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中文教育促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宝贵 李慧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8,共9页
国际中文教育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价值导向。文章首先诠释了国际中文教育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内涵意蕴。其次,从逻辑关联和相互作用两个方面阐释二者之... 国际中文教育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价值导向。文章首先诠释了国际中文教育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内涵意蕴。其次,从逻辑关联和相互作用两个方面阐释二者之间的关系,逻辑关联表现为国际中文教育通过提升中文国际地位、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中外贸易畅通、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等方式促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相互作用表现为国际中文教育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互相影响,并在多元主体长期、稳定地支持下共同进步。最后,提出国际中文教育促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的路径:完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提高国际中文教学质量、建强国际中文人才队伍、丰富国际中文产品服务以及强化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 逻辑关联 相互作用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文化教育交流精品项目对外传播视角
2
作者 杨海军 马妤含吟 《新媒体与社会》 2024年第1期332-341,402,403,共12页
数字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新型传播平台为支撑,以互联网价值理念和中华文明价值理念为引领的文化教育精品项目的对外传播,可以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目标受众群体阐释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文化教... 数字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新型传播平台为支撑,以互联网价值理念和中华文明价值理念为引领的文化教育精品项目的对外传播,可以更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针对目标受众群体阐释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文化教育精品项目传播的理念和功能价值,在国际合作交流过程中的话语建构的方式,在增强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实践中的顶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通过经典案例梳理和分析,探析文化教育对外交流精品项目传播在增强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力影响力方面的特殊意义及创新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 文化教育精品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深刻意蕴、重点任务及时代要求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易 王凡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101,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提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既是续写...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提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既是续写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使命自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应重点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精髓,即聚焦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哲思、邦交之道、治国理念和精神追求展示出来、传播出去。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着力回应时代诉求,保持开放的视野胸襟。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筛选和补充完善;二是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树立回应时代问题的自觉意识,采用时代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路径;三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尊重不同文明的平等地位,承认和维护不同文明的多样性,深化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马克思主义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被引量:1
4
作者 岳树梅 王婉清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5-100,共6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前提条件,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中...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前提条件,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增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在明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探析以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增强的宏观策略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 传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新征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时代议题 被引量:13
5
作者 包萨仁娜 张毓强 《对外传播》 2022年第11期63-67,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明确要求,明确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历史性目标。中华文明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其传播与文化自信自强相互促进、深刻互动。要在立足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明确要求,明确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历史性目标。中华文明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其传播与文化自信自强相互促进、深刻互动。要在立足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的基础上,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新时代,要实现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需要围绕中华文明传播、深化文明交流展开,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代表的自主创新理论和概念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传播力 文化自信 国际传播 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中华文明的青年群体传播——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
6
作者 蒋肖斌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37,共3页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呈现出“博物馆热”“非遗热”“考古热”等多种形态,尤其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本文从国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出发,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探讨以“青春国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与方法,为中华文明...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呈现出“博物馆热”“非遗热”“考古热”等多种形态,尤其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本文从国学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出发,以《中国青年报》国学版为例,探讨以“青春国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与方法,为中华文明传播的媒体实践提供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国学 中国青年报 中华文明传播力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在拉美:“生活世界”里的多形态传播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月枝 王欣钰 王一竣 《青年记者》 2024年第10期62-73,共12页
2024年是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成立十周年,中拉人文交流是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传播、促进全球南方文明互鉴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超越媒介中心主义视角,结合在阿根廷、智利两国的实地调研... 2024年是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成立十周年,中拉人文交流是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传播、促进全球南方文明互鉴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超越媒介中心主义视角,结合在阿根廷、智利两国的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对节日庆典的仪式场域、传统艺术的审美欣赏、互动娱乐的沉浸体验、生活方式的理念内化、经济领域的人文空间等多形态的中国文化传播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指出,跨文化传播应面向“生活世界”探索认知转型,注重文化的杂糅性、地方性、人民性和物质性,并指出增强文化自信、融合转型创新、联结地方特色、聚合多元主体、浸润日常空间、发展人文经济等启示,为进一步提升中拉民心相通、促进对拉文化传播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中国文化在拉美及全球传播的三大价值目标与意义追求:一是增强中华文明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播力影响力,二是丰富世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的文化交往与团结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美 中华文明传播力 生活世界 文明互鉴 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传播力提升路径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杨迪 杜碧涵 《现代英语》 2024年第22期59-61,共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强,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至关重要。中国文化理念需要通过文化交流、国际媒体等渠道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助力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成为中流砥柱。研究中华文明传播力提升路径在高校...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强,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至关重要。中国文化理念需要通过文化交流、国际媒体等渠道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助力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成为中流砥柱。研究中华文明传播力提升路径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文明传播教学能力、组织学生文明传播创新活动等方面,旨在提高英语人才的中华文明传播意识和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在国际范围内展现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传播力 高校英语课堂 提升路径
原文传递
从参与建构到范式超越:“韩流”的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再认识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月枝 高雨曦 俞雅芸 《青年记者》 2024年第6期39-48,64,共11页
凭借统揽影视、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的“韩流”,韩国从以制造业崛起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跃升为发达靓丽的东亚代表,受到全球年轻受众的热情追随,也成为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明传播力的借鉴对象。然而,在“模仿”和“抵制”的争... 凭借统揽影视、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的“韩流”,韩国从以制造业崛起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跃升为发达靓丽的东亚代表,受到全球年轻受众的热情追随,也成为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明传播力的借鉴对象。然而,在“模仿”和“抵制”的争论中,“韩流”或被置于发展主义的视角下被完全“去政治化”,或被视为不值一提的“昙花一现”。这两种态度都未能揭示中国在“韩流”形成与传播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也未能挖掘出真正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传播的经验教训。本文以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框架,重新回溯中国如何主动引介和参与“韩流”产业发展与话语建构,并基于“韩流”在全球文化秩序中的定位,总结其模式的内部矛盾,进而探讨中华文明传播力建设如何形成超越“韩流”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流 文化主体性 文化产业 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 中华文明传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传播的独特气质及其时代价值
10
作者 田素美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第4期79-84,共6页
本文认为,家庭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文明形态,家庭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家庭传播过程彰显了华夏文明的独特气质,家庭传播研究对于建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及“讲好中国故事... 本文认为,家庭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文明形态,家庭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家庭传播过程彰显了华夏文明的独特气质,家庭传播研究对于建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及“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传播 华夏文明气质 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社科期刊“走出去”发展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雪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7期142-145,共4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社科期刊“走出去”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目的】提升学术出版与传播能力,推进我国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定量数据分析等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当下国内社科期刊“走出去”发展过程中...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社科期刊“走出去”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目的】提升学术出版与传播能力,推进我国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定量数据分析等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当下国内社科期刊“走出去”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盲目上马、发展目标错误、缺乏有力的国际化出版平台支撑等问题。【结论】笔者认为应该从集中力量创办优质期刊,打破西方学术评价体系的唯一性与创办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出版平台等方面入手,改变我国社科类期刊现存的“散、弱、小”这一局面,建立“有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真正实现国内高质量学术成果“走出去”的理想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社科期刊 出版与传播 中华文明传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