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在电子辐照下产生位错环的原位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彭蕾 黄群英 +2 位作者 吴宜灿 大贯惣明 FDS团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07-412,共6页
高流强的中子辐照在结构材料内部产生严重的级联离位损伤,使得材料性能下降,而辐照缺陷是聚变堆材料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为了研究结构材料在高辐照剂量下的损伤机理,针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通过使用高能电子辐照来模拟中子对... 高流强的中子辐照在结构材料内部产生严重的级联离位损伤,使得材料性能下降,而辐照缺陷是聚变堆材料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为了研究结构材料在高辐照剂量下的损伤机理,针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通过使用高能电子辐照来模拟中子对材料造成的高剂量辐照损伤,并对微观结构进行原位观察.进行了辐照下产生的位错环随辐照剂量的演化过程的观察,并分析了位错环浓度和尺寸随辐照剂量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电子辐照 位错环 原位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量对形变热处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正 赵飞 黄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5,共6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进行形变热处理,变形温度为850℃,形变量范围为15%~60%,应变速率为10 s^-1,研究形变量对实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热处理后,晶粒出现明显的细化,形变量为60%时晶粒细化最...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进行形变热处理,变形温度为850℃,形变量范围为15%~60%,应变速率为10 s^-1,研究形变量对实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热处理后,晶粒出现明显的细化,形变量为60%时晶粒细化最为显著,平均尺寸约为5μm;随着形变量的增加马氏体板条有细化的趋势,同时马氏体板条内部产生高密度位错,为纳米级颗粒碳氮化物MX相的形核提供有利位置,促进MX纳米级颗粒大量析出。当形变量为60%时MX纳米级颗粒数量最多,析出的MX纳米级颗粒进一步阻碍位错的滑移,钉扎位错,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从而改善高温力学性能,提高高温组织稳定性,以达到提高高温使用温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形变热处理 形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TIG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恒春 雷玉成 +1 位作者 王旭 朱强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6,5,共5页
采用钨极氩弧焊方法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进行平板对接焊,在9.8Cr2W焊丝的基础上添加元素V,焊丝中w(V)分别为0,0.5%,0.8%,1.0%,焊后进行750℃×30 min回火热处理,并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对含V焊丝... 采用钨极氩弧焊方法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进行平板对接焊,在9.8Cr2W焊丝的基础上添加元素V,焊丝中w(V)分别为0,0.5%,0.8%,1.0%,焊后进行750℃×30 min回火热处理,并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对含V焊丝CLAM钢进行TIG焊可以获得力学性能良好的焊缝组织,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组织,热处理后能够在晶界析出大量的碳化物。V能够优先与C结合生成VC,当w(V)1.0%时,VC在焊缝中达到饱和,VC在焊缝的析出能够增强焊缝处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但冲击韧性有所下降,同时也能减少Cr23C6的析出,对晶间腐蚀性能有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焊后热处理 碳化物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变形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沉淀相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克敏 盛杰 +2 位作者 严思梁 田文春 李萍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3-912,共10页
采用室温拉伸、500℃高温拉伸、显微硬度、SEM、TEM等方法研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多道次模压变形诱导沉淀相回溶和析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道次模压变形后,有效细化了晶粒和沉淀相,尺寸为5μm以上的晶粒所占体积分数... 采用室温拉伸、500℃高温拉伸、显微硬度、SEM、TEM等方法研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多道次模压变形诱导沉淀相回溶和析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道次模压变形后,有效细化了晶粒和沉淀相,尺寸为5μm以上的晶粒所占体积分数减小为0.49%,M_(23)C_(6)相和MX相平均尺寸分别从107.32和17.12 nm减小到93.97和13.59 nm。累积应变为2.32时,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为720 MPa和2.46 GPa,较变形前分别增加了22.87%和12.33%;当累积应变达到3.48时,与累积应变为2.32时相比其强度降低了4.31%,硬度和延伸率分别上升了2.03%和6.27%,该变化与变形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沉淀相回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限制性模压 析出强化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中国低活化钢激光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与硬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雷玉成 韩明娟 +1 位作者 朱强 巨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功率为4 kW的Nd:YAG激光器,对6 mm厚CLAM钢板采用不同的焊接参数进行了激光焊接试验,焊后对部分试样进行回火处理.分别对焊后和回火试样的硬度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观察.结果表明,回火处理前焊接接头金相组织主要为粗大的板... 采用功率为4 kW的Nd:YAG激光器,对6 mm厚CLAM钢板采用不同的焊接参数进行了激光焊接试验,焊后对部分试样进行回火处理.分别对焊后和回火试样的硬度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观察.结果表明,回火处理前焊接接头金相组织主要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焊缝硬度有所提高;回火处理后焊接接头金相组织为板条特征明显的回火马氏体,使用扫描电镜对回火后焊接接头进行观察发现在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上有碳化物析出,导致焊缝区的硬度相对母材略有提高,焊接热影响区未出现软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马氏体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YAG激光焊 组织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中富钽析出相的定性分析
6
作者 施兴建 周晓苓 +1 位作者 黄希 沈寅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包层的候选结构材料,CLAM钢具有优良的低活化、抗辐照肿胀及密度、比热、热导率、电阻率等物理性能。Ta是一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钢中会形成Ta或富Ta的碳化物析出相。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对经... 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包层的候选结构材料,CLAM钢具有优良的低活化、抗辐照肿胀及密度、比热、热导率、电阻率等物理性能。Ta是一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钢中会形成Ta或富Ta的碳化物析出相。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对经980℃/30min正火和760℃/1h回火的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中的富钽析出相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正火回火态的CLAM钢中存在以下两种富钽析出相:第一种为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富Ta的MC碳化物,尺寸较小,被认为有助于提高钢的高温蠕变性能;第二类为具有底心单斜结构的富Ta、Cr的M3(C,N)2碳氮化物,为首次在CLAM钢中发现,还需对这类析出相进行后续的深入研究以判断其对CLAM钢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活化马氏体(CLAM) 富钽析出相 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相变焊接材料对CLAM钢接头焊缝组织和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英明 陈希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5,共4页
利用自制低温相变(LTT)焊丝和ER90S-G普通耐热钢焊丝对未来热核聚变堆用CLAM钢进行了MAG对接焊试验,焊后分别对接头焊缝金属的马氏体转变温度、显微组织和接头表面横向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相变焊缝金属的Ms点为237℃,Mf... 利用自制低温相变(LTT)焊丝和ER90S-G普通耐热钢焊丝对未来热核聚变堆用CLAM钢进行了MAG对接焊试验,焊后分别对接头焊缝金属的马氏体转变温度、显微组织和接头表面横向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相变焊缝金属的Ms点为237℃,Mf点在室温以下,相变过程的线性膨胀量为0.43%;ER90S-G焊缝金属的Ms点为519℃,Mf点为400℃;低温相变焊缝由板条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ER90S-G焊缝由粗大的针状马氏体组成;低温相变接头焊缝区表面主要为残余压缩应力,最大为-158.6 MPa,焊趾处为-90.3 MPa,ER90S-G接头表面焊缝区主要为残余拉伸应力,最大为283.2 MPa,焊趾处为106.9 MPa。低温相变材料能有效降低CLAM钢接头残余拉伸应力,改善接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温相变 显微组织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液态锂铅包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群英 李春京 +22 位作者 李艳芬 刘少军 宋勇 彭蕾 章毛连 朱志强 高胜 郭智慧 王永亮 吴宜灿 周新贵 万发荣 单以银 郁金南 朱升云 张品源 杨建锋 李合琴 巨新 室贺健夫 长坂琢也 大贯惣明 FDS团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97-406,共10页
液态锂铅包层是国际上普遍关注和最有发展潜力的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之一,而包层材料是液态锂铅包层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液态锂铅包层普遍选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作为结构材料,液态锂铅作为中子倍增剂及氚增殖剂.另外,部分... 液态锂铅包层是国际上普遍关注和最有发展潜力的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之一,而包层材料是液态锂铅包层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液态锂铅包层普遍选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作为结构材料,液态锂铅作为中子倍增剂及氚增殖剂.另外,部分设计采用了耐高温、电绝缘流道插件作为功能材料,以降低磁流体动力学效应及提高冷却剂出口温度(高于700℃).为适应液态包层的发展需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FDS团队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单位,进行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及液态锂铅包层功能材料研发,并开展了锂铅热对流及强迫对流回路的设计、研制及腐蚀实验研究,以研究液态金属锂铅的流动特性及其与结构和功能材料的相容性.同时建立了聚变堆材料数据库平台,为促进中国聚变堆液态包层及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包层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锂铅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CLAM钢电子束焊缝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杰 姜志忠 +3 位作者 黄继华 陈树海 赵兴科 张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7-71,116-117,共5页
对聚变堆用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进行了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对接头进行了回火和调质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对焊缝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并对焊缝进行了室温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焊态下... 对聚变堆用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进行了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对接头进行了回火和调质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对焊缝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并对焊缝进行了室温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焊态下,焊缝由粗大板条马氏体和δ铁素体构成,其冲击韧性较差;回火处理后,马氏体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组织,δ铁素体保存下来,且其晶界聚集了大量M23C6型碳化物.碳化物地聚集使得δ铁素体与原奥氏体晶界的结合减弱,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裂纹易于萌生和扩展,故回火后焊缝冲击韧性未得到改善;调质处理消除了δ铁素体,焊缝组织转变为和母材相同的回火马氏体组织,焊缝冲击韧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真空电子束焊 显微组织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堆用CLAM钢电子束焊接接头显微组织转变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志忠 黄继华 +1 位作者 陈树海 巨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8,115,共4页
对聚变堆用CLAM钢进行了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在740℃/1 h条件下对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对接头各区域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转变及硬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成形良好,无不良外观缺陷;焊态焊缝和熔合区... 对聚变堆用CLAM钢进行了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并在740℃/1 h条件下对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对接头各区域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转变及硬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成形良好,无不良外观缺陷;焊态焊缝和熔合区由粗大板条马氏体+少量δ铁素体组成,硬度大于410 HV.完全淬火区粗晶区由粗大板条马氏体组成,细晶区由细小板条马氏体组成,细晶区是焊接接头硬度最高的区域.不完全淬火区由细小板条马氏体+铁素体组成.接头不存在软化区;焊后热处理使接头中的马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组织,各区域硬度明显下降,其中,熔合区的硬度最高,仅比基体母材硬度高20%左右,热处理并没有使接头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电子束焊接 金相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堆用CLAM钢激光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志忠 黄继华 +1 位作者 胡杰 陈树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113,共4页
对聚变堆用CLAM钢进行了激光焊接试验,并对接头进行740℃/1 h焊后回火处理,分别对热处理前、后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了成形良好、无缺陷的焊接接头;焊态下,焊缝由淬硬的板条马氏体和大量的δ铁素体组织组成.完... 对聚变堆用CLAM钢进行了激光焊接试验,并对接头进行740℃/1 h焊后回火处理,分别对热处理前、后接头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了成形良好、无缺陷的焊接接头;焊态下,焊缝由淬硬的板条马氏体和大量的δ铁素体组织组成.完全淬火区由板条马氏体和极少量的δ铁素体组成,其硬度高达545 HV;焊后热处理使焊缝及完全淬火区的板条马氏体分别转变为碳化物弥散分布的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组织.显著降低了接头的淬硬程度,最大硬度仅比母材高约15%;焊后回火热处理前、后接头的抗拉强度均高于基体母材,虽然焊后热处理使接头强度有所降低,但仍达到原始母材的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激光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M钢在600℃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飞 严琰 +1 位作者 罗敏 叶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134,共3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在600℃长期时效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晶粒发生了一定粗化,晶粒尺寸由时效前约8μm增加到10μm(1000 h时效),金相显微组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在600℃长期时效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晶粒发生了一定粗化,晶粒尺寸由时效前约8μm增加到10μm(1000 h时效),金相显微组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马氏体板条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宽度由时效前的约400 nm增加到约700 nm(1000 h时效)。析出物发生了明显粗化,经过1000 h时效后最大尺寸约为2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显微组织 时效 析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长期时效对CLAM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飞 任永海 +3 位作者 罗敏 叶翠 李妮 刘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116,共3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在500℃长期时效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金相组织和晶粒尺寸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马氏体板条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几乎没有变化,经过1000h时...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在500℃长期时效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金相组织和晶粒尺寸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马氏体板条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几乎没有变化,经过1000h时效后宽度仍然保持了时效前的约400nm。析出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长大,经过1000h时效后析出物最大尺寸约为16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显微组织 时效 析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M钢焊缝在550°C流动的铅铋合金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6
14
作者 雷玉成 陈钢 +1 位作者 朱强 鞠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15,I0001,共9页
为了研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TIG焊缝在流动的铅铋共晶合金(LBE)中的腐蚀行为,对CLAM钢TIG焊缝及母材在550℃,不同相对流速(1.70,2.31,2.98 m/s)的LBE中进行1 500 h的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腐蚀试样表面均存在双层结构的氧化层,外氧... 为了研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TIG焊缝在流动的铅铋共晶合金(LBE)中的腐蚀行为,对CLAM钢TIG焊缝及母材在550℃,不同相对流速(1.70,2.31,2.98 m/s)的LBE中进行1 500 h的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腐蚀试样表面均存在双层结构的氧化层,外氧化层由疏松的Fe3O4组成,内氧化层由致密的(Fe, Cr)3O4组成;随着LBE相对流速的增加,提高了CLAM基体材料中的Fe,Cr元素向LBE中的溶解速率和LBE中的O元素向CLAM基体材料中的扩散迁移速率,加剧了试样表面的腐蚀程度,最终导致试样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不断增厚;经过相同条件的腐蚀试验后,CLAM钢焊缝试样的抗腐蚀性能比母材试样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共晶合金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焊缝 相对流速 氧化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M钢TIG焊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玉成 张玲 +1 位作者 顾康家 巨新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9,共4页
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单面双道焊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并运用APDL参数化语言及"生死单元"技术实现了模拟过程中焊接热源的移动及焊缝金属的逐步填充,模拟了CLAM钢... 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单面双道焊三维有限元数学模型,并运用APDL参数化语言及"生死单元"技术实现了模拟过程中焊接热源的移动及焊缝金属的逐步填充,模拟了CLAM钢TIG焊预热情况下瞬态温度场,定量分析了焊件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并通过红外测温验证了温度场模拟结果,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的焊接速度对焊接熔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有限元 瞬态温度场 焊接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M钢激光焊T形接头残余应力及硬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玉成 李振南 +1 位作者 朱延山 巨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6,116,共4页
采用功率为4 kW的Nd:YAG激光器,对4 mm厚的CLAM钢板组成的T形接头,用不同的激光入射角度进行了激光焊接试验,对焊缝接头的宏观成形,残余应力的分布以及硬度变化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入射角度为14°时焊缝接头具有明显的未熔合现... 采用功率为4 kW的Nd:YAG激光器,对4 mm厚的CLAM钢板组成的T形接头,用不同的激光入射角度进行了激光焊接试验,对焊缝接头的宏观成形,残余应力的分布以及硬度变化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入射角度为14°时焊缝接头具有明显的未熔合现象,随着焊接角度的减小,采用12°和10°时完全熔合,接头表面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入射角度为12°时翼板残余压应力比腹板的大,入射角度为10°时腹板的残余应力较大,接头截面的内部残余应力变化很大,焊缝区的硬度相对于母材有明显提高,焊接热影响区未出现软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Nd:YAG激光焊 入射角度 残余应力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M钢焊接热影响区连续冷却过程相变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志忠 黄继华 +1 位作者 胡杰 陈树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3,共6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物理模拟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的冷却过程,结合组织观察、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和硬度测试等手段分析了冷速ωc对CGHAZ的组织演变及硬度的影响,并绘制了CLAM钢的SH-CCT图。...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物理模拟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的冷却过程,结合组织观察、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和硬度测试等手段分析了冷速ωc对CGHAZ的组织演变及硬度的影响,并绘制了CLAM钢的SH-CCT图。结果表明:CLAM钢的CGHAZ中过冷奥氏体仅发生低温板条马氏体(LM)及先共析铁素体(α铁素体)转变。0.25℃/s为CGHAZ过冷奥氏体发生完全LM相变的临界冷速。当ωc>0.25℃/s时,CGHAZ的组织除LM外,还含有少量的δ铁素体,δ铁素体是δ→γ相变阶段转变不充分而残留至室温的组织,在该冷速范围内粗晶区的组织形态变化不明显。当ωc<0.25℃/s时,由于发生γ→α转变,CGHAZ的组织为α铁素体及LM的混合组织,随着冷速的降低,α铁素体含量增加;当ωc=0.04℃/s时,CGHAZ的组织已完全转变为α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混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焊接热模拟 热影响区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M钢TIG焊焊缝耐高速流液态铅铋腐蚀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俊 雷玉成 +1 位作者 黄飞 陆超 《焊接技术》 2016年第10期31-34,共4页
研究了我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TIG焊焊接接头在550℃高速流液态Pb-Bi合金中的腐蚀行为,相对流速为2.98 m/s,腐蚀时间为1 000 h,焊后热处理采用760℃分别保温0.5,1.5,2.5 h后回火。研究发现,元素的溶解和扩散迁移是腐蚀的主要形式,试... 研究了我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TIG焊焊接接头在550℃高速流液态Pb-Bi合金中的腐蚀行为,相对流速为2.98 m/s,腐蚀时间为1 000 h,焊后热处理采用760℃分别保温0.5,1.5,2.5 h后回火。研究发现,元素的溶解和扩散迁移是腐蚀的主要形式,试样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双氧化层结构;焊后热处理提高了CLAM钢焊缝耐液态Pb-Bi腐蚀性能,保温1.5 h后回火的试样耐蚀性最好,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组织的尺寸;内氧化层有效地减慢了腐蚀速率,失效以内氧化层出现裂纹导致氧化层脱落的形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CLAM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铅铋共晶体 Ti G焊 腐蚀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M钢加热过程的晶粒长大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欢 赵飞 马友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6-220,共5页
研究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在1223~1313 K范围内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晶粒长大行为。采用Sellers晶粒长大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分析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1223~1253 K保温时,晶粒表现为正常长长;在1283 ... 研究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在1223~1313 K范围内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晶粒长大行为。采用Sellers晶粒长大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分析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1223~1253 K保温时,晶粒表现为正常长长;在1283 K保温30 min后,晶粒开始出现异常长大现象,这与钢中的MX相高温稳定性有关;当加热温度为1313 K,晶粒长大迅速。晶粒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在较低温度(1223~1253 K)的吻合度很好,在较高温度(1283~1313 K)由于MX相的影响则有较大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活化马氏体(CLAM) 晶粒长大模型 MX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Y2Ti2O7纳米粒子对CLAM钢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佳喜 王东伟 +3 位作者 邱国兴 蔡南 战东平 姜周华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1-26,共6页
在真空感应炉中加入Y2Ti2O7纳米粒子制备CLAM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万能试验机,探究Y2Ti2O7纳米粒子对CLAM钢中夹杂物的影响,分析CLAM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2Ti2O7+Fe纳米粒子成功加... 在真空感应炉中加入Y2Ti2O7纳米粒子制备CLAM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万能试验机,探究Y2Ti2O7纳米粒子对CLAM钢中夹杂物的影响,分析CLAM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2Ti2O7+Fe纳米粒子成功加入CLAM钢,添加粒子后的CLAM钢中的夹杂物尺寸为0.5~1.5μm,其形貌近似球形,成分为Y-Ti-O-Mn-C-Ta-W-V-Cr-Fe,属于包裹状复合夹杂物,主要是因为Ta、V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以及部分Y2Ti2O7粒子可能发生了团聚.当Y2Ti2O7粒子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5%时,外加的Y2Ti2O7粒子使得钢中夹杂物改性变质为稀土氧化物的复合夹杂类型,钢的强度为1356 MPa,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3.44%和63.15%.在部分拉伸断口韧窝中还可以观察到第二相粒子,其尺寸为≤1μm,呈球状,其成分较为复杂,主要为Y-Ti-O-C-Ta-W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Ti2O7纳米粒子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夹杂物变化 弥散强化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