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6
1
作者 龚晓青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是带有中国审美、蕴含传统艺术哲学和富有国风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中国古代建筑有自己的一套风水格局,依照地势设计。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坐北朝南,讲究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讲究细节,融合雕塑、绘画等工艺,颜色...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是带有中国审美、蕴含传统艺术哲学和富有国风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中国古代建筑有自己的一套风水格局,依照地势设计。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坐北朝南,讲究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讲究细节,融合雕塑、绘画等工艺,颜色搭配巧妙。在屋檐瓦楞处刻有瑞兽,在顶穹房梁绘有彩绘。运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设计皮革制品,能够充分挖掘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内涵,赋予皮革制品巧妙的设计,有利于推广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美。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内容,挖掘该艺术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对皮革制品的创新设计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制品 创新设计 中国古代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之间——《劳特利奇中国建筑研究读本:历史建筑与空间的社会生产》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方法谈
2
作者 陈薇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本文是对《劳特利奇中国建筑研究读本:历史建筑与空间的社会生产》一书中发表的12篇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论文的方法展开的评述,原文为英文出版,此文做了一定的调整,并以中文发表。作者概述的该书中古代建筑研究方法有:“葫芦串式”“... 本文是对《劳特利奇中国建筑研究读本:历史建筑与空间的社会生产》一书中发表的12篇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论文的方法展开的评述,原文为英文出版,此文做了一定的调整,并以中文发表。作者概述的该书中古代建筑研究方法有:“葫芦串式”“结构拼图式”“切片式”“阐释式”“设计方法推理式”“源头追问式”“过程式”,基本能够代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之间达成的路径。由于原论文作者来自不同国家,因此这种评述有利于了解国际学者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采用的不同方式方法,加强对建筑史学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研究方法 研究架构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史到艺术史——评《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
3
作者 段牛斗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2期89-94,共6页
某一研究领域能否称为“学科”,首先要看学术化的程度,虽然学术演进有共性,但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独特路径。有的学科历史比较悠久,学术化程度较高;有的产生较晚,尚未发展出体系化的材料和方法,学术共同体仍在形成之中;还有的偏重社会实... 某一研究领域能否称为“学科”,首先要看学术化的程度,虽然学术演进有共性,但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有独特路径。有的学科历史比较悠久,学术化程度较高;有的产生较晚,尚未发展出体系化的材料和方法,学术共同体仍在形成之中;还有的偏重社会实践,成果输出并不完全依赖理论研究。因此,从事跨学科研究必须意识到上述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学术共同体 学术化 中国古代建筑 复原图 技术史 成果输出 材料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脊饰雕塑的数字化保存与展示方法研究
4
作者 程诗婧 李伟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8期119-121,共3页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珍贵的脊饰雕塑遭遇了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部分甚至已遗失无存,这对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构成了严峻挑战。基于此,数字化保存与展示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珍贵的脊饰雕塑遭遇了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部分甚至已遗失无存,这对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构成了严峻挑战。基于此,数字化保存与展示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网络展示等。因此,数字化保存与展示不仅为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脊饰雕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为本领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脊饰雕塑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用与地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国忠 直长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9,共6页
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基本材料是土和木,而土是人类最早使用且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材料。但是,在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土及其衍生物如陶、琉璃等在古代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土在开挖土穴和营建窑... 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基本材料是土和木,而土是人类最早使用且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材料。但是,在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土及其衍生物如陶、琉璃等在古代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土在开挖土穴和营建窑洞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其质地细密,黏度较高,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很高的黏结性,能将砂等颗粒很好地固结,形成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夯打土基和版筑土墙方面土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夯土和版筑可以有效克服因为土壤疏松造成的毛细现象,防止水分上升,具有隔湿防潮的作用。在炼制土泥和模制土坯方面,土遇水成泥后具有很好的黏结性能,而且干结硬化后强度有较大的提高。在炙地构造和烧土制品方面,土质材料烧结后,能显著提高强度和耐水防潮等方面的优越性,拓延了土的使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 中国古代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朴素的绿色观念概说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安启 刘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6-40,46,共6页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数基本上是绿色的,或准绿色的。在古代建筑发展史上形成了"象天法地""建筑节俭""因地制宜""崇尚自然美"和"风水环境意识"等思想观念。总结、继承这份建筑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数基本上是绿色的,或准绿色的。在古代建筑发展史上形成了"象天法地""建筑节俭""因地制宜""崇尚自然美"和"风水环境意识"等思想观念。总结、继承这份建筑文化遗产,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 绿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被引量:16
7
作者 林皎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1-93,共3页
 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和"风水"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文化 礼制 风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室之制与宫室之治:中国古代建筑伦理制度化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秦红岭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2,共6页
文章以先秦为例,探讨了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伦理制度化问题。这种伦理制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即"宫室之制"与"宫室之治"。"宫室之制"主要指古代建筑的礼制化,即宫室建筑在形制上的程式化和数量上的等级... 文章以先秦为例,探讨了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伦理制度化问题。这种伦理制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即"宫室之制"与"宫室之治"。"宫室之制"主要指古代建筑的礼制化,即宫室建筑在形制上的程式化和数量上的等级化,以宗法伦理制度形态表现出的一整套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是其典型表现;"宫室之治"主要指在"宫室之制"的基础上,使建筑发挥维系宗法政治秩序的显著政治功能,并成为划分和巩固等级人伦秩序和推行道德教化的伦理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室 礼制 中国古代建筑 伦理制度化 建筑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三种境界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守连 许亮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建筑与文化、境界直接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建造、布局、布置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古人特有的精神境界.从境界研究角度出发来审视和反思中国古... 建筑与文化、境界直接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中国古代建筑在设计、建造、布局、布置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古人特有的精神境界.从境界研究角度出发来审视和反思中国古代建筑,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三种境界:宜居乐生的个体生存境界;重视礼制、等级森严的社会境界;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理想境界.这三种境界给中国建筑文化朝向生态目标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境界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水:中国古代建筑的环境观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其亨 《美术大观》 2015年第11期97-100,共4页
中国传统建筑历经数千年独立未辍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具、成就辉煌的体系。它不仅对朝鲜、越南、日本等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深刻的影响,17—18世纪以来,还促成了欧美园林艺术趋向注重自然美的自由式布局的转折,以及生态景观建... 中国传统建筑历经数千年独立未辍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具、成就辉煌的体系。它不仅对朝鲜、越南、日本等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深刻的影响,17—18世纪以来,还促成了欧美园林艺术趋向注重自然美的自由式布局的转折,以及生态景观建筑学的萌生和发展。从世界建筑文化背景比较,中国传统建筑最显著、也一度被认为是最诡异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建筑,包括都邑、村落、宫宅、园囿、寺观、陵墓、道路、桥梁,以至矿山和水利工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景观建筑 园林艺术 环境观 门光尺 触类而长 《国语》 人文风俗 风水格局 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的相关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延聚 戴秋思 程艳 《新建筑》 2013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建筑与文学的关系是建筑学家和文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其研究成果做出总结是重要且必要的。通过阐述两次全国"建筑与文学"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并重点综述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在审美境界上相通相融、历史脉络上相辅相成、创作思... 建筑与文学的关系是建筑学家和文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其研究成果做出总结是重要且必要的。通过阐述两次全国"建筑与文学"研讨会的主要观点,并重点综述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在审美境界上相通相融、历史脉络上相辅相成、创作思想及手法上互借互鉴三个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归纳出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在美学层面相关性研究的成果相对丰硕,历史层面进行的对比研究尚缺乏系统性,跨学科的理论引入为研究拓展了思路。综述结论希冀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文学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的复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晓青 《美术大观》 2015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古代建筑的复原设计是通过研究探讨,对已经不存在的历史建筑现象做出推测,其中包括城市、建筑群和单体建筑物。研究与设计的内容可从建筑物的平面规模、整体外观、构架形式、细部做法直至装修装饰的样式与纹饰。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复原研究 设计 历史建筑 建筑 建筑 装修 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建筑空间机能的完善对家具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4-97,共4页
中国古代构架式建筑空间的发展对古典家具的演变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建筑空间高度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古典家具的形体从低到高的变化,一些新颖的家具形态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空间里不严密的结构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筑内外... 中国古代构架式建筑空间的发展对古典家具的演变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建筑空间高度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古典家具的形体从低到高的变化,一些新颖的家具形态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空间里不严密的结构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筑内外空间成熟发展也促进了家具功能的逐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家具设计 空间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与人文教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蜂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79-84,共6页
中国古代建筑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教化理念。通过对其中诸如“天一合一”、“礼乐精神”、“适形便生”等精粹思想的抽象及对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能力。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人文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与外观形象及其文化特色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东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0-154,共5页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丰富而深邃,蕴含着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和哲学伦理思想,在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群体组合,以及在外观上呈现出的大屋顶、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等特色,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实用价值及审美价值,而且...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丰富而深邃,蕴含着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和哲学伦理思想,在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群体组合,以及在外观上呈现出的大屋顶、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等特色,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实用价值及审美价值,而且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平面与外观 文化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内外——中国古代建筑色彩设计思想探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路珂 《世界建筑》 2016年第7期34-41,共8页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而独特的色彩设计传统,在这一传统中,以"五色"为核心的象征体系,将色彩设计变成礼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建筑色彩因此成为建筑等级和功能的表意符号。但象征的恰当性并不会必然地发展为视觉上的美感。"...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而独特的色彩设计传统,在这一传统中,以"五色"为核心的象征体系,将色彩设计变成礼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建筑色彩因此成为建筑等级和功能的表意符号。但象征的恰当性并不会必然地发展为视觉上的美感。"象征"与"美",正是中国建筑色彩设计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的协调和取舍,构成了中国建筑色彩设计思想的演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色彩 五色 设计思想 象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壮”与“适形”——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探微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贵祥 《美术大观》 2015年第10期90-93,共4页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思想,涵盖广博而深密,其中《易传》中"大壮"思想和秦代以来就被反复提起的建筑的"适形"论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各有自己立论的依据,看起来似乎大相径庭,其实,正可体现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二者的有...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思想,涵盖广博而深密,其中《易传》中"大壮"思想和秦代以来就被反复提起的建筑的"适形"论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各有自己立论的依据,看起来似乎大相径庭,其实,正可体现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二者的有机结合,相反相成,对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长期以来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思想 艺术思想 《易传》 相反相成 建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的生态价值理念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婉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1-84,共4页
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视自然万物与人类同源、同构、同体,形成了"贵人"与"重物"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中,"贵人"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体现为"便生利人"的建筑价值观,"重物"的观念则... 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视自然万物与人类同源、同构、同体,形成了"贵人"与"重物"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中,"贵人"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体现为"便生利人"的建筑价值观,"重物"的观念则体现为"中庸适度"的建筑审美观。这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既最大限度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又在客观上形成了均衡、和谐的艺术韵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贵人重物 生态价值观 便生利人 中庸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爱芹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元素对其他造型艺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包括现代包装造型艺术。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元素在几种主要类型包装中的设计应用,阐述和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和方法,强调...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元素对其他造型艺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包括现代包装造型艺术。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元素在几种主要类型包装中的设计应用,阐述和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和方法,强调中国设计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走出民族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文化 元素 现代包装 设计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建筑形制与装饰的“情理相依” 被引量:4
20
作者 陆文莺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第10期51-53,共3页
中国古代建筑不论从建筑形制上、建筑构架上还是装饰的处理上都严谨、理性,并且又不乏情感特征,从建筑形态、装饰纹样还有空间处理上都能体现出对人本身的关怀,理性特征和情感表现相辅相成,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本文试从理性和感性... 中国古代建筑不论从建筑形制上、建筑构架上还是装饰的处理上都严谨、理性,并且又不乏情感特征,从建筑形态、装饰纹样还有空间处理上都能体现出对人本身的关怀,理性特征和情感表现相辅相成,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本文试从理性和感性俩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形制及装饰"情理相依"的建筑特点,为现代建筑和装饰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装饰 理性的 感性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