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推进民族文创融入高中教学的创新性实践
1
作者 王鑫 《教育进展》 2023年第6期3748-3754,共7页
基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和传统,以艺术性转化与文化性赋值打造民族文创,直观反映出优秀文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支撑意义。本文以设计2019年新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4《哲学与文化》的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专题课堂为... 基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和传统,以艺术性转化与文化性赋值打造民族文创,直观反映出优秀文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支撑意义。本文以设计2019年新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4《哲学与文化》的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专题课堂为例,借鉴现代手段,引入可视化的民族文创教具,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凝聚,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特色,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路径选择,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创 高中思政教材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多维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威峰 秦在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66-73,共8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且物质力量要靠精神力量去创造、引领和支配。从理论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时代意蕴,从价值维度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价值指向,从历史维度探寻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且物质力量要靠精神力量去创造、引领和支配。从理论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时代意蕴,从价值维度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价值指向,从历史维度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百年演进,从实践维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赓续弘扬。科学认识和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力量 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3
作者 王炳林 董元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的综合体,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相融相通。红色资源记载了党领导人民以革命斗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光辉历程,彰显中国式...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的综合体,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相融相通。红色资源记载了党领导人民以革命斗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光辉历程,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为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树立价值坐标,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引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予宝贵财富,也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构筑思想理念。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厚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仰根基、斗争精神与共识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4
作者 李燕 邓纯东 张琳雪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8期76-78,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基石、思想源泉,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孕育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丰富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必须...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基石、思想源泉,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孕育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丰富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以雄厚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的实践特色,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鲜活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基于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与研究
5
作者 蒲清平 马睿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7,共8页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延续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以及不同文明交往关系理解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强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样态与民族烙印,走出了一条兼具世界性特征和中国...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延续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以及不同文明交往关系理解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强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样态与民族烙印,走出了一条兼具世界性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历经被动压力型开放、自主发展型开放、全面制度型开放逐步发展的现代化,是在交流互鉴中确证发展道路方向、完成文明范式重构、提供新式选择样板并逐渐走向成熟的现代化,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文化标识和实践样态。新时代新征程,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新动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扩大高标准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全方位区域开放布局,构筑互利共赢的多元合作体系,打造安全高效的贸易投资体系,在开放中培育竞争优势,以开放的持续创新把握经济全球化主动权,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对外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鲜明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方向
6
作者 詹世友 陈赫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9,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处于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之中,既具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又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关系结构,型构党的领导贯穿全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良序社会格局;构建... 中国式现代化处于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之中,既具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又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伦理关系结构,型构党的领导贯穿全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良序社会格局;构建融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经济伦理制度,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自效能,以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使共同富裕道路取得更为实质的进步;处理好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引导与道德观念的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以道德品质塑造凝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以“第二个结合”深化现代社会的精神教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焕生机,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生命的活力。这四个方面都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方向,合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追求 伦理精神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7
作者 胡昌升 《人大研究》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深刻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系统总结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深刻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系统总结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全面部署,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推动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代表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马克思主义真理 新的历史起点 全面部署 富民兴陇 人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革精神创新工会工作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工会力量
8
作者 吕先华 《中国工人》 2025年第1期64-65,共2页
2024年1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和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2024年1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和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工会系统深化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深化工会改革的“设计图”和“任务书”,是指引今后五年工会深化改革全局性、方向性的重要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工会工作 工会改革 工会系统 中华全国总工会 贯彻落实 桥梁纽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青年精神富有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探赜
9
作者 刘纯明 朱子雅 《兵团党校学报》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精神富有是一种共促共塑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为青年精神富有奠定了丰富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青年精神富有又对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了精神动力与实践转化。...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精神富有是一种共促共塑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为青年精神富有奠定了丰富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青年精神富有又对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了精神动力与实践转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下,青年精神富有不仅能满足个体的全面发展,还对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青年精神领域与物质领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由此提出以物质启航、信仰引航、文化护航、实践远航为路径进一步推进青年精神富有,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青年 精神富有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0
作者 何虎生 薛思齐 《前线》 2025年第4期16-19,共4页
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中央八项规定着眼以上率下、针对具体问题,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切入口、发出了动员令。从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纠治“四风”问题破题开局,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 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中央八项规定着眼以上率下、针对具体问题,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切入口、发出了动员令。从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纠治“四风”问题破题开局,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既有成果久久为功,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化,推动党对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引领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锻造了坚强领导核心、凝聚了磅礴奋进合力。新征程上,要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持续、深入、扎实的作风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作风建设 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意改革 创新竞进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更大水利力量——在2025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1
作者 罗传彬 《江西水利科技》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省委十五届六次和七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部署,总结2024年全省水利工作,分析当前形势,谋划安排2025年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均衡 中国式现代化 省委经济工作 水利工作会议 系统治理 治水思路 节水优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内涵、逻辑、路径
12
作者 刘雪璟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3期100-113,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是由诸多要素以及要素间交互运动构成的精神体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生产力、精神创造力、精神斗争力、精神整合力、精神影响力五个要素,并分别起基础性、内激性、关键性、认同性、统领性作用,具有主动性与客... 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是由诸多要素以及要素间交互运动构成的精神体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生产力、精神创造力、精神斗争力、精神整合力、精神影响力五个要素,并分别起基础性、内激性、关键性、认同性、统领性作用,具有主动性与客观性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独特性与包容性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统一的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生成并发展于历史文化积淀、科学理论支撑、现实实践需要,集中承载和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的精神追求、精神动力、精神状态、精神实践,不仅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塑造,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而且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进步,是世界现代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 “五力”要素 逻辑分析 “五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精神世界的重塑
13
作者 漆思 李源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86,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二个结合”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精神路向,这一路向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超越性。“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精神自觉,让人们从个人精神世...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二个结合”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精神路向,这一路向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超越性。“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精神自觉,让人们从个人精神世界的维度关注并反思所处当下之时代,进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扬弃与现代化伴生的人的物化,重塑“物性”与“类性”双重统一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精神力量
14
作者 周跃辉 《新湘评论》 2023年第10期38-40,共3页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学习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的一篇纲领性文献。该讲话强调,概...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学习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的一篇纲领性文献。该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艰辛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力量 领导干部学习 纲领性文献 中央委员 物质基础 重大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满足人民精神需要探赜
15
作者 董静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5年第7期6-11,共6页
满足人民精神需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与中国式现代化存在着内在联系。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和内涵,探究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时代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民精神需要满足的内在关联,并提出了满足人民精神需... 满足人民精神需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与中国式现代化存在着内在联系。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和内涵,探究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时代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民精神需要满足的内在关联,并提出了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具体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依靠人民创造精神财富,也要重视文化资源供给、生态文明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此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人民精神需要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在逻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16
作者 冯颜利 邓雪梅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党的二十大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首先,体现于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深刻内涵与重要特征。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立、形成,是实践经验的理论淬炼、升华而形成的... 党的二十大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首先,体现于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深刻内涵与重要特征。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立、形成,是实践经验的理论淬炼、升华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知识体系,具有理论来自实践的内在逻辑。再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来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又回到并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这就既要处理好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还要处理好政策转换为实践的机制问题,更要深刻把握好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内在逻辑。此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强调“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中,聚焦战略任务、瞄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水平的提升,这就要进一步把握好理论不断完善的内在逻辑。总之,只有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在逻辑,才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凝心聚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构成样态、价值审视与实践路径
17
作者 李逸群 户国栋 张轩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深植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的精神生活全新图景,有效规避了西方现代化的种种精神困境。从精神生活系统运行视角来看,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进程由“精神生产—精神分配—精神交往—精... 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深植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的精神生活全新图景,有效规避了西方现代化的种种精神困境。从精神生活系统运行视角来看,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进程由“精神生产—精神分配—精神交往—精神消费”各环节的现代化转型升级构成。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发展的关键精神支撑,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需要,是促进人类精神解放的必经之路。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发展,需要激发精神生产动能、调节精神分配秩序、增强精神交往效能、提升精神消费水平,为中国式精神生活现代化夯实基础、把握方向、涵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现代化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强大精神力量
18
作者 石奇峰 《西藏发展论坛》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文化使...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区,增强文化认同,将思想伟力转化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西藏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精神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及精神凝聚
19
作者 徐蓉 纪庆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及精神凝聚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思想前提。从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征、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出发,进一步探讨...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及精神凝聚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思想前提。从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征、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出发,进一步探讨文化建设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支撑力、如何培养时代新人并凝聚强大民心、如何对内对外展现独立自主形象,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本质要求。为此,需要以“两个结合”为路径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充分释放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在文化自信自强的不断建构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