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当代中国外交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正昆 《国际论坛》 2003年第3期35-39,共5页
外交形象 ,是指在一定时期之内 ,一个主权国家中央政府的外交活动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基本评价。塑造一国外交形象 ,既指其创新 ,又指其重建。当前 ,塑造中国外交形象 ,尚且在观念、手段、策略等方面多有不足。要... 外交形象 ,是指在一定时期之内 ,一个主权国家中央政府的外交活动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基本评价。塑造一国外交形象 ,既指其创新 ,又指其重建。当前 ,塑造中国外交形象 ,尚且在观念、手段、策略等方面多有不足。要塑造良好的中国外交形象 ,既要重视受众内外有别 ,外外有别 ,主次有别 ,更要着重树立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维护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形象塑造 中国外交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隐喻与转喻视角下中国外交形象的建构研究:以《大国外交》为例
2
作者 房佳美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7期2972-2980,共9页
国家形象是一个民族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是国际交流中塑造、传播并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目前学界探讨纪录片中国家形象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国家形象中“外交”这一特殊领域关注尚... 国家形象是一个民族的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是国际交流中塑造、传播并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目前学界探讨纪录片中国家形象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国家形象中“外交”这一特殊领域关注尚少,也很少有学者从多模态隐喻转喻等视角对中国讲述中国故事、外交故事这一领域进行专门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出发,对中国国家形象纪录片《大国外交》中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构建进行解读,来分析其塑造的国家外交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中国外交形象 多模态隐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新时代中国自塑外交形象话语研究
3
作者 金汤 金伟正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5-30,共6页
依据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模型理论框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高频实词、关键词、词组及其搭配关系入手,在文本分析层面描述官方外交话语的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层面阐释中国自塑外交形象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综... 依据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模型理论框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高频实词、关键词、词组及其搭配关系入手,在文本分析层面描述官方外交话语的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层面阐释中国自塑外交形象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新时代中国即延续了开放包容、团结协作的外交态度,也呈现了锐意进取、成熟自信的外交新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批评话语分析 中国外交形象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外交话语英译中的中国外交形象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70
4
作者 胡开宝 田绪军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8,共10页
本文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采用语料库方法,从高频词、关键词、情态动词的应用和"we"的搭配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外交话语英译文本所塑造的中国外交形象。研究表明,中国外交话语英译所塑造的中国外交形象主要表现为脚踏实地、积... 本文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采用语料库方法,从高频词、关键词、情态动词的应用和"we"的搭配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外交话语英译文本所塑造的中国外交形象。研究表明,中国外交话语英译所塑造的中国外交形象主要表现为脚踏实地、积极有为,热爱和平,重视合作与发展,追求共赢等特征。我们认为这些特征的形成不仅与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文化价值观有关,而且也与译者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话语 英译 中国外交形象
原文传递
沙伊北京对话:中国外交形象在中东阿拉伯语媒体的呈现
5
作者 唐佳梅 王远 《国际传播》 2023年第2期87-96,共10页
2023年3月10日,沙特与伊朗在北京宣布复交,消息发出后全球目光聚焦北京,世界各国媒体争相报道。本文选取影响力较大的中东主流阿拉伯语媒体对沙伊北京对话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关键词搜索获取文本,通过文本分析法梳理此事件中呈现的中... 2023年3月10日,沙特与伊朗在北京宣布复交,消息发出后全球目光聚焦北京,世界各国媒体争相报道。本文选取影响力较大的中东主流阿拉伯语媒体对沙伊北京对话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关键词搜索获取文本,通过文本分析法梳理此事件中呈现的中国外交形象,即“元首外交引领大国外交”“争端的斡旋者”“和平的缔造者”三个维度。研究中国外交形象在中东主流阿拉伯语媒体的呈现,可为维护和提升我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形象提供参考,从外交层面关注中东地区和阿拉伯国家的重要议题,从媒体层面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媒体和关键意见领袖的合作,从民间层面积极开展数字公共外交,助益中阿外交关系和中国外交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伊北京对话 中国外交形象 阿拉伯语媒体
原文传递
树立和平外交形象
6
作者 李向前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3期4-5,共2页
中国最希望和平新中国自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了树立和平外交形象的历史进程,并为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长期以来国际上总是流行着一种“中国好战”的观点,使中国外交形象深受伤害。对于居心不良、有意中伤者,我国领导人... 中国最希望和平新中国自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了树立和平外交形象的历史进程,并为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长期以来国际上总是流行着一种“中国好战”的观点,使中国外交形象深受伤害。对于居心不良、有意中伤者,我国领导人曾多次予以严肃批驳。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看到产生这种舆论的国际性原因,需要认真研究造成这种现实状况的国际国内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好战”舆论同我国曾经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某些不尽确切的表述和观点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形象 世界和平 战争与革命 帝国主义 国际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 阶级斗争扩大化 历史进程 国内背景 世界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