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诗学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以中古诗歌运动中比兴的历史命运为例 |
张节末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2
|
中古诗歌误字略说——兼谈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校勘 |
王云路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3
|
中古诗歌语言源流演变述略 |
王云路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1
|
|
4
|
从以形译神到以神译形——以汪榕培中古诗歌英译为例 |
蔡华
|
《大连大学学报》
|
2015 |
1
|
|
5
|
探索语言奥妙 解读诗歌意蕴——读王云路先生《中古诗歌语言研究》 |
楚艳芳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中古诗歌生态书写的审美视界 |
刘燕歌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7
|
中古汉语基本方位词语义研究——以中古诗歌为例 |
陈春雷
刘增库
|
《池州学院学报》
|
2013 |
0 |
|
8
|
中古诗歌语序的错综 |
陈祥明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2 |
0 |
|
9
|
中古诗歌松意象探微 |
陆祖吉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3 |
0 |
|
10
|
中古诗歌异文校证引例 |
陈祥明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1
|
“言意之辨”·“清谈”·“隐秀”──论“清谈”在中古诗歌语言转型中的作用和意义 |
张沂南
林道清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12
|
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歌鉴赏命题特点和应考策略 |
王春丽
|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
2006 |
2
|
|
13
|
喜看新桃换旧符——读《中国中古诗歌史》 |
祝诚
李金坤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4
|
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 |
王云路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2
|
|
15
|
"诗歌"的史与诗歌的"史"——评《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 |
莫真宝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6
|
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突破——《中国中古诗歌史》 |
张晶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7
|
简述汉魏六朝诗歌中的新词及其分类 |
王云路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8
|
以“演化”为骨架的诗人及诗风研究——评阮忠《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 |
陈晓芸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9
|
曹植与嵇康诗歌气格比较 |
虞德懋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20
|
曹植谢灵运诗歌薮脉比较 |
虞德懋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