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子善与“中国书学研究会”:催生书法学会诞生的土壤
1
作者 菅野智明 范丽雅 《美术大观》 2023年第8期116-123,共8页
“中国书学研究会”是1943年以国民政府要员、著名书法家及教育家等为发起人兼赞助人,诞生于重庆的学术研究团体,书法家、教育家沈子善是该团体的创建者兼核心人物。因该团体还发行《书学》杂志,故一直被视为全国规模书法学会的先驱。... “中国书学研究会”是1943年以国民政府要员、著名书法家及教育家等为发起人兼赞助人,诞生于重庆的学术研究团体,书法家、教育家沈子善是该团体的创建者兼核心人物。因该团体还发行《书学》杂志,故一直被视为全国规模书法学会的先驱。鉴于围绕这一团体的既往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迄今尚未厘清,因此,本文首先是从以往书法/书学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中的存在方式出发,对沈子善在该团体的设立及运营中起主导作用的要因加以探讨,厘清民国后期书法作为书学获得学术地位的过程。接下来,在对沈子善作为该团体的实质性主导者予以确认后,通过他本人的研究经历以及比较“中国书学研究会”与旧有的书法/书学研究组织,考察沈目标所指的“中国书学研究会”作为学会组织的独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学研究会 沈子善 书法 书学 学会组织 传统学问与近代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坚守视角看中国书学研究会“标准行书”创制的意义
2
作者 刘舒扬 《美术文献》 2023年第3期45-47,共3页
在20世纪初汉字简化运动潮流中,中国书学研究会作为民间专业书法社团,提供了汉字简化方案,即“标准行书”。汉字是我国数千年来民族意义与文化精神的寄托。本文对“标准行书”创制背景及其内容、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此方案在维护汉字... 在20世纪初汉字简化运动潮流中,中国书学研究会作为民间专业书法社团,提供了汉字简化方案,即“标准行书”。汉字是我国数千年来民族意义与文化精神的寄托。本文对“标准行书”创制背景及其内容、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此方案在维护汉字的前提下,依靠文字历史沿革对汉字进行简化,意在保持民族意识,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回顾这一段历史,有利于促进当代文字改革,对书法艺术发展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中国书学研究会 “标准行书”
原文传递
现代化滥觞:沈子善对民国书法教育普及之贡献
3
作者 王曼辞 《大学书法》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论及民国书法的复兴,中国书学研究会功不可没,其中最核心的人物当属沈子善。沈子善较早地提出了“书法学”的概念,试图将书法学科化。抗战期间,沈子善联合各界人士成立中国书学研究会并创办书法专刊《书学》。在书法教育领域,沈子善依... 论及民国书法的复兴,中国书学研究会功不可没,其中最核心的人物当属沈子善。沈子善较早地提出了“书法学”的概念,试图将书法学科化。抗战期间,沈子善联合各界人士成立中国书学研究会并创办书法专刊《书学》。在书法教育领域,沈子善依据《部颁小学国语标准》对小学书法教育作出了更为细致的划分,编订了统一的习字范本。根据初学者的实际情况,对执笔、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简明的讲解,并探索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子善 书法教育 中国书学研究会 书学》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中国书学,普及书法教育──《书学》杂志对民国时期书法学术环境的影响
4
作者 刘舒扬 《美术文献》 2023年第4期39-41,共3页
民国时期,西方学术思想涌入中国,传统教育被新式教育取代,西方分科教学观念促进了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而书法教育未能真正被纳入现代学科体系之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因此,中国书学研究会创办《书学》杂志,通过书法专业学科研究与普及书... 民国时期,西方学术思想涌入中国,传统教育被新式教育取代,西方分科教学观念促进了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而书法教育未能真正被纳入现代学科体系之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因此,中国书学研究会创办《书学》杂志,通过书法专业学科研究与普及书法教育的方式改善了书法学术环境,增强了民族自信与国家认同感,让书法艺术重新回归基础教育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杂志 中国书学研究会 书法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