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9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古代法官会审制度
被引量:
11
1
作者
巩富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6-22,共7页
关于中国古代的审判组织,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印象,似乎只有独任审判,也就是由一个法官坐堂问案,而无合议制的形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要我们稍加考察就不难发现,种种类似现代合议制的审判组织形式,在古代确实...
关于中国古代的审判组织,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印象,似乎只有独任审判,也就是由一个法官坐堂问案,而无合议制的形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要我们稍加考察就不难发现,种种类似现代合议制的审判组织形式,在古代确实是存在的,法官会审制度即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形式。会审,是指中国古代对某些重大、疑难或特殊类型的案件,采取由若干法官会同审理的一种审判组织制度。法官会审制度是中国古代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拟就此项制度,试作初步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审制度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法
汉书
军人
法官
统治者
审判组织
贵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律疏说》与中国古代法文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绍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3-98,共6页
《唐律疏说》与中国古代法文化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高绍先法律制度史、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史是研究法律史学的二大学科:,三史互有交叉,言制度必然涉及思想,论思想又不能离开文化,但三史又各有其研究领域,不宜混同。相对而言,前二...
《唐律疏说》与中国古代法文化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高绍先法律制度史、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史是研究法律史学的二大学科:,三史互有交叉,言制度必然涉及思想,论思想又不能离开文化,但三史又各有其研究领域,不宜混同。相对而言,前二史界限较明,著述亦丰,而法律文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议》
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古代法
《唐律疏议》
儒家经典
文化史
法律思想史
民法典
儒家思想
《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与现代民法物权制度比较研究——兼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玉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52,共7页
对中国古代法和现代民法物权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法存在着类似于现代民法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而土地所有权制度则与现行民法有着较大的区别;明清法律关于拾得人可以获得报酬的规定,可以为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
对中国古代法和现代民法物权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法存在着类似于现代民法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而土地所有权制度则与现行民法有着较大的区别;明清法律关于拾得人可以获得报酬的规定,可以为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提供历史的依据;古代法并非没有善意取得,只不过其适用范围很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上是古代永佃制和“一田两主”习惯的结合;古代的“典”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有其价值,《物权法》应当规定典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制度
所有权
中国古代法
现代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刑讯的责任制度
被引量:
2
4
作者
巩富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25-30,共6页
在中国古代刑事诉讼过程中,一般以犯人自白服罪为定罪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允许以刑讯手段获得犯人口供。中国历代法律都相应规定了使用刑讯的限制性条件,详细规定了刑讯的程序、器具、数量、施行部位等,以体现所谓“泣辜慎罚”的精神;对...
在中国古代刑事诉讼过程中,一般以犯人自白服罪为定罪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允许以刑讯手段获得犯人口供。中国历代法律都相应规定了使用刑讯的限制性条件,详细规定了刑讯的程序、器具、数量、施行部位等,以体现所谓“泣辜慎罚”的精神;对于法官违法刑讯的行为则要追究刑事责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法官违法刑讯的责任制度。本文以大量史料祥实地说明了各个历史朝代对于法官刑讯的有关规定及违法刑讯的相应责任,深入地考察了这一制度产生、发展、变更的轨迹,并试图揭示在这一制度背后所蕴藏的法律思想。文章还对这一制度作了基本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志
中国
历代
犯人
器具
死者
刑讯
慎罚
责任制度
中国古代法
封建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公平思想解读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娟
刘倩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68-69,共2页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古典书籍等都对法的公平性有大量涉猎,充分说明了古代中国法从来就不缺公平、正义的品性,但是这种公平性仅能停留在思想层面、只能针对部分人适用,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体现完全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古典书籍等都对法的公平性有大量涉猎,充分说明了古代中国法从来就不缺公平、正义的品性,但是这种公平性仅能停留在思想层面、只能针对部分人适用,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体现完全现代意义上法的公平性思想是不可能的,这是由它的历史局限性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公平性
思想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官责任制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2
6
作者
巩富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96,共6页
中国古代的法官责任制度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规范详密。它强调给错判案件的司法官吏以刑事惩罚和行政处罚,但不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而其立法却与实践相脱节,法律规定很严,实际执行的很少。它的发展充...
中国古代的法官责任制度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规范详密。它强调给错判案件的司法官吏以刑事惩罚和行政处罚,但不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而其立法却与实践相脱节,法律规定很严,实际执行的很少。它的发展充满了孤立性、排他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性、专断性。它虽然是皇帝实行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工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使人民少蒙受法外冤狱和摧残的积极意义。可以说,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诉讼史上是一个陵起的高峰。今天探讨这一制度,对于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责任制度
中国古代法
司法责任制度
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专制主义统治
冤狱赔偿
刑法志
行政处罚
法律规定
行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的法源传统及其近代转型
被引量:
1
7
作者
易有禄
杨德敏
《社科纵横》
2005年第2期105-106,113,共3页
中国古代法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体、习惯法和判例法为补充的法源传统。在以清末法制变革为发端的法律近代化的影响下,这一法源传统也实现了其近代转型。中国古代法渊源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及其近代转型对当代中国法源体...
中国古代法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体、习惯法和判例法为补充的法源传统。在以清末法制变革为发端的法律近代化的影响下,这一法源传统也实现了其近代转型。中国古代法渊源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及其近代转型对当代中国法源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法源传统
近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侵权行为纵横谈——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之比较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文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
在比较古代中国与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发展基础上,从侵害财产与侵害人身两方面比较古中国和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原因是古中国和古罗马侵权行为法指导思想原则及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根源在于两者由于社会历史原因...
在比较古代中国与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发展基础上,从侵害财产与侵害人身两方面比较古中国和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原因是古中国和古罗马侵权行为法指导思想原则及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根源在于两者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产生的强化还是弱化权利和个人价值的法律观念上。当前在制定侵权行为法时,应注意中外国情的差异及其由此造成的中国法律传统与外来法的差别,从而立足于本国法律传统和社会现实,吸收、融合有益的外来文化,以促使我国法制建设更具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行为
中国古代法
罗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中的禁榷因素——以禁榷对刑事政策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
1
9
作者
黄东海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中国传统的禁榷制度对国家财政、人民生活乃至整个中国法律传统都有深刻的影响。禁榷制度的实行导致了中国古代大量的行政犯,相关刑事政策非常残酷;禁榷制度还极大压缩了古代民众的民商事活动空间,抑制了自由平等的民事契约精神。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禁榷
行政犯
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暴政工具——中国古代法的诞生
被引量:
1
10
作者
蔡镭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9-12,共4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法律的最主要功效就是统治者巩固其权力的工具,甚至是新的统治者为了改朝换代、巩固政权扫除障碍的工具。知识作为权力配置的根据是较高历史时期的权力配置根据,在中国古代,权力按知识配置的思想也早已存在了。然而暴力...
在中国古代社会,法律的最主要功效就是统治者巩固其权力的工具,甚至是新的统治者为了改朝换代、巩固政权扫除障碍的工具。知识作为权力配置的根据是较高历史时期的权力配置根据,在中国古代,权力按知识配置的思想也早已存在了。然而暴力是权力最主要的配置根据,而不是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权力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思考
11
作者
于逸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0-84,91,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西方法律文化
法理
中国
古代
社会
法律思想
法学理论
法思想
法观念
西塞罗
先秦法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与罪刑法定原则
12
作者
熊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187-191,共5页
关于中国古代法中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大致有肯定说、否定说和其他说三种学说。从形式上看,成文法、"断罪引律令"的存在的确表明了传统法存在某种罪刑法定主义的倾向。从实质上看,中国古代社会,以家庭、社稷为本位,...
关于中国古代法中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大致有肯定说、否定说和其他说三种学说。从形式上看,成文法、"断罪引律令"的存在的确表明了传统法存在某种罪刑法定主义的倾向。从实质上看,中国古代社会,以家庭、社稷为本位,君主集立法、司法、行政权于一身,比附援引被频繁地运用等原因,使得传统法凸显秩序保障功能,人权保护功能付之阙如。由此以保障人权为基石、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近代意义的西方罪刑法定原则无从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罪刑法定原则
成文法
社会本位
皇权至上
比附援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代法本体构造及其法文化影响
13
作者
史广全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5期66-78,共13页
法本体的构造在中国传统法文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演进具有以儒为主、释道为辅、哲理化逻辑化的形式特点以及法不离天、天不离道并日益哲理化、伦理化的内容特征。这首要的是取决于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历史条件...
法本体的构造在中国传统法文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演进具有以儒为主、释道为辅、哲理化逻辑化的形式特点以及法不离天、天不离道并日益哲理化、伦理化的内容特征。这首要的是取决于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历史条件,同时受逻辑发展与思维方式等影响因素。法本体这种对“天”的眷恋式的演进使传统法文化在发展路向上具有德法共治、王霸并用以及重视环保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保守主义、君主专制主义、男权主义、权力本位主义、泛道德主义、泛刑事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哲学
法本体构造
传统法文化
发展路向
深层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文化中的警示观点
14
作者
张晋藩
《人民法治》
2016年第6期84-,共1页
在悠悠四千多年的法文化中,记载了古圣先贤对于法的价值、法的功能、法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如何发挥法的治世之具的作用等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其中,以先秦儒法二家最具代表性。其用语的概括、观点的犀利、鞭辟入微的分析,显示他们的睿智...
在悠悠四千多年的法文化中,记载了古圣先贤对于法的价值、法的功能、法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如何发挥法的治世之具的作用等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其中,以先秦儒法二家最具代表性。其用语的概括、观点的犀利、鞭辟入微的分析,显示他们的睿智和使命感,今天读来深感许多观点不仅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性,而且还具有警世恒言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古圣先贤
儒法
杜如晦
秦妇
德宗
秋冬行刑
贞观律
商君之法
赵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受诉的责任制度
被引量:
5
15
作者
巩富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4-47,共4页
所谓受诉,亦即立案、理诉、受案,是中国古代司法官吏按照管辖权限,决定接受控告,准备审理的一项诉讼活动。在我国古代,统治者为了从根本上维护其专制统治,一方面要求各级司法官吏对于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犯罪行为所提出的控告,必须依法...
所谓受诉,亦即立案、理诉、受案,是中国古代司法官吏按照管辖权限,决定接受控告,准备审理的一项诉讼活动。在我国古代,统治者为了从根本上维护其专制统治,一方面要求各级司法官吏对于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犯罪行为所提出的控告,必须依法及时地受理和审判;一方面又对那些违法受诉(即不依据法律规定受诉)的司法官吏予以严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责任制度
我国
古代
不予受理
法官
违法
法律规定
唐律
立案
控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官的回避制度
被引量:
5
16
作者
巩富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8-40,共3页
回避制度是保证国家司法权能够客观公正行使的一种基本手段,是现代各国刑事诉讼法中概莫能缺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法官回避制度的历史,对于今天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繁荣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就中国古代的法官回避制...
回避制度是保证国家司法权能够客观公正行使的一种基本手段,是现代各国刑事诉讼法中概莫能缺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法官回避制度的历史,对于今天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繁荣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就中国古代的法官回避制度试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制度
中国古代法
司法官
刑事诉讼法
法律
法制建设
国家司法权
官吏
婚姻
元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断罪的责任制度
被引量:
2
17
作者
巩富文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4X期53-58,70,共7页
所谓断罪,亦即判案、判决,是中国古代法官对自己承审的案件在事实和法律上进行决断,以判定受审人是否有罪、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的一项诉讼活动.金部诉讼程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决,所以,判决是古代刑事诉讼程序...
所谓断罪,亦即判案、判决,是中国古代法官对自己承审的案件在事实和法律上进行决断,以判定受审人是否有罪、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的一项诉讼活动.金部诉讼程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决,所以,判决是古代刑事诉讼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古代,刑律及其他的法律,是剥削阶级国家自己制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已集中地体现在法律之中.连贵族官僚们的特权在法律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古代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要求司法官吏判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断罪
责任制度
法官
法律条文
刑罚
判决
违法
律令格式
魏晋南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律涉外原则初探
被引量:
1
18
作者
肖梅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79-83,共5页
我国古代法律在处理涉外案件时,其原则与近代领事裁判权之间有何联系,西方学者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认为:领事裁判权是“中国传统的继续,作为制度,……并没有与旧习惯发生抵触”。早在近代,梁启超考察中国成文法编制沿革得失...
我国古代法律在处理涉外案件时,其原则与近代领事裁判权之间有何联系,西方学者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认为:领事裁判权是“中国传统的继续,作为制度,……并没有与旧习惯发生抵触”。早在近代,梁启超考察中国成文法编制沿革得失时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原
涉外案件
领事裁判权
中国古代法
唐律
外国人
清政府
清律
属地主义
司法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上民事主体之比较
19
作者
杨微
《大观周刊》
2012年第42期57-57,共1页
在我国古代礼法中,没有自然人与法人的划分,但有个人与组织的区别。早期罗马法上的民事主体仅为家族;中后期的罗马法上的民事主体包括个人和团体两类。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古代法上与罗马法上民事主体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比较出中国古...
在我国古代礼法中,没有自然人与法人的划分,但有个人与组织的区别。早期罗马法上的民事主体仅为家族;中后期的罗马法上的民事主体包括个人和团体两类。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古代法上与罗马法上民事主体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比较出中国古代民事主体制度发展滞后,而罗马法上的民事主体制度对后世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罗马法
民事主体
权利能力
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官会审制度
被引量:
11
1
作者
巩富文
机构
西北大学法律系刑事诉讼法教研室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6-22,共7页
文摘
关于中国古代的审判组织,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印象,似乎只有独任审判,也就是由一个法官坐堂问案,而无合议制的形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要我们稍加考察就不难发现,种种类似现代合议制的审判组织形式,在古代确实是存在的,法官会审制度即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形式。会审,是指中国古代对某些重大、疑难或特殊类型的案件,采取由若干法官会同审理的一种审判组织制度。法官会审制度是中国古代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拟就此项制度,试作初步的考察。
关键词
会审制度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法
汉书
军人
法官
统治者
审判组织
贵族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律疏说》与中国古代法文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绍先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3-98,共6页
文摘
《唐律疏说》与中国古代法文化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高绍先法律制度史、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史是研究法律史学的二大学科:,三史互有交叉,言制度必然涉及思想,论思想又不能离开文化,但三史又各有其研究领域,不宜混同。相对而言,前二史界限较明,著述亦丰,而法律文化史...
关键词
《疏议》
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古代法
《唐律疏议》
儒家经典
文化史
法律思想史
民法典
儒家思想
《尚书》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与现代民法物权制度比较研究——兼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玉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5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子课题(H10012)
文摘
对中国古代法和现代民法物权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法存在着类似于现代民法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而土地所有权制度则与现行民法有着较大的区别;明清法律关于拾得人可以获得报酬的规定,可以为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提供历史的依据;古代法并非没有善意取得,只不过其适用范围很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上是古代永佃制和“一田两主”习惯的结合;古代的“典”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有其价值,《物权法》应当规定典权制度。
关键词
物权制度
所有权
中国古代法
现代民法
Keywords
rule on right in rem
Chinese ancient law
modem civil law
comparison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刑讯的责任制度
被引量:
2
4
作者
巩富文
机构
西北大学法律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25-30,共6页
文摘
在中国古代刑事诉讼过程中,一般以犯人自白服罪为定罪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允许以刑讯手段获得犯人口供。中国历代法律都相应规定了使用刑讯的限制性条件,详细规定了刑讯的程序、器具、数量、施行部位等,以体现所谓“泣辜慎罚”的精神;对于法官违法刑讯的行为则要追究刑事责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法官违法刑讯的责任制度。本文以大量史料祥实地说明了各个历史朝代对于法官刑讯的有关规定及违法刑讯的相应责任,深入地考察了这一制度产生、发展、变更的轨迹,并试图揭示在这一制度背后所蕴藏的法律思想。文章还对这一制度作了基本的评价。
关键词
刑法志
中国
历代
犯人
器具
死者
刑讯
慎罚
责任制度
中国古代法
封建统治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公平思想解读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娟
刘倩
机构
烟台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68-69,共2页
文摘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古典书籍等都对法的公平性有大量涉猎,充分说明了古代中国法从来就不缺公平、正义的品性,但是这种公平性仅能停留在思想层面、只能针对部分人适用,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体现完全现代意义上法的公平性思想是不可能的,这是由它的历史局限性所决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公平性
思想层面
分类号
D911.02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官责任制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2
6
作者
巩富文
机构
西北大学法律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96,共6页
文摘
中国古代的法官责任制度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规范详密。它强调给错判案件的司法官吏以刑事惩罚和行政处罚,但不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而其立法却与实践相脱节,法律规定很严,实际执行的很少。它的发展充满了孤立性、排他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性、专断性。它虽然是皇帝实行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工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使人民少蒙受法外冤狱和摧残的积极意义。可以说,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诉讼史上是一个陵起的高峰。今天探讨这一制度,对于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不无裨益的。
关键词
法官责任制度
中国古代法
司法责任制度
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专制主义统治
冤狱赔偿
刑法志
行政处罚
法律规定
行政责任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的法源传统及其近代转型
被引量:
1
7
作者
易有禄
杨德敏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05年第2期105-106,113,共3页
文摘
中国古代法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成文法为主体、习惯法和判例法为补充的法源传统。在以清末法制变革为发端的法律近代化的影响下,这一法源传统也实现了其近代转型。中国古代法渊源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及其近代转型对当代中国法源体系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法源传统
近代转型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侵权行为纵横谈——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之比较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文勇
机构
河南大学法学院
河南大学法文化研究所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
文摘
在比较古代中国与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历史发展基础上,从侵害财产与侵害人身两方面比较古中国和古罗马侵权行为法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原因是古中国和古罗马侵权行为法指导思想原则及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根源在于两者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产生的强化还是弱化权利和个人价值的法律观念上。当前在制定侵权行为法时,应注意中外国情的差异及其由此造成的中国法律传统与外来法的差别,从而立足于本国法律传统和社会现实,吸收、融合有益的外来文化,以促使我国法制建设更具生命力。
关键词
侵权行为
中国古代法
罗马法
Keywords
tort
ancient China law
Roman law
分类号
D908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中的禁榷因素——以禁榷对刑事政策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
1
9
作者
黄东海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文摘
中国传统的禁榷制度对国家财政、人民生活乃至整个中国法律传统都有深刻的影响。禁榷制度的实行导致了中国古代大量的行政犯,相关刑事政策非常残酷;禁榷制度还极大压缩了古代民众的民商事活动空间,抑制了自由平等的民事契约精神。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禁榷
行政犯
刑事政策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law
monopoly
administrative crime
criminal policy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暴政工具——中国古代法的诞生
被引量:
1
10
作者
蔡镭
机构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
出处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9-12,共4页
文摘
在中国古代社会,法律的最主要功效就是统治者巩固其权力的工具,甚至是新的统治者为了改朝换代、巩固政权扫除障碍的工具。知识作为权力配置的根据是较高历史时期的权力配置根据,在中国古代,权力按知识配置的思想也早已存在了。然而暴力是权力最主要的配置根据,而不是知识。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权力
工具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思考
11
作者
于逸生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律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0-84,91,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西方法律文化
法理
中国
古代
社会
法律思想
法学理论
法思想
法观念
西塞罗
先秦法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与罪刑法定原则
12
作者
熊瑛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重庆行政学院法学部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187-191,共5页
文摘
关于中国古代法中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大致有肯定说、否定说和其他说三种学说。从形式上看,成文法、"断罪引律令"的存在的确表明了传统法存在某种罪刑法定主义的倾向。从实质上看,中国古代社会,以家庭、社稷为本位,君主集立法、司法、行政权于一身,比附援引被频繁地运用等原因,使得传统法凸显秩序保障功能,人权保护功能付之阙如。由此以保障人权为基石、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近代意义的西方罪刑法定原则无从生根。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罪刑法定原则
成文法
社会本位
皇权至上
比附援引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法本体构造及其法文化影响
13
作者
史广全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5期66-78,共13页
文摘
法本体的构造在中国传统法文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演进具有以儒为主、释道为辅、哲理化逻辑化的形式特点以及法不离天、天不离道并日益哲理化、伦理化的内容特征。这首要的是取决于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历史条件,同时受逻辑发展与思维方式等影响因素。法本体这种对“天”的眷恋式的演进使传统法文化在发展路向上具有德法共治、王霸并用以及重视环保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保守主义、君主专制主义、男权主义、权力本位主义、泛道德主义、泛刑事化等问题。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哲学
法本体构造
传统法文化
发展路向
深层影响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of law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ontology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deep impact
分类号
D903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文化中的警示观点
14
作者
张晋藩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出处
《人民法治》
2016年第6期84-,共1页
文摘
在悠悠四千多年的法文化中,记载了古圣先贤对于法的价值、法的功能、法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如何发挥法的治世之具的作用等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其中,以先秦儒法二家最具代表性。其用语的概括、观点的犀利、鞭辟入微的分析,显示他们的睿智和使命感,今天读来深感许多观点不仅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性,而且还具有警世恒言的价值。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古圣先贤
儒法
杜如晦
秦妇
德宗
秋冬行刑
贞观律
商君之法
赵绰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受诉的责任制度
被引量:
5
15
作者
巩富文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4-47,共4页
文摘
所谓受诉,亦即立案、理诉、受案,是中国古代司法官吏按照管辖权限,决定接受控告,准备审理的一项诉讼活动。在我国古代,统治者为了从根本上维护其专制统治,一方面要求各级司法官吏对于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犯罪行为所提出的控告,必须依法及时地受理和审判;一方面又对那些违法受诉(即不依据法律规定受诉)的司法官吏予以严惩。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责任制度
我国
古代
不予受理
法官
违法
法律规定
唐律
立案
控告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官的回避制度
被引量:
5
16
作者
巩富文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8-40,共3页
文摘
回避制度是保证国家司法权能够客观公正行使的一种基本手段,是现代各国刑事诉讼法中概莫能缺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法官回避制度的历史,对于今天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繁荣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就中国古代的法官回避制度试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回避制度
中国古代法
司法官
刑事诉讼法
法律
法制建设
国家司法权
官吏
婚姻
元朝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断罪的责任制度
被引量:
2
17
作者
巩富文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4X期53-58,70,共7页
文摘
所谓断罪,亦即判案、判决,是中国古代法官对自己承审的案件在事实和法律上进行决断,以判定受审人是否有罪、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的一项诉讼活动.金部诉讼程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决,所以,判决是古代刑事诉讼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古代,刑律及其他的法律,是剥削阶级国家自己制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已集中地体现在法律之中.连贵族官僚们的特权在法律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古代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要求司法官吏判案。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断罪
责任制度
法官
法律条文
刑罚
判决
违法
律令格式
魏晋南北朝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律涉外原则初探
被引量:
1
18
作者
肖梅花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79-83,共5页
文摘
我国古代法律在处理涉外案件时,其原则与近代领事裁判权之间有何联系,西方学者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认为:领事裁判权是“中国传统的继续,作为制度,……并没有与旧习惯发生抵触”。早在近代,梁启超考察中国成文法编制沿革得失时说:“
关键词
外原
涉外案件
领事裁判权
中国古代法
唐律
外国人
清政府
清律
属地主义
司法主权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上民事主体之比较
19
作者
杨微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大观周刊》
2012年第42期57-57,共1页
文摘
在我国古代礼法中,没有自然人与法人的划分,但有个人与组织的区别。早期罗马法上的民事主体仅为家族;中后期的罗马法上的民事主体包括个人和团体两类。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古代法上与罗马法上民事主体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比较出中国古代民事主体制度发展滞后,而罗马法上的民事主体制度对后世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法
罗马法
民事主体
权利能力
行为能力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古代法官会审制度
巩富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律疏说》与中国古代法文化
高绍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古代法与现代民法物权制度比较研究——兼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
李玉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刑讯的责任制度
巩富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古代法公平思想解读
刘娟
刘倩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古代法官责任制度的基本特征
巩富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古代法的法源传统及其近代转型
易有禄
杨德敏
《社科纵横》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侵权行为纵横谈——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之比较
张文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古代法中的禁榷因素——以禁榷对刑事政策的影响为例
黄东海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暴政工具——中国古代法的诞生
蔡镭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思考
于逸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古代法与罪刑法定原则
熊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中国古代法本体构造及其法文化影响
史广全
《学术探索》
CSSCI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古代法文化中的警示观点
张晋藩
《人民法治》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受诉的责任制度
巩富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古代法官的回避制度
巩富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古代法官违法断罪的责任制度
巩富文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国古代法律涉外原则初探
肖梅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国古代法与罗马法上民事主体之比较
杨微
《大观周刊》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