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潘玉腾 庄晓芸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81,共10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可以从我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经验中吸取营养。我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有:确立行政保障机制,对民众实行价值引导;构建儒学教育体系,对民众实行价值教育;利用民间文艺形式,对社会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可以从我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经验中吸取营养。我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有:确立行政保障机制,对民众实行价值引导;构建儒学教育体系,对民众实行价值教育;利用民间文艺形式,对社会民众实行价值熏陶;鼓励儒生学术发扬,推动民众价值传承;倡导自我教育方法,促进社会民众的价值内化。这些经验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瑞鸿 戴钢书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可以从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吸收有益经验。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主要由构建晓之以理的教化体系、发挥实践活动动之以情的感染效用、利用导之以行的管理制度构成。对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可以从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吸收有益经验。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主要由构建晓之以理的教化体系、发挥实践活动动之以情的感染效用、利用导之以行的管理制度构成。对其局限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凝练和表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略探--以西汉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郧在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汲取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之道。因这一思想契合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稳定的需要而得到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和宣扬,并最终凝练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大众化路径主要有:奉天法古、教育灌输、行为示范... 在汲取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之道。因这一思想契合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稳定的需要而得到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和宣扬,并最终凝练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大众化路径主要有:奉天法古、教育灌输、行为示范、化民成俗、褒善罚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核心价值观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演进历程、特征及启示
4
作者 谢霄男 李净 《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2期45-48,共4页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也可称为三次价值革命。第一次是传统价值观的形成期,即从远古到周礼的确立;第二次是传统价值观多元发展与同构期,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至董仲舒齡成为天人感应神学的价触革;第三次...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演进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也可称为三次价值革命。第一次是传统价值观的形成期,即从远古到周礼的确立;第二次是传统价值观多元发展与同构期,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至董仲舒齡成为天人感应神学的价触革;第三次是传统价值观的震荡与复归期,即从魏晋价值震荡经隋唐三教互补、三教合流至宋代理学整合成为理学。以传统价值观为深层结构演绎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那么,厘清传统价值观的特质、生成根源与谋求现代转型路径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心价值观 演进历程 中国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价值观 春秋战国时期 宋代理学 社会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5
作者 李楠 李雨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价值根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创新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传统资源创新发展的科学范式。在价值意蕴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的天下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精神共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了共同理想根基;“实事求是”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度融合,夯实了价值观培育的哲学基础;“协和万邦”的文明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贯通,拓展了全球治理的文明视野。在实践路径方面: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思想阵地;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重塑文化主体性;创新传统治理智慧转化机制,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守正—创新—致用”的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慧 王秀娟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3期50-54,共5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联,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梗阻,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主体激活:聚焦融入主体,提...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联,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梗阻,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主体激活:聚焦融入主体,提升育人质量;内容挖掘:深化融入内容,丰富育人资源;技术赋能:拓宽融入渠道,提高育人实效;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7
作者 张蓓蓓 安巧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5,4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源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弄清融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激活第二课堂“主引擎”,奏响宣传展示“主旋律”,以期更好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
作者 凌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坚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文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论断,阐述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坚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文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论断,阐述了党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从深挖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教育培训、积极组织社会实践等方面深入探究党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形义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探析——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例
9
作者 张雅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7,共3页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在、根脉所系,其字形与字义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密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文章从汉字字形构造和字义演变视角出发,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在、根脉所系,其字形与字义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密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文章从汉字字形构造和字义演变视角出发,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个汉字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本特质,为准确把握汉字的文化属性、哲学内涵、历史价值提供了参考,以期丰富、拓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一步凝结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的精神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与实践
10
作者 邹砚芳 《世纪桥》 2025年第4期14-16,共3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延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通过理论创新、实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延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通过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系统性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化发展,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创新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
11
作者 许家进 盛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成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成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本文从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挖掘了一些课程思政实施实例,旨在为其他大学英语教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指导思想、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论涵养“爱国”价值观的民族传统与当代启迪
12
作者 邓心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构成,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与文化渊源,表现为基于家族血缘产生的忠君伦理、农耕定居形成的故园情怀,以及天人合一传统理念下对自然的依恋。在三千余年的中国传统文...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构成,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与文化渊源,表现为基于家族血缘产生的忠君伦理、农耕定居形成的故园情怀,以及天人合一传统理念下对自然的依恋。在三千余年的中国传统文论史中,“爱国”情怀、“爱国”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征,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与忠君思想紧密关联并深受影响;在字里行间深切缅怀古代爱国伟人、追忆爱国人士;对经世致用孜孜以求,具有包容开放的特征。用中国传统文论涵养爱国价值观,对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传承中华先民对山水和家乡的热爱、把德育融入美育中潜移默化地结合展开,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 文化渊源 民族传统 当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天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孔子总结的仁学礼学,仁学要求君子治国富民,礼学要求君子按公认的准则获取有限的私利,旨在社会共同富裕,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优秀之处和核心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孔子总结的仁学礼学,仁学要求君子治国富民,礼学要求君子按公认的准则获取有限的私利,旨在社会共同富裕,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优秀之处和核心价值观所在。根据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可将中国思想文化史分为五个时期:五帝夏商周春秋九代治国理论产生并定型的“先王之道”时期;九代后九代之交孔子师徒祖孙总结发展“先王之道”,创造“新王之道”的时期;后九代“百家争鸣”的战国子学时期;汉至清代反复解读“先秦经典”,间出己意的经学时期;清末民国要求全盘西化实未全盘西化的时期。如此分期长处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观发展脉络很清晰;二是可实证每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虽然千差万别,言人人殊,但基本理论和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基本理论 核心价值观 历史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
作者 蒋兴平 《靖远教育》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神家园 落地生根 文化品格 文化凝聚 自我认同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知与思考——基于新媒体视角
15
作者 尹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涵养作用,在新时期,依托新媒体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推进功能,无论是对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涵养作用,在新时期,依托新媒体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推进功能,无论是对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是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成效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开展了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
16
作者 张曙光 王可心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1-59,共9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传统,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传统,其形成和确立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只有更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正确的价值导向,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载体形式,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优势及路径
17
作者 陶小兵 孙玉雯 王东楼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28-132,共5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育人要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价值主体、属性、目标和功能方面高度统一;有着聚合思想、强化核心价值、净化校园文化、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功...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育人要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价值主体、属性、目标和功能方面高度统一;有着聚合思想、强化核心价值、净化校园文化、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功能优势。立德树人是高校开展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和要求。高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的功能优势,能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思想基础、理论导向、文化源泉和内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
18
作者 叶红云 黄丽冰 《文化软实力》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现代化主体生成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是切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在人的现代化的主体生成中把握价值观念的精神内核、价值引导的必要条件、价值自觉的关键...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现代化主体生成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是切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在人的现代化的主体生成中把握价值观念的精神内核、价值引导的必要条件、价值自觉的关键环节;在驾驭物质生活的主动性、凸显政治生活的先进性、丰富精神生活的辩证性,以及平衡社会生活的整体性中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引领。通过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厚植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底色;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助力人的现代化的价值认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念,赋能人的现代化的主体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价值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
19
作者 周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1期94-96,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演进、内涵要义、文明构建三个维度呈现出相互嵌入、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从历史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内核;从理论逻辑上... 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演进、内涵要义、文明构建三个维度呈现出相互嵌入、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从历史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内核;从理论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价值载体,标注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特征;从价值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方案。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