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工程2011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1
作者 唐维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0-480,共1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物院)机械工程会议是中物院科协主办的机械工程类年会,迄今已成功举办19届。本届学术年会由中物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承办,会议共收录论文108篇,其中涉及含能材料合成与表征、含能材料部件制造与检测的机械类论文11篇。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学术年会 机械工程 电子工程 材料合成 含能材料 研究 机械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经纬 光荣绽放——访著名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孙承纬院士
2
作者 王景 刘之灵 《科学中国人》 2012年第12期34-37,共4页
国防事业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坚强支柱,在其发展历程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有多少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恒久难忘的时光,有多少生动美丽的传奇故事涌动在胸。60年星辉岁月,曾经满目疮痍的祖国,已变得雍容大度,自信豪迈。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爆炸力学 经纬 承载 专家 院士 国防事业 传奇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中的“九”个庭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
3
作者 郑勇 汪宇 《建筑技艺》 2016年第12期96-102,共7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创新基地位于成都双流区,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成都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综合科技创新基地,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项目位于基地中心轴线的端头,是集科研办公、创新研发、科技展示等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创新基地位于成都双流区,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成都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综合科技创新基地,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基地科研综合楼项目位于基地中心轴线的端头,是集科研办公、创新研发、科技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用地面积约18600m2,呈半圆形,地势平坦,三面均临园区规划道路,交通便捷,具有核心位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科研综合楼 成都 庭院 建筑 科研创新 科技创新 综合办公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刘仓理:以国家战略为奋斗方向,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4
作者 张璐晶 《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第31期41-43,共3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称"中物院")成立于1958年,是"两弹"精神的发源地。建院60年来,中物院为我国的国力提升做出了特殊贡献,在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一段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称"中物院")成立于1958年,是"两弹"精神的发源地。建院60年来,中物院为我国的国力提升做出了特殊贡献,在国防尖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一段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到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用"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来形容加快科技创新的紧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科学技术 国家战略 中共中央总书记 奋斗 院长 专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关涉密办公自动化系统介绍 被引量:2
5
作者 向洵 李灵雪 《办公自动化》 2005年第10期14-16,共3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关涉密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具有强安全机制的机密级应用系统。本文系统介绍了该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系统的主要功能和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本项目构建了覆盖机关大楼、与外界物理隔离的安全网络平台,涉密办公自动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关涉密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具有强安全机制的机密级应用系统。本文系统介绍了该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系统的主要功能和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本项目构建了覆盖机关大楼、与外界物理隔离的安全网络平台,涉密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现阶段在该平台上部署的一个典型应用。涉密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功能方面实现了机关协同办公以及电子信息共享和交流。同时为了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本系统结合安全技术和相关产品,从物理防范、技术手段、安全运行管理等多个角度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支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密 安全 办公自动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办公自动化系统 机关 安全机制 安全运行管理 项目建设 网络平台 信息共享 安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军民融合新模式 推进技术转移产业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创建五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莉 《中国军转民》 2009年第4期30-32,共3页
为探索实践军民融合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释放国防科技潜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与市场“脱节”、研发与产业化断链等问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于2004年初组建了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同时联合四川九洲集团、绵阳久盛... 为探索实践军民融合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释放国防科技潜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与市场“脱节”、研发与产业化断链等问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于2004年初组建了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同时联合四川九洲集团、绵阳久盛投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四川中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物技术),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企业运行模式。五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技术转移中心 产业化 展望 有限责任公司 国防科技 投资公司 企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通信和雷达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被引量:4
7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1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太赫兹高速通信和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是太赫兹科技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物院太赫兹研究中心)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电子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物院五所)开展了太赫兹通信和雷达体制研究,核... 太赫兹高速通信和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是太赫兹科技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物院太赫兹研究中心)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电子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物院五所)开展了太赫兹通信和雷达体制研究,核心器件与模块研究,完成了太赫兹通信和雷达样机系统研制和实验,取得了重要突破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高速通信 雷达技术 太赫兹 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技术 成像雷达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理论物理与核科学理论的奠基人——祝贺彭桓武院士从事物理工作七十周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于敏院士发言 被引量:2
8
《物理通报》 2005年第9期4-5,共2页
彭先生是我国理论物理学界一代宗师.解放后,核科学技术在开国初几乎一片空白,在钱三强先生、王淦昌先生、彭桓武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领导下,我们白手起家,开辟了中国核科学技术领域.彭先生以他深刻的观察物理实质的本领、认真求... 彭先生是我国理论物理学界一代宗师.解放后,核科学技术在开国初几乎一片空白,在钱三强先生、王淦昌先生、彭桓武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领导下,我们白手起家,开辟了中国核科学技术领域.彭先生以他深刻的观察物理实质的本领、认真求实和科学联系实际的思想,不断地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理论物理 科学理论 中国 院士 核科学技术 物理实质 技术领域 钱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天纬地 掀开核爆事业的新篇章——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经福谦院士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娜 《中国科技奖励》 2008年第10期57-58,共2页
从来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如南京一样把温柔缱眷与王者之风水乳交融地集于一身,十里秦准佳山秀水,六朝古都迭起风云,石头城里回荡着历数不尽的历史、传说以及文人墨客的诗歌华章……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 事业 核爆 石头城 风水 古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字”演绎老专家的奉献情怀——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老科协会长王志云
10
作者 池荣 《今日科苑》 2008年第23期62-62,共1页
近年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老科协带领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该院老科协提出的“五字”治会,具有新颖的办会理念,这“五字”演绎老科协的奉献情怀。为此,本刊特邀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物理... 近年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老科协带领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该院老科协提出的“五字”治会,具有新颖的办会理念,这“五字”演绎老科协的奉献情怀。为此,本刊特邀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老科协会长王志云,以下记者简称“记”,王志云简称“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协会 演绎 专家 专业技术人员 记者采访 社会发展 科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管理和创新 加快军转民发展——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军转民发展的基本思路
11
作者 冯文 《中国军转民》 2004年第3期52-54,共3页
一、发展概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个以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为主的理论、实验、设计、生产的综合型科研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冲击波与爆轰物理、核物理与等离子物理、工程与材料科学、电子学与光电子学、放射化... 一、发展概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个以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为主的理论、实验、设计、生产的综合型科研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冲击波与爆轰物理、核物理与等离子物理、工程与材料科学、电子学与光电子学、放射化学与化工、计算机与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全院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2人,专业技术人员8500余名。 改革开放以来,中物院在确保完成国防科研任务的同时,发挥军品科研生产积累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转民发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军转民技术 基本思路 强化管理 中物院 烟气脱硫 军民两用技术 技术服务 工程技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设计了基于多级孔碳载体的纳米复合含能材料
12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99-999,共1页
为实现AP与催化剂在纳米尺度下的紧密界面接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三维有序大孔-介孔碳骨架为载体,利用其孔道限域作用将AP以纳米尺度均匀负载其中。在3D HOPC的催化效应和纳米AP尺寸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可使A... 为实现AP与催化剂在纳米尺度下的紧密界面接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三维有序大孔-介孔碳骨架为载体,利用其孔道限域作用将AP以纳米尺度均匀负载其中。在3D HOPC的催化效应和纳米AP尺寸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可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125.5℃,表观放热量增大至10倍以上(3775 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纳米复合 化工材料 碳载体 研究 含能材料 多级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基于含能材料释能效应构筑了高性能柔性超级电容器材料
13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77,共1页
由于TATB具有完美的对称结构、高的N/C比、丰富的C-N键,以及超长的C-C键带来的热分解行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以TATB为唯一C/N源,ZnO纳米线为“自牺牲”模板的策略,一步制备了高含量(14.3%)吡啶氮(N-6)占... 由于TATB具有完美的对称结构、高的N/C比、丰富的C-N键,以及超长的C-C键带来的热分解行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以TATB为唯一C/N源,ZnO纳米线为“自牺牲”模板的策略,一步制备了高含量(14.3%)吡啶氮(N-6)占优(69.1%)的中空碳纳米线,显著提高了中空碳纳米材料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310.7F/g)和倍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化工材料 研究 电容器材料 含能材料 柔性 性能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材料化学实验室
14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3-563,共1页
材料化学实验室专业从事材料理化性能研究、分析检测技术开发。功能材料制备以及相关的对外技术服务。在材料结构特性、热性能表征,表/界面分析技术,痕量气体检测技术及环保监测技术等领域已具备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含能材料及... 材料化学实验室专业从事材料理化性能研究、分析检测技术开发。功能材料制备以及相关的对外技术服务。在材料结构特性、热性能表征,表/界面分析技术,痕量气体检测技术及环保监测技术等领域已具备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含能材料及其相关物的理化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化工材料 化学实验室 研究 气体检测技术 理化性能 技术开发 技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力学实验室
15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力学实验室 材料物理 化工材料 研究 研究与开发 先进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成出晶体密度接近2.04g·cm^-3的高能量密度炸药分子
16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3-793,共1页
由于存在密度极限,目前室温晶体密度超过2.0g·cm^-3的单质炸药分子寥寥无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高密度炸药为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密度为2.03g·cm^-3,但该炸药存在着成本高、制备工艺繁琐、安全性差等问题,一... 由于存在密度极限,目前室温晶体密度超过2.0g·cm^-3的单质炸药分子寥寥无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高密度炸药为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密度为2.03g·cm^-3,但该炸药存在着成本高、制备工艺繁琐、安全性差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其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高能量密度 单质炸药 晶体密度 分子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合成 密度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祝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建院64周年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8周年
17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02-I0002,共1页
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为抵御西方大国的核讹诈和武力威胁,毅然做出了发展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决策。1958年10月,负责原子弹研制的二机部九局在北京成立。他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 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为抵御西方大国的核讹诈和武力威胁,毅然做出了发展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决策。1958年10月,负责原子弹研制的二机部九局在北京成立。他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一批蜚声中外的归国科学家,无数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听从祖国的召唤,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为了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弹爆炸 党中央领导集体 个人理想 西方大国 武力威胁 二机部 青年学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室
18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功能高分子材料 化工材料 研究 研究 注射成型技术 耐高温复合材料 聚合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19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08,共1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组建于2000年4月,现有职工4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330人。中心主要研究方面涉及激光高能密度物理、高功率激光及先进光学制造等领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专业化激光聚变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 专业技术人员 高功率激光 高能密度 光学制造 研究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0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6,共1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组建于2000年4月,现有职工4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330人。中心主要研究方面涉及激光高能密度物理、高功率激光及先进光学制造等领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专业化激光聚变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 专业技术人员 高功率激光 高能密度 光学制造 研究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