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结合中医调周法治疗的思路及现状分析
1
作者 李柳丽 冯敬华 谭杨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7期9-10,24,共3页
复发性流产属于妊娠期常见疾病,病因复杂,西医对不同病因有针对性药物治疗。对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所致复发性流产给予阿司匹林以及强的松治疗,可取得不错的疗效,但孕期使用存在风险。中医将复发性流产归为“滑胎”范畴,根据具体临床... 复发性流产属于妊娠期常见疾病,病因复杂,西医对不同病因有针对性药物治疗。对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所致复发性流产给予阿司匹林以及强的松治疗,可取得不错的疗效,但孕期使用存在风险。中医将复发性流产归为“滑胎”范畴,根据具体临床症状辨证治疗。中医调周法以阴阳消长转化理论展开,被广泛应用于妇科各疾病领域中均取得了好的疗效,本文就中医调周法的治疗现状及思路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磷脂抗体 复发性流产 中医调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调周法联合生酮饮食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梁未雯 赵永新 +5 位作者 周英 吴士英 李连兄 姜和平 刘瑞 裴小娟 《光明中医》 2022年第7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调周法联合生酮饮食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确诊为PCOS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中医调周法联合生酮饮食组、中医调周法组、生... 目的研究中医调周法联合生酮饮食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确诊为PCOS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中医调周法联合生酮饮食组、中医调周法组、生酮饮食组、来曲唑组,观察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性激素(FSH、LH)、AMH、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以及2组患者治疗后周期优卵泡数、周期排卵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调周法联合生酮饮食组BMI、LH、AMH改善均明显优于中医调周组、生酮饮食组、来曲唑组(P<0.05),血清FSH升高不明显(P>0.05);中医调周法联合生酮饮食组妊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调周法联合生酮饮食可调节PCOS患者紊乱的性激素及AMH水平,改善患者BMI水平,显著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调周法 生酮饮食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调周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健引起不孕症45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樊璠 樊成华 +1 位作者 秦岭 秦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调周法"对黄体功能不健引起不孕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黄体功能不健而导致的不孕症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5例。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调用法"... 目的探讨"中医调周法"对黄体功能不健引起不孕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黄体功能不健而导致的不孕症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5例。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调用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妊娠率为71.11%,显著南于对照组42.22%,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调周法"对黄体功能不健引起不孕症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调周法 黄体功能不健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调周法治疗女性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舒恬 卜蔚 +2 位作者 何菲 刘芮妮 吴沅皞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调周法是中医针对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进行分期施治的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月经病和妇科病的治疗中。女性痤疮患者症状常随月经呈现周期性变化,如痤疮经前加重、经后减轻,经前乳房胀痛、心情烦躁等,还可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认为,月经... 调周法是中医针对女性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进行分期施治的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月经病和妇科病的治疗中。女性痤疮患者症状常随月经呈现周期性变化,如痤疮经前加重、经后减轻,经前乳房胀痛、心情烦躁等,还可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认为,月经周期中的阴阳周期变化是女性经期痤疮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多位医家应用调周法分期论治,顺应周期阴阳消长规律,临床取得不错的疗效。现将调周法在女性痤疮诊疗中的理论依据、临床用药经验以及临床研究现况汇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调周法 人工周期疗法 女性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调周法治疗黧黑斑
5
作者 潘祥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31-31,共1页
黧黑斑是由于皮肤色素改变而在面部呈现局限性褐色斑的皮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黄褐斑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多于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及生活条件的提高,女性对自身形象要求更加完美,女性一旦出现面部黧黑斑,大部分人均会寻医问药... 黧黑斑是由于皮肤色素改变而在面部呈现局限性褐色斑的皮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黄褐斑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多于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及生活条件的提高,女性对自身形象要求更加完美,女性一旦出现面部黧黑斑,大部分人均会寻医问药,有些人会借助于美容院,但往往效果不佳,且易复发。于是她们会求助于中医,加之出现月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故她们大多数在妇产科就诊。作者自2014年至今运用中医调周法治疗黧黑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调周法 黧黑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调周治疗黄体功能不健不孕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黄习韬 唐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12Z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调周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健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不孕门诊就诊的黄体功能不健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克罗米芬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依据月经周期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调周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健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不孕门诊就诊的黄体功能不健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克罗米芬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依据月经周期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中医调周治疗。结果治疗开始后1年内治疗组妊娠率为60.0%,对照组为43.3%,2组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乳房胀痛等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调周法可显著改善患者黄体功能,提高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功能不健 不孕 中医调周法 妇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周法在妇科病证中的运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微微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中医调周法将传统中医方法与现代妇产科理论进行深度融合和渗透,针对妇科排卵功能失调等病症,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调周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排卵功能失调,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除此以外,与人工周期疗法相比,中医调周法的治疗范围更加广泛... 中医调周法将传统中医方法与现代妇产科理论进行深度融合和渗透,针对妇科排卵功能失调等病症,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调周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排卵功能失调,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除此以外,与人工周期疗法相比,中医调周法的治疗范围更加广泛,从早期的月经病到不孕不育症,从功能性疾病到器质性疾病,中医调周法均取得了不错的临床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医调周法在妇科病症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调周法 妇科病症 运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新靶点和中医药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莉 张志强 +1 位作者 孙良佐 韩国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2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新靶点和中医药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为PCO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26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新靶点和中医药调周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为PCO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26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调周法联合肠道菌群新靶点单味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睾酮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彩超卵巢指标(卵巢切面总面积、卵巢总体积及间质面积)及不良反应(月经不调、不孕、痤疮、多毛及肥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2,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睾酮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分别为(1.01±0.42)U/L、(70.01±6.40)pmol/L、(11.17±2.32)g/L及(1.87±0.44)U/L;对照组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睾酮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分别为(1.73±0.63)U/L、(91.51±2.71)pmol/L、(16.26±3.68)g/L及(2.91±0.71)U/L。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睾酮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5;t=2.98,P<0.05;t=4.77,P<0.05;t=2.72,P<0.05)。观察组患者的卵巢切面总面积、卵巢总体积及间质面积分别为(5.71±0.07)m^(2)、(4.54±2.01)m^(2)及(1.94±0.09)m^(2);对照组患者的卵巢切面总面积、卵巢总体积及间质面积分别为(9.39±0.21)m^(2)、(6.19±1.32)m^(2)及(2.28±0.19)m^(2)。观察组患者的卵巢切面总面积、卵巢总体积及间质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7,P<0.05;t=3.60,P<0.05;t=3.08,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0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结论肠道菌群新靶点和中医药调周法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新靶点 中医周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