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
作者 宁稼雨 赵红 《天中学刊》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为纪念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问世30周年,进一步推动中国叙事文化学这一中国话语体系的叙事文学研究范式向纵深发展,2024年6月7日至9日,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系列活... 为纪念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问世30周年,进一步推动中国叙事文化学这一中国话语体系的叙事文学研究范式向纵深发展,2024年6月7日至9日,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系列活动与成果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深化和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南开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大禹传说叙事话语体系
2
作者 孙国江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中国叙事文化学”是宁稼雨教授提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一种理论方法。将中国叙事文化学运用于大禹传说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立场出发所叙述的大禹传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话语、士人话语... “中国叙事文化学”是宁稼雨教授提出的关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一种理论方法。将中国叙事文化学运用于大禹传说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立场出发所叙述的大禹传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话语、士人话语和市民话语三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下,大禹传说相关叙事形成了不同的叙事系统。运用中国叙事文化学进行大禹传说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叙事话语体系下大禹传说发展演变的轨迹,进而发现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大禹传说 叙事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3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6月7日至9日,“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南开大学举行。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和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共同主办。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文学院... 2024年6月7日至9日,“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南开大学举行。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和南开大学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共同主办。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天津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沈海涛、南开大学社科部部长王世恒、湖南师范大学张隆溪教授出席开幕式。牛文利、沈海涛为"中国叙事文化学丛书"揭幕。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宁稼雨作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产生和发展”主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交叉科学 出版社副社长 文学院院长 南开大学 文学院教授 文利 社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个案研究实践探索——以2005―2011年学位论文为视角
4
作者 李春燕 《天中学刊》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2005―2011年是中国叙事文化学个案研究持续发力、崭露头角的时期,共完成个案故事研究硕士、博士学位论文30多篇。学者对个案故事研究价值判定标准的不断探索,使得这一时期选题有章可循,形成了“三种规模”和“四大系列”的初步区分。... 2005―2011年是中国叙事文化学个案研究持续发力、崭露头角的时期,共完成个案故事研究硕士、博士学位论文30多篇。学者对个案故事研究价值判定标准的不断探索,使得这一时期选题有章可循,形成了“三种规模”和“四大系列”的初步区分。“文学文献+文化分析”模式在博士论文写作中适应良好,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学界的关注与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学位论文 个案选题 结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叙事学的关联与特质 被引量:9
5
作者 宁稼雨 《天中学刊》 2014年第3期20-23,共4页
中国叙事文化学学科内涵涉及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三个层面,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予以理论定位,设定操作指南。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叙事学尤其是广义叙述学之间有其异同与关联,明乎此,则可明确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属性定位。
关键词 叙事 叙事文 叙事文 中国叙事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中国学术体系重建 被引量:7
6
作者 宁稼雨 《天中学刊》 2013年第4期17-20,共4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范式,基本上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全盘西化"文化价值观作用下"西体中用"文化价值观的产物。这一范式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中表现尤为明显。应该用"中体西用"的文化价值...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范式,基本上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全盘西化"文化价值观作用下"西体中用"文化价值观的产物。这一范式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中表现尤为明显。应该用"中体西用"的文化价值观重建中国体系的学术范式,结束"西体中用"一统天下的传统学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学术体系 学术范式 西体中用 中体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理依据 被引量:7
7
作者 郭英德 《天中学刊》 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
"中国叙事文化学"是宁稼雨取得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其构建得益于西方主题学研究的启示与沾溉。以"中国"、"叙事"、"文化"三个关键词,构建而成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体系。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 "中国叙事文化学"是宁稼雨取得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其构建得益于西方主题学研究的启示与沾溉。以"中国"、"叙事"、"文化"三个关键词,构建而成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体系。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探索将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宁稼雨 主题学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西方主题学异同关系何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二 被引量:8
8
作者 宁稼雨 《天中学刊》 2012年第6期14-16,共3页
由于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书面叙事文学之间有多种相似性,所以使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西方主题学方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民间故事与书面文学之间存在差异,主题学不能全面反映揭示和解读中国民间故事和书面叙事文学,所以需要在借鉴主题学研... 由于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书面叙事文学之间有多种相似性,所以使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西方主题学方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民间故事与书面文学之间存在差异,主题学不能全面反映揭示和解读中国民间故事和书面叙事文学,所以需要在借鉴主题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使之适合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主题学 异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何要“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一 被引量:7
9
作者 宁稼雨 《天中学刊》 2012年第4期19-21,共3页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在借鉴西方主题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叙事文学文本现状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秉持的原则是"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以中为体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还有中西文化对话的文化学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以中为体 以西为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研究类型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关联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宁稼雨 《天中学刊》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在肯定强调文本研究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对中西方各种与文本研究相关的类型进行梳理,从中可摸索辨析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关联与启示意义,为中国叙事文化学建设寻找值得参照借鉴的营养因素。
关键词 文本研究 中国叙事文化学 关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AT分类法”到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类型分类——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五 被引量:4
11
作者 宁稼雨 《天中学刊》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故事类型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主体对象,科学合理地确定故事类型的分类原则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首要工作和任务。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分类原则来说,"AT分类法"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观范式,将浩如烟海而又... 故事类型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主体对象,科学合理地确定故事类型的分类原则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首要工作和任务。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分类原则来说,"AT分类法"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观范式,将浩如烟海而又零散繁杂的世界各地民间故事系统地归纳为条理简略清晰的类型索引。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类型分类又不能简单照搬"AT分类法"。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叙事文学故事类型编制方案原则是在吸收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从中国叙事文学的实际出发,创立中国叙事文学的故事主题类型索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分类法” 中国叙事文化学 故事类型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戏曲研究新视角——简评宁稼雨中国叙事文化学理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国风 《天中学刊》 2012年第4期22-22,共1页
宁稼雨借鉴西方主题学研究方法,吸收国内主题学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学的实际,首创中国叙事文化学。其理论动因一方面是出于对传统模式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力图对小说和戏曲的历史发展作出一种新的解释。随着这一理论的渐趋丰富严谨以及实... 宁稼雨借鉴西方主题学研究方法,吸收国内主题学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学的实际,首创中国叙事文化学。其理论动因一方面是出于对传统模式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力图对小说和戏曲的历史发展作出一种新的解释。随着这一理论的渐趋丰富严谨以及实践成果的积累,其对于中国小说戏曲研究的意义将会逐渐得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宁稼雨 主题学 方法论 小说研究 戏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民族本位的中国叙事文化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苗怀明 《天中学刊》 2015年第6期15-16,共2页
西方叙事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并应用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它拓展了研究领域,提供了以往中国学者不曾涉及的观察视角,但此种研究也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宁稼雨先生首倡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吸收叙事学、主题学的理论和方法... 西方叙事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并应用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它拓展了研究领域,提供了以往中国学者不曾涉及的观察视角,但此种研究也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宁稼雨先生首倡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吸收叙事学、主题学的理论和方法,将表层的叙事结构与深层的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叙事学、主题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修正和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叙事 主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根传统 锐意创新——“中国叙事文化学”评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贵晨 《天中学刊》 2013年第1期24-25,共2页
宁稼雨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有开创之功,这一理论方法的提出除得益于西方理论的启发外,其本根依然深植于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开创有打破中国文论创造方面的沉寂,为理论创新提供范例之意义。
关键词 宁稼雨 中国叙事文化学 文化传统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叙事文化学,培植新的学术生长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德君 《天中学刊》 2016年第1期22-24,共3页
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建立,是基于中国叙事文学研究的趋势与学科建设的需要。中国叙事文化学有确定的研究范围、独特的研究对象、特定的学理依据、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且已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形成了较可观的研究成果与研究力量。中国叙... 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建立,是基于中国叙事文学研究的趋势与学科建设的需要。中国叙事文化学有确定的研究范围、独特的研究对象、特定的学理依据、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且已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形成了较可观的研究成果与研究力量。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建立,对中国叙事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及中国文学学科建设等必将产生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故事主题类型 必要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尝试与创获——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胜 《天中学刊》 2015年第3期18-19,共2页
当下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领域最令学者苦恼或焦虑的是"理论困境",时至今日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叙事学理论,而宁稼雨所从事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他所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是一种在对西方主题学吸收、借... 当下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领域最令学者苦恼或焦虑的是"理论困境",时至今日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叙事学理论,而宁稼雨所从事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他所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是一种在对西方主题学吸收、借鉴、本土化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研究模式,对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稼雨 中国叙事文化学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设想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稼雨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8,34,共5页
本文在借鉴西方民间故事主题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建构设想:第一步,在参考借鉴西方AT分类法的基础上编制《中国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第二步,对其中重要个案故事传承演变进行系统的材料挖掘和深入的文化意蕴... 本文在借鉴西方民间故事主题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建构设想:第一步,在参考借鉴西方AT分类法的基础上编制《中国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第二步,对其中重要个案故事传承演变进行系统的材料挖掘和深入的文化意蕴分析。其中索引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其重要个案研究则在此刊选部分成果,以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 构建 主题学 主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相关领域吸收与剥离中自张一军--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二生长时段的学术背景
18
作者 赵红 《天中学刊》 2022年第5期72-78,共7页
由宁稼雨教授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经过10年的稳步推进,进入理论探索的深水区。2004―2012年,通过对古代小说及戏曲、主题学、叙事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方法的吸收、借鉴和融会、创新,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内涵更加明晰... 由宁稼雨教授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经过10年的稳步推进,进入理论探索的深水区。2004―2012年,通过对古代小说及戏曲、主题学、叙事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方法的吸收、借鉴和融会、创新,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内涵更加明晰,研究方法更加具体,特色更加鲜明,彰显了理论的深刻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稼雨 中国叙事文化学 学术背景 吸收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最初十年回顾与总结
19
作者 宁稼雨 《天中学刊》 2020年第5期21-28,共8页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经历了30年的探索与实践,最初十年主要有四个方面值得回顾:该理论的萌生和缘起,通过研究生课程建设构建叙事文化学研究框架,通过学位论文指导摸索研究方法,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摸索寻求叙事文化学研究理论体系。总结...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经历了30年的探索与实践,最初十年主要有四个方面值得回顾:该理论的萌生和缘起,通过研究生课程建设构建叙事文化学研究框架,通过学位论文指导摸索研究方法,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摸索寻求叙事文化学研究理论体系。总结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最初十年的起步规划情况,有助于该研究的后续开拓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 理论缘起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视野的成功实践——评宁稼雨教授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
20
作者 程国赋 《天中学刊》 2014年第1期14-15,共2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出现很多运用不成功的现象,究其原因,或源于研究者的个人因素,或因脱离中国文学生存的土壤。宁稼雨教授着力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可谓拓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视野的成功实...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出现很多运用不成功的现象,究其原因,或源于研究者的个人因素,或因脱离中国文学生存的土壤。宁稼雨教授着力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可谓拓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视野的成功实践,体现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叙事文 宁稼雨 中国叙事文化学 中西结合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