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于伟峰 商植桐 李永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6,共4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方面,可以清晰其中华民族一员的明确定位,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并努力通过奋斗去实现;在大学生个性社会化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相融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葛宇宁 《大庆社会科学》 2018年第3期45-49,共5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相融性。它们具有共同的旨归:都是一种"三观"教育,都重视学生的德性涵养和人文素养提升。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活目前的高校思政课堂,因为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相融性。它们具有共同的旨归:都是一种"三观"教育,都重视学生的德性涵养和人文素养提升。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活目前的高校思政课堂,因为课堂上讲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都有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辨析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质量,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 关联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涵养养成 被引量:5
3
作者 任伟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3年第6期61-64,共4页
近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其价值日益凸显。而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爱国情怀、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促使道德意识觉醒等多个方面都会对学生的涵养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仔细审视高校传... 近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其价值日益凸显。而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爱国情怀、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促使道德意识觉醒等多个方面都会对学生的涵养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仔细审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效果欠佳、内容单一及定位错误等问题,通过重读国学经典、打造优秀大学文化、建设优质教育队伍、设立传统文化学科体系等途径,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与教育路径的创新,切实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涵养养成中的多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 涵养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职特点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
作者 李蓉 《广西教育》 2014年第35期116-118,共3页
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立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点,大力推进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围绕"人文南职"的目标,积极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途径,全方位多层面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此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高职院校,培养... 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立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点,大力推进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围绕"人文南职"的目标,积极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途径,全方位多层面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以此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高职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人文素质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9
5
作者 于伟峰 商植桐 +1 位作者 于雪梅 齐景爱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5,23,共6页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现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现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 内涵 素质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于伟峰 孙素梅 +1 位作者 王丽 马喜春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从文化价值来说,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创新;从精神塑造和道德价值来说,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树立正确而高尚的荣辱观;从现实社会应用价值来说,有助于抑制和消解在社会...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从文化价值来说,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创新;从精神塑造和道德价值来说,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树立正确而高尚的荣辱观;从现实社会应用价值来说,有助于抑制和消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产生的文化危机、道德失范和价值观的混乱,形成良好有序的道德局面;从生活价值来说,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增添人生情趣;从发展动力价值来说,可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 教育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斐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21年第3期83-83,共1页
本文将探究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作用意义。并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1.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当前教育受... 本文将探究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作用意义。并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1.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当前教育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外来文化已逐步影响到我国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热情,甚至出现对民族文化的冷漠感。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拉近与学生情感体验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 渗透教学 冷漠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外来文化 创新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述论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正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109,共4页
研究者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概括分析和实证调查,并探究了教育困境的多重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推进此项教育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亚洲"儒教文化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典型经验的借鉴研... 研究者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概括分析和实证调查,并探究了教育困境的多重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推进此项教育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通过对亚洲"儒教文化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典型经验的借鉴研究,论证了我国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目前,学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如下: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凸显政府的强力主导作用和设计科学合理的总体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教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丁建军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73,共2页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伟峰 张秀军 +1 位作者 齐景爱 张彬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建设祖国的热情;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加强道德修养;指导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实践;为当代大学生增添人生情趣,使生活丰富多彩。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伟峰 马立民 +1 位作者 商植桐 齐景爱 《天津电大学报》 2008年第1期64-67,75,共5页
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丈化教育,必须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遵循辩证、历史、发展、客观的原则;遵循实践检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遵循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 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丈化教育,必须遵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遵循辩证、历史、发展、客观的原则;遵循实践检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遵循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原则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伟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与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上具有同一性;"概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上具有一致性。"概论"课是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把加强和深化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概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海舰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0-117,共8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小学生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融入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有教无类的平等式教学、因材施教的针对式教学、言传身教的感染式教学、学思并重的启发式教学、知行合一的实践式教学。只有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丛耘 孙汝建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精神与性灵、德行优先、德育模式、因材施教、礼乐陶冶、笃行精神等六个方面存在缺失。要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必须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精神与性灵、德行优先、德育模式、因材施教、礼乐陶冶、笃行精神等六个方面存在缺失。要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必须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探究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重视基础文科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衔接;注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力保护母语,爱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借鉴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缺失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伟峰 王鑫 +1 位作者 王丽 马喜春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8,共3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重视其现实应用价值,就必须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道德人格的人,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培养起学生的重德意识、责任意识、团结互助意识、诚信意识、自强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成才、成功,才能有益于家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重视其现实应用价值,就必须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道德人格的人,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培养起学生的重德意识、责任意识、团结互助意识、诚信意识、自强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成才、成功,才能有益于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 大学生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前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8-69,共2页
分析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对策路径。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育内容,是搞好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 分析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对策路径。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育内容,是搞好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然途径。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社会实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建立适当合理的考评体系和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就能实现顺利开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氛围 高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伟峰 商植桐 +1 位作者 于雪梅 齐景爱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3-48,共6页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指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深入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增强其文化内容的理论魅力,继而积极探索...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指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要深入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增强其文化内容的理论魅力,继而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青年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田田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3期65-66,共2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的标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深厚土壤。本文在分析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的标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深厚土壤。本文在分析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 认知现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春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0期44-45,共2页
据了解,教育部门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中,为使我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与弘扬的意识,合理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并做... 据了解,教育部门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中,为使我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与弘扬的意识,合理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并做出以下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教育 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环境下地方理工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倩 张朋刚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一直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要求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地方理工高校以其自身特殊的学科氛围所呈现出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较弱,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下,发挥教育"...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一直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要求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地方理工高校以其自身特殊的学科氛围所呈现出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较弱,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下,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作用,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地方理工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地方理工高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