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恩的《中国民间信仰研究作品目录》与西文汉学文献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庆波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4期128-137,159,共11页
美国汉学家柯恩的《中国民间信仰研究作品目录》一文,是目前唯一公开出版的专门聚焦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西文文献目录,收录了1816年至1974年间英、法、德文的相关作品共524种。其收录的作品从文献形态上可分为专著、文集论文和期刊论文三... 美国汉学家柯恩的《中国民间信仰研究作品目录》一文,是目前唯一公开出版的专门聚焦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西文文献目录,收录了1816年至1974年间英、法、德文的相关作品共524种。其收录的作品从文献形态上可分为专著、文集论文和期刊论文三种,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中国民间信仰概论、民间信仰史、宗教文献的翻译与研究、宗教人物及神祇以及民间习俗五个主题。在西方汉学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目录学史上,该目录既是开创者,也是核心构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恩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作品目录》 中国民间信仰 西方汉学文献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潜力及其学术意义——兼议诸位汉学家的理论与方法启迪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志刚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2期5-14,155,共11页
何谓“民间信仰”,堪称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最大的一笔传统文化糊涂账”,这便使如何认识“民间信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道老大难问题”。毋庸讳言,强烈贬斥民间信仰的理论倾向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存在久矣,其始作俑者恐怕要... 何谓“民间信仰”,堪称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最大的一笔传统文化糊涂账”,这便使如何认识“民间信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道老大难问题”。毋庸讳言,强烈贬斥民间信仰的理论倾向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存在久矣,其始作俑者恐怕要远究到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所输入“西方一神论宗教观”。因而,若能破除此种外来宗教观的偏颇影响,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提炼海内外学者的先进研究成果,尤其是潜心中国宗教研究的诸位汉学家的理论与方法启迪,可使人重新认识到,古往今来遍布中国乡土的民间信仰及其祭拜活动,深植于“崇德报功”的素朴观念或称“原生态信仰”,其主要社会功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若能着眼其“典型和主流”、发掘其“底色与本性”,不但可重估中国民间信仰,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宗教文化特质,且能在基础理论上有所突破,对国际宗教学界现行的相关概念、理论与方法有所修正、补充或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民间宗教 汉学家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潜力 学术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民间信仰的现代化转型及其限度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祝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0-211,共12页
中国民间信仰兼具宗教与民俗的双重属性,是最具鲜明特色和持久生长力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形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间生活面临着宗教性与科学性的观念碰撞和道路抉择,民间信仰也深陷于传统性与现代性交叠的社会时空变革的漩涡之中。如何... 中国民间信仰兼具宗教与民俗的双重属性,是最具鲜明特色和持久生长力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形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间生活面临着宗教性与科学性的观念碰撞和道路抉择,民间信仰也深陷于传统性与现代性交叠的社会时空变革的漩涡之中。如何走出价值多元主义的困境?这是中国当代社会传统信仰适应性变革的主题,也是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逻辑起点。基于全国23省(自治区、市)代表性样本的实证分析,神圣的分化与扩张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呈现出的基本样态,民众的信仰价值认知、信仰实践取向总是处于迷离、模糊的状态,而国家在场的时隐时现则反映了主流社会的"敏感度"与无所适从的"焦灼感"。引导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需要回归其本来之真实,破除唯理主义迷误,在"一元主导下多元共生"价值体系建构中找寻合理化空间,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现代化的创造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中国民间信仰 工具理性 适应性限度 创造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里几种伐树的禁忌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跃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8-204,共7页
中国民间信仰里的某些文化观念,虽有着神秘主义的成分,但在作用于民众心理和行动方面,又有保护山林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一面。如中国民间信仰里伐树的禁忌,是一些自古以来即存在于社会中的信仰风俗,在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和政治变迁之后,直到... 中国民间信仰里的某些文化观念,虽有着神秘主义的成分,但在作用于民众心理和行动方面,又有保护山林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一面。如中国民间信仰里伐树的禁忌,是一些自古以来即存在于社会中的信仰风俗,在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和政治变迁之后,直到近代仍然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作用于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伐树 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之“神”再辨——以中国民间信仰与天主教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丽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3,共3页
"神"是一个宗教信仰体系赖以建构的核心概念。关于中西宗教文化中"神"的概念的异同,学界已经做出了广泛且深入的探讨,但总体看来似有一个误区,即缺乏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独立的考察。本文以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神&q... "神"是一个宗教信仰体系赖以建构的核心概念。关于中西宗教文化中"神"的概念的异同,学界已经做出了广泛且深入的探讨,但总体看来似有一个误区,即缺乏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独立的考察。本文以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神"与天主教中的"神"(天主)为例,对中西宗教文化中"神"的概念、神的形象以及信徒对于神的理解的差异作一个系统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天主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见英国皇家亚洲学会藏品看马儒翰的中国民间信仰研究
6
作者 施晔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4期70-78,200,共10页
本文以在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发现的汉学家马儒翰旧藏民俗画及道家符箓为基础,阐述马氏从图像资料入手分类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的方法,剖析他在这一领域的开创之功及其研究中存在的缺陷,进而综述马氏之后西方汉学界的相关研究,展现19世纪末20... 本文以在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发现的汉学家马儒翰旧藏民俗画及道家符箓为基础,阐述马氏从图像资料入手分类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的方法,剖析他在这一领域的开创之功及其研究中存在的缺陷,进而综述马氏之后西方汉学界的相关研究,展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汉学界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由业余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的历程,及其为现当代学者提供的研究路径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汉学 马儒翰 中国民间信仰 民俗画 符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服装禁忌与中国民间信仰
7
作者 马兴国 《日本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77-83,共7页
日本服装禁忌与中国民间信仰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马兴国禁忌在民俗学中又称为“塔布”(tabu),就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具有心理信仰、习惯势力、群体趋同力所凝汇成的巨大驱策力量。由于中日两国人民处于一衣... 日本服装禁忌与中国民间信仰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马兴国禁忌在民俗学中又称为“塔布”(tabu),就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具有心理信仰、习惯势力、群体趋同力所凝汇成的巨大驱策力量。由于中日两国人民处于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拥有2千余年频繁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日本 禁忌 平安时代 服装 天皇 《搜神记》 《礼记》 服饰 民俗事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列克谢耶夫俄译《聊斋志异》对中国民间信仰与崇拜的介绍和阐释
8
作者 李逸津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3年第2期30-36,共7页
现代俄罗斯汉学泰斗B·M·阿列克谢耶夫的俄译《聊斋志异》注释,不只是文字、词语的解说,同时还具有民俗学、文化学研究的性质。他的这些注释与其本人在中国搜集到的民间绘画、雕刻等实物资料相配合,比之一般外国汉学家的解说... 现代俄罗斯汉学泰斗B·M·阿列克谢耶夫的俄译《聊斋志异》注释,不只是文字、词语的解说,同时还具有民俗学、文化学研究的性质。他的这些注释与其本人在中国搜集到的民间绘画、雕刻等实物资料相配合,比之一般外国汉学家的解说更为细致、生动和可信。同时,阿列克谢耶夫在注释中还时时将中国人的民间崇拜与西方和俄国相对照,这就使域外读者得以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更深刻地领悟中国文化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列克谢耶夫 《聊斋志异》 俄译注释 中国民间信仰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与宗教概念问题
9
作者 张志刚 《宗教与哲学》 2017年第1期245-256,共12页
如何认识与评价'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可谓中国宗教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研究中的'老大难问题'。笔者认为,重新认识中国民间信仰,须从宗教概念问题入手,特别是深刻反省'西方宗教概念暨宗教观'的偏颇影响。为此,... 如何认识与评价'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可谓中国宗教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研究中的'老大难问题'。笔者认为,重新认识中国民间信仰,须从宗教概念问题入手,特别是深刻反省'西方宗教概念暨宗教观'的偏颇影响。为此,本文致力如下工作:首先是历史考察与史料分析;其次为中外学者的研讨近况;最后是笔者尝试的范畴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宗教概念问题 哲学范畴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与宗教关系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伟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3,共4页
中国民间信仰究竟属不属于宗教的范畴?学术界的争议很大,而其根源主要在于学者们对宗教概念的界定不同。通过对宗教概念的探究,发现民间信仰与宗教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研... 中国民间信仰究竟属不属于宗教的范畴?学术界的争议很大,而其根源主要在于学者们对宗教概念的界定不同。通过对宗教概念的探究,发现民间信仰与宗教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研究中国民间信仰时应该采取广义的宗教定义。也就是说,中国民间信仰可以归入宗教的范畴。更进一步说,中国民间信仰就是中国的本土化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广义宗教 超自然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和北方农村社会──河北卢龙农民生活 被引量:1
11
作者 茆永福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9-17,22,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北方农村 卢龙县 夏家店 祖先崇拜 农村社会 《江村经济》 文化遗存 青龙河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反思--从田野调查、学术症结到理论重建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志刚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24,共20页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学术史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一难题早在明末清初中西方文化首次深层碰撞之时就被西方传教士提出来了,他们可谓全盘否定中国民间信仰的始作俑者。然而,近些年来的大量田野调查却...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学术史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一难题早在明末清初中西方文化首次深层碰撞之时就被西方传教士提出来了,他们可谓全盘否定中国民间信仰的始作俑者。然而,近些年来的大量田野调查却告诉我们,看似古老的中国民间信仰之所以遍地复兴,主要原因即在于,它们乃是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仰习俗。若要重新理解中国民间信仰,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对民间信仰的强烈排斥倾向,深受"西方宗教概念暨宗教观"的偏颇影响,我们应该立足中国文化与宗教背景,把扎根于中国乡土的民间信仰视为"最普遍、最真实、最基本的宗教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原生态的宗教-文化 中国宗教文化传统 民间信仰比较研究 宗教研究的群 众观念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志刚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8,157,共5页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宗教史、中国思想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必须深刻反省长期以来"强烈排斥中国民间信仰的理论倾向",以求厘清中国民间信仰概念;其次,理应着眼其"主流与本...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宗教史、中国思想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必须深刻反省长期以来"强烈排斥中国民间信仰的理论倾向",以求厘清中国民间信仰概念;其次,理应着眼其"主流与本质",对中国民间信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最后,通过深思中国民间信仰与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可使我们充分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基本概念问题 价值判断问题 中国宗教文化传统 方法论反思
原文传递
拜:礼俗与中国民间信仰实践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牧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4,159,160,共12页
礼与俗是中国民间信仰实践的核心。从生活实践与身体的角度,可以阐明礼俗实践所体现的中国民间信仰实践身心合一、信仰与仪式融合的特质。拜是礼俗实践具身化的体现。拜既指表达敬意的具体的身体动作,如鞠躬、下跪、叩头、上供等,又可... 礼与俗是中国民间信仰实践的核心。从生活实践与身体的角度,可以阐明礼俗实践所体现的中国民间信仰实践身心合一、信仰与仪式融合的特质。拜是礼俗实践具身化的体现。拜既指表达敬意的具体的身体动作,如鞠躬、下跪、叩头、上供等,又可概称人们总体的宗教倾向与宗教感。拜以身心合一的方式集中体现了民间信仰实践的惯习。人们从小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地学习与完成拜,在礼俗实践中想象与完成与阴间的互动交流。长期的礼俗实践最终将阴间、阳间宇宙观内化为身体的实践行为与存在状态。宗教内嵌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是信仰和仪式有机融合以栖居于世界的方式,而这个世界则由周期性互动交流的阴间与阳间共同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俗实践 阴阳宇宙观 宗教惯习 中国民间信仰实践 具身性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他山之石"--以欧大年的理论探索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志刚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2,共6页
"如何认识中国本土的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可谓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如果我们抱以国际学术视野,可以把国际著名的汉学家所提出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喻为"他山之石",并加以合理的借鉴,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入发掘作... "如何认识中国本土的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可谓中国思想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如果我们抱以国际学术视野,可以把国际著名的汉学家所提出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喻为"他山之石",并加以合理的借鉴,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入发掘作为中国本土宗教文化传统的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的"真精神与正能量"。本文试以欧大年在此领域的理论探索为例来论证这一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欧大年 理论探索 方法论反思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社会的传统民间信仰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春梅 《沧桑》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传统民间信仰 当代中国社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文化 自发性 未知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 信仰的特征 口口相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新力作 读濮文起著《关羽--从人到神》学术有感
17
作者 张志刚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75,共2页
如何认识中国民间信仰?这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留下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状况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历史文献表明,早在明末清初,中国民间信仰就遭到西方传教士的强烈批判,他们可谓“全... 如何认识中国民间信仰?这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留下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状况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历史文献表明,早在明末清初,中国民间信仰就遭到西方传教士的强烈批判,他们可谓“全盘否定中国民间信仰的始作俑者”;史学家曾对此时“传教士所撰天主教汉语文献”做过全面分析,发现他们主要是以“西方宗教概念暨宗教观”来强烈批判林林总总的中国民间信仰现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信仰 西方传教士 关羽 宗教观 当今中国社会 学术史 中国近现代 宗教概念
原文传递
从财神赵公明身份的变化看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演变逻辑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淼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73,共2页
赵公明在当代多以财神形象存在,但是他最初却是以厉鬼、瘟神的形象出现的。在赵公明身份变化的漫长历程中,与其相关的典籍和民间传说都十分丰富。本文以相关文本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状况,梳理总结赵公明的身份变化和原因。
关键词 赵公明 身份变化 中国民间信仰 演变逻辑 财神 民间传说 梳理总结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信仰与中美文明互鉴:美国传教士富平安的中国民间信仰情结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明洁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2,共9页
以具体人物的传记耙梳为方法,可以为宗教文化交流的社会史研究,提供特殊的视角与质感。富平安女士(Mrs. Anne Swann Goodrich)的身份和经历,使其成为中国民间信仰现当代海外传播研究中的难得个案。她于20世纪20年代来华做传教士,对民国... 以具体人物的传记耙梳为方法,可以为宗教文化交流的社会史研究,提供特殊的视角与质感。富平安女士(Mrs. Anne Swann Goodrich)的身份和经历,使其成为中国民间信仰现当代海外传播研究中的难得个案。她于20世纪20年代来华做传教士,对民国北京的民间崇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并终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的宣讲。瓦萨学院及亲友提供之档案资料,将一名美国传教士的中国民间信仰情结,作为不同文明间的交往和交流的叙事呈现了出来,见证了不同信仰间的文明互鉴以及中国民间信仰所具有的普适价值。同时也以个人生活史和心灵史的方式,再现了20世纪中美两国社会历史与信仰生活的巨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安 来华传教士 中国民间信仰情结 文明互鉴
原文传递
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 被引量:17
20
作者 葛兆光 《寻根》 1996年第5期18-21,共4页
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葛兆光1935年春天,一位西方汉学家来到华北的一个乡村进行他的中国宗教调查研究,充满自信的他预备用半个月的时间结束他预先设定的题目。在他看来,他对于中国宗教长达10年的文献研究,已经使他有一... 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葛兆光1935年春天,一位西方汉学家来到华北的一个乡村进行他的中国宗教调查研究,充满自信的他预备用半个月的时间结束他预先设定的题目。在他看来,他对于中国宗教长达10年的文献研究,已经使他有一个不容质疑的思路,现在的事情就只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宗教 秘密宗教 道教 宗教信仰 汉民族 意识形态 佛教 基督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