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2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开拓创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泽应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5,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生活实践,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道德文明的伦理文化主题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伦理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生活实践,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道德文明的伦理文化主题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伦理文明和道德建设的不断探索与理论创新的成果总汇。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开放视野,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发展的趋势和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新命题、新判断、新范畴和新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及其所达到的新境界,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 开拓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及理论贡献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泽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伦理思想的指引和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伦理思想的指引和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伦理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创造的伦理文明及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旗帜和行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伦理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引领的分析与研究
3
作者 邓三鸿 张逸勤 王昊 《科技情报研究》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目的/意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角,探讨其对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文章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目的/意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角,探讨其对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文章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视角,剖析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理念,从国家战略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和话语体系建设多元维度,阐释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逻辑体系,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验总结其价值意蕴;基于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核心期刊所发表的研究论文与相关政策文本,以具象化视角阐述中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在应对重大需求过程中,研究的发展概况与主题演进特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创新与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指引,并增强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响应与支撑作用,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信息资源管理 学科发展 话语权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高职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成效的测评
4
作者 张星 《世纪桥》 2025年第4期66-68,共3页
高职院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及时对工作成效进行测评,对于有效推动“三进”工作的持续发展和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成效测评应着眼于实际成效,抓住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入脑入心三个关键... 高职院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及时对工作成效进行测评,对于有效推动“三进”工作的持续发展和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成效测评应着眼于实际成效,抓住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和入脑入心三个关键点,形成有效的测评机制。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包括教材选用编写、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等八个维度的系统性成效评价体系。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测评方案,并充分重视测评的组织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 成效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动力机制
5
作者 仇永民 刘晓玉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从动力机制维度审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体现了时代动力、根本动力、内生动力和主体动力辩证统一的创新架构。其中,中共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是其时代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是其根本动... 从动力机制维度审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体现了时代动力、根本动力、内生动力和主体动力辩证统一的创新架构。其中,中共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是其时代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是其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革命性和开放性的品质是其内生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强烈的理论创新意识和理论创新能力是其主体动力。上述四种动力构成的动力系统协同作用,合力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代动力 根本动力 内生动力 主体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整体性之维
6
作者 陈兰芝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展,遵循“两个结合”的创新规律,彰显理论承继、文化赓续、时空延展、实践变革、“两大革命”统一的逻辑演进整体性和创新性贡献。从理论承继性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贯马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展,遵循“两个结合”的创新规律,彰显理论承继、文化赓续、时空延展、实践变革、“两大革命”统一的逻辑演进整体性和创新性贡献。从理论承继性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域,聚合了“科学思维方法群”;从文化赓续性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丰盈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生命体;从时空延展性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空域,展现大历史观的理论格局;从实践变革性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实践域,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内生演化的实践特征;从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性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涉二者的双向互动,澄明了大党独有难题的革命指向。这五维论域标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整体性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思维方法群 文化生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运用
7
作者 张懿 《大庆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思想理论体系进一步凝练浓缩的结晶,传承、运用、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之根、理论基础和核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思想理论体系进一步凝练浓缩的结晶,传承、运用、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之根、理论基础和核心灵魂。坚持学好用好领会好贯彻好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我们在深刻理解把握其主要内容、价值取向等基础上,将其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重大现实难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破解重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8
作者 宋磊 王欢 丁毅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混合式教学是打破时间、空间、地域因素的束缚,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优势,达到高质量教学的授课模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混合式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 混合式教学是打破时间、空间、地域因素的束缚,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优势,达到高质量教学的授课模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混合式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挑战性,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立场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应始终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做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人民权益的维护者。本文首先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以人为本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审计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外在现实需求和自身能力供给视角,系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的生成基础、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思想内涵 生成基础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笔谈)
10
作者 侯惠勤 姜迎春 +4 位作者 黄明理 范喆 梁建新 朱培丽 高孟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0,共20页
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首先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运用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这一重大的原创... 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首先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运用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这一重大的原创性贡献进行深入发掘和领悟,是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键之举。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一关键之举,本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为论题刊发了七位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原文传递
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路径研究
11
作者 王磊 《今传媒》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传播,是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在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存在的不足...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的传播,是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在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旨在提高党的理论的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W理论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思维方法的价值意蕴
12
作者 孙佳璇 姜海波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体现的整体思维方法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依据人类的发展历史,从新的实际出发,用长远的、整体的思维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体现的整体思维方法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依据人类的发展历史,从新的实际出发,用长远的、整体的思维方法看待当代问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大局,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正需要这种整体思维方法。深刻揭示这种思维方法包含的“四个统一”的价值意蕴,即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 整体思维方法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教育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哲学建构
13
作者 李嵩 《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习近平教育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了哲学建构。本文分析其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特征,如以人民为中心、整体性与实践导向,探讨教育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的演进及其公平性与现... 习近平教育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了哲学建构。本文分析其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特征,如以人民为中心、整体性与实践导向,探讨教育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的演进及其公平性与现代化挑战,阐明其全民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构成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研究进一步揭示习近平教育思想通过价值引领、结构优化与实践创新建构教育体系的机制,分析其现实意义与全球化、技术进步、社会分化带来的挑战。结果表明,该思想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教育强国战略提供了支撑。未来需深化研究与实践,以应对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哲学建构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次逻辑——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第一章的教学思考
14
作者 李国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讲清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次逻辑。包括,在历史逻辑上,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长期发展演进的结果,是... 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讲清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次逻辑。包括,在历史逻辑上,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长期发展演进的结果,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文化逻辑上,要讲清楚“走自己的路”在本源上是由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决定的,“两个结合”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治国理政资源;在理论逻辑上,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思想构成其科学性来源,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观奠定其价值性基础;在现实逻辑上,要讲清楚新时代具有许多与时俱进的鲜明标志,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
原文传递
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学理、特征与实践的三重论域
15
作者 冯宗仁 李国涛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5年第12期14-17,共4页
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必须从更高层次、更宽视域牢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层面,领会和把握其学理基础。从坚持人民... 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必须从更高层次、更宽视域牢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层面,领会和把握其学理基础。从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与胸怀天下政治立场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意识与自信自立政治态度相一致、守正创新与系统观念方法论原则相一致中,总结其鲜明特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两个结合”根本路径、坚持问题意识与理论自觉相统一方法论原则中,全面厘定其实践逻辑。从学理、特征、实践三重论域中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是值得我们澄明的重大实践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与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
16
作者 李晗琦 罗建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蓝图,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不仅是党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行动宣言,更是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蓝图,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不仅是党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改革大业的行动宣言,更是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融入价值来回答“为何融入”的问题,充分凝练全会精神来回答“融入什么”的问题,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回答“怎样融入”的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探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多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有效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策略研究
17
作者 张立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3期091-094,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推进策略。通过全面解析三进工作的内涵与目标,文章提出了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的全方位升级、师资队伍建设的深度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以及构建全方位、... 本文深入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推进策略。通过全面解析三进工作的内涵与目标,文章提出了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的全方位升级、师资队伍建设的深度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以及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体系等多元策略。这些策略旨在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教材、课堂与学生头脑,为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三进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党史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例
18
作者 谭秋霞 《高教论坛》 2025年第3期74-78,共5页
将湖湘党史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是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教学实效和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举措。湖湘党史故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程在历史逻辑、教学内容... 将湖湘党史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是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教学实效和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举措。湖湘党史故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程在历史逻辑、教学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存在高度的耦合性。从湖湘党史故事融入视角提升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实效,就需要挖掘湖湘党史故事资源、提升党史故事叙述能力、丰富党史故事表现形式、发掘党史故事精神内涵,将立德树人使命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党史故事 高职院校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教学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育人力量 读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的创新实践
19
作者 康泉 王青青 《江苏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小学三、五年级使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通过“讲故事、说道理、提做法”的精心编排,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有了深入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情感共鸣,释放育人空间,引... 小学三、五年级使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通过“讲故事、说道理、提做法”的精心编排,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有了深入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情感共鸣,释放育人空间,引发学生对读本内容的认知与共鸣;勾连生活经验,促发学习动机,催生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获得充盈的学习内驱力;探索具身体验,凸显合作探究,通过合作探究的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回归学生生活,培育责任担当,对文本内容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培养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故事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