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民社会和经济法的本质──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市民法的基础法地位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涤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66-72,共7页
市民法和经济法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市民法作为市民社会根本之法,划定了国家不得随意进入的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内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基础性调整;经济法则是国家为弥补市民法的基础性调整作用的... 市民法和经济法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市民法作为市民社会根本之法,划定了国家不得随意进入的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内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基础性调整;经济法则是国家为弥补市民法的基础性调整作用的局限性,以满足社会协调性之要求,对市民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在中国,确定市民法的基础性地位和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方式及内容,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市民 经济法的本质 政治国家 政治社会 国家干预 自由主义 国家与市民社会 经济关系 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对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小岩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10,19,共5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人们对“国家主义”的反思 ,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的民主化和市场化、追求民主的各种社会运动的兴起 ,促成市民社会理论再度流行起来并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当代市民社会理论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人们对“国家主义”的反思 ,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的民主化和市场化、追求民主的各种社会运动的兴起 ,促成市民社会理论再度流行起来并成为当代世界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当代市民社会理论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 ,远未成形 ,但它对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建构市民社会不无借鉴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市民社会 中国市民社会 国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市民社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继亮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成熟健全的市民社会能有效地协调国家、社会与公民三者的关系。透视我国的市民社会,不能照搬西方标准,必须立足国情,以新的视域,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整个社会阶层结构正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尤其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成熟健全的市民社会能有效地协调国家、社会与公民三者的关系。透视我国的市民社会,不能照搬西方标准,必须立足国情,以新的视域,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整个社会阶层结构正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尤其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制的日益健全,社会结构的日趋合理化,中国的市民社会已经形成。尽管其历时尚短,经验不足,但在党的领导下,其发展前景将充满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组织 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民社会与私法制度的双向建构
4
作者 马长山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73,共5页
中国的市民社会具有成长的受监护性、价值的非主导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属性,并在私有财产保护与权力抗衡、自由权利追求与社会公平的重新定位、私法自治与自主平衡秩序、公序良俗与社会伦理基础等方面与私法制度形成了双向建构的互动... 中国的市民社会具有成长的受监护性、价值的非主导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属性,并在私有财产保护与权力抗衡、自由权利追求与社会公平的重新定位、私法自治与自主平衡秩序、公序良俗与社会伦理基础等方面与私法制度形成了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这不仅奠定了私法秩序的基础,也促进了中国法治道路的渐进主义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私法制度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正义与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
5
作者 孙百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平等优位于自由的传统,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问题的凸显,决定了当代中国必须构建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是民主、自由、和谐等价值实现的社会根基。构建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的基本方略是: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服务型政府... 平等优位于自由的传统,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问题的凸显,决定了当代中国必须构建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是民主、自由、和谐等价值实现的社会根基。构建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的基本方略是: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服务型政府,提升政策的公共性;培育公民文化,发挥公共媒体和知识分子在多元利益表达中的积极作用;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推行针对弱势群体的"差别化"的教育政策;明晰权力与市场的边界,限制市场垄断,塑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拓宽社会保障范围,建立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底线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弱势群体的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弱势群体的利益博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 构建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型构关系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姜正君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3-36,共4页
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经历了起源、争论、深入发展到争取构建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等一系列的历程。"二分"论者主张将洛克的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和黑格尔的国家先于市民社会这两种不同的架构之间进行调和,... 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经历了起源、争论、深入发展到争取构建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等一系列的历程。"二分"论者主张将洛克的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和黑格尔的国家先于市民社会这两种不同的架构之间进行调和,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三分"论者主张"国家——市场(企业)——市民社会"的"金三角律动",互动互补,共生共强。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分"和"三分"关系之争,还继续有待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国家 型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功能及构建的应然因素
7
作者 车运景 栾广锋 《社科纵横》 2010年第5期130-132,共3页
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已吸引了众多学术领域的学者参与讨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将结合目前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国情,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市民社会的兴起、现实功能及其如... 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已吸引了众多学术领域的学者参与讨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将结合目前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国情,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市民社会的兴起、现实功能及其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存在的应然因素展开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兴起 功能 应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述评
8
作者 颜旭彪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2,共2页
综观国内相关研究资料,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目前研究的焦点在于:中国市民社会概念的界定;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模式;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的建构。市民社会理论在我国的兴起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诉求,其在学术界的论争中不断走向成... 综观国内相关研究资料,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目前研究的焦点在于:中国市民社会概念的界定;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模式;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互动关系的建构。市民社会理论在我国的兴起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诉求,其在学术界的论争中不断走向成熟,为我国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国家与社会 关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民社会发展浅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10期175-176,共2页
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和当代市民社会理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复兴市民社会理论的热潮,并于90年代被引入中国。当前中国建构市民社会主要存在经济、法治和文化三方面的短板,因此,... 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和当代市民社会理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复兴市民社会理论的热潮,并于90年代被引入中国。当前中国建构市民社会主要存在经济、法治和文化三方面的短板,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完善市场经济、加强法治建设和培育理性市民文化的角度为中国形成成熟市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理论 中国市民社会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民社会理论模式的建构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0
作者 河度亨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3-76,共4页
中国市民社会理论模式的建构对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就是它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特征。然而 ,有关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两个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 ,主要有三个方面 :在理论层次上不够严密 ;实证性研究远远不够 ;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理论模式 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类型 马克思主义类型 黑格尔 葛兰西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均衡互动模式的建构
11
作者 肖崇慧 姜正君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3,共3页
21世纪的今天,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现代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这一两难困境?中国社会转型若要真正摆脱"收放怪圈",走出"恶性循环",不仅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而且要从学理和实践层面上建构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 21世纪的今天,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现代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这一两难困境?中国社会转型若要真正摆脱"收放怪圈",走出"恶性循环",不仅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而且要从学理和实践层面上建构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均衡互动模式。通过负面制衡,双方较好地抑制各自的内在弊端;通过正面互动,二者都较好地发挥各自的积极意义。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均衡互动模式的提出,既是基于对西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发展的反思,又是以当代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现实情境为基本依据。在建构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均衡互动模式实践中,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都应积极主动,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国家 均衡互动 理论依据 现实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中国市民社会的图画——评老舍的《牛天赐传》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秉山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84-88,共5页
《牛天赐传》是老舍先生一九三四年开始动笔创作的长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人间书屋初版印行。小说问世以后,也许是因为老舍先生自己谈过“匆匆赶出,无一是处”(《我怎样写【牛天赐传】》)的缘故,研究与评论者寥寥。但它毕竟是老舍先生整个... 《牛天赐传》是老舍先生一九三四年开始动笔创作的长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人间书屋初版印行。小说问世以后,也许是因为老舍先生自己谈过“匆匆赶出,无一是处”(《我怎样写【牛天赐传】》)的缘故,研究与评论者寥寥。但它毕竟是老舍先生整个小说创作中的一部作品,并有其美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因此对这部作品作微观分析,分析作品的意蕴,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得失成败,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天赐传 老舍小说 老舍先生 宏观研究 中国市民社会 美学价值 市民阶层 下层人民 微观分析 一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伦理精神
13
作者 李楠青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3期56-59,共4页
当代中国社会正进行着全面转型,在这些转型中,必然会发生多方面的人们意识和观念上的冲突。上述冲突主要体现为:国民与公民、群体与个体、单位与社会、道德与功利、官本与民本、政策与法律、平均与平等、和谐与竞争、封闭与开放、理想... 当代中国社会正进行着全面转型,在这些转型中,必然会发生多方面的人们意识和观念上的冲突。上述冲突主要体现为:国民与公民、群体与个体、单位与社会、道德与功利、官本与民本、政策与法律、平均与平等、和谐与竞争、封闭与开放、理想与现实等新时期的意识和观念冲突。这些冲突大都源于当代人们新的生存方式的生成,而新的生存方式要求展现出与其相适应的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 伦理文化 伦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保振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9-92,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民法真正发达 ,从而提出建立中国市民社会的课题。市民社会理论源于西方 ,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市民社会的生成 ,本文基于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和中国政治、经济环境 。
关键词 市民社会 传统文化 市场经济 中国市民社会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市民社会的现状及思考
15
作者 赵若彤 《网友世界》 2014年第5期133-134,共2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市民社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规模也在不断地壮大,同时市民社会作为非政府组织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市民社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规模也在不断地壮大,同时市民社会作为非政府组织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我国市民社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市民社会的现状浅析,明确我国市民社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阐述了一些个人关于其发展与前景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市民社会 促进社会发展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志东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98-307,共10页
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张志东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是近年来中外中国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以罗威廉等人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学者运用“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的概念和方法,对近代中国某个城市或地区作个案... 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张志东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是近年来中外中国史学界关注的热点。以罗威廉等人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学者运用“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的概念和方法,对近代中国某个城市或地区作个案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也惹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近代中国 公共领域 中国学者 研究成果 西方学者 中国近代史 长江上游地区 中国市民社会 权力网络
原文传递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评述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士群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45,共5页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市民社会理论及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再度兴起。对目前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的状况及研究中的不同意见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马克思 研究评述 市民社会理论 社会科学季刊 政治社会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 案例研究 中国社会发展 公共领域
原文传递
中国“市民社会”及其基本价值取向初探 被引量:16
18
作者 袁祖社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26-31,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实践变革的深入,理论界对与之相伴生的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成果,较好地发挥了价值观建设对现实的导向、整合、调控、批判等功能。但是,如果对近几年的价值观研究做一深刻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实践变革的深入,理论界对与之相伴生的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成果,较好地发挥了价值观建设对现实的导向、整合、调控、批判等功能。但是,如果对近几年的价值观研究做一深刻反思,不难发现,这种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基本价值取向 政治国家 社会自治 中国市民社会 价值观 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权利本位 政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市民社会建构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燕然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6-78,共3页
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产权关系不明、政府职能转变不力、公民意识缺失是中国市民社会构建中存在的三大现实制约因素。要在我国顺利培育起完善的市民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深... 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产权关系不明、政府职能转变不力、公民意识缺失是中国市民社会构建中存在的三大现实制约因素。要在我国顺利培育起完善的市民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民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民社会 产权关系 政府职能 公民意识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理论探究中的四重视角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祖社 《学海》 2003年第1期54-60,共7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 研究视角 法学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