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历史理论
1
作者 董艺 孙熙国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1,共5页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之前,中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但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考察和把握社会历史,"通古今之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发展的主体、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之前,中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但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考察和把握社会历史,"通古今之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发展的主体、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和总结,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国传统社会历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维度:历史选择、理论创新与伟大成就
2
作者 樊海源 《学理论》 2025年第2期13-16,共4页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孕育和催生了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了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握三个维度:一是历史维度,即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孕育和催生了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了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握三个维度:一是历史维度,即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以自我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不断形成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理论维度,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基于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不断形成、深化、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三是实践维度,即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带领广大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各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选择 理论创新 伟大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嬗变与话语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5-19,共1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探索和规律性认识,它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基础,经历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探索和规律性认识,它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基础,经历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话语,具有政治性、权力性和权威性;反映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具有群众本位、实践本位和伦理本位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历史演变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专题复习策略
4
作者 刘凯华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专题的时间范围界定为晚清时期,它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转型期——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这不仅为当今的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其提供了... 本专题的时间范围界定为晚清时期,它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转型期——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这不仅为当今的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因如此,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频率较高,备考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近代中国社会 近代化进程 范围界定 历史巨变 备考 晚清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维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安宝 黎胜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 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现代化在现代性的权力扩张中成了世界各民族所必须直面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对这一“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所作出的中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兼具“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以及“民族历史”发展的个性,是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时,将之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阈下,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科学性以及方向指引性,也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代性改造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从而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理路探究
6
作者 刘佳 高京豪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是党的历史叙事的系统化、规范化表达,党史叙事兼具对象属性和方法属性,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体。党史叙事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具有深刻的历史、理论和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是党的历史叙事的系统化、规范化表达,党史叙事兼具对象属性和方法属性,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体。党史叙事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具有深刻的历史、理论和现实依据,要突出真实客观性原则、坚持系统有序性原则、强调求同存异性原则,并将主题化叙事融入教学,在概念与历史的互动中展开教学,在党史叙事基础上注重机制描述及其机理分析,推动党史叙事体系“入脑”“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叙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
7
作者 彭海红 甘婷婷 《观察与思考》 2025年第2期97-107,共11页
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丰富、成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指导和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也不断检验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自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 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丰富、成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指导和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也不断检验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自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后,邓小平理论一直鲜明地写在党的旗帜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指引着中国不断前进,同时又深刻影响着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来源、形成条件及历史地位
8
作者 郑保卫 郑权 《青年记者》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总结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对党的文化事...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总结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对党的文化事业百年奋斗实践经验的守正创新,也是对新时代十年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系统整合与理论升华,同时也是习近平对其个人不同阶段从政经历的实践总结。从历史角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的最新成果,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入口,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来源 形成条件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3
9
作者 龙斧 王今朝 边金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5,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一方面固然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另一方面它所具有的两面性、表里性,影响的客观性、阶级性和政治性以及宏微观性,使得其中含有大量的糟粕。在"和谐社会"的理论建设中,只有正视并抵御传统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一方面固然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另一方面它所具有的两面性、表里性,影响的客观性、阶级性和政治性以及宏微观性,使得其中含有大量的糟粕。在"和谐社会"的理论建设中,只有正视并抵御传统文化上述性质所引起的消极方面,才能产生出对社会实践的正确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理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逻辑结构、理论特征和历史地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镜明 吴向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4,F0003,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构成的科学体系,它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构成的科学体系,它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这四个主要特征。它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 逻辑结构 理论特征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历史演进述论 被引量:12
11
作者 侯德泉 赵象举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2,共5页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探索和创新发展可分为民主革命时期、从过渡时期到社会主义探索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三个历史时期。通过考察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史演进,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特别是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探索和创新发展可分为民主革命时期、从过渡时期到社会主义探索初期、改革开放以来等三个历史时期。通过考察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历史演进,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特别是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典论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历史演进 经典论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历史观的理论成就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德丰 陆信礼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3,共7页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历史观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方面,虽有英雄史观等理论糟粕,但更有大量带有唯物史观萌芽性质的思想精华。从现代人的立场看,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非常值得关注。它们分别是:"治乱有数"、"理势合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历史观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方面,虽有英雄史观等理论糟粕,但更有大量带有唯物史观萌芽性质的思想精华。从现代人的立场看,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非常值得关注。它们分别是:"治乱有数"、"理势合一"的历史规律论;"今胜于古"、"因时变法"的历史进化论;"民为邦本"、"即民见天"的历史动力论;"礼生于有"、"先富后教"的道德发展论。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于纠正当今思想界的一些理论偏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历史 理论成就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脉络及其规律探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净 戴钢书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经历原始社会混沌意识与前价值观念的萌生,奴隶社会价值观的生成与多元化发展,封建社会价值观的同构、反思、重建到没落的发生、发展、演进过程。经济基础决定律、意识形态掌控律、文化生态构建律则是贯穿中国传统社...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经历原始社会混沌意识与前价值观念的萌生,奴隶社会价值观的生成与多元化发展,封建社会价值观的同构、反思、重建到没落的发生、发展、演进过程。经济基础决定律、意识形态掌控律、文化生态构建律则是贯穿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历史演进过程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 历史演进 规律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维度与理论内涵 被引量:21
14
作者 侯为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2,共9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新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系统化学说。在历史维度上,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是从中国经济新的事实材料中总结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新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系统化学说。在历史维度上,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是从中国经济新的事实材料中总结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理论内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协同发挥市场和政府两者作用、重视民生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这些科学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新境界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思想 历史维度 理论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占元 燕芳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0,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同时又引领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在纵深探索的建设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同时又引领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在纵深探索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回答,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为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社会基础、理论逻辑与发展极限——基于王权主义理论视域的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师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177,共13页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就非常盛行民本思想,它也确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民本思想虽然具有内容上的相对完整性,但它又毕竟只是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一个方面,主要聚焦于国家治理及政治统治究竟是“为了谁”,而并...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就非常盛行民本思想,它也确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民本思想虽然具有内容上的相对完整性,但它又毕竟只是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一个方面,主要聚焦于国家治理及政治统治究竟是“为了谁”,而并不明显地涉及谁统治、谁治理及如何统治、如何治理等。在王权主义理论分析框架下,民本思想与君主统治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一体两面,两者构成相辅相成的阴阳组合关系。正因如此,民本虽然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源头与不同风格的内容主张,但在王权主义社会结构及政治制度的现实基础上,它始终都只是王权主义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也曾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重民上达到了极限,但它不仅并没有因此而冲破王权主义的理论框架,反而使王权主义理论的逻辑在这个情况下更加完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王权主义 社会基础 理论逻辑 发展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歧瑞 张国镛 《甘肃理论学刊》 2007年第6期15-17,共3页
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和自身的历史轨迹,起步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期间,发展于党的十三... 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和自身的历史轨迹,起步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期间,发展于党的十三大后到十五大期间,成熟于党的十五后大到十七大之间,并且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理论体系 历史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涵及其辩证统一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22,2,共8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既是这一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观点必然的内部联系,更是这一理论体系揭示的包含着"两个绝不会"内容的"两个必然"这一历史规律的理论表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既是近代以来,更是新民主主...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既是这一理论体系中各个基本观点必然的内部联系,更是这一理论体系揭示的包含着"两个绝不会"内容的"两个必然"这一历史规律的理论表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既是近代以来,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建设实践的辩证统一,其普遍的历史要求与中国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辩证统一,其广阔的世界眼光与中国所处的特殊时代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辩证统一等,是这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逻辑 中国社会发展 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凯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55-257,共3页
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渊源。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 16世纪的英国 ,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逐步建立与完善起来。而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前工业文明社会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保障制度类... 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渊源。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 16世纪的英国 ,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逐步建立与完善起来。而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前工业文明社会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保障制度类型 ,它的历史渊源 ,一是原始社会部落共同体互助相恤习俗 ,二是古代国家“敬德保民”政治理念。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 ,传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由古代国家主导 ,在不断吸收前代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确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 社会保障制度 历史渊源 《周礼》 《管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海波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0,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并分析二者统一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并分析二者统一的过程和基础,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