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新诗的诞生及其“理论先行”与“工具性”特点
1
作者
杜笑宇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0-111,共2页
承接“诗界革命”之余绪,在西方诗学理论影响下,在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交战”中,中国新诗诞生了。在时代大环境的作用下,中国新诗诞生之初便成为白话文战胜文言文的利器,成为文学革命的“工具”。故此,中国新诗诞生之初便具有“理...
承接“诗界革命”之余绪,在西方诗学理论影响下,在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交战”中,中国新诗诞生了。在时代大环境的作用下,中国新诗诞生之初便成为白话文战胜文言文的利器,成为文学革命的“工具”。故此,中国新诗诞生之初便具有“理论先行”与“工具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诞生
理论先行
工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外国诗歌翻译与“五四”新诗诞生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改娣
潘丽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78-181,192,共5页
翻译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影响深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形成上。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处于"五四"翻译文学核心的汉译外国诗歌加速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模式的瓦解,并对中国文化传统范式的...
翻译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影响深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形成上。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处于"五四"翻译文学核心的汉译外国诗歌加速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模式的瓦解,并对中国文化传统范式的颠覆和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胡适、梁实秋、郭沫若等人的新诗创作便与他们的外国诗歌翻译紧密相连。总之,译诗是中国新诗诞生的最大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诗歌
中国新诗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回归的美学”到“寻回汉声”——杨键诗歌论
3
作者
张立群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5,共9页
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诗人之一,杨键以其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渴望返回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理想而受到诗坛的瞩目。结合中国新诗诞生的历史,特别是当代诗歌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内容维持自身的发展,杨键诗歌在整体呈现出来的“非现代...
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诗人之一,杨键以其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渴望返回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理想而受到诗坛的瞩目。结合中国新诗诞生的历史,特别是当代诗歌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内容维持自身的发展,杨键诗歌在整体呈现出来的“非现代”的趋势可命名为“回归的美学”。这是一条堪称“方向相反”的道路,不仅会在不同读者眼中见仁见智直至引起争议,还会因其罕见的特质成为近三十年来当代诗歌中最值得探究、辨析的个案。为了能够全面、深入地呈现杨键的诗歌世界及其诗学价值,本文拟采取一种整体化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诗歌世界
杨键诗歌
诗学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
传统文化
中国新诗诞生
特立独行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新诗的诞生及其“理论先行”与“工具性”特点
1
作者
杜笑宇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0-111,共2页
文摘
承接“诗界革命”之余绪,在西方诗学理论影响下,在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交战”中,中国新诗诞生了。在时代大环境的作用下,中国新诗诞生之初便成为白话文战胜文言文的利器,成为文学革命的“工具”。故此,中国新诗诞生之初便具有“理论先行”与“工具性”的特点。
关键词
中国新诗诞生
理论先行
工具性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外国诗歌翻译与“五四”新诗诞生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改娣
潘丽
机构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78-181,192,共5页
文摘
翻译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影响深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形成上。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处于"五四"翻译文学核心的汉译外国诗歌加速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模式的瓦解,并对中国文化传统范式的颠覆和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胡适、梁实秋、郭沫若等人的新诗创作便与他们的外国诗歌翻译紧密相连。总之,译诗是中国新诗诞生的最大推动力。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诗歌
中国新诗诞生
Keywords
polysystem theory
translated poetry
birth of Chinese new poetry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回归的美学”到“寻回汉声”——杨键诗歌论
3
作者
张立群
机构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7-15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诗史料学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8BZW168。
文摘
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诗人之一,杨键以其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渴望返回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理想而受到诗坛的瞩目。结合中国新诗诞生的历史,特别是当代诗歌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内容维持自身的发展,杨键诗歌在整体呈现出来的“非现代”的趋势可命名为“回归的美学”。这是一条堪称“方向相反”的道路,不仅会在不同读者眼中见仁见智直至引起争议,还会因其罕见的特质成为近三十年来当代诗歌中最值得探究、辨析的个案。为了能够全面、深入地呈现杨键的诗歌世界及其诗学价值,本文拟采取一种整体化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当代诗歌
诗歌世界
杨键诗歌
诗学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
传统文化
中国新诗诞生
特立独行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新诗的诞生及其“理论先行”与“工具性”特点
杜笑宇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元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外国诗歌翻译与“五四”新诗诞生
王改娣
潘丽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回归的美学”到“寻回汉声”——杨键诗歌论
张立群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