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在音乐剧中的作用与应用探析
1
作者 王政 《中国音乐剧》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在音乐剧中的作用与应用。首先介绍了音乐剧和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其文化背景和传统特色;其次分析了民族管弦乐在音乐剧中的突出主题、渲染背景、传递剧情、塑造形象等作用;最后探讨了中...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在音乐剧中的作用与应用。首先介绍了音乐剧和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其文化背景和传统特色;其次分析了民族管弦乐在音乐剧中的突出主题、渲染背景、传递剧情、塑造形象等作用;最后探讨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在音乐剧中的应用形式,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基于新的视角提升音乐剧的艺术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音乐剧 作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历史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傅利民 郑毅生 《音乐探索》 2002年第3期3-5,共3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民族乐队的历史,然后指出了我国在民族管弦乐队的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作者就合理地建立起我国的民族管弦乐队提出了新的构想。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存在 首先 中国 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的视角关注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历史流变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晓红 宁淑云 《黄河之声》 2011年第23期29-30,共2页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文化进步的产物,在二十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乐队样式。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以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文化进步的产物,在二十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乐队样式。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以中国近现代文化变迁为背景,梳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跌宕起伏的流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文化进步 历史流变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二十世纪初 中国近现代 现代民族 西学东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引入“外籍”低音弦乐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楠 《黄河之声》 2006年第8期92-93,共2页
西洋管弦乐队的经验告诉我们:乐队的艺术是一种音响的艺术,乐队音乐的感染力,是通过多层次的艺术化音响手段来实现的。中国的民族乐器,基本都是旋律乐器,多为高音,有少部分中音,而且各自都有着自己特殊色彩和个性,要将这些乐器组织在一... 西洋管弦乐队的经验告诉我们:乐队的艺术是一种音响的艺术,乐队音乐的感染力,是通过多层次的艺术化音响手段来实现的。中国的民族乐器,基本都是旋律乐器,多为高音,有少部分中音,而且各自都有着自己特殊色彩和个性,要将这些乐器组织在一起、取得浑为一体的效果,是很不容易的。从组织一个民族管弦乐队来说,缺少中低音拉弦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西洋管弦乐 低音提琴 弦乐 民族乐器 大提琴 引入 外籍 民族音乐 音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与西洋管弦乐队比较之我见
5
作者 杨马转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3-126,共4页
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无论从演奏技巧上还是音色的表现上 ,都有着它的独到之处 ,当它演奏大型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时 ,同西洋管弦乐队一样 ,也可充分应用本身丰富的音响效果 。
关键词 西洋管弦乐 中国民族管弦乐 席位 排列 音乐 音色调配 比较研究 音响 情感 演奏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管弦乐《载歌载舞庆佳节》琵琶声部的分析与研究
6
作者 程怡 《音乐时空》 2012年第7期93-95,共3页
《载歌载舞庆佳节》是中国作曲家张殿英创作的纯民族乐器的民族管弦乐作品。笔者通过对《载歌载舞庆佳节》中琵琶声的分析,透视琵琶与民族管弦乐队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栽歌载舞庆佳节》琵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与感性的对话——西洋管弦乐队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文化差异之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邓轩 《音乐时空》 2015年第20期45-45,共1页
本文介绍西洋管弦乐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文化的差异问题,并指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否该向西洋管弦乐队学习编制和乐队化的问题,以及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今后的发展走向问题。
关键词 西洋管弦乐 中国民族管弦乐 编制文化 差异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丰元凯 《演艺设备与科技》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介绍了中国民族管弦乐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民族乐器的改革情况。
关键词 民族乐器 中国民族管弦乐 乐器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音乐学院“华韵楚风——大型编钟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精彩上演
9
作者 刘夜(文字/摄影)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示楚地音乐艺术魅力,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5月31日晚8时(美国当地时间),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创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作品推广项目:“华韵楚风——大型编钟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精彩上... 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示楚地音乐艺术魅力,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5月31日晚8时(美国当地时间),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创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作品推广项目:“华韵楚风——大型编钟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精彩上演,2804座的卡内基主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音乐学院 中国民族管弦乐 音乐创作 卡内基 楚风 中华优秀文化 推广项目 协同创新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彭修文的创作经验看当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现状
10
作者 崇斌 《黄河之声》 2022年第7期12-14,共3页
彭修文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族管弦乐作曲家、指挥家,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奠基者之一。该篇论文以彭修文所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以及特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现状以及如何借鉴彭修文的创作经验进一步推动民族管弦乐的发展。
关键词 彭修文 中国民族管弦乐 创作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音乐技术提升中国民族管弦乐队音响效果研究
11
作者 吴宗谕 《艺术评鉴》 2023年第19期1-6,共6页
长久以来,国内外学界以及音乐家不断运用各种手段研究与提升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效果。过去改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音响效果的方式,主要依靠作曲家、指挥家等艺术工作者的经验来发现乐队在音响效果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电子音乐技... 长久以来,国内外学界以及音乐家不断运用各种手段研究与提升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效果。过去改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音响效果的方式,主要依靠作曲家、指挥家等艺术工作者的经验来发现乐队在音响效果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电子音乐技术中的频谱分析方法来分析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演奏曲目选段的音响效果,最终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制定提升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演奏音响效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音乐技术 中国民族管弦乐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形成与发展
12
作者 杨飞 《剧影月报》 2020年第5期93-94,共2页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民族乐器合奏。它在原有民间乐器合奏的基础上,结合各色民族乐器的特点,并将民间音乐合奏的个性化特色综合进来,构建了一种以新型汉族乐器为主体并区别于民间乐队的新型器乐合奏形式。...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民族乐器合奏。它在原有民间乐器合奏的基础上,结合各色民族乐器的特点,并将民间音乐合奏的个性化特色综合进来,构建了一种以新型汉族乐器为主体并区别于民间乐队的新型器乐合奏形式。整体来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独特性表现在音色、表现力和风格上,展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民间乐器 民族乐器 民间音乐 个性化特色 器乐合奏 形成与发展 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挥实践的理论升华——简评朴东生《指挥排练札记——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整合与音色调控》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再生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87,共3页
作为指挥家的朴东生已经远离巅峰生涯,退居到难得在公众场合露面的隐身状态,但是,作为理论家的朴东生却以《指挥排练札记——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整合与音色调控》(以下简称《札记》)一书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惊喜,登上指挥家生涯的巅... 作为指挥家的朴东生已经远离巅峰生涯,退居到难得在公众场合露面的隐身状态,但是,作为理论家的朴东生却以《指挥排练札记——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整合与音色调控》(以下简称《札记》)一书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惊喜,登上指挥家生涯的巅峰.在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土地上,他始终是一位不甘寂寞、不怕劳累的播种人和耕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札记》 指挥家 色调 整合 音响 排练 简评
原文传递
文化的嫁接——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历史成因新探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丽敏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13,134,共11页
本文从近代以来世界音乐文化变迁的宏观图景以及西方工业文明对非西方农业文明强烈冲击的历史规律中,以中西两种音乐文化的"嫁接"为学术喻意,以新"国乐"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象征为理论支点,从全新视角分析和阐... 本文从近代以来世界音乐文化变迁的宏观图景以及西方工业文明对非西方农业文明强烈冲击的历史规律中,以中西两种音乐文化的"嫁接"为学术喻意,以新"国乐"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象征为理论支点,从全新视角分析和阐释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必然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这一历史原因构成的各种特殊因果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历史成因 文化嫁接 民族-国家 音乐象征
原文传递
笛苑盛会聚蓉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西南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俊文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9-243,共5页
本文对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西南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研讨会进行综述,内容涉及年会、研讨会、《西南笛曲专场音乐会》、《全国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专场音乐会》等。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笛乐
原文传递
再谈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建制、律制与标准化问题——指挥家阎惠昌访谈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丽敏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7,共3页
笔者按: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自大同乐会的探索阶段到新中国的正式组建再到今天的蓬勃发展,经历了近一百年的时间。这种乐队形式,无疑是中国独具一格的民族新音乐形式的典型。然而,百年来人们关于这种乐队形式的成、败、优、劣一直存在... 笔者按: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自大同乐会的探索阶段到新中国的正式组建再到今天的蓬勃发展,经历了近一百年的时间。这种乐队形式,无疑是中国独具一格的民族新音乐形式的典型。然而,百年来人们关于这种乐队形式的成、败、优、劣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对这种乐队在表现性能方面是否能发挥中国传统乐器的优势,怎样在乐队声音和谐统一的同时发挥民族乐器的鲜明个性,怎样平衡各声部及声部内部的音量关系,怎样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各类乐器律制的差异等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标准化问题 律制 访谈录 指挥家 建制 传统乐器 音乐形式
原文传递
“中国民族管弦乐乐队训练与创作高层论坛”论点述要 被引量:3
17
作者 舒言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中国音乐学院 作品创作 高层论坛 训练 民族管弦乐学会 述要 论点
原文传递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历史的回忆 被引量:10
18
作者 程午嘉 瞿安华 《中国音乐》 1982年第4期72-72,共1页
今天凡是六十岁上下的音乐工作者或民乐爱好者,如果当年曾在抗战大后方重庆住过,差不多都会知道在重庆上清寺广播大厦的最底层,有一个规模相当的“国乐队”。当时有一批年轻人,默不作声地搞民族器乐的新型组合实验工作。他们除了每天按... 今天凡是六十岁上下的音乐工作者或民乐爱好者,如果当年曾在抗战大后方重庆住过,差不多都会知道在重庆上清寺广播大厦的最底层,有一个规模相当的“国乐队”。当时有一批年轻人,默不作声地搞民族器乐的新型组合实验工作。他们除了每天按步就班地进行练习和每周担任几次“音乐组同仁”(即集体称呼)的广播节目外,平时很少社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民族器乐 广播大厦 音乐 新型组合 广播节目 实验工作 重庆 最底层 民乐
原文传递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空间理论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星扬 《人民音乐》 1989年第2期2-4,共3页
去年八、九月间在北京参加《中国音乐观摩与研讨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同行们作了热烈的交流。在此期间《人民音乐》编辑部要我写一篇有关中国民族管弦乐音乐的理论文章。本文就声学及艺术的角度,提出有关中国民... 去年八、九月间在北京参加《中国音乐观摩与研讨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同行们作了热烈的交流。在此期间《人民音乐》编辑部要我写一篇有关中国民族管弦乐音乐的理论文章。本文就声学及艺术的角度,提出有关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基本频谱的讨论,其中多数结论都与传统合奏乐声部使用法一致。此外对音程作为中国音乐的语言骨干及自然音程作为音乐创作音响空间的指标的强调也提出了讨论。本文的灵感来自由古至今的乐曲,感谢我们的音乐家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会 中国民族管弦乐 作品 频谱 观众 中国音乐 空间理论 手法 自然音程 音乐心理学
原文传递
“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五──从创作角度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前景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纯之 《人民音乐》 1997年第4期9-12,共4页
﹃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五从创作角度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前景我国的传统音乐千年来早已有乐队存在,但由于历史的不断演变,到了十九世纪末,除晚清宫廷仍保留有雅乐乐队外,散在各地的民间乐队基本上已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五从创作角度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前景我国的传统音乐千年来早已有乐队存在,但由于历史的不断演变,到了十九世纪末,除晚清宫廷仍保留有雅乐乐队外,散在各地的民间乐队基本上已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它们因乐种(如丝竹,吹打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管弦乐 民族器乐 民族乐队 创作角度 平均律 弹拨乐器 弦乐 民族音乐 作品 传统乐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