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体现
1
作者 吕文利 陈华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6,共9页
教材编写是国家事权,集中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是... 教材编写是国家事权,集中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编成的,其内容在“连续性是中华文明存续的基础”“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统一性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包容性促进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平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五个方面高度契合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之间的指导关系,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基础教育教材相结合的典范,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2
作者 何兰萍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中医既是中国的原创医学,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与中华文明的生成、发展与繁荣休戚相关。中医的原生性以及不曾中断的传承和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中医独特的理论、诊断、治疗及方法印证了中华文... 中医既是中国的原创医学,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与中华文明的生成、发展与繁荣休戚相关。中医的原生性以及不曾中断的传承和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中医独特的理论、诊断、治疗及方法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中医学术的“源流一体”和“一源多流”、中医与少数民族医学共同构成统一的中国传统医学体系,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中医对境内其他民族医疗知识以及对境外其他异族医学的容纳与吸收,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中医独特的生命观以及治病法中的“和”“平”思想,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传承发展好中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华文明 五个特性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论语》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3
作者 李秀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9期67-71,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历程用事实说明,中华民族能够选择走自己的道路,依赖于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创造智慧。《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它的核心理念至今仍然对中华民族及世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该...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历程用事实说明,中华民族能够选择走自己的道路,依赖于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创造智慧。《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它的核心理念至今仍然对中华民族及世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该文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5个突出特性的阐述,论述《论语》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所展现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从《论语》来阐释中华文明5个突出特性,展现其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以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发展 文化使命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代松 《新湘评论》 2023年第14期16-1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深刻把握“五个突出特性”,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本质和精髓,奋力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 文化凝聚力 个突出 现代文明 引导力 精神推动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哈尔滨特色文化中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5
作者 陈鹏 《学理论》 2025年第2期81-82,共2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自信。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史资源丰富多样,形成了颇具魅力的城市特色文化,不仅涵盖哈尔滨地方文化特点,还兼具哈尔滨古代和近现代文明的优秀特征。同时,这些文化中还蕴含着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均得到了完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哈尔滨 特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内涵阐释
6
作者 冯静 《政工学刊》 2025年第2期8-1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关键词。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关键词。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对于这五大突出特性的内涵阐释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视角,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华文明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突出特性 内涵阐释 深入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工业遗产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7
作者 李然 梁梅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工业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共同创造的中国工业文明的生动见证,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工业遗产蕴含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价值理念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 工业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共同创造的中国工业文明的生动见证,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工业遗产蕴含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价值理念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征相生相成,成为了理解中华文明的关键。阐释工业遗产蕴含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理解中华民族工业文明基因的自我赓续,有利于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与文化自信,推动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荡中华文明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明 工业遗产 突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马克思主义之维 被引量:1
8
作者 辛向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45,共10页
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分析和把握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来看待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分析和把握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来看待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来看待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来看待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来看待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看待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这些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与实践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现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9
作者 黄晓锋 《嘉应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的、历史的、逻辑的关联。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历史文化基因,决定着这条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内在特征和发展方向。作为国家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主体性相结合的实践结晶,中国式...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的、历史的、逻辑的关联。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历史文化基因,决定着这条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内在特征和发展方向。作为国家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主体性相结合的实践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既充分体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又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意涵的进一步彰显开辟了广阔空间。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价值追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在“两个结合”中协同共进,才能自觉自信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持续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思想根源与传承发展实践
10
作者 谢清果 韦俊全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国之要事。立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了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内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传播廓清了方向,锚定了基准。若要更...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国之要事。立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出了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内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传播廓清了方向,锚定了基准。若要更好地开展文明传承与传播活动,须对五大突出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解读和重返基源式的梳理。本研究回到文明的历史与当下现场中,通过回顾中华民族深蓄五千多年的典籍文化与文明交流传播事件,进而对五大突出特性的深层内涵与生成逻辑进行考查,从观念与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并通过探讨五千多年的文明实践何以在漫长的文明时空中历久弥新,以回应未来的文明发展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传播 文明气质 文化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子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定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高度概括凝练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连续...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从内容形态上,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中华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定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高度概括凝练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从中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上,可以清晰印证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非遗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一璞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两个结合”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科学概括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通过深刻认... “两个结合”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科学概括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通过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来准确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将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源源不断地从丰厚的文化母体和科学的指导思想中获得鲜活的能量,坚守理论文化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文化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庆柱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5-11,F0002,共8页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形成了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史,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体现。从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变化及“文官政治”“史...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形成了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史,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体现。从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变化及“文官政治”“史官政治”“贤明政治”中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绩。几千年来形成的黄帝祭祀成为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物化载体;从考古发现与遗传学研究来看,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血缘基础;从统一性王朝名称与和亲文化来看,都彰显出民族融合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都城建制来看,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中和”国家认同核心理念,反映出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凝聚力。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及域外宗教在中国的和平发展,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清前期长城地带历史变迁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14
作者 邓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系统、精准的总结、提炼,该理论即是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结合清前期长城地带的历史变迁... 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系统、精准的总结、提炼,该理论即是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结合清前期长城地带的历史变迁可知,清朝在使用和管理长城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在促进长城地带统一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在维系长城地带的统合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在促进长城地带民族交融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在维系长城地带和平及贸易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长城 变迁 中华文明 个突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承德史迹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15
作者 姜海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3-99,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凝练出的“五个突出特性”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独特属性,是观照过去、展望未来、把握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把秘钥。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史迹入选《世界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凝练出的“五个突出特性”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独特属性,是观照过去、展望未来、把握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把秘钥。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史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诠释“五个突出特性”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脉络不无裨益。碑志、典籍、建筑等承德史迹见证了清代木兰秋狝、修《四库全书》、土尔扈特部东归、六世班禅觐见等重大事件的始末原由,探求其中折射出的历史逻辑有助于加深对“五个突出特性”的正确理解,从而更好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历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 清朝 中华民族 中华文明 个突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视听文艺的文旅实践中感受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16
作者 武欣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4,共4页
视听文艺的文旅实践是近年来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现象。依托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一批注重人文知识比重,强化思想内涵,以文旅融合传承中华文化的视听文艺作品走进大众视野,着力表达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展现大视听时代,... 视听文艺的文旅实践是近年来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现象。依托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一批注重人文知识比重,强化思想内涵,以文旅融合传承中华文化的视听文艺作品走进大众视野,着力表达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展现大视听时代,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共创共赢的景象。视听文艺的文旅实践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国际重大赛事等实践,以深厚的文化张力、丰富的艺术创意、广阔的国际视野、前沿的科学技术、稳定的产品品质、成熟的发展模式,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动力和闪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文旅融合 大视听时代 文化产业
原文传递
五种路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理答——以七年级历史教学为例
17
作者 伏军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4期72-74,共3页
历史教学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专业水平,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结合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根植于课堂实践,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并尝试通过... 历史教学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专业水平,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结合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根植于课堂实践,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并尝试通过以下五种路径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选取典型文化符号,在深度学习中体味文明特性;透析历史变法改革,在史料实证中总结文明特性;把握时代变化特征,在主题教学中提炼文明特性;立足王朝宏大气象,在问题探究中归纳文明特性;走进诸子百家先贤,在文本解读中剖析文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初中历史 教学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凉文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18
作者 张国才 《发展》 2024年第9期31-34,共4页
20 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的历史根基,首次提炼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特性。五凉文化作为隋唐... 20 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的历史根基,首次提炼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特性。五凉文化作为隋唐大一统盛世文化的源流之一,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生成、发展、演变与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度契合,彰显着鲜明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华文明 凉文化 现代文明 突出特性 历史根基 盛世文化 个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数智时代文艺的审美表达
19
作者 张晶 解英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5,共10页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传统以人为文艺创作主体的人类文艺创作劳动正在被以人工智能为主体的艺术作品生成所取代,这为文艺的审美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媒介手段和传播平台。在数智时代,传统“人”在文艺创作中的主体地位被动摇,并由此衍生出审...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传统以人为文艺创作主体的人类文艺创作劳动正在被以人工智能为主体的艺术作品生成所取代,这为文艺的审美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媒介手段和传播平台。在数智时代,传统“人”在文艺创作中的主体地位被动摇,并由此衍生出审美主体被弱化、虚像生活、碎片化传播、超真实和娱乐至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出当前的文艺审美表达困境,尤其是生成式Al的出现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发生了改变,这必将引发艺术审美、艺术评论,乃至艺术理论建构的重大变化。因此,如何确立数智时代的审美表达,厘清传统完全以人为主体的文艺创作与当前数智时代文艺创作之间的根本界限,成为文艺创作首先面对的问题。中华文明一直以来都以人为本、循时而新,是解决当前数智时代人的主体性被削弱和应对全新媒介环境进行理论建构的重要参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论述不仅揭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让我们深刻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还为数智时代文艺的审美表达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科技 文艺 中华美学话语体系 超真实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探析
20
作者 张翔 陈欢 《南方论刊》 2024年第8期3-5,9,共4页
共同富裕思想植根于璀璨的中华文化沃土,它不是对物质维度的单一指向,而是统筹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富裕,即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全新视角,是全面解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思想植根于璀璨的中华文化沃土,它不是对物质维度的单一指向,而是统筹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富裕,即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全新视角,是全面解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