细胞活化 生殖细胞 免疫因素 生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33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王宏丽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B08期54-54,共1页
目的:观察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月经过少患者33例,栗用中医药周期疗法,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3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10例痊愈,占比为:30.30%,10例显效,i3例显... 目的:观察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月经过少患者33例,栗用中医药周期疗法,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3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10例痊愈,占比为:30.30%,10例显效,i3例显效,显效率为:39.39%,5例有效,有效率15.15%,5例无效,无效率15.15%,临床总有效率为84.8%。结论: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疗效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中医药周期疗法 肝肾
原文传递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对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对症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小娟 胡祥英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8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药三连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应用价值,并总结乳腺增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消痞散结汤治疗,观察组以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目的:研究中医药三连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应用价值,并总结乳腺增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消痞散结汤治疗,观察组以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肿块状况改善效果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可提升疗效,且疗效持久;对症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疾病意识;在治疗乳腺增生过程中可综合运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与对症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对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对症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华梅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3期140-142,共3页
目的:对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对症实施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86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并实施对症护理,对... 目的:对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对症实施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86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并实施对症护理,对照组予以中药消痞散结汤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74%)此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以及肿块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乳腺增生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并对症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对乳腺增生疾病的防护意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 乳腺增生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戎丽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4期2141-2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选的模式在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病患者中抽出82例,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中药消痞散结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择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进行治... 目的:探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选的模式在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病患者中抽出82例,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中药消痞散结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择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78.05%)高;观察组治疗后肿块直径及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针对乳腺增生病患者采取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的同时有利于缓解其机体疼痛感,且对消除患者乳房肿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 乳腺增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洪晓 荆圣涛 张杰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11期18-19,共2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并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口服消痞散结汤不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乳房肿块... 目的:评价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治疗并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口服消痞散结汤不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乳房肿块直径和疼痛评分,以及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 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36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晓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12-251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36例周期用药,经后期益肾健脾、补气活血;经前期补肾疏肝、活血化淤。月经周期第5d,服用经后方,连服10 d后转服经前方,下个月经周期重复使用,2个月...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36例周期用药,经后期益肾健脾、补气活血;经前期补肾疏肝、活血化淤。月经周期第5d,服用经后方,连服10 d后转服经前方,下个月经周期重复使用,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22例则服用桂枝茯苓胶囊,3次/d,3粒/次,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周期疗法 盆腔淤血综合征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汤利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提升乳腺增生病的疗效,降低疾病复发。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16例对照组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常规中药治疗;研究组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应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并结...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提升乳腺增生病的疗效,降低疾病复发。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16例对照组乳腺增生病患者,采用常规中药治疗;研究组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应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并结合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疼痛、肿块、伴随症状等方面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三联周期疗法 乳腺增生病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阴阳奇偶数律与月经周期演变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夏桂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5,共2页
阴阳奇偶数律与月经周期演变的关系探讨夏桂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主题词月经周期/中医药疗法,不孕症从调经到调周,是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向。调经以经前期出现的诸种症状进行辨治,着重调理气血,故以四物汤... 阴阳奇偶数律与月经周期演变的关系探讨夏桂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主题词月经周期/中医药疗法,不孕症从调经到调周,是中医妇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向。调经以经前期出现的诸种症状进行辨治,着重调理气血,故以四物汤、逍遥散为主方,是一种较为被动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周期/中医药疗法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30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文冲 何明丰 +3 位作者 刘宝华 张英俭 刘绍辉 陈景利 《中医研究》 2012年第8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常规补钾,治疗组30例在常规补钾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定时复查患者肌力、血钾浓度,观察比较...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常规补钾,治疗组30例在常规补钾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定时复查患者肌力、血钾浓度,观察比较两组血钾浓度、肌力恢复速度。结果:治疗组血钾及肌力恢复速度较快,与对照组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静脉补钾时加用黄芪注射液能提高血清钾浓度及肌力恢复速度,缩短补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中医药疗法 黄芪注射液/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下清上汤治疗周期性麻痹1例
12
作者 卞同琦 陆力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58-58,共1页
彭某,女,9岁,学生,困反复出现两下肢瘫痪10月,诊断为“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于91年9月26日收治入院,住院号36160。患儿两下肢软弱无力,行走不利,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胃纳不香,口渴喜饮,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下肢肌肉无萎缩,肌... 彭某,女,9岁,学生,困反复出现两下肢瘫痪10月,诊断为“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于91年9月26日收治入院,住院号36160。患儿两下肢软弱无力,行走不利,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胃纳不香,口渴喜饮,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下肢肌肉无萎缩,肌张力减低,膝腱反射减退,血生化报告:K<sup>+</sup>3.4mmol/L、Na<sup>+</sup>134mmol/L,CO<sub>2</sub>-CP15mmol/L,心电图:ST-T异常、Q-T间期延长。患儿于1月份发病初在南京儿童医院就诊,长期服氯化钾治疗,仍15~20天发作1次,发作前出现多饮多尿,继而下肢软弱瘫痪,甚则卧床不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 家族周期性/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治疗经验总结
13
作者 尹剑云 《中医外治杂志》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浆细胞性乳腺炎反复破溃形成窦道、瘘管迁延难愈,成为乳腺病领域论治的难点。笔者认为乳房的生理特点、浆细胞性乳腺炎前期治疗过程中手术及药毒、治疗过程中情绪状态等,导致乳房络脉瘀腐阻滞、正气虚弱余邪留恋是瘘管形成的病机所在。... 浆细胞性乳腺炎反复破溃形成窦道、瘘管迁延难愈,成为乳腺病领域论治的难点。笔者认为乳房的生理特点、浆细胞性乳腺炎前期治疗过程中手术及药毒、治疗过程中情绪状态等,导致乳房络脉瘀腐阻滞、正气虚弱余邪留恋是瘘管形成的病机所在。临证根据窦道深度、内壁情况以及分泌物的质地选用相应的外治法;结合整体症候,临床辨证分为气血不足、痰瘀阻络,肾阳不足、痰湿阻络,络脉虚寒、痰瘀阻络,肝郁肾虚、痰瘀热阻四型进行论治。两法合用,邪正兼顾,相得益彰,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瘘管形成 中医药周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经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尔肯·波拉提 贺鑫 辛效毅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本文分别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阐明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常用治疗方法,及目前的治疗进展,为使中医更好地治疗月经病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搜集近年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月经病中医治疗的规律和趋势。中医治疗月经病多围绕温肾助阳、活血化瘀... 本文分别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阐明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常用治疗方法,及目前的治疗进展,为使中医更好地治疗月经病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搜集近年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月经病中医治疗的规律和趋势。中医治疗月经病多围绕温肾助阳、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滋阴等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并利用女性生殖周期进行中医药人工周期疗法。西医治疗月经病一般围绕月经周期的激素水平进行性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可以优势互补,既能改善单一的激素治疗的副作用,降低风险,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病 中西医治疗 用药规律 中医药人工周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经过少临证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维娜 张黎 王冰 《四川中医》 2011年第12期85-86,共2页
月经过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为妇科的常见病,肾虚肝郁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变化,以补肾疏肝法为基础治疗月经过少,结合中医药周期疗法于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月经过少 补肾疏肝 中医药周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结合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鑫 慕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期206-206,共1页
目的分析中药内服结合中药敷贴对乳腺增生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法,给予对照组(n=55)患者采用中医药周期疗法,实验组(n=55)患者中医药周期疗法同对照组,同时外用中药散结膏;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 目的分析中药内服结合中药敷贴对乳腺增生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法,给予对照组(n=55)患者采用中医药周期疗法,实验组(n=55)患者中医药周期疗法同对照组,同时外用中药散结膏;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8%(45/5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2/5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按照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疼痛具有肯定的疗效,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则能明显提高疗效,本疗法为治疗乳腺增生疼痛的有效措施,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疼痛 中医药周期疗法 自拟散结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血调经汤治疗痛经85例
17
作者 贾顺利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5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调经汤 痛经 治疗 中医药周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孕三法治疗排卵障碍36例
18
作者 张青云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年第4期176-176,共1页
以清理胞宫、促卵种玉、助黄安胎三法治疗排卵障碍 36例 ,受孕数为 35例 ,总受孕率为 97.2 %。
关键词 助孕三法 排卵障碍 中医药周期疗法 加味生化汤 助孕种玉汤 助黄安胎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宏利主任医师防治子宫粘连经验
19
作者 蒋敏 赵宏利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第6期42-43,共2页
本文主要探讨赵宏利教授根据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分段周期用药,增值期以培补先天为主,分泌期辅以活血通经,五脏同调,经期活血化瘀,通络散瘀,达到防治术后再次粘连,恢复内膜结构与功能。
关键词 预防子宫粘连 赵宏利 临床经验 中医药周期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