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磊 朱洪兴 杨叶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
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中部,以... 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中部,以邯郸、邢台、聊城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北部,以淮北、宿州组成的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和以阜阳、信阳、驻马店等市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南部区域之间的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城镇化质量水平由各分指标水平综合构成,但其水平高低不存在对应关系。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是必然。依据测评结果提出差异对待、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策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质量评价体系 熵值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曹万林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灰色关联度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因子与县域经济发展最为密切,其次是公平因子、治理因子、环境因子与保障因子。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最显...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灰色关联度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因子与县域经济发展最为密切,其次是公平因子、治理因子、环境因子与保障因子。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最显著,第三产业还未能真正成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须从产业结构、分配机制、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以促进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县域经济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漆向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6-60,共5页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中原经济区建设首次提出要由新型城镇化来引领&...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中原经济区建设首次提出要由新型城镇化来引领"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这主要是基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及城镇化快速发展有利于"三化"的整体协调及同步推进等原因。应通过新型城镇化解决城镇化发展滞后及其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统筹,产城融合,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新型工业 新型农业现代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的乡土景观挖掘与营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郁敏 李海霞 王磊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7,共3页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有利于解决城乡千篇一律的问题。将以河南省为核心代表的中原经济区乡土景观元素,划分为以天、地、木、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元素,以及反映地域历史和精神的人文环境元素两大部分进行挖掘与整理,并试图对...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有利于解决城乡千篇一律的问题。将以河南省为核心代表的中原经济区乡土景观元素,划分为以天、地、木、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元素,以及反映地域历史和精神的人文环境元素两大部分进行挖掘与整理,并试图对新型城镇中居住区、道路、公园等就乡土景观在如何表达与营造方面提出系统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建设 乡土景观 挖掘与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丹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
保持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及其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范围内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其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同时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分别从观念、政府和社会角度提出了破... 保持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及其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承载力范围内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其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同时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分别从观念、政府和社会角度提出了破解城镇化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景观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营造途径研究
6
作者 郁敏 周勃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
乡土景观蕴含着浓郁的自然美、生态美、文化美、生活美、社会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城镇化建设中忽视自然生态景观与地域特色的融合,造成了城乡景观环境千篇一律的现象。关注乡土景观营造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中原经济区新... 乡土景观蕴含着浓郁的自然美、生态美、文化美、生活美、社会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城镇化建设中忽视自然生态景观与地域特色的融合,造成了城乡景观环境千篇一律的现象。关注乡土景观营造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从乡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乡土景观的元素挖掘与营造途径展开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景观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建设 营造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昊 《统计与管理》 2014年第4期58-60,共3页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本为核心的、健康的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根本区别,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多元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策略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本为核心的、健康的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根本区别,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多元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策略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集约化经营,运用智能化技术,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促进城乡统筹,构建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效应的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8
作者 张浩 王娅杰 《智能城市》 2019年第16期17-18,共2页
文章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界定,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中原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市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探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文章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界定,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中原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市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探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在空间格局上存在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特点,区域片区化发展方式明显。(2)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趋向于均衡发展,各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上较为稳定,在所研究年份内热点区不断增加、冷点区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 空间自相关 边界效应 空间格局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圆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6年第9期39-40,共2页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拉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针对目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对金融支持的背景、必要性和优势条件展开分析,提出了改进融资平台、整合金融监管、创...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拉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针对目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对金融支持的背景、必要性和优势条件展开分析,提出了改进融资平台、整合金融监管、创新金融产品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金融支持 现代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考
10
作者 丁昱文 何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35-37,共3页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进入全面实质性推进阶段。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成河南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为此,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增强产业支撑力,推进新型农...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进入全面实质性推进阶段。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成河南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为此,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增强产业支撑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构建科学的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战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方略谈
11
作者 张孟超 《现代商业》 2013年第7期65-65,共1页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对于中原经济区而言,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笔者从对新型城镇化的概述着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方略,目的是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指...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对于中原经济区而言,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笔者从对新型城镇化的概述着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方略,目的是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意义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构建
12
作者 马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3-145,共3页
本文在总结河南省城镇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制约因素的深入剖析,就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河南城市发展路径进行探索性设计,即园林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并就该路径设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新型城镇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玲 韩传龙 周冲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9-202,共4页
中原经济区已经进入国家战略,构筑新型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一个目标。当前发展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要正确认识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如下思路:以产业集聚引领城镇... 中原经济区已经进入国家战略,构筑新型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一个目标。当前发展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要正确认识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如下思路:以产业集聚引领城镇化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对策
原文传递
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41
14
作者 徐君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3期72-75,共4页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工业 新型城镇 农业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 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合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6,共4页
河南城镇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制约了河南"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传统的城镇化之路存在许多弊端,河南应从本省省情出发,突出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搞好配套改革,走中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促... 河南城镇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制约了河南"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传统的城镇化之路存在许多弊端,河南应从本省省情出发,突出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搞好配套改革,走中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坚持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和产城互动,打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三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四是推进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政策,破解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 中原经济区 “三”协调 城乡一体 产城互动 新型农村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冬晓 《中国经贸导刊》 2012年第4期45-47,共3页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对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亟待解决问题,但也面临有利的机遇。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必须妥善处...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对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亟待解决问题,但也面临有利的机遇。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必须妥善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关系,必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产业支撑,必须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城乡统筹
原文传递
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迅周 杨流舸 《河南科学》 2014年第6期964-969,共6页
结合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实际,总结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二级指标6类,即城市人口与地域指标、城市经济指标、城市生活方式指标、城市发展潜力指标、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三级指... 结合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实际,总结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二级指标6类,即城市人口与地域指标、城市经济指标、城市生活方式指标、城市发展潜力指标、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三级指标21类.对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Q聚类分析,对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做出对比,将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划分为4类,在此基础上对4类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水平 综合评价 城区 中心城市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跟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莉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7-81,共5页
文化的一体化既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查显示,当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理念规划缺失、集体活动匮乏、产品有效性不足、设施普及率及利用率低、... 文化的一体化既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查显示,当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还存在理念规划缺失、集体活动匮乏、产品有效性不足、设施普及率及利用率低、服务管理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规划、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供给、平衡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建立完善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等,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有序跟进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新型城镇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探索——对中原经济区发展道路的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殿敏 《决策探索》 2012年第2期31-32,共2页
当前,中原经济区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政策支持等。建设中原经济区... 当前,中原经济区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政策支持等。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中原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 城镇 “十二五” 道路 路径 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富洲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8-51,共4页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符合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符合河南省情需要。其着力点在于搞好城镇科学规划,加快新型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大力提升全省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农村新型社区战略基点作...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符合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符合河南省情需要。其着力点在于搞好城镇科学规划,加快新型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大力提升全省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农村新型社区战略基点作用;勇于先行先试,探索制度创新。实践上要注重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正确处理"三化"之间的关系,加快领导方式转变,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新型城镇 中原经济区 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